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时不我待

锦衣卫在蓝田县横行无忌……

当然,只要他们不犯法,在蓝田县执行自己公务的时候,确实没有人阻拦。

这些天来,袁敏几乎查阅了蓝田县几乎所有的文书,不论是钱粮账簿,还是户册,亦或是刑名薄,他甚至亲自走访了团练,并按照团练名册核对了不下三千人。

名册与本人属实,每一个被查验的团练都有训练记录,武器发放记录也与团练本人持有的武器相符。

一里之内有团练五十二人,弩六柄,弓七把,弩矢二百四十,羽箭一百四,木质长盾六面,圆盾十一,长矛十六枝,校刀四十一把,里长与队正各自持有一杆鸟铳,每一月必定操演五日!

据袁敏所知,大明军队中,除过边军,以及几支常年作战的军队,很少有在装备一道上可以超越蓝田县团练的,当然,数目庞大的卫所兵与蓝田县团练相比,他们似乎才是种地务农的百姓。

蓝田县团练成立于崇祯五年,成立的根据就是崇祯五年二月兵部下发的《地方团练疏》。

这个策略的初衷就是为了发动百姓结成团练自保,是一个很好地政策,蓝田县执行这个政策执行的很好。

如果全大明都如同蓝田县一般组建这样的团练,袁敏只会觉得欣慰,可是,当别的地方一团糜烂的时候,蓝田县这样做就让人非常的担心了。

几次提笔,袁敏都不知道该如何说起……每次放下手中的笔,袁敏就憔悴一分。

云昭吃过高氏主人家提供的酸浆面,很是满意,给主人家留下一些米粮权当贺礼。

第二天天亮的时候,北方的春天特有的沙尘暴如约而至。

这里的沙尘暴很是诡异,高空里飞云乱渡,云彩出现的突然飞走的也突然,可是,地面上只有偶尔来临的一些风,黄沙却从天空慢慢的沉降下来,人站在户外,不一会就成了一个土人。

云昭知道,黄土高原上千米厚的黄土层就是这么来的。

北方的风将细细的尘土从沙漠,戈壁上带起,运转千里之后就丢在黄土高原上。

日积月累,北方的土地逐渐变成了戈壁,而黄土高原上的黄土越积越厚。

这样的场景很像大明朝目前的处境,只不过大明朝从东南方获得的是钱粮,是兵员,是物资。

西,北两地如果不能自给自足,长久这般下去,迟早会被东南抛弃,而北方纷乱的现状又加剧了物资的匮乏状态,加剧了西北方贫困的状态。

如果说蓝田县这样的地方,只要真正的平安两年就能恢复普通民生,甘肃这些地方想要让人吃饱肚皮,就需要更多的时间。

水利工程对甘肃一样有效,可惜,同样的水利工程对甘肃农业起到的作用还不到关中平原的五成。

所以,甘肃这个地方生存不易……

最近这些天,云昭检查了附近百姓的土地,他发现,这里的沙质贫瘠土地种植麦子,糜子,小米,荞麦,青稞等作物的产量很低。

却是最好的种植土豆这种对土地透气性有要求的作物最好的地方。

蓝田县现在有很多土豆,红薯,只要在这里种植两年就能培育出适合这里土豆品种。

不过,想要好好地种庄稼,首先就要解决治安问题。

就在昨夜,他见到了悍匪射塌天跟杨六,再三恳求他们莫要骚扰地上民生,在两位巨寇对天发誓之后,云杨的刀子才离开他们的脖子。

这样的场面云昭经历过很多次。

这一次,还是稍微有些不同的。

杨六精疲力竭的跑到射塌天的山寨之后,就再也不愿意乱跑了,主要是李定国的骑兵如同狼群一般在山寨外巡梭,他很害怕自己如果再跑,前边就是广阔的戈壁滩,再也没有官府可以让他驱赶,自己的利用价值也就没有了,会被李定国顺手给灭掉。

射塌天自忖跟关中云氏没有什么仇怨,就主动站出来为杨六说和,也就有了昨夜的那场聚会。

云昭是一个很好说话的人,从来没有把人逼到绝路的想法,眼见,杨六,射塌天困居戈壁也不是一个办法,就好心的给他们指点了一条活路。

由条城顺着黄河前进,不出三百里就到了宁夏。

自从宁夏上一任总兵官贺虎臣在崇祯六年,迎战被多尔衮撵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林丹汗,战死沙场之后,朝廷又派来了新的总兵马世龙。

马世龙与贺虎臣一般强悍,不过,他本人似乎更有谋略一些,在玉泉营等地连续击杀林丹汗兵马三千余人后,林丹汗见谋夺宁夏不成,只好远赴青海,最后病死青海大草滩。

多尔衮劫杀林丹汗的大军成功后,因为匆忙,并未从宁夏寇边,只是沿着大河劫掠了大批奴隶与财物之后就匆匆的返回了盛京。

从此,宁夏一地就获得了难得的安宁时光。

只是,崇祯七年,马世龙病死之后,宁夏也显得乱糟糟的,这让云昭非常的头疼。

所以,在李定国准备从陕北进入草原,自西向东横扫之前,云昭劝他多走一点路,多练一会兵,先把庆阳府的贼寇驱赶到宁夏去。

也好让那里的百姓不再受蒙古人时不时打草谷之苦。

此次军事行动的源头其实来自秦王府的建议,而发出请求的是族居庆阳府的大明宗室庆王府,以及屯聚兰州的肃王。

这两位身处荒僻之地饱受贼寇之苦的王爷都认为秦王目前的处境令人羡慕,愿意跟云氏进一步拉进关系,好让自己也变得富裕起来。

云昭不明白为什么大明的藩王似乎是最容易改变立场的一群人,问过徐元寿后,看了徐元寿写满了四张纸的大明藩王名单,觉得庆王,跟肃王两人的要求非常的合理。

于是,就有了李定国兵出关中,进入庆阳府,然后一路放羊一般的驱赶杨六横扫甘肃的事件。

官府不在了,两个藩王却依旧坚定的守着自己的封地,于是,在这个时候,在甘肃话语权最大的就是庆王,与肃王。

这是一场过程复杂的政治交换,军事行动结束后,没有一两年的时间,是没有法子将蓝田县的各项治理理念落户甘肃。

云昭不着急,自己还有至少七年的准备时间。

宁夏一地的山头众多,边军,贼寇,蒙古鞑靼,以及高山上的乌斯藏人。

这样一个乱局,云氏要是贸然进去了,那就是一场没有多少意义的苦战。

现在,云昭准备把苦战的任务交给射塌天跟杨六,他希望这两个巨寇可以让宁夏一地的乱糟糟的军事力量变得简单一些,顺便粗略的整合一下那里的各个族群。

等局面明了了,云氏在白银厂附近的力量也该变得壮大起来了,那时候,白银厂的界碑也就能缓缓地向宁夏辐射了。

射塌天跟杨六自然是不愿意去民风更加彪悍,官兵战力更加强悍的宁夏的。

在云昭的劝说下,在云杨的循循善诱下,在李定国的鼓励下,射塌天跟杨六愿意走一趟宁夏。

同时他们也要求云氏要给他们一些帮助。

在这一点上,云昭是开明的,他答应,在今年五月份射塌天跟杨六进入宁夏的时候,给他们支援一笔钱粮,同时,也支援两百个人手。

还答应他们,派过来的人一半为武士,一半为文士。

云昭跟李定国两人冒着黄土,走在黄河边上,瞅着呜咽的黄河两人都没有多少说话的兴致。

直到两人睫毛上都沾满黄土的时候,李定国对云昭道:“你确定你建立起来的国度要比以前的要好?”

云昭吐掉嘴里的沙尘小声道:“不知道啊,我活着应该没问题,我死了,就不知道了。

你要快一点想办法把我送到那个位置上,趁着我现在还年轻,还没有昏聩,越早坐在那个位置上就能多做一点事。”

第一五七章最了解云昭的人第一七三章枭雄的游戏第四十章被遗忘的人第一五二章马六甲的炮声第九十八章恨不能此生莫要长大第一五零章历史的一定要还给历史第十一章冬烘先生第一零六章少数人第四十六章才华这东西就是用来埋没的第四章话术(第二章)第四十五章狡诈多智的媒婆第九十八章恨不能此生莫要长大第一二八章篱笆不严,总有狗钻进来第一二八章推进跟退让第一一零章大海真的很危险第一百四十一章我如此的惭愧第五十三章历史从来就不是干净的第一七三章枭雄的游戏第一三零章莲花开第一二六章成功后不能太得意第七十三章坚韧的民生第一四二章温柔的原因第四十一章赌命第一一七章顺利的杀戮催生野心第七十七章沮丧的李定国第一三五章淳朴的小羔羊第四十三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一一零章玉山的混账东西啊——第三十一章强盗叔叔第十一章大喇嘛很恐怖人物清样之三第五十一章 羊肉汤里喝出了臭虫第七章历史重新走上了正轨第七十三章野猪精拦路第一八四章万花筒一样的世界第三十四章不自由的钱少少第一九六章全身而退的夏完淳第四十五章权力不能肆无忌惮第二十九章过山虎?第七十一章江南一隅第一一三章贵族永不消失第八十六章多好的肚皮啊第一四五章后宅的相处之道第一五四章大火融城3第一二二章巨蟒的午休时间第一二四章破贼第一零一章枭雄不能随便就死掉第一三五章淳朴的小羔羊第一二一章遥远的亲王第一七四章比预想中要好第一一四章这样做梦就很过份了第一一二章东窗事发第八十八章强盗比士人更可信??第三十八章诸事不利第二十六章老强盗的幸福生活第一零三章新时代,新规矩第一三九章运筹帷幄之中第十六章令人讨厌的政治手段第三十八章死里求活第八十五章过日子去吧第一五四章外强中干的蓝田舰队第一三五章淳朴的小羔羊第一零七章打秋风的穷亲戚第十八章 没有人是简单的第四十九章上元县的惨案第一二一章理所当然第八十五章苦心人,天不负!第一零一章信任危机第一四五章大度与刻薄第八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一六四章皇帝的远见就是狗屎第一四九章仰望人间的恶魔第九十章五花八门的倒霉蛋第九章仰望光明的人(万字大章求票)第八十二章人的嘴啊第三十九章 爱情三十六计第七十一章推着走第二章办法总比困难多!第七十九章云昭的第一次政治表演第一零一章改变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第三十章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们第一百章羞于言表第七十四章蛇无头真的不成第二十二章谁是大英雄?第六十七章是一次不错的抢劫第五十一章没信心的云昭第七十四章命运多舛的麒麟第一五一章人人平等?第四十五章 青龙先生第七十八章身怀巨宝的云昭第九十八章虚伪后的真诚更动人第六章战争!与大白鹅的战争! (各种求)第一三三章谁才是救苦救难的神?第十章你有猛将如云,我有美女如雨第一七二章花落谁家第一一一章孩子的游戏第一八一章挤破脓疮,污秽横流第一五六章野人的文明之光第一四九章当愚昧到了极点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