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巡

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巡

怀恩立即答应一声,出去之后,交代自己的徒子徒孙去安排。只是片刻之间,怀恩疾步进来说道:“陛下,遵化的奏报,陛下要的蒸汽机已经完成了。”

一瞬间朱祁镇的表情十分丰富。

这是朱祁镇心心念念的事情,牵挂了十几年了,各种投入从来不少。

之前也有过几次这样的奏报。

毕竟如果单单的蒸汽机模型,并不是太难的。

但是朱祁镇要求的蒸汽机,要有两个作用,一个就是抽水,这是用在水利之上,二个就是上铁路。

其实大明的铁路已经不短了,说起来也有一两百里长了。

大多数在遵化铁厂范围之内。作为遵化铁厂内部的交通路线,这种办法,甚至还被佛山铁厂效仿了。

只是因为厂区之中,各种高温,马匹在这种环境下工作,是会生病的,于是一般来说都是人推的车子。

毕竟,人在很多时候,是比动物更有人忍耐性的。

朱祁镇问道:“这一次可是真的?”

怀恩说道:“这里有钦天监正贝琳的奏疏。”

钦天监正贝琳参与进去,也是一个无可奈何的决定。

朱祁镇提出蒸汽机的创意之后,前后有数任大匠主持,只是统统失败了,甚至还出现爆炸的事情,有一位待诏死在这事情之上。

朱祁镇深刻反省之后,才发现一件事情。

虽然这些人大匠,一个个在自己的专门负责的范围之内,可谓技艺高超,很多事情,都有独特的见解。

但是他们本身还是工匠,很多思维都是工匠的思维。

即便是这些大匠的子弟投入贝琳门下学习数学,然后成为这些大匠的助手,也不能扭转他们的心思。

他们造蒸汽机的办法,就是我觉得,大概,感觉应该是这样的。

什么数学的计算,根本没有多想。

这样的情况之下,就是一百年也造出蒸汽机。

最后朱祁镇不得不让贝琳上,这也是正统历推行顺利,好几次天象都十分吻合,贝琳有了时间。

朱祁镇将他的一些科研思路告诉了贝琳,比如实验,计算,数据总结等等。

贝琳就赶鸭子上架了。

贝琳到了之后,就利用他丰富的数学知识,在弟子的帮助之下,对整个蒸汽机进行了重新设计。

贝琳作为一个天文学家,也造过一些天文器械,甚至他还有恢复水运天象仪的想法,比起各种用水力推动的天文器械,原始的蒸汽机并不是太难的。

难的就是如何,让蒸汽机上铁路,并推动车辆进行,这才是难题。

朱祁镇打开贝琳的奏疏。

贝琳的奏疏拉开,却见上面有些很多张配图,都是工笔画出来的,朱祁镇一一看过去。发现单单从图纸上来看。

蒸汽机的所有问题,都已经被解决了。

只是朱祁镇这些年太清楚一件事情了,下面为了欺上瞒下,是什么事情都会做得出来。

别的事情,也就罢了,而蒸汽机是关乎大明国政的。这一点朱祁镇不亲眼看看,是万万不能放心的。

他正想下令将蒸汽机运到京师,但是看到奏折上的标注的尺度,就知道这蒸汽机体积相当之大,即便是驰道也未必能将蒸汽机运输到京师来。

他立即说道:“传令,朕要去遵化。”

此刻朱祁镇已经铁了心。

事实证明,以朱祁镇而今的权力,他真铁了心要做什么事情,是没有人能够阻挡的。

只是刘定之阻挡不成,只是对朱祁镇出京这一件事情加以掩饰。

要知道,皇帝出京。从来是大张旗鼓的,是要对天下说明的。

刘定之无法相信,他该怎么告诉天下人,皇帝出京,就是为了一个莫名奇妙的机器?

于是刘定之给朱祁镇加了行程,就是并不直接去遵化,而是先去昌平,祭奠太宗,仁宗,宣宗三位皇帝。并视察,已经开工的当今陛下的万年吉壤,也就是陵墓所在。

虽然朱祁镇对于修自己的陵墓,并不是太感冒的。但朱祁镇毕竟已经是四十多岁了,而且寝陵的修建也是一个大工程,不是一会儿就能修好的。

如宣宗皇帝那样,一年之内,动用十万人大工,紧急修建,成本不知道抬高了多少。还有不知道百姓都死在工地上。

还不如,提前开始修建。

只需几千人慢悠悠的修建就行了。有了一个基础,将来有什么事情,再加以扩建就容易多了。

这一件事情,大臣们都是很是坚持。朱祁镇也觉得,算是为朝廷好。就让少府出钱,开始修建。

朱祁镇带着大臣侍从,浩浩荡荡的来到了昌平,为太宗,仁宗,宣宗上香。随即就到了自己的寝陵之上。

朱祁镇只是一看,就微微皱眉。

他知道他的寝陵工程其实很大的,但是到底有多大,却没有一个概念。

而今站在高处一看,整个工地面积长一两里,宽一里余,当然了,并不是全部是地穴,还有很大一部分地面建筑,几乎是重修一座宫殿。

朱祁镇在大事上花钱从来不眨眼,该花钱的事情,朱祁镇不会吝啬,但是这钱,朱祁镇并不觉得应该花。

他立即问刘定之道:“这个寝陵要花多少钱?”

刘定之说道:“估计在百万两上下,不过分做十几年,每年的支出也没有多少了。”

朱祁镇听了,立即说道:“百万两太多了。这不知道是多少民脂民膏,岂能浪费?”

刘定之说道:“陛下,登基以来,外逐强敌,内理新政,大明之盛,未有今日。寝陵之做,并非为了陛下,而是向后世子孙宣示陛下之功。陛下也要为朝廷体面着想。”

什么钱该花,什么钱不该花,朱祁镇与刘定之之间其实有分歧,而今就是一个,在朱祁镇看来,如此大手笔修一个陵墓,根本就是浪费钱财。

但是在刘定之看来,这不仅仅是一个陵墓,是朝廷的体面,也是上下秩序的体现,什么人能修什么样规格的陵墓,都是有规定的。

朱祁镇剩下这一百万两,只会让外人觉得朝廷上下失衡,并不会有其他好处,而且朝廷并非拿出这一笔钱,如此内库不出,刘定之也是能从太仓银库之中找出来一笔钱。

正如刘定之所言,看上来百万两,但是分为十几年,其实每年也没有多少钱。

朱祁镇也明白这一点,他只能妥协,说道:“朕德薄,不敢越过献陵与景陵去,令让重新设计,无比要比等而下之。”

明十三陵之中,有一种说法,就是献陵最朴,景陵最小。

而献陵与景陵就是明仁宗与明宣宗的陵墓。

这两个陵墓的修建,都是仁宗皇帝与宣宗皇帝死后修建的,时间紧,任务重。只能消减规格来完成。

毕竟仁宗皇帝之死,与宣宗皇帝之死,都是很突然的。

所以两个陵墓的修建,比之明太宗的长陵,相差太多了。

朱祁镇有这个借口,限制了自己的陵墓规格。却也是合情合理,让人挑出不问题来。毕竟孝道也是人伦之大道。

刘定之奉命重新拟定寝陵规模,就不用说了。

只是朱祁镇这个命令,就成为了大明祖训之一,也就造成了大明后来大多数皇帝的陵墓都一个比一个小,也就少数出格的皇帝之外。

所以大明寝陵群要比后世小上一大圈。

朱祁镇无暇关注这些影响,他这些表面功夫做过之后,他就心急如焚的带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的从北京北面绕过,去了遵化。

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四十章 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辈也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云动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国公决断第二百三十二章 无悔第五十二章 矿乱第六十六章 杨士奇与于谦三第五十九章 故人相逢大江上第九十一章 整顿卫所的分寸第七十九章 回师第二十三章 阿刺知院之死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瑛的计划第八十七章 对刘定之的安排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统勋贵第十五章 遗诏二第三十五章 精简少府第七十四章 江南清丈的开始第一百三十八章 盐业帝国的景愿第三十八章 李瑈之死第五十四章 围剿之策第八十二章 钱夫人之心第二十一章 儒家激进派第六十四章 凤凰卫第三十一章 崩溃的开始第六十七章 魏国公入处州城第七十七章 有惊无险第二百五十一章 善后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十万骑第二十九章 兑子第二十二章 破大藤峡之策第一百零二章 南洋水师初战第一百章 平瑶策第一百五十四章 也先第一百七十一章 束水攻沙第一百四十二章 挫扁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塞之前第三章 此长城非彼长城第二十五章 侯大苟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贤的机遇第二百二十一章 往者不可谏第四十四章 石炭二第三十八章 出乎预料的开战第十一章 内阁七人名单第九十九章 阿次帖木儿的蓝图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彪到龙城第一百三十章 庆都公主驸马二第九章 通报,内参,与明报第九十九章 亦失哈最后的演出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龙大捷第十六章 吾道成矣第三十二章 修陵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银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五十一章 三级教育制度第九十八章 李满住的决断第一百五十三章 经筵vs大本堂第二十六章 朝鲜之战的帷幕第一百五十六章 尘埃落定大本堂第一百二十七章 扬州谢氏析产案第一百二十九章 勋贵断尾第二十八章 江南重赋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银子在哪里?第二百一十六章 震动天下第一百二十章 屠万是为雄第一百一十五章 议麓川六第四十四章 孔弘绪第八十三章 西南隐忧第九十二章 百官条例之内阁第七十二章 木兰河卫之屠第二十四章 愿吾民无饥寒,愿此河永定第九十五章 大藤峡背后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定西南之策第六章 新天子第八十四章 沙县民变第二章 外戚第二章 财政危机的延续第一百一十四章 海运三难第一百五十七章 襄王出京第一百三十五章 也先窥边第二百五十章 京观第一百八十二章 吴瑾扬名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本堂第一百四十八章 十二渠图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余声第一百四十四章 谁的西域?第三十四章 辽东烽烟第一百二十五章 巡城第七十六章 佛山铁业第二百三十五章 突如其来的血战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连四旬第一百四十六章 黄河改道第七十五章 白沙书院第三十六章 真假第四十四章 李时勉到第三十三章 有变第一百零四章 周忱第一百九十章 猫儿庄之战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牌止战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五十三章 粉身碎骨浑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