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通商

恋上你看书网630bookla,最快更新明骑最新章节!

第四百五十五章通商

试枪,新式火枪的样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宽式枪托,重量也减轻了许多,比穆什图克火绳枪轻便的多,当然威力也变小了,然而马城对这款火枪十分满意。这款火枪还不错,弹丸使用铅弹,铁弹两种。铅弹的好处是便于装填,气密性好,铁弹是用来破甲的,两种弹丸开原都可以自行制造。马城把玩之后可以确定,这是典型葡萄牙风格的火枪,最显著的改善是它可以抵肩射击,这是一种极大的进步,红毛城的大明工匠正在试图仿制。

这种枪械仍属于重火绳枪,射击时仍然需要支架。

红毛城南面的山中,有一座炼铁厂正在兴建,大明的冶铁技术是不是落后,马城并不关心,追究是不是中国人发明了炒钢法,毫无意义,冶炼钢铁无非就是先炼出生铁,再将生铁脱炭得到钢,或者熟铁,全世界炼钢都是这样做的,在真正的工业革命之前,哪个国家的冶炼技术都差不多,大同小异。

生铁是很容易得到的,大明的冶炼技术也并不落后,大明的问题在于铁矿质量太差,这是很现实的问题。马城不是什么冶金专家,可也知道铁矿质量太差是历代中原王朝的先天不足,中国的铁矿多为贫矿,质量极差。

中国的地盘上,可直接入炉的高炉富铁矿太少了,少到可怜,并且中原出产的矿石普遍含有较多杂质,如硫、磷等,甚至有少数矿石含有铀元素,硫会使铁变脆,在稀土族元素被利用到冶铁业之前,一直是冶炼行业的梦魇。马城猜测中国缺乏富铁矿的现状,是由中国地质发育的特点决定的。

马城隐约记得,似乎世界上拥有富铁矿最多的前苏联地区,澳大利亚,巴西,印度,都具有大型,特大型优质富铁矿。因为在历史上,印度是大马士革钢的产地。而苏联的钢甲在二战中是世界闻名的。任何一名穿越众,想在大明大炼钢铁都是不现实的,炼出来也只能制造农具,当菜刀用。

这和大明的冶炼技术无关,实在是因为铁矿石质量差,先天不足。

除非能提前两百年来一场技术大跃进,这就更不现实了,马城虽然不是冶炼专家,起码知道大马士革钢,印象更深的是苏联装甲。利用有限的历史知识,马城轻易便决定了在大明冶炼钢铁的正确方向,前苏联地区是想都不要想了,太远,只能将目标瞄准印度,印度是盛产富铁矿的呀。

印度,如今叫做莫卧儿王朝,大概是这个王朝最鼎盛的时期。马城起码知道印度盛产富铁矿,却没有什么贵重金属,这就好办派舰队携带大笔金银,去印度换富铁矿,这是解决大明钢铁冶炼的根本之道,也是造出现代化铁枪铁炮的最终解决办法。莫卧尔帝国和大明差不多,却因为地理位置的问题,率先接受到西洋国家的冲击。

如今在印度做生意的有英国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当然少不了荷兰人。

从福建到印度的航线,早在两百年前郑和就开辟过了,郑和就是宣德八年四月,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的。

航线不成问题,然而郑和绘制的海图,如今却已经只剩下残本了。

前日在南居益家中看到的郑和海图,就是残本,记载于矛元仪武备志中,只剩下相关的图纸目录。郑和海图,全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官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详细记录了郑和七下西洋时代,自刘家港至东非大地的所有水文航线,更包括沿途各主要国家的天气地貌甚至风俗民情。每一个字甚至每一笔图,都是那一代航海家的心血结晶。

其全面的文献记录和精确的资料整理,更堪称人类航海史上的文明遗珍。以“价值连城”来形容,丝毫不过分。但如此重大的文明遗宝,却在大明朝中期以后,神奇般的消失无踪影。只在明朝人矛元仪的《武备志》中,保留其相关图纸目录。

仅这点鳞爪般的残留,就已令代代研究者惊叹不已,其精确的绘制与丰富得包罗万象的内容,闹得近代无数学者捶胸顿足的追问,如此强大的宝贝,到底是被哪个人毁了,这个问题马城是知道的,后世就有好些人千人踩万人锤,毁图的罪人是谁,大家铁板钉钉指向一位,明朝成化至正德年间的名臣,刘大夏。

刘大夏,字时雍,湖广华容人,生于正统元年,科场登第入仕于天顺三年,此后几经浮沉,成为明朝成化至正德年间的重量级政坛人物,人送称号“弘治君子”。就是这位弘治君子,愚蠢短视的所谓道德楷模,这个蠢材竟然将民族的瑰宝,价值无法估算的郑和海图一把火烧了!

《殊域周咨录》记载,郑和下西洋的档案《郑和出使水程》原存兵部。明宪宗成化年间,皇上下诏命兵部查三保旧档案,兵部尚书项忠派官员查了三天都查不到,已被车驾郎中刘大夏事先藏起来,项忠追问官员,库中档案,怎么能够失去,这太荒唐了!

当时在场的刘大夏振振有辞,说“三保下西洋,费钱几十万,军民死者万计,就算取得珍宝有什么益处,旧档案虽在,也当销毁,怎么还来追问?”

郑和出使水程,应当包括大量原始资料,如皇帝敕书、郑和船队的编制、名单、航海日志,帐目等。大批郑和档案究竟有没有被刘大夏销毁,这张海图确实是无价之宝,但在刘大夏眼里这张海图是皇帝沉醉玩乐,不思进取的代表。如今郑和海图只剩目录,台湾水师想远航印度,只能找葡萄牙人带路。

崇贞四年,二月。

台湾水师四条风帆战舰,护卫着五十余条商船,满载着金银,丝绸,瓷器等财货远航印度,发卖财货同时购买富铁矿石。这是郑和下西洋之后,大明水师头一回离开母港远航,这一天澎湖水寨人山人海,百姓,官兵都来一睹为快。四条购自葡萄牙人的风帆战列舰,跟随两条葡萄牙战舰缓缓起航,马城胸中热血上涌,这是何等壮观呀。

南居益也老脸涨的通红,一封手书,命快船送去广东。老当益壮,南大人理直气壮请广东水师护航,名为护航实为拉拢,南老大人是人老成精的人,怎会错过拉拢广东三司的机会。广东三司识趣的,便组织船队去印度发财,不识趣的便随他去吧,想来广东三司也不会和银子过不去吧。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第四百四十章 北元幼主第二百八十一章 兵学民本第一百四十四章 亲明派第三百七十二章 林中恶斗第一百九十八章 围城第五百一十三章 新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造炮第五百三十三章 民军第三百八十一章 文武第五百六十章 雪耻第四百二十四章 暗杀第八百三十三章 所谓清高第二百六十九章 恶客第六百九十四章 制衡第六百六十章 唯天有汉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长弓第七百九十章 总攻第八百二十三章 花花肠子第九十章 攻守第五百九十章 困兽第七百九十六章 刚猛第七百四十四章 法眼无差第五百一十五章 大儒第二百三十三章 开民智第七百四十四章 法眼无差第二百一十一章 马不停蹄第五百四十六章 天时第十一章 遇贼第二百三十九章 考题第五十五章 扬眉吐气第六十三章 剿匪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长弓第二十章 收心第二百六十九章 战略僵持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局第三百四十五章 名垂青史第二百三十二章 愚民政策第六百七十五章 标营第二百七十二章 人傻钱多第六百三十七章 克星第二百三十一章 同僚第八百二十章 山门第六百三十四章 抢城第八百七十二章 铁板第八百五十四章 克制之道第三百零二章 大同第九十四章 人杰第二百一十七章 流言第四百八十六章 战乱时代第八百二十七章 绝密第七百八十八章 仰角第三百四十八章 恐吓第七十二章 成亲第一百八十三章 论赋税第三百四十章 惊天巨变第三百七十三章 乱世人第八百四十九章 宣战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长弓第八百八十八章 变阵第五百四十六章 天时第五百七十七章 偏师第四章 边城重镇第四百零七章 捞取资本第七百零三章 红日第一百二十五章 战场嗅觉第五百四十九章 大凌河第七百五十七章 兵匪第七十六章 出兵第一百五十一章 草原大战第三百五十一章 殖民时代第一百六十三章 嘴炮第三百四十四章 礼拜日第六百一十二章 甲兵第六百八十一章 收复第七百七十九章 王城第八百八十六章 散兵第四百一十一章 战争潜力第二百六十五章 扬名第五百零七章 凶悍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炮第五百二十四章 重赏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镇边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将兴第五百三十三章 民军第四百七十章 武装采矿第三百九十九章 荒唐第一百五十一章 草原大战第八百七十三章 血流第六百四十六章 炮击第二百四十五章 神迹第五百二十四章 重赏第六百九十章 缠战第二百八十七章 闹事第二百七十六章 文明的自信第二百二十九章 民心思定第七十五章 辩论第八百一十一章 除恶务尽第四十一章 关防第八百四十七章 野战第二百八十章 新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