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整顿卫所的分寸

第九十一章整顿卫所的分寸

刘定之慌忙起身。

刘定之虽然是状元出身,也算是朝廷大员了,又是高升在即。但是面对郭登也丝毫不敢怠慢。

毕竟,郭登乃是武定侯府出身,又是皇帝心腹之臣,打了一场胜仗,风传封伯在即。前程广大,一点也不差于他。

郭登说道:“刘大人不必客气,我本想与刘大人详谈。只是刘大人明日就要赴京了,有些事情,只能今晚来说了。”

刘定之立即酒醒。

他很清楚彼此之间的政治标签,不管是他还是郭登,身上都贴着一个共同的标签,陛下心腹。

郭登来找他。自然是有事情来问。

刘定之说道:“将军稍待。”他立即起身,用冷水洗了一把脸,顿时精神抖擞。说道:“将军有话请讲吧。”

郭登就将朱祁镇的密信拿了出来,说道:“大人不是外人,这是陛下的密旨。”

刘定之细细看了,顿时皱起眉来了。

他第一个感觉,就是陛下做事太急了一些。

刘定之在北京期间,与朱祁镇相处时间不断,对朱祁镇的心思也是比较了解的。只是他更知道,很多事情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整顿卫所如果那么容易的话,朝廷早就做好了,而不是从宣德年间开始到现在,一遍遍的派清军御史,但是也没有什么卵用。

刘定之看完之后,说道:“恭喜将军,如果将军能将这一件事情做好了,将来内阁之中就有将军一席之位。”

很多人都看出来,今后大明内阁之中,将会保留六位大学士一位国公的局面。

郭登听了,苦笑说道:“主静兄,就不要取笑我了,我正为这一件事情头疼。”

郭登可不是愣头青,虽然他父亲乃是郭英的庶子,在武定侯府没有什么权力,但是郭登长在武定侯府,接触到的就是大明军方的核心层。

他接触到消息,是很多人一辈子都不知道事情。

甚至说,朱祁镇对军中情弊的了解,都不如郭登。

别的不说,郭登就知道,武定侯府家丁都是在下面卫所挂职的,真要拉出去,那都是朝廷命官。虽然官不大而已。

领着朝廷俸禄,但是将主干活,这样的事情郭登见多了。

即便郭登乃是庶子所生,但是郭登从军的时候,也能安排好些人随行,帮助他掌控局面。可以说郭登能有今日,武定侯府的助力是撇不开的。

正因为如此,郭登才知道,这里面水有多深。

虽然福建这边没有什么强大的将门,而且也算是开国勋贵的势力范围之内。

具体的来说,可以说每一个卫所的建立,就是与某一位勋贵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细细说来,都可以说谁是谁的人。每一个卫所对应朝廷之中某一家勋贵。

这就是所谓之门生故吏。

这里就不细细说了。

大体上,开国勋贵因为太祖皇帝与太宗皇帝两代打击,与军权相隔有一点远,真正主导大明军政的乃是靖难勋贵。

而靖难勋贵的势力,大多都是在北方,特别是北京,九边。

福建这边,细细算来应该信国公汤和家族的势力范围,但是早已人过境迁了。在这里动手,对靖难勋贵集团触动不大。

但是郭登依然感到烫手之极,但是皇帝的命令,他又不能不做,思来想去,已经想了很久了,这才来向刘定之问策。

刘定之说道:“将军有此见底,今后自可常保富贵。”

郭登说道:“富贵不富贵的,我不多想,只要能让陛下满意就行了。”

刘定之说道:“将军觉得,福建士卒如何?”

郭登说道:“草芥之徒而已。”

刘定之说道:“这不就完了,将军新立大功,想来不日封爵,本朝祖制,向来有拍公侯出外训练大军。令主也多承此令,将军不过奉命而为。”

“有何不可?”

郭登正想说什么,忽然想到了什么。向刘定之行礼,说道:“先生之意我明白了。”

刘定之言下之意,就是不要多想。

不要想皇帝要让他整顿卫所的事情,也不要想这卫所之中的利益牵扯,就公事公办,如国初太祖皇帝派公侯出外训练士卒一样。

将不堪用的士卒裁撤出去,只要将福建士卒训练好,可堪一战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的事情,他就当做不知道。

只要掌握好这个分寸,对朝廷也好交代,也给自己留了余地。

当然了,这可能与朱祁镇所想的不同。虽然这一次叶留宗之乱,朱祁镇已经摘了好几个世袭指挥使的帽子。

但是还有很多这样家族幸免于难的。

这个体制不变,纵然郭登下了大力气训练好福建军队,但是有能维持几年啊?

郭登说道:“但是陛下那边?”

刘定之说道:“请将军放心,陛下哪里我会代为呈言。”

刘定之如此说,倒不是为了郭登,而是为了朱祁镇。很多事情第一步,并不是要做到最好,而是能将这一件事情给推行下去。

只要推行了第一步,才会有第二步,第三步,如果第一步就出了差错,被迫中止,下一次重新开始的时候,就要费几倍的功夫了。

这个办法,固然会让郭登有明哲保身的机会,但也是最好的办法。

郭登再次行礼说道:“多谢主静兄。”

郭登又寒暄了几句,这才告辞了。

第二天刘定之交接了政务,就开始北上了。

因为而今是冬季,天津海港也冻住了,乘海船北上,更是顶风。刘定之自然是从陆路到杭州,然后从运河北上,想来到了京师,就是明年一月多了。

只是他刚刚走,就有人送来一个包裹,却是郭登送来的程仪。

刘定之一看,却是一封银子,五百两。

刘定之对身边的人说道:“收下来吧。”

身后的管家却有些奇怪的说道:“大爷,平日大爷不是从来不收别人的银子,怎么今日?”

刘定之淡淡一笑说道:“别人是别人,郭将军却不是别人,别人的银子收不得,但郭将军的银子,却是收得的。”

刘定之轻轻一笑,就一路北上了。

而郭登已经开始了抽调各卫所人马,到天阶山下攻山,一时间自然是花样百出,惨不忍睹。

郭登就气炸了肺。

他本来以为福建士卒在战斗之中表现,已经够差劲了。但是万万没有想到,他所看见的差劲表现,已经是福建卫所士卒优中选优的结果了。

而真实的情况,比这更差劲,很多卫所来人都筹不齐。连检查都应付不过了。

郭登虽然有明哲保身的想法,但是身为武定侯府出身,乃是开国功臣之后,他对大明江山也是一分责任感的。

见此情况,什么明哲保身之心,也不去管了。写了一封密折,将福建卫所的情况上奏朝廷。

一口气将好几个指挥使给弹劾了。然后大刀阔斧的进行整顿。

郭登一放开军籍,一时间仅存的士卒,几乎全都要改为民籍了,以至于郭登不得不一个卫所一个卫所的开放。

几乎上福建所有卫所的军队,换血虑达到了百分之七八十,至于不肯走的人,自然是军官了。

有一个世袭枉顾的官职,傻子才会放弃的。

至于卫所的土地情况,郭登虽然没有细查,但是也敲打一番,将那些出了事的将领,不管是败仗的而是牵扯到谢怀案之中的将领,他们所侵占的田产一屡分给士卒。但是比起开国时分给士卒田亩。仅仅有三分之一左右。

但是仅仅是这三分之一,在福建百姓发现参军真分田之后,更是踊跃无比,一口气就招满了几万人。

第八十八章 钱婉儿的一天第一百零六章 射柳第二四十三章 石疯子第二十六章 朝鲜之战的帷幕第六十一章 新内阁第三十四章 沐昂折戟第一百三十四章 张辅之意第二百二十三章 半渡而击之第七十九章 歃血为盟第十六章 吾道成矣第二百五十一章 善后第八十八章 高阳伯李文第一百二十四章 燕然大捷的转折点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后的挣扎第一百四十九章 昆图的法会第八十章 其次伐交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元重光皇帝第六十七章 朱祁镇的后宫第七十六章 安南vs占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牌止战第八章 修律vs修例第八十六章 天下行商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银第十六章 朱祁镇心中的《大明会典》第三十五章 广西内部的分歧第二十五章 大明工部都水司第一百零五章 行猎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统十四年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边的准备第十九章 修德养望马性和第二十七章 鸭绿江畔第八十六章 西北乱局第二百零二章 咫尺天涯第四章 太后第九十七章 开海九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贤的决择第二十章 郕王之意第八十九章 开海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十万骑第六十一章 郭登到第六十六章 突击兀良哈第三十四章 仓禀足而识礼仪第五章 太后二第二十九章 尘埃落定大藤峡第七十章 诸子第八十章 西宁第一百零九章 谅山之战之构想第三十章 宿卫宫中第八十六章 天下行商第一百四十章 黄河决口第二百零七章 明军步骑vs瓦刺骑兵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单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生一场大梦序章 我, 朱祁镇第四十五章 首胜第三十七章 杨溥难题第一百六十章 南疆格局第一百四十章 刘定之请缨第七十八章 皇帝与杨溥第八十六章 合流第六十二章 大明朝鲜女真第二十三章 广东水师第六十四章 杨士奇与于谦第五十三章 粉身碎骨浑不怕第九十六章 别江南第五十六章 朱祁镇之心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汉当几胡?第一百六十五章 武兴第一百四十章 黄河决口第二十四章 碧溪第六十六章 太子的婚事第八章 张辅眼中的云南战局第九十九章 不可让杨士奇没有好结果第一百三十七章 龙城飞将第三十二章 跨过鸭绿江第六章 新天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如鲠在喉第二十二章 天灾与人祸孰重?第二百五十一章 善后第一百八十九章 张辅的奏对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为天第四章 方家兄弟第三章 会昌伯孙家第七十五章 于谦奏对第一百四十二章 杨洪巡边第一百四十八章 内阁人选的纷争第六章 此祸已种萧墙间第九十九章 不可让杨士奇没有好结果第五十二章 捷报第五十九章 故人相逢大江上第四十二章 树上开花第一百五十三章 出塞第二十章 三世说与大同世界第一百六十八章 灾情第一百五十一章 约战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臣杨荣第一百零六章 朝鲜震动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荆关下第七十二章 瓦刺可伐第九十六章 镇守云贵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