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试探

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试探

正统十三年七月的黄河决口,可以说是震动天下。

瓦刺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也先一面在整合内部的同时,一面在关注大明朝廷的一举一动,但是经过去年的试探之后,也先深刻的感受到了一点。

大明是一块硬骨头。

这与之前打的瓦刺,兀良哈,女真各部,都是不一样的。

决计不能小窥。

但是却又不能不打。

一来是也先家族的政治野望,毕竟瓦刺三代人的奋斗,可不是为了做大元丞相淮王的。二来也是北方部落的特性。

也先所统合的大元帝国,或者自称的北元,即便在当时不被大明承认,即便放在后世也不被史学家承认。

原因很简单。

元朝最后的主力在捕鱼儿海覆灭之后,所谓北元已经失去了国家形式,退化成了部落联盟的形态。

也先与脱脱不花的矛盾,已经也先所代表的大元中枢与地方部落首领的矛盾,种种矛盾也先也只能调和,而不能解决。

所以,也先宁可南下死上一批人,也不愿意再打一场内战。

所以,南下一战,在瓦刺统一蒙古之后,就是必然。即便也先不打,也有其他人会打,无非是时间上的改变而已。

但是即便也先知道,黄河决口,漕运中断之后,也没有下定决心。

他处于一种犹豫不绝的状态,他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同时他又担心,即便这样对大明国力的消弱又有多少啊?

他请来张宗周。

张宗周说道:“王爷的意思,臣明白,南朝小皇帝,年纪虽然轻,但却不是一个易与的,这十几年来,河北水利,开海转海运,改革盐政,从明宣宗之后,大明非但没有衰落,反而兴旺之像。”

“别的不说,单单是砸在九边的银子,每年就已经超过百万两之多。现在不打,将来恐怕越难打了。”

也先说道:“正是如此。”

这个想法也先一直是模模糊糊的有,但是说不清楚,被张宗周一说,才明白自己一直以来隐隐约约的担心。也先叹息一声说道:“果然是生子当如孙仲谋。”

也先将朱祁镇当成儿子辈,朱祁镇知道定然会很生气,但是也先的年纪比朱祁镇大上小二十岁,根本就是两辈人。

有些事情,朱祁镇自己没有什么感觉。反而是敌人感觉很深。朱祁镇在忌惮瓦刺战马众多,却不知道也先也忌惮,朱祁镇这几年改革,兵精马壮算不少,但银两却是很足的。

张宗周说道:“我瓦刺的底子比不得大明,南下之战,不是大胜,就是败仗,根本就是一场豪赌,故而王爷担心而今南朝即便将精力放在黄河之上,我朝四十万铁骑,也冲不破宣大的防线。”

也先说道:“先生是我知己,而今先生有何高见?”

张宗周说道:“高见没有,却有一个笨办法。王爷也明白,这一战定然要打的,何不试探一下南朝。”

也先说道:“试探?你说求公主?”

张宗周说道:“王爷英明。”

瓦刺向大明求公主,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脱欢就求过一次,只是脱欢当时的还不能越也先现在相比。

也先数年的征战,已经将瓦刺的实力扩展到了历史上最高峰。甚至可以名列,匈奴,鲜卑,突厥,蒙古之间了。

现在也先有更加足够的底气,去向大明求公主了。

当然了,双方虽然还没有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地方,但是暗潮涌动,只留下面子功夫。

如果大明真肯嫁公主,也先反而更要打了。

原因很简单,大明太宗皇帝的遗诏。“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蕃,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其来朝贡,则以恩礼待之。”

这一段乃是太宗皇帝的诏书。

后世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从这一段话中提炼出来的。

所以,大明政治风潮都是对外强硬。

如果大明反常的同意和亲,反而说明大明的情况真的不好。而如果大明不答应,具体情况就具体分析。

从大明应对求亲的动静上,也能看出来大明到底是什么样子。

也先说道:“不错,退可攻,进可守,只是这一件事情,本王不放心别人去办,就请张先生代本王走一趟北京城吧。”

张宗周说道:“请王爷放心,臣定然将南朝虚实探听的明明白白。”

也先说道:“好,北京方面所有人手,都归你调遣。”

张宗周说道:“谢王爷,臣以为我们从头开始,这一次使团就派三千五百人如何?”

也先说道:“不错。”

朱祁镇早已下过诏书,对瓦刺使团人数,做了规定,不能超过三千人。

这一次张宗周就是明显要试探一下大明的底线了。

独石堡。

作为大明孤悬塞外的一处要地,靠着一块完整的石头山。易守难攻。只是而今杨洪已经不在这里驻守。

在这里驻守的是杨洪的长子杨俊。

杨洪已经成为大同守将了。

此刻杨俊额头微微见汗,城堡之下,数千马队正在与大明边军对峙,双方相距百步,刀出鞘,弓上弦,遥遥相对,似乎一声令下,一场厮杀就要掀起来了。

作为整个大明最深入草原的边塞,这里是入关的要道,也是大明与草原关系的风向口。瓦刺与大明的关系如何,这里比北京更不先知道。

经过去年的对峙之后。

大明与瓦刺之间关系,已经无限趋近破裂了。

这样的情况,已经是日常调剂了。更不要说,瓦刺已经将大宁开平列为马场,双方的战略缓冲,已经很少了。

彼此斥候的厮杀,早已成为家常便饭了。

只是这数千人的对峙,却还是少有的。

说实话,杨俊都有一些承受不住压力。

杨俊问道:“大同来人了没有?”

“将军还没有。”身边一个士卒说道。

杨俊有些烦躁的说道:“怎么还不来啊。”

这一次的事情,不是别的,就是瓦刺使团入关,杨俊派人清点人数,发现有三千多人,这是万万不行的。

不合规矩。

所以瓦刺人就鼓噪起来,似乎想要一场大战。

如果说仅仅是几千人,杨俊自然不担心,杨俊虽然作为杨洪的儿子,没有学到杨洪多少本事,但是独石堡重要之极,朝廷数次加固。

城池虽然不大,但却是一座军事要塞,防备森严,还有数千士卒,马步皆有,区区三千瓦刺人算不了什么。

但是北边似乎还有瓦刺大队人马在。

杨俊很担心,这是一场大战的开始。更担心作为瓦刺与大明第一战,他能不能坚守住独石堡,一想到几乎无边无际的瓦刺铁骑,杨俊头上的汗冒得就更快起起来。

“报,传武进侯将令,放瓦刺使团入关。”一个信使气喘吁吁的跪在杨俊身前。

杨俊这才松了一口气,说道:“知道了,让下面放瓦刺人入关,同样注意一点,别被人给阴了,防着瓦刺夺关。”

随着杨俊一声令下,独山堡大门大开,与瓦刺士卒对峙的官员缓缓的收了起来,瓦刺人簇拥着无数驮马,进入了独山堡之中。

通过独山堡,他们要进入宣大,再进入北京。到达大明的中心。

一时间刚刚压抑的气氛,似乎变得不一样了。

而也先就在小半个时辰之后,听到了这个消息,他微微一笑,心中暗道:“看来这一次黄河折腾南朝不轻啊。”

第十八章 西域近况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兵堪战第八十八章 卫所改革试点第三十章 江华岛水战第一百零七章 会猎朝鲜第一百零四章 行猎第十四章 礼简而刑繁第一百三十七章 蒸汽机的窘境第一百四十二章 限山隔海第一百二十六章 其言也善第二十六章 谁对谁错?第七十七章 松潘之会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兽之斗第四十一章 落子南洋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确第二四十三章 石疯子第八十八章 钱婉儿的一天第五十章 粮仓案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本堂第七十九章 歃血为盟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第一百二十九章 庆都公主驸马第六十七章 风雨将至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同城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医院令楼元第一百一十四章 宁化县现状第七十六章 于谦说太皇太后第一百八十章 登坛拜将第八十四章 云贵总督第一百五十章 瓦刺的实力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传来第二十三章 广东水师第十章 鲁苏之争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二章 外戚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镇的试探第七十九章 大明财政第六章 困境第十四章 粮食危机第十九章 不准赎刑第六十三章 自省第四十章 武学派系的雏形第一百六十二章 废南京六部的构想第一百一十一章 阿失帖木儿皈依真主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一百零七章 杨溥秉政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后教诲第十一章 海西都司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见冼景第一百零四章 周忱第六十三章 驰禁令第七十五章 白沙书院第一百二十四章 情报速报第六十二章 肇州第六十三章 金蝉脱壳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见冼景第一百五十七章 岁月催人老第九十四章 征麓川余波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银子在哪里?第五章 都是坏消息第一百章 杨溥奏对第五十五章 于公入陕第一百五十六章 尘埃落定大本堂第五十四章 金英第一百四十一章 锦衣卫的手段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确第七十二章 瓦刺可伐第一百二十四章 两朝开济老臣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将军第一百四十八章 临危受命的于谦第六十章 久旱甘霖第二十七章 扩大化第十七章 西北驰道第八十七章 钱氏第二十章 三世说与大同世界第十四章 新任内阁班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礼生死第一百五十二章 亲亲之道第六十九章 太子回京第七十二章 木兰河卫之屠第二十章 应对安南之策第二十七章 水部设想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十万骑第四十五章 首胜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刺撤退第八十三章 说客张文第四十四章 李时勉到第十四章 主导权第五十八章 长腿的滹沱河第七十四章 郭登的判断第一百七十八章 决战于大同城下第四十六章 海关银第一百七十九章 成国公之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彪到龙城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第一百四十四章 谁的西域?第二十七章 扩大化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