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合兵

南居益并不知道,他的这个老成持重的举动,直接改写了大明的历史,让大明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并且直接避免了一场大明版本的南北战争,南方资产阶级,与北方奴隶主之间必然会发生的南北战争,一如美国版本的南北战争,一场资本家和奴隶主之间的惨烈战争。

大明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南方资本家势力必然会越来越大,最终会变成一头脱缰的野马,北方奴隶主也不含糊,能在北方轻松组织起一支骑兵大军,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不出百年,大明必将陷入资本家与奴隶主发动的南北战争,大伤元气,一蹶不振也是有可能的。

大明要是内战起来,搞出来的动静可得比美国南北战争,规模要大上十倍,百倍,那太可怕了。然而老成持重的南居益,凭借灵敏的政治嗅觉,几乎是本能的嗅到了危机的气息,还本能的做出了应对。他在台湾矿业发展银行这头资本怪兽失去控制之前,以老道的政治手腕将这头怪兽拆分了。

正是这一个意义重大的举动,让大明避免了美国式的南北战争。

被拆分后的台湾矿业发展银行,失去了重要的货币发行权,失去了金银交易投机的机会,成不了银行家,也成不了投机商人,那么出路便只有一条,只能成为一个个实业家。南居益的继任者们,大明睿智的政治家同样嗅到了危机,以高明的手腕数次拆分之后,大明,终究没有出现英国东印度公司那样的脱缰野马。

于是,大明便走上了一条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中央集权与资本主义,奴隶制并行,集权的中央政府,强大的常备军,始终将内战的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并随着社会的开明,奴隶制最终废除了,大明成功避免了南北大战的危机。

这个道理很简单,只要大明南北两个行政中心保持克制,不掐起来,手握财政大权又控制着忠勇的大明常备军,奴隶主,资本家都老实点,谁敢叛乱就剿灭谁,明军将士满脑子都是忠勇爱国。

大明走出一条独有的崛起之路,或许可以称之为国家殖民主义。大明始终维持着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因此成功的避免了分裂,避免了内战,将一切野心家的企图都抹杀了。毕竟家,国,天下的观念在大明早已根深蒂固,明人毕竟不象洋人那么散漫,对分裂行为本能的抗拒。

崇祯十年,四月初。

天气转暖,大明北方各府经过一个冬天的储备,练兵,对外扩张的脚步骤然加快了。辽东各地,一队队完成冬季练兵的新兵,从一座座新兵营中走出,总计十万新兵携带大量牲口,马匹,补给北上瀚海城,小海城,加入北征大军,让马城手中的兵力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二万。

二十二万兵力要想越过乌拉尔山脉东征,仍显不足,远东实在是太大了。

马城也没想着急功近利,这场大战还有得打,先将打下来的地盘占稳了,移民,筑城吧。沿远东地区三四条大河流域,土地肥美,自然资源丰富的河岸,一路将定居点,城市建到乌拉尔山脉,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几代人齐心协力完成。

四月末,各地卫所裁撤的军户,匠户,三十万青壮陆续抵达瀚海城,小海城,并且沿大河流域建立了一个个定居点。大明开国时确立的卫所军户制彻底废除了,八十万军户移民塞北,在江南,江北两省,远到西伯利亚的广袤土地上安置下来,繁衍生息。

悲惨的大明八十万军户,一朝摆脱了悲惨的军户身份,成为百姓,表现出极大的吃苦耐劳精神。一些军户,甚至在濒临北冰洋的永久冻土层上建起了定居点,只是为了拥有自己的土地,大明百姓对土地的执着,令人惊叹。与此同时,北方各省训练的巡抚标营,约五万兵力集结到甘陕,同时进攻盘踞青海的准葛尔部,马城的要求是稳扎稳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崇祯十年,五月初。

集结在贞河流域的明军开始分兵四出,发动大战,轻骑向北进入楚科奇半岛,轻易粉碎楚科奇人的孱弱抵抗,将盛产海象牙的楚科奇半岛迅速占据,并开始兴建定居点。同时,分兵四出的明军沿鄂毕河,托木河,塔扎河西进,清扫俄军沿河建立的城市,堡垒。

二十二万明军分三路进兵,以碾压之势将俄人在东进过程中,建立的堡垒,城市一个个攻占,拒为己有,并加以修缮,驻扎部队,毫不客气的摘了俄国人的果子。要知道俄国人从本土东进到东北亚,可是花费了整整五十年,沿途剿灭了一个个汗国,土著才打下了偌大地盘。

如今,二十二万明军铺天盖地而来,俄军士气涣散,一个个苦心修建的堡垒被攻破,或缴械投降,五十年苦心经营,东进的丰硕成果白白便宜了明军,一个个甜美克扣的果实,一座座设施完善的城堡,被马城毫不客气的笑纳了。

贝加尔湖,湖畔。

两万铁骑衣甲鲜明在湖畔撒了野,沿湖畔大举西进。

李争鸣驻军贞河中段,对西边这块水草丰美的地盘垂涎已久,却一直无力攻打,如今他亲率两万铁骑大举西进,后头还跟着三万步骑,五万大军以碾压之势,轻骑四出寻找着布里亚特人的主力。占据这块宝地的是布里亚特人,蒙古后裔拥有数万青壮,算是中亚大小汗国里实力比较强的。

蒙古人能生呀,蒙古男人那就是一头头种马,金帐汗国瓦解后,蒙古人分裂成大大小小许多个汗国,这些汗国被俄军在东进的过程中攻灭了一些,如今又西进的明军攻伐,算是为三百年前的祖辈还债了。俄国,明国,这都是当年被蒙古人征服奴役过的国家。

俄国人也不傻,东进的过程中只攻灭了一些弱小的汗国,没敢招惹实力强的汗国,明军却是不会客气,二十二大军云集可不是来游山玩水的,找到,歼灭布里亚特人的主力只是时间问题。

第七百六十四章 战略欺骗第三百九十章 投诚第十七章 辽骑第七百五十一章 胜第六百八十四章 追逃第四百零八章 炮术第七百一十六章 蝼蚁第三百三十七章 破阵第八百九十章 大胜第八十四章 推卸第八百六十四章 承志第六百八十九章 阻击第二百三十二章 愚民政策第四百二十章 入土为安第五百零三章 群魔乱舞第二百二十一章 流寇第四百四十七章 将星闪耀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伐第一百四十一章 表亲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伐第八百三十二章 小农第五百二十一章 章程第二百四十九章 援蒙战略第六百五十八章 营地第十八章 桀骜第八百八十一章 狼群第七百八十五章 精兵第四百三十二章 孤家寡人第四百一十五章 气运第二百七十三章 所谓青天第五百三十七章 火力侦察第一百四十章 夜战草原第七百六十四章 战略欺骗第七百八十二章 战局第四十三章 靖安堡第五百六十九章 呓症第六百三十八章 天然盟友第五百八十八章 前程第二百三十六章 法源于儒第三百九十二章 惨重第六十九章 定亲第八百三十七章 死谏第四百五十章 奴隶第一百零九章 浙兵大营第三百六十五章 长城第七百九十四章 奇功第四百七十六章 平倭策第三百九十章 投诚第四百零七章 捞取资本第七百五十章 铁骑第七百八十四章 设伏第七百二十五章 辽东王第七百七十四章 凶猛第八百八十三章 甲兵第二百七十九章 论兵第五百二十七章 兴兵第二百三十九章 考题第七十一章 战备第一百七十章 厂卫第六百一十三章 宏愿第五百零四章 固守第一百九十七章 国运第八百八十一章 狼群第七百六十一章 夜战第二百四十六章 第三条路第二百二十八章 铁骑狂飙第二百四十四章 忠奸之辩第二百九十八章 山西之战第三百四十四章 礼拜日第五百七十六章 牵星术第八百一十二章 忠贞营第七百四十章 助战第三百一十五章 归家第一百二十六章 危局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国公第六百一十五章 藏兵谷第三百零七章 拼命第八百零八章 弃军第一百二十三章 偷营第三百三十五章 赫赫兵威第五百一十五章 大儒第二百六十七章第九十章 攻守第八百七十四章 糊脸第七百三十四章 济世第二百三十章 报应第三百二十五章 皇家票号第七百九十七章 定国第三百八十二章 丛林战法第八十九章 广顺关大战第四百六十一章 讨伐檄文第二百七十九章 论兵第九十章 攻守第二百零五章 顺流而下第七百九十六章 刚猛第四百章 对质第六百九十六章 辎重第六百八十八章 苦寒第二百七十章 幽情第三百八十二章 丛林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