第二百六十章 前路漫漫

恋上你看书网630bookla,最快更新明骑最新章节!

第二百六十章前路漫漫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马城方知此中真意,这大明朝的读书人自视甚高,自家一个军汉自是没什么共同语言。这些文人雅士连方世鸿那等纨绔都看不起,读书人便是读书人,百姓便是百姓,武人便是武人,这大明的各个阶级壁垒森严,真真是体会的十分深刻,武人想交好读书人么,痴人说梦。

武人就是武人,文人就是文人,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

文武老死不相往来,也是有的,明朝的制度决定了文人拥有巨大的权力并占据庞大的社会资源,这也是朱元璋当初为了控制全国精英而设立“八股取士”的一种手段。但是,文人以地方、宗族、师徒的关系形成政治集团,对上架空皇帝,对下盘剥百姓,这个王朝也就会迅速衰亡。

而厂卫制度恰恰就是制衡文人官僚集团的利剑,也正是因此,封建文人对这类特务机构深恶痛绝。封建文人掌握着古代的全部话语权,他们要想搞臭一批人,是没人可以阻止的。换言之,不管是皇帝还是厂卫,人们的行为必须符合文人的价值观,否则就是叛经离道。

话语权,这个东西实在是太可怕了,读书人的嗓门大呀。

马城想在大明朝开民智,一声叹息,任重而道远呼,还是要从点滴做起。

至于江南税收乱象则在预料之中,急不得,慢慢来,这便是社会之变革。

天启二年的大明已经病入膏肓,几乎是药石无力,前路漫漫,可不是一支无敌雄师就能中兴皇明。

扬州繁华以盐盛,这是历史的、真实概括。盐业的兴盛带动、促进了扬州城市的发展,盐业的衰落,扬州城也随之而中衰。成也盐业,衰也盐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扬州在古代是个繁华所在,不是有这样的说法么“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一条运河沟通着这个城市与京城的路线,于是带来了一系列的繁华。

马城此时倒想起鹿鼎记里的韦小宝,不也是出身扬州,沿着那河去了京城么,运河就象血脉一样贯通着这个城市。古扬州的核心是会稽了,就是现在的绍兴,这里中国东南山水美之最在繁华似锦的九巷十八曲喝了一回花酒,有柳自华这等绝代佳人在侧,马城自然对沿街卖笑的庸脂俗粉提不起兴趣。

九巷十八曲,曲曲通幽,幽深处便是温柔乡,温柔乡也是英雄冢。

身侧佳人眼神有些迷离,问过方知,此九曲十八弯的幽深巷子,竟是她生长之地,八岁前她便住在这烟花柳巷里,令人振腕。却又让马城想起一句话来,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这三绝佳人幼年时也有一段酸楚往事。马城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便看到一位擦胭脂抹粉的半老徐娘,心知多半便是她的养母。

正要追问一二,柳自华却叹气道:“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各有各的活法,她能有这样的太平日子过也不错。”

马城一笑挽着她慢慢的走,佳人渐渐靠过来眼神迷离,八岁时的记忆也不知还保留了多少。

夜,常氏庄园,印书作坊。

这作坊连着一座后园,就在青龙河畔,离水仙庙不远,一溜十间大瓦房,常大掌柜陪着县户房的一个老吏已经先到了,这老吏是来估算常家这印书作坊值价几何,边看边问,估价颇为细致书铺雇佣的工匠分为写工、刻工、印刷工,常氏书铺有写工一人、刻工十二人、印刷工六人,还有杂工两人,这样的规模只能算是小书铺。

常掌柜得马城吩咐,买下这处小书铺,改称“汉社书局”。

汉社,是马城想出来开启民智的第一步,虽只是一小步,意义却极为重大,这是皇明清醒之士开启民智,与老派文人争夺话语权的第一步。县户房老吏给常氏书铺房产、现存的刻版、刻版用的梨木和纸张总共估价一千二百两银子,这应该是高估的,马城也不计较,就按常家以一千二百两银子入股汉社书局,十两银子一股,那就是一百二十股。

四下无人,常大掌柜便笑道:“小人再出八百两银子,凑成二百股。”

马城笑纳,将这汉社从开原,蓟州开到江南,免不了要弄个书局印发刊物,以扩大影响力。如今江南厂卫横行,正在大拆特拆各地书院,这就给了汉社在江南发展的天赐良机,这大明版本的文艺复兴虽举步维艰,处处碰壁,马城却坚信有一天会成为主流,不搞文艺复兴怎能解放思想呢。

欧洲就有先例,欧洲文艺复兴反抗的天主教神权地位以及虚伪的禁欲主义,和马城的设想不谋而合。欧洲人是借助古罗马,古希腊的文化表达主张,马城的设想是借助摧残的汉唐文化,打破程朱理学对文化的垄断。这也就是天启年间,阉党横行,才有这种千载难逢的良机。

马城打算,在这死气沉沉,却又醉生梦死的大明朝,京师,江南繁华之地,搞一场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这样搞法倘若是万历朝,崇祯朝,多半会死的连坟头都长草了,然而在这天启朝,一切却是皆有可能。

柳自华到了江南,住进舒适的常氏庄园便不爱动,只是邀来了一位神秘客人说是要入股书局,那位神秘贵客出银五百两参股汉社书局,又通过常大掌柜拉拢了几个山西籍的士子,才子,凑齐一万股本只等着开张。

马城看着坐在门前刻版的刻工,问:“这一个刻工,一天能刻多少字?”

那满脸风霜的刻工道:“这要看刻的是什么字体,若是要颜、柳、欧、赵字体的刻版,那就慢了,一天只能刻百把个字,而若是一般的宋体字,也叫匠体字,这种字体虽然不甚美观,但笔划横平竖直比较好下刀,一个熟练工匠一天能刻两百多字一我这里的书工只会写宋体字,若要聘请善楷书的书工那工银不低。”

马城释然道:“活字印刷不好应用吗,为什么至今书坊依旧采用雕版?”

刻工憨厚答道:“活字成本高,而且排版也不易,少量印刷还是雕版比较方便。”

马城点点头,心想这就是活到老学到老,泥活字不经用,铜活字费用太高,暂时还是用雕版了,雕刻印刷用了一千多年,直到晚清、民国时才被西方传来的铅字印刷淘汰,可见还是很方便的,每一种先进技术的普及,也不是上嘴皮碰下嘴皮就能做到的,还要考虑到成本,时代的局限性等等。

就如西方胸甲不适合明军,不论是研发成本,大规模制造的投入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得不偿失。胸甲的防箭能力当然比棉甲强,然而考虑到工艺难度,时代局限性,没有任何一位大明能臣会选择大规模制造西方胸甲,除非是脑子痴呆愚笨的蠢才,才会放着现成的精良棉甲不用。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第五百八十五章 力保第二百七十四章 海盗第二百三十章 报应第三百八十七章 军民第一百七十九章 莫问前程第二百九十八章 山西之战第二百零七章 逃出生天第八百三十九章 横扫第三百四十章 惊天巨变第七十九章 血战第一百六十四章 惩治杨涟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袭营第三百三十四章 治罪第六百一十六章 狙击第三百三十二章 白眼狼第三百七十四章 争鸣第五百八十五章 力保第二百九十八章 山西之战第八百七十四章 糊脸第四百四十六章 青壮第四百八十八章 公司第八百二十章 山门第五百一十一章 卫戍第四百一十五章 气运第三百八十章 乱相第八百六十一章 边军第四百四十三章 悍将第八百四十六章 轻骑第八十四章 推卸第一百九十章 攻其不备第三百零九章 墙式冲锋第三百零七章 拼命第二百五十五章 难堪第八百零六章 效命第三百四十三章 偷袭澎湖第二百四十章 京城盛事第八章 拼刺第七百八十四章 设伏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炮第一百二十八章 死士第八十二章 突围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献第八十八章 汉军第一百二十九章 尽忠第三百一十六章 瓜分盛宴第二百二十章 韬略第八百一十六章 分化之策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狼烟第八百零七章 长驱直入第四百九十四章 攻防第二百三十二章 愚民政策第五百三十三章 民军第三百九十二章 惨重第七百七十三章 伏击第四百八十二章 上兵伐谋第二百五十七章 神将第六百一十二章 甲兵第二百八十九章 战又起第七百九十九章 伤亡第二百四十四章 忠奸之辩第五百八十七章 接管第八百一十八章 惩戒第六百三十章 忘形第三十八章 战第八百三十章 民情第二百四十四章 忠奸之辩第八百一十四章 初心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镇边城第七百八十八章 仰角第六章 公子好本事第三百五十六章 乱战第一百三十六章 炮毙第八百一十九章 德行第八百一十九章 德行第十五章 强汉亡于妇人之手第二百四十三章 阳谋第六百七十二章 反攻第六百二十章 初战第七百二十六章 张嫣第七十一章 战备第八百二十九章 新政第三百四十一章 罪己诏第七百六十五章 战局第六百九十七章 队官第八百六十一章 边军第九十四章 人杰第八百四十章 图穷匕现第三十二章 败兵第八百零二章 招降第五十九章 魔鬼训练第二十八章 起家第三百二十六章 与民争利第六百九十五章 入戏第五百七十二章 提振第一百七十九章 莫问前程第七百一十九章 马场第五百五十九章 攻抚顺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事之秋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