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大破叶留宗

第八十三章 大破叶留宗

叶留宗很清楚自己下属的能力,他的下属,在一年之前,还是矿工,农民,工匠,各种身份都有,唯独当兵的不多。

即便有一些卫所的逃亡士卒,但是南方卫所的战斗力,恐怕连正常的训练都不能保持。这些逃兵也没有什么经验。

他们的战斗能力,都是叶留宗一手一脚的教出来的。

全赖起兵一来,虽然到处转战,有过失利,但是却没有大败仗。这才养出一股锐气。

但是这一股锐气,真面对大明精锐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他们真能承受住这一场血肉的考验吗?

叶留宗心中没底。

但是郭登见叶留宗所部如此,心中就生出几分佩服之感。

说一句实话,大明建国以来赖以打天下的是什么?不是骑兵,而是步卒。不管是打陈友谅,还是打张士诚。

即便是鄱阳湖大战,也不过是让步卒上船打而已,难道当时大明真有成建制二十多万水师吗?

一直到漠北大战失利,大明一直是以步卒包打天下的。骑兵不过是集中起来作为突击之用而已。

真正精锐骑兵,也就是朱元璋口中所言的:“拼得铁枪”的骑兵并不多。在漠北决战之后,才大力发展骑兵。

而今骑兵因为马匹等原因,战斗力渐渐消弱了,但是精锐步卒的战斗力,却并没有消弱多少。

如果是列阵而战,大明步卒其实也不怕任何人,就怕上面脑残。

所以叶留宗起兵才过大半年,这兵马训练的有模有样的,能抗住第一波进攻。

郭登眼睛一瞄,暗道:“不过也到此为止了。”

个体技能,甚至列阵而战的技能,叶留宗训练的都不错。但这些虽然是决定胜负的因素之一,也仅仅是之一而已。

当一切都相差不大的时候,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显露出来了,可以说是意志,也可以说是承受伤亡的能力。

很抱歉叶留宗所部,虽然不错,但是京营兵马更强。

他们之中有很多老将,跟随过太宗皇帝北伐,各种战事见多了。在面对大两士卒阵亡的时候,可以脸不红,心不跳,继续厮杀,就好像死的是别人一般。

但是叶留宗所部的人马却不行了。

刚刚开始的时候,还能坚持,但是时间长了,即便是心理能够承受,很多人都引起生理反应了。

战场之上,差一分就是死。

他们稍稍的不适,立即让战斗的太平扭转过来。

叶留宗眼见自己的一个个方阵,就好像是雪崩一般退了下来,冲到了后面方阵之上,一时间前后混乱起来。明军的步卒更加长驱直入,明明是叶留宗人马比较多,但是此刻他却有一种被围攻的感觉。

他将预备队也派上去了,但是根本起不到作用。

他此刻才意思到一件事情,那就是他打败仗的情况不多,在列阵之前,没有想过怎么收拢败兵,给败兵留的通道不大。

而今兵败,一下子不可收拾了。

兵法这一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有什么只有被毒打了,才知道我少想一件事情。

“大哥,不行了。”叶希八带着数百人,浑身是血的逃过来,说道:“事不可为大哥快走。”

叶留宗见叶希八也退回来,长叹一声,知道局面已经无可挽回了。

只是而今想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郭登等了这么长时间,筹划了这么久,可不是为了打一场击溃战的,而是想要将叶留宗一举成擒。

故而郭登一声令下,按捺许久的三千铁骑冲了出来。

面对已经混乱的叶留宗部,纵然有数万人之多,但是在成建制骑兵面前,都是渣渣的。骑兵一出,几乎就好像赶羊一般,将这些人给赶了下去。

当数万人失去了组织,一起溃逃的时候,这才是真正的兵败如山倒。叶留宗带着叶希八,只能聚拢起几千人马,向西逃。

只是在所有没有组织的人溃兵之中,这数千士卒还保留组织,看上去尤其碍眼。

郭登将杨信叫过来,说道:“这些人定然是叶贼所在,杨将军敢不敢立这个功劳。”

杨信立即说道:“请将军下令。”

郭登之所以用杨信,却也是他将手中万余人马全部打出来,除却身边的百余亲卫,再也没有别的人马了。

虽然看起来打的很轻松,但是叶留宗所部三万人,还是相当有战斗力了。

此刻他能动用的也只有杨信所部五百骑兵了,更不要说杨信乃是皇帝身边的人,有时候也要抬抬轿子。

骨头都打断,让杨信去吃肉。杨信如何不肯。

于是杨信带着五百骑,向叶留宗所部冲了过来。所过之处,溃兵纷纷逃窜,根本没有人敢反身一击。

叶希八见此对叶留宗说道:“大哥,你先走,我挡着。”

叶留宗心头一震,说道:“老八。”

叶希八乃是叶留宗的同宗兄弟,当年带出来打天下的叶家子弟,已经不多了。此刻将叶希八折在这里,他于心何忍。

两人虽然不是亲兄弟,多少年相互扶持,与亲兄弟也差不了多少。

叶希八说道:“大哥,我当年在家,就知道你是能成大事。今日我即便是死在这里,也不枉一生了,如果你能成事,将来追封我一个王爷当当,如果不能成事,史书也该有我大寇叶希八的名字。”

“为大哥死,我心甘情愿,只要大哥记着,一定要追封我一个王爷。”

如此,叶留宗还能说什么。他也知道此刻婆婆妈妈谁也走不了,他说道:“好,我记住了。”

随即带着人转身就走,他没有向西北逃,而是带人泅渡过南浦溪,向南方而走。

面对杨信五百骑兵,叶希八还做了最后的抗争,但是步兵阵势不严,面对骑兵不过是一场屠杀而已。

就在叶留宗来到南浦溪南岸的时候,他回头一看,却见叶希八已经淹没在骑兵掀起的滚滚烟尘之中。

叶留宗双目含泪,心中恨极,却也知道此地不可久留。他虽然在西北方向还有些兵马留守,让陈恭善掌管着。

但是此刻,向那边逃,却是有死无生,只能先行南下,再汇合了。

只是此刻叶留宗对于能不能东山再起,却怀着一丝迷茫,但是不管能不能东山再起,他与朝廷之间,绝无言和之可能,无非一死而已。

叶留宗带着残兵败将入了山。

杨信也在打扫战场之后,才知道,这个在战场之上一直大喊:“我乃叶留宗”之人,却不是叶留宗。而叶留宗头号大将叶希八。

他心中难免失望,毕竟叶希八的首级,与叶留宗的首级,在论功行赏的时候,不是一个价码。

郭登只是安慰几句,就立即传令下去,打扫战场的打扫战场,派兵收复贼人所占的县城,然后派人去向魏国公报捷。

这一场大战,是一场真的大捷。然后向福建方面催促粮饷,将士打了这么一场大战,总要是给赏格的。

否则谁还给朝廷卖命。

而且这些赏赐也是越快也越好。

建宁府库,早就空空如野了,自然是加紧从延平福州给调过来,但是此刻福建巡抚焦宏手中的钱粮也不多了。

这一战从福建开始,其中募兵征战抚恤,都是大笔的开支,再加上谢怀这家伙,贪得无厌,府库也为之一空。

为这些钱粮之事,焦宏都愁白了头。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即便是向朝廷请拨款,一时半会儿也是到不了的。

焦宏也学习况钟将心思打到了海关头上。

第二十三章 广东水师第六十五章 杨士奇与于谦二第三章 孟瑛vs沐昂第四十一章 落子南洋第三章 西南风波起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一章 圣诞将至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政学院第三十三章 郕王就封第二十四章 海运现状第二章 财政危机的延续第四十章 舆情第二百零四章 杨洪vs阿刺知院第二章 财政危机的延续第十一章 微山湖计划第十六章 海漕第一百二十八章 藏地风云第七十一章 驰道第九十二章 开海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瓦刺新主第八十九章 开海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贤的机遇第十六章 李瑈的应对第四十一章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辈也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黄河改道第五十八章 朱祁镇的执念第九十四章 明军东来第一百二十章 韩铁城到宁化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确第六十五章 一条鞭法的问题第二百三十八章 挖出精锐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第一百零七章 会猎朝鲜第九十五章 任礼出镇甘肃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镇的试探第一百一十二章 议麓川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攻伐总战略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一百七十章 东厂内第四十一章 天下风潮第五十章 官茶与商茶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阅武学第八十章 其次伐交第一百四十九章 忽兰忽失温之战第八十八章 高阳伯李文第一百零八章 麓川第六十一章 郭登到第九十八章 藏地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瑛的计划第一百零七章 公主府夜宴第六章 困境第七十九章 大明财政第九章 大明对奴儿干的经营第六十九章 松花江水师第一百一十 章 议麓川第四十五章 首胜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统五年正旦诏第一百三十一章 监国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运总兵官第七十五章 叶留宗的野望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二十二章 大明边军现状第二十五章 大明工部都水司第八十五章 日食不至第八十八章 冼驸马?第二十章 真相第一百零六章 折戟白藤江第一百五十六章 和亲?第一百零八章 银铺第十九章 百姓苦第九十二章 朱祁镇的惧意第一百一十八章 杀一是为罪第一百七十七章 烽火传京师第五十章 官茶与商茶第一百六十章 失意的杨荣第五十九章 清丈土地的内情第一百七十章 海河方案第四十二章 举步维艰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试探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决定第一百四十二章 限山隔海第四十七章 西虏寇边第九十五章 大云南第一百二十六章 巡城二第五十六章 灾情汇总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传来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决定第六十二章 于谦入京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攻伐总战略第一百零六章 射柳第十八章 河北营田第六十八章 诸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第一百零三章 海西攻防战第八十一章 马政第六十二章 肇州第八十章 冼景主持天理报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