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杨荣离京

第一百五十八章杨荣离京

那是杨荣的马车。

朱祁镇这才想起来,杨荣告假还乡了。

说起这一件事情,朱祁镇对杨荣还有几分愧疚之感。

朱祁镇决定内阁几位老臣可以告假还乡,按理来说,第一个告假的乃是杨士奇。毕竟在官场很多时候,都是讲尊卑,讲规矩的。

杨荣说起来是次辅,不该越过首辅去。

只是杨荣心中有气。

自然是朱祁镇亲近勋臣。疏远杨荣了。

与杨士奇不一样。

杨士奇看上去没有什么奇谋,但是他最大的能力也是最大的资本,就是对朝廷的控制,不管说,朝廷之上都是杨士奇的人。但是杨士奇能镇住场子,使上下得所,政治清明,大部分官吏都合格。

但是杨荣不一样了。

杨荣一直能与杨士奇竞争的,乃是因为杨荣在军事上战略上的话语权。

如果做比较的话。

杨士奇就是萧何,而杨荣就是张良。

当然了,并不是说杨士奇与萧何,杨荣与张良之间能力的高下,而是类型格局的相似。

杨荣出头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太宗皇帝渡江到了,攻破南京,正要入京,杨荣拦住太宗,说道:“先拜祭孝陵,还是先即位?”

这一句话提醒了太宗,太宗先拜祭孝陵,然后入南京,获取争夺大义的主动权。

就可见杨荣的性格。

而今朱祁镇在军事上亲近勋臣,自然就疏远了杨荣。

特别是在武学事务上。

王骥提出的武学,本意是在兵部之下,但是朱祁镇魔改之下,武学就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之下。

区区一个武学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武学毕业才能继承世袭官职。

也就是说,兵部所有的卫所将领袭职的考核权,从兵部又转到了五军都督府之中。这对兵部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杨荣也想见朱祁镇陈述利害。

只是朱祁镇已经怕了大臣的嘴了。

就在之前,朱祁镇见杨士奇之前,他心中可是坚定的让大本堂成为军事教育体系的巅峰,成为大明将领的摇篮。

但是杨士奇一番话,大本堂就变成了大明贵族学校了。而不是军校了。

而今朱祁镇早已想好了,大本堂退了一步。武学这里不能再退了。

否则如何拉拢勋贵,不将上层勋贵稳定住,他如果对下面的卫所有所改革,谁来帮他稳定局面。

这一点文臣是不行的。

真是朱祁镇觉得自己已经想明白,不可动摇了。

这才避免见杨荣。

只是杨荣却不这样想。

杨荣似乎有些心灰意冷,上本请假。

朱祁镇心中难免揣测,这杨荣是不是威胁朕,于是虽然略作挽留,但是最终却是批下来的,但是却并没有严卡时间。

也就说杨荣想留下,自然是可以留下来的。

只是杨荣速度太快了,昨天批准,今天就出城。看样子几辆马车,不像是远足,好像是还乡。

朱祁镇立即对王振说道:“去问,可是东杨相国的车架,再问问,东杨相国可是还乡?”

“是。”王振立即说道。

三杨虽然并称,但是时人还是将他们分开了,杨士奇为西杨,杨荣为东杨,杨溥为南杨。

而相国,却是明代当时对大学士的尊称。

明代好用古称,比如称兵部尚书为大司马。吏部尚书为天官。

不过片刻,王振就回来了,说道:“已经打听清楚了,东杨相国,昨天就下令收拾行李,已经从兵部正弄了驿票,准备还乡。”

明初驿站,并非什么人都能用的。毕竟有兵部开的条-子。最后还要核销。但是这一套制度到了明末就完全不用了。

驿站的负担也越来越重了。

朱祁镇沉默一会儿,说道:“去请东杨相国来这里一叙。”

王振立即去安排。

只是朱祁镇与王振之间的对话,也被太皇太后听在耳朵之中。太皇太后隔着车帘问道:“可是出了什么事情,杨荣要还乡,我怎么不知道啊?”

在地震之后,太皇太后就淡出政治了。

刚刚开始还打听一下朱祁镇处置如何,后来襄王进京了。太皇太后就一心放在这个多年没有见过,今后可能再也见不到的儿子身上了。

对外面的事情,就少了几分注意。

所以这一件事情,太皇太后尚不知道。

朱祁镇连忙将这一件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认错说道:“这一件事情,孙儿做错了,孙儿以为-------”

太皇太后轻轻一笑说道:“你以为杨荣是在威胁你?其实你猜得半对半错,杨荣顶多在试探你,如果真要威胁你,何不请辞?”

“不过,你的处置却也不怎么好,总不能真让老臣下不来台吧。”

朱祁镇听了,顿时明白一件事情,他仅仅想自己没有想杨荣,而今杨荣大抵也是羞刀难入鞘吧。

毕竟杨荣四朝元老,让他主动向皇帝认错,他有些放不下架子。定然觉得在北京难以待下去,就先回乡吧。

朱祁镇说道:“娘娘,孙儿该怎么办?”

太皇太后叹息一声,说道:“你看着办吧。本宫老了,这天下是你的,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

“只需记得,这天下不仅仅是你的,也是列祖列宗的,做事之前,多想一层。”

朱祁镇心中忽然有一种茫然无措的感觉,好像背后的支撑一下被放空了。

人的本性就是如此。

有些东西,在的时候,你觉得是一种妨碍。但是失去之后,才知道可贵之处。

之前太皇太后虽然多次表示将朝政交给他,但是朱祁镇却不会全部相信,最多信一半而已。很多时候,朱祁镇主动汇报的事情,太皇太后还是会发表一些意见的。

而朱祁镇也很识趣。

不管他怎么想的,只要太皇太后的开口了,都按照太皇太后所说的办。

这是第一次,事情到了太皇太后这边,太皇太后却不管,更何况这一件事情,在朱祁镇看来,也是相当重要的。

关于内阁五位大佬之间的去留。

他本以为,太皇太后会训斥他一顿,毕竟内阁五位对而今朝廷格局非常之重要,任何一个人的离去,都是一种让朝野失衡的行为。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太皇太后真不管了。

就在朱祁镇想这一件事情,杨荣也来了。

王振亲自去请的。

杨荣自然是认识王振的。

王振引杨荣来到朱祁镇这边,立即有锦衣卫便装,将周围围得严严实实,水泄不通,不远处也有车水马龙经过,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仅仅几十步之外,就是皇帝所在。

杨荣见朱祁镇,心中早就准备,立即行礼说道:“老臣拜见陛下。”

朱祁镇说道:“先生无须多礼,这是在宫外。”

杨荣说道:“礼不可废,无分宫内公外。”随即杨荣的声音一下大了起来,说道:“陛下身负江山社稷之重,如此白龙鱼服,一旦有失,将天下置于何地?”

“臣请陛下立即回宫。”

“勉仁,”还没有等朱祁镇说话,太皇太后就开口了,说道:“今日之事,错在我,乃是我出城来送襄王的,皇帝也是无可奈何,勉仁无须责怪他了。”

杨荣听了太皇太后的话,眼角一丝喜意闪过。说道:“臣遵太皇太后懿旨。”

正如太皇太后所言,杨荣功名之心,要比杨士奇重上不少。杨士奇是因为不孝子弄得有些心灰意冷。

但是杨荣却没有。

杨荣可没有离开朝堂的想法,只是皇帝已经已经批准了,他也不好赖着不走。走得早了,说不定还能在家里过一个年。

第一百二十四章 地震三第二百五十章 京观第一百二十九章 如鲠在喉第二百四十四章 孟搏命第二十四章 海运现状第七十一章 也先吐血第七十六章 于谦说太皇太后第一百零六章 倔老头杨溥第一百三十七章 晒盐法第七十九章 北京的工业体系第二百四十七章 撒网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先死了?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问计第四十九章 三湖五河总方针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一百零四章 铁甲铿锵第九十七章 开海九第一百一十章 少府的工作第七十章 肇州破敌第七十九章 大明财政第十三章 三杨解体第二十三章 知道了第七十四章 瓦刺可灭乎?第六十七章 当年千里追异人第九十八章 藏地第十一章 内阁七人名单第九十二章 畜牧业革命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明的金银流向第三十九章 国事家事二第十八章 西域近况第二十一章 太子南下第五十二章 于谦的去向第一百二十章 燕然山下第二百零二章 咫尺天涯第七十三章 矿业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后的反扑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宁遗梦第一百六十章 失意的杨荣第二十三章 广东水师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第一百五十七章 襄王出京第七十六章 佛山铁业第九十五章 开海七第八十五章 更改方略第九十六章 镇守云贵方略第九十九章 浔州城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巡城第二百四十九章 杀俘第一百零七章 射柳二第八十二章 钱夫人之心第六十章 辽东局势的漏洞第八十六章 江南土地黑幕第一百五十三章 郕王入武学第三十五章 午间休息第十四章 新任内阁班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龙城飞将第九十九章 阿次帖木儿的蓝图第三十四章 沐昂折戟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一百五十章 瓦刺的实力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第五章 新内阁第一章 太子在西北第一百零三章 往事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青年才俊第一百二十七章 将门虎子第五十章 曲阜大学第一百四十六章 京卫武学第六十六章 突击兀良哈第十五章 礼乐第七十九章 大明财政第八十三章 西南隐忧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统十四年第三十八章 家事国事第八十二章 武进县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后的反扑第一百三十四章 张辅之意第一百一十三章 北伐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国公的死讯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二十七章 扩大化第三十三章 郕王就封第一百章 平瑶策第二百二十六章 屠城之后第四十二章 风云会聚第一百四十章 黄河决口第二十九章 辟雍之殿第一百一十八章 杀一是为罪第二十八章 李时勉的倔强第七十一章 教子第十二章 长乐未央不夜城第一百零五章 银荒第一百四十四章 谁的西域?第一百五十章 重启遵化铁厂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运总兵官第十七章 王恕的犹豫第一百七十章 海河方案第八章 修律vs修例第十五章 李实的办法第六十二章 大赦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