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三道关大捷

第七十三章 三道关大捷

石亨固然是百人敌。

但是如果单单是这样,石亨还不足以让朱祁镇网开一面。

石亨谈起兵法,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在临阵的时候,自然能将一切做到完美状态。

在这个狭长的山谷,完全避免了自己兵力薄弱的缺陷,而此刻发起冲锋,更是拿捏的恰到好处。

一般来说,长途追击面对严阵以待的阵势,都不会直接冲击阵线的,原因很简单,长途追击之下,马力消耗巨大,冲击敌阵的速度并不会太高,所以他们都会重新整队,然后再冲阵。

当然了,如果对方阵型凌乱就另当别论。

而石亨就判断了对方停马大概距离,也就一百多步到二百步之间。

石亨将在他们放缓马速的时候,突围发起反击,他听得就是马蹄敲击地面的频率,以判断对方的心态。

而女真追兵这里,可以节节胜利,凡察很好的完成了。

所以这些女真人根本没有想到,石亨会突然反击。

而石亨一出手,就用出了全力,长刀所向,人头翻飞,在后面的士卒,只能看见一面石字大旗,翻滚向前,就好像一刀劈开了河流。甚至都杀得前后脱节了。

而这河流不是别的,就是数以千计的女真士卒。

如果一来,明军岂不振奋非常,一个个奋勇向前。气氛一下子被带动起来。

其实说起来,这些搏杀的人都是东北本地人,或者说都是女真人。

而他们骨子里都有崇拜强者的冲动,而石亨用自己的行为,证明了什么叫做战场杀神。

石亨的举动,直接带来两个作用。

一个是正面的作用。自然是对麾下将士的激烈,大部分士卒都希望跟随这样的将军。另一方面就是石亨在极短的时间之内,摧毁了对方的士气。

这些人女真部落的联军,有建州女真一样的弱点。好勇斗狠,又组织涣散。

那些自以为勇士的人,见石亨如此狂妄的冲了上来,自然一个个冲杀去要杀石亨,却不是石亨一招之敌。

随后就有士卒害怕,下意思躲避石亨。

这一避,就给了石亨可乘之机,甚至在女真各部军队之中制造了混乱,前面想后退,后面的想上前。

就在这狭窄的山谷之中,前后冲突。

而石亨的勇将之名,并非单单是一路莽过去,而是粗中有细,他虽然驱除女真部落的败军,自相践踏。但是一旦人聚集在一起,密集太高的时候。

石亨就微微放一点水,让这些后面女真部落军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还没有想到该怎么应付,石亨就再次杀了过来。

就这样一张一驰,一紧一松,石亨对战斗节奏掌握相当好,乘着这战斗的空隙,将他身边的亲兵换了下来。

毕竟这山谷就这么宽,真正能接战的,不过几百人而已。

就这样,石亨反复三次,追杀数里,将女真部落赶到山谷,而这个时候,在石亨的蹂躏下,女真各部最后一点组织性,也分崩离析了。

再加上这些部落本身就是一个松散的联军,这个时候更是各找各妈,各自逃命了。

石亨见状,不留后军,五千人马全部追杀,追杀十里有余。清点斩首,尽然有两千多级。虽然都是女真人。

在大明军功赏格之中,只有蒙古人的人头才值钱,女真人的人头还不值钱,当然了到了明末就换过来了。

“好。”焦礼听了这个消息,脸色有些复杂难明,说道。

焦礼对石亨感到头疼。

怎么说?石亨当初在大同镇的地位,未必比现在的焦礼在辽东镇的地位差多少。

所以石亨傲气的很,虽然能打,但是并不是那么听话。

比如这一次,焦礼是让他殿后,且战且退,可没有让他与后面打一仗。如果焦礼真想与这些女真部落交战,二万大军一起上不是很好吗?

焦礼是担心,被女真人给缠住了。瓦刺大军扑上来该怎么办?石亨这种先斩后奏的做法,让焦礼恼怒之余,焦礼也不得不承认石亨打得很漂亮。

不仅仅漂亮,也让焦礼能对朝廷交代了。

有这一战在,就可以说明,木兰河卫失守,并非焦礼不尽力,而是时势如此。

而且这一战,也震撼了女真各部,最少三江平原上的女真各部,就不会轻易倒向瓦刺,抵消了瓦刺木兰河卫之屠相当大的影响力。

所以,焦礼还是决定,对石亨请功。

而这个消息,也传到了的也先的耳朵之中。

也先看着下面这些女真部落首领,冷冷一笑,说道:“我有言在先,从我征伐,有功者赏,有过者伐,尔等被区区五千士卒,打成这样,还有脸来见我。”

“来人,拉出去斩了。”

这些女真部落首领大吃一惊,连连求饶,但是也先心意已定。

也先并非不能饶恕这些女真部落,而是也先心中有两件大事要做,对内要绰罗斯家族,代替黄金家族成为大漠的统治者,其次就是恢复大元版图。

这两件事情,其实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两件事情都有一个根结所在,那就是打败大明。

只有打败大明,摧毁大明近八十年来笼罩在蒙古头上的阴影,他才能有那个威信接触王座。

所以,他拿下哈密设立甘肃行省,而此刻也要设立辽阳行省,设立各地万户府统辖各地女真部落。

而他选择建立统治的地方,就是肇州。

肇州在元代的时候,就有城池,就在后世哈尔滨西边。

哈尔滨这一带太重要了,所以各方选址虽有些诧异,但是掌控这一带的决心,却是一样的。

既然如此,也先迟早要想办法将这一带的女真部落一一清理干净的。

区别仅仅是用软手段,还是硬手段而已。

他们既然败的这么惨,就不要怪也先了。

当然了,也先一手杀人,也会一手赏赐,凡是在这一战之中战死的女真首领子弟,都被他重重赏赐,给以要职,划分部众。

要知道,在东北这一点政治生态还是相当原始的,甚至比不上蒙古。顶梁柱战死了,孤儿寡母,即便是儿子已经成年了,也未必能够保住部众。

而且他们都得到了比父亲更多的部众。而这一切都是来源于谁?

来源于也先。

于是也先,在女真之中就有了第一批铁杆部众。

也先对石亨这个人很欣赏,但也并不觉得三道关之败有什么大不了的。也先很明白,他来是做什么的。

不是,与明军摆腕子的。与明军决一死战,那是将来的事情,而不是现在的事情。

而是收拢女真各部为我所用。增强瓦刺是实力,扫平大明边墙之外所有存在。只要到那个时候,才是对大明挑战的时候。

“快了。”也先默默计算了一下,扫平东北,重建辽阳行省,最后能够策反朝鲜,那个时候,就是对大明总进攻的时候了。

就在这几年了。

也先并没有追击的意思,而是派出所有使者,将召集女真各部在肇州开会。也先要用这一场大会来确定,瓦刺对奴儿干都司的统治。

也就是在正统十年,大明边墙从鸭绿江到嘉峪关,除却在边墙附近还有一些依附的部落之外,其余藩属,已经被也先或软或硬的解除了。

只剩下一处,横绝于边墙之外数百里之地。与内地不相同。

这就是朱祁镇下令修建的海西卫,大明海西都司所在。一下子海西都司的战略地位,变得险恶之极。

唯一可以庆幸的是,今年还可安枕。

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后的挣扎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连四旬第九十八章 来自江西的暗箭第六十六章 杨士奇与于谦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脱脱不花赌赢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一百六十章 思机发之死第七十七章 沿海航线第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鳞开第二十七章 扩大化第三十六章 南方卫所第三十五章 午间休息第一百六十二章 废南京六部的构想第七十七章 占城之战第七十八章 祖孙尽释前嫌第八十章 其次伐交第一百二十三章 黄河危局第二十二章 大明边军现状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捷之后第一百二十六章 问天春秋几何第十六章 吾道成矣第二十一章 仁政第一百五十三章 经筵vs大本堂第十章 老臣于谦第九十章 贝琳第一百五十七章 岁月催人老第一百三十七章 北京城中的税收第九十四章 明军东来第三十三章 瓦刺的兵器来源第一百零五章 日本行第二十二章 破大藤峡之策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巡第八十九章 于谦的西北政策第三十六章 京营出京第六十七章 银币铜钱两级体系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仪第五十四章 吴士涟的绝望与希望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第五十八章 大宁第一百一十章 各自退兵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二百一十八章 罪己诏第八章 断事官第一百三十七章 晒盐法第十章 开发东北第一步第七章 对五军都督府的改造第九十六章 开海八第一百九十二章 铁甲的黄昏第九十九章 不可让杨士奇没有好结果第一百八十章 登坛拜将第五十三章 粉身碎骨浑不怕第四十九章 京仓大火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二百二十六章 屠城之后第七十二章 木兰河卫之屠第二百零九章 双方退兵第五十八章 长腿的滹沱河第二十六章 朝鲜之战的帷幕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统十四年第一百一十二章 捧杀之计第六章 新天子第十三章 建州女真第三十八章 杨溥请辞第十三章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第五十九章 北方战略构想第一百二十六章 问天春秋几何第五十七章 朝鲜大清洗第四十五章 孔府案第一百零八章 麓川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镇守南京第六十七章 风雨将至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刺撤退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计第九十六章 残破京都第九十八章 平衡第九十一章 历法的背后第七十一章 朱见治第六章 新天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的犹豫第七十四章 郭登的判断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龙大捷第一百五十三章 经筵vs大本堂第六十九章 婚事第三十章 江华岛水战第一百三十四章 张辅之意第四十五章 安南之粮第九十章 一巴掌一甜枣第三十章 朱祁镇的决断第五十七章 天下水利工程第八十八章 高阳伯李文第四十章 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辈也第一百七十二章 张宗周孤身归北第九十九章 亦失哈最后的演出第一百零九章 待诏陆祥第二百二十五章 宣大战局序章 我, 朱祁镇第一百零二章 六部现状第三十四章 辽东烽烟第一百三十九章 回京第十二章 见义必为,非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