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卢沟河

第一百三十三章 卢沟河

朱祁镇将太皇太后的手,放在手心上。

只觉得太皇太后的皮肤虽然很细腻,但是却枯了下去。就好像是一张皮一般,包在手骨上面。

没有一点肉感。

太皇太后说道:“皇帝,我梦见仁宗皇帝,他说他在下面等我好长时间了,没有我,汉王欺负他怎么办?我也梦见老二了。”

“老二从小都是一个病秧子。”

“到了下面,他可怎么办啊?”

太皇太后这些话,几近于自言自语。

朱祁镇说道:“娘娘,你就放得下孙儿?不要胡思乱想,娘娘,你会好起来的。”

太皇太后这才回过神来,说道:“放心,我没有见重孙,是万万不能去见仁宗皇帝的。这江山社稷放在你手中,我是放心的。”

朱祁镇说道:“娘娘。万不可说什么丧气话,孙儿将全天下最高的名医都请过来。”

太皇太后说道:“好好,知道你的孝心,外面的情况怎么样了?”

朱祁镇说道:“金英一直在外面,已经传来消息。虽然雨水不小,但是老人们都说,这雨下不了几日了。”

“于谦办事得力,内涝不严重,大部分百姓都分到了寺院,还有一些进了宫,金英都安排的妥妥当当,决计不会有什么疫病的。”

朱祁镇无意之间,居然达到了使功不如使过的结果。金英在外面办事,可以说十分之卖命。大体北京城之中的情况,还在控制之内。

朱祁镇伺候太皇太后喝了药,这才安置太皇太后睡下。

一出来就发现,王振就好说火烧眉毛一般,坐立不安。

朱祁镇问道:“出了什么事情?”

王振见朱祁镇出来,立即上前说道:“陛下,卢沟河决口了。”

“什么?”朱祁镇大吃一惊。

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朱祁镇之前已经下令加固卢沟河河堤,但是却不想依旧是缺口了。

“内阁几位都在文渊阁等着陛下。”王振说道。

朱祁镇二话不说,就走进了大雨之中,王振连忙将雨伞撑在朱祁镇头上。但是即便如此,朱祁镇到了文渊阁的时候,身上也有不少地方,都被打湿了。

朱祁镇先在偏殿更衣之后,才来到文渊阁正殿,直接问杨士奇,道:“卢沟河倒是怎么回事?决堤的是南边,还是北边。”

杨士奇说道:“卢沟河南北皆决。北京城南已经是一片汪洋了。”

朱祁镇正说道:“怎么回事如此?”

杨士奇说道:“卢沟河之害,由来以久。卢沟河常有无定河之称。古时,卢沟河出西山之后,漫流无边际。根本没有固定河道。而今的河道,乃是元时以大都为京,加固石景山一带河堤。但是即便如此,也无法将卢沟河固定下来。”

“这也是卢沟河的特性,每逢七八月之间,就会暴涨,漫过之前的河道。”

“还有就是迁都行在以来,西山草木为之一空,河流之中泥沙聚下,将河床抬高,更是加剧了卢沟河的改道的频率。”

“洪熙元年之后,宣德三年,九年,正统元年,都有大水,也多加修缮,只是治标不治本。”

朱祁镇回想起来,正统元年的时候,他依稀记着有这样的奏疏的。

但是印象不深。

毕竟不管是大多的洪水,对紫禁城却是没有任何威胁的。

当时太皇太后就替他处理了。

只是此刻他当家做主,才知道卢沟河之害。

朱祁镇深吸一口气,说道:“如今该怎么办?”

杨士奇立即拿出一系列方案,开仓放粮,关闭南城的城门。并清空官舍,用以招待灾民,并从下令从通州运输粮食到京师来了。

一系列命令。

各方面都想的很明白。

朱祁镇立即准了。

朱祁镇感到深深无力之感。有时候他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对大明朝来说,杨士奇才是不可或缺的,而不是他。

杨士奇在见他之前,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不过是等他一个准字而已。

他离开文渊阁之后,并没有立即回乾清宫,而是却文华殿,立即传见于谦。

过了半个时辰,于谦才来了。

于谦一进来,就行朱祁镇行礼说道:“臣请陛下请罪。”

朱祁镇连忙将于谦搀扶起来,说道:“这是天灾,先生何罪之有。”

于谦说道:“臣为顺天知府,卢沟河决堤,威胁京城,臣难辞其咎。”

朱祁镇说道:“朕说先生无罪就无罪。”朱祁镇一把将于谦给搀扶起来,说道:“先生在顺天府任上,根本施展不开手脚。想要做什么都做不成,这不是先生的错。”

“只是百姓何辜,遭此劫难。”

“卢沟河之事,朕不想有第二次了。”

于谦说道:“臣谢陛下。”

朱祁镇说道:“朕之前。总以为北京乃京师,乃本朝根基之地,即便粮食不足以自给,也不可全赖运河。”

“只是卢沟河害不除,北京难安。”

“于先生,可以良策教朕?”

于谦沉默一会儿,说道:“陛下厚爱,臣本应该竭力效死,只是在臣不是治水之臣,对如何治理卢沟河,却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只是臣以为,治理卢沟河绝非限于卢沟河本身,要将河北水系通盘考虑。”

朱祁镇说道:“此言怎讲?”

于谦说道:“此处可有直隶地图?”

朱祁镇立即说道:“王大伴。”

王振一听,立即将北直隶的地图从文华殿之中翻了出来。铺在御案之上。于谦上前几步,说道:“陛下请看,河北河网密布,彼此相连。本应该是鱼米之乡。但是有这么河流入海通都不是太通畅的。”

“故而河北之地,湖泊,沼泽密布。很多荒地,看似是荒地,但是一到雨季,就为河流所占据。”

“有水而不能用,翻为水害。”

“而卢沟河仅仅是其一而已。”

于谦手指按在卢沟河上,朱祁镇的视线顺着卢沟河曲线而动,却发现,卢沟河到了下游居然分成好几条河。

似乎别的河,都是无数支流汇入一条河道,但是卢沟河却是一个例外。

与河北其他河流,分分合合。

这种有悖常识的现象,本身就说明了卢沟河与其他河流不一样的地方。

这一带,在后世乃是海河流域。

但是在而今,河北地界上没有一条河是叫海河的。

朱祁镇并不知道,河北这样的情况,其实与黄河夺淮有直接的关系,河北大地上的大部分河流与湖泊。

之前都是黄河支流,很多湖泊都是黄河故道。黄河夺淮南下,给河北带了永久性的伤害。这种水系紊乱,已经好几百年了。

这也是,在汉唐之际,天下最富有的就河北一带,到了明代会衰落到这种状态。要知道汉唐之际的河北,自己就可以出几十万大军。

如果河北还是当初的样子,九边决计不至于乏食。

朱祁镇所面临的河北,乃是从金元之后,满目疮痍的河北。

要知道修建水利,从来不是一代之功,江南有而今之盛,却可以追溯到吴越王时代修建水利。绝非一代之积累。

朱祁镇看着这一张地图,他从来没有从研究水利的方向来想过,但是而今看来,却足够他牙疼。

朱祁镇问道:“于先生,如果朕想整顿河北水利,需要多少人力物力?”

于谦老老实实的说道:“臣不知道。只是非十年之功不可。”

朱祁镇叹息一声,说道:“先说北京城吧。北京城情况如何?”

“已经稳定下来了。”于谦说道:“待数日之后,放晴北京城中就无恙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宁化县现状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单第八十章 沿途所见第三十八章 家事国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伤亡惨重第十七章 王恕的犹豫第一百二十章 韩铁城到宁化第五十九章 北方战略构想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巡第二十八章 江南重赋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第十二章 见义必为,非勇也第四十五章 登闻鼓第十八章 西域近况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龙大捷第八十章 其次伐交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三十八章 出乎预料的开战第七章 议政第一百二十三章 地震二第九章 通报,内参,与明报第四十章 雨夜夺城第五十四章 水利学堂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四十六章 石炭四第二十三章 阿刺知院之死第十六章 朱祁镇心中的《大明会典》第二十八章 朱见濬与权力第一次接触第一百三十四章 张辅之意第七十三章 三道关大捷第六十七章 朱祁镇的后宫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八十六章 乌斯藏第一百四十三章 摸底第十八章 河北营田第二百三十五章 突如其来的血战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难题第五十四章 于谦的身体第一百零六章 巡抚日本端木瑞第一章 襄王金册第五十二章 捷报第二十三章 直隶省内部问题第五章 瓦刺与西域第八十九章 开海第三十一章 交趾与西洋第一百二十一章 杨洪到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马文升在天津第一百零五章 理财圣手第二章 塞上江南第一百五十二章 亲亲之道第二百一十二章 财政压力第十章 鲁苏之争第一百零六章 倔老头杨溥第八十三章 武进恽家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一百五十七章 岁月催人老第一百三十二章 施礼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礼生死第三十三章 郕王就封第一百五十九章 周忱的敛财手段第九十九章 亦失哈最后的演出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案之始第一百二十一章 杨洪到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后的挣扎第十七章 王恕的犹豫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仪第二十七章 扩大化第一百零三章 韩雍的手段第二百二十三章 半渡而击之第九十六章 残破京都第四十一章 天下风潮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祁镇的第一把火第四十五章 首胜第十一章 朝鲜靖难第八十八章 冼驸马?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三十二章 跨过鸭绿江第三章 灾年第二十二章 鸿门宴第一百零八章 南洋水师大出血第六十六章 杨士奇与于谦三第四十二章 树上开花第一百五十八章 皇后有孕第十九章 百姓苦第五十四章 于谦的身体第一百二十二章 周忱办事之道第一百四十一章 黄河,黄河第一百三十七章 北京城中的税收第一百一十一章 铮铮铁骑鸣第二百四十九章 杀俘第一百零四章 周忱第三十八章 五世说第五十五章 水利学堂的功课第一百四十九章 黄河大工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