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镇守南京

第一百六十一章王直镇守南京

王直来了之后,两人寒暄两句,忽然静了下来。

朱祁镇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王先生,你也知道这天下多事,北京在北,北方大事,朕从来不担心,唯独担心南方,而今魏国公病危,已经不能理事了。朕准备派心腹重臣,坐镇南京,朕想来想去,此事非卿不可。”

王直是何等聪明之人,有些话是不用说透的。

朱祁镇虽然没有明说,但是王直自己能不知道吗?

坐镇南京,这个差事重要不重要,说起来要比寻常封疆大吏要高上一级。寻常巡抚对应的不过是各部侍郎,于谦就以兵部侍郎的身份担任过河南河北巡抚。

而朱祁镇新造出来的总督,才对应尚书级别的官员。

而这样的总督,而今只有两个,一个是刚刚撤销的云贵总督,一个是刚刚建立起的河道总督。

坐镇南京一般都是挂南京兵部尚书衔,虽然南京兵部实权不如北京兵部,但也是一个尚书。

只是这个官职对权力中枢的大臣来说,就是形同发配。

根本就是一个政治-斗争失败养老的官职。

王直岂能不知道,他之前那番话,站错队了。

但是他并不是后悔。

他并不是怕打仗,而是觉得这样的局面不应该与瓦刺大战,朝廷大事,那是一步也错不得的,如果没有黄河决口,王直绝对不会与朱祁镇唱反调的。

而今黄河大工让朝廷用度紧张之极。

这个时候,再与瓦刺开战,怎么看都不是理智的办法。

和亲是不能的,但是却应该用外交手段,拖住瓦刺,熬过这一两年,到时候想打就打,不想打就不打,岂不痛快之极。

只是而今他只是嘴唇微微一动,将所有劝谏之语咽进肚子里。

王直是看着朱祁镇长大的,对于当今的心思太是很明白的。

朱祁镇既然这样说,就证明这一件事情,已经没有回旋余地了,朱祁镇给他说,是通知,而不是与他商议。

这是朱祁镇给他的面子,他现在苦苦劝谏,非但没有什么效果,反而将最后一点君臣情分给消磨掉了。

所以,他微微沉默了一会儿,说道:“臣遵旨。”

朱祁镇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

后世见到有些人对贪官污吏说情,说培养一个高级干部不容易。朱祁镇定然是嗤之以鼻。但是而今,朱祁镇才知道这一句话,未必不正确。

可以说,在地方巡抚,布政使一级别,朝廷之中侍郎以上,总计大概有百余人上下,这些高级官员,对朱祁镇来说,都不是轻易能拿下的。

原因很简单,凡是有这个资历担任这个职位的,都有最少十年的仕途经历,有自己的能力,不管是正面的能力,与负面的能力,最起码的政治能力,是有的。

这些人,并不是杀了之后,就能迅速填补上去的。

最少,你凭什么认为,你杀了一个人换上去会更好。

放在内阁,六部尚书这一级别,更是朱祁镇早就列了名目,每一个朱祁镇都要细细越多简历,有什么不明白的,还让锦衣卫去查一查。

因为这个级别的官员,要资历,要能力,有政治水平,等等,真不是拉上来一个人就能当的。

至于内阁首辅,更是万里挑一。

甚至在朱祁镇心中,王直担任内阁首辅,其实比周忱合适的。

不管是情分,还是能力,还是资历。

如果不是现在非常时刻,曹鼐下位,上位的应该是这一位王大胡子。

对于这样大臣。

不同的情况,也要不同处置。

如果真是贪污腐败,道德败坏,该杀的杀,该办的办,朱祁镇决计不会阻拦的。无他,朱祁镇对地方或许有一些鞭长莫及。

但是对中枢的掌控还是很力的。

上梁不正下梁歪,朱祁镇很难想象,内阁首辅带头贪污,大明的吏治会成什么样子。

朱祁镇任用的几个首辅,从杨士奇,杨溥,曹鼐,到周忱,在这上面做得最差的就是周忱。

如果不是而今用得上周忱,朱祁镇是决计不会让周忱担任内阁首辅的。

而仅仅是政治意见冲突,又不是什么根本的冲突,朱祁镇也不会下辣手的。就如而今的曹鼐与王直,他们都外放了,虽然连降数级,但是还是大明高级官员,并没有流放,下狱的。

说不定,与瓦刺之战后,他们就又回来了。

如果是完全的政治意见冲突,有时候也需要肉体解决。最少现在朱祁镇与文官集团的矛盾还没有发展到这一步。

至于将来会不会发展到这一步,就不好说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与大臣们建立私人的情谊也是不容易的。

不要以为光臣子需要圣眷,皇帝就不需要私臣了。

君臣之间,从来是互相斗争,互相扶持的。

王直与朱祁镇的私人情分非寻常人可比,有些事情交给王直去办,朱祁镇自然也让想维持与王直这一点情分。

朱祁镇见王直答应下来,心中松了一口气,说道:“王先生,先生此去,却不是让先生去南京闲着的,朕有很多事情要先生做的。”

王直说道:“陛下请讲。”

朱祁镇说道:“北方大战,漕运中断,只能靠海运了,先生坐镇南京,此事就交给先生了。”

纵然朱祁镇大力开发北方,也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那就是大明的经济中心,一直在南方。大战一起,很多物资都要从南方运输过来。

如果南方阳奉阴违,可就不好办了。

所以,这就是朱祁镇将王直放在南京的原因,现在的坐镇南京的大臣是王英,不是那一个海运总兵官王英,而是当初出外调查藩王的王英。

他在南京养老。

朱祁镇对王英并不信任,他相信王英对大明是忠诚的,但是具体到对于瓦刺大战,却未必支持了。

而朱祁镇相信王直即便是不支持现在开战,但是决计不会在后勤上做手脚。

这就是君臣几年互相了解的结果。

王直了解朱祁镇,朱祁镇也很了解王直。

王直说道:“请陛下放心,臣在南京一日,南京粮草饷银,不管是水陆海运,都会运到北京,误不了朝廷大事。”

朱祁镇说道:“这一件事情,朕是信得过先生的。还有一件事情先生一并给朕料理了。”

王直心中一动,说道:“陛下所言可是南直隶分省之事?”

朱祁镇说道:“不错。我大明虽然有两京,但是天子只有一个,南京六部统辖南方事务,要北京六部做什么?而今南京六部都剩下一些养老的大臣,朕早就想动手了。”

王直说道:“陛下,臣以为而今朝廷大事频发,当镇之以静,不能操之过急。”

朱祁镇说道:“朕没有操之过急,而今南直隶各府,隶属两巡抚。一是江南巡抚,一是凤阳巡抚。朕早就一步步的做好了准备。不过先生说的也对。此事自然不能急着做,朕也没有要先生马上做的意思。”

朱祁镇本来要以南京为中线将南直隶分为安徽,江苏两部分,先设巡抚,变为政治实体,先有实而后有名。

但是他的计划出现一点点的变数。

那就是在他划分安徽省之中,有一个特殊的城市,那就是中都凤阳,所以分出来的安徽省会,不可能是第二个城市。

毕竟中都在大明有特殊的政治地位。

故而安徽巡抚只能叫凤阳巡抚了。至于江南巡抚,也是如此,本来江南巡抚仅仅是巡抚江南诸府县,而今将江北淮安,扬州两府也划入了。

第一百二十章 燕然山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回天之力第二十五章 民以食为天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如鲠在喉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惊第一百零一章 围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戎装临朝第五十八章 朱祁镇的执念第二十五章 大明工部都水司第一百三十章 北京震动第六十九章 多事之秋第十八章 陈纲案第七章 定国公的野望第七十四章 瓦刺可灭乎?第一百一十四章 勋贵圈子的烂事第三十章 朱祁镇的决断第八十二章 殿试第三十一章 王振的预感第九十六章 别江南第一百二十八章 藏地风云第二十三章 直隶省内部问题第一百三十八章 封爵风波第十七章 水深火热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塞之前第六章 此祸已种萧墙间第十二章 军议第八章 张辅眼中的云南战局第二十六章 陈文的杀手锏第三十章 江华岛水战第十章 鲁苏之争第二十一章 卫河入海段第四十一章 石亨第八十六章 大婚第二十七章 朱见濬的决断第一百二十九章 如鲠在喉第九十七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六十章 明浪第二章 塞上江南第三十五章 精简少府第九十一章 历法的背后第一百四十一章 藩王危机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旧接替第七十五章 推行青贮法第七十五章 推行青贮法第八十一章 正阳门下第三十章 朱祁镇的决断第一百零四章 行猎第一百三十二章 纷纷南洋策第五十四章 金英第八十八章 钱婉儿的一天第一百五十三章 郕王入武学第七十五章 于谦奏对第四十三章 万方有过,罪在朕躬第二十一章 北方民生之多艰第九十六章 开海八第一百三十三章 九州志第四十二章 最后一课第四章 都掌蛮之灭第二十二章 破大藤峡之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巡第一百三十三章 传国玉玺第十章 鲁苏之争第九十三章 开海五第一百零三章 废天皇第九十七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一百五十三章 经筵vs大本堂第一百零四章 周忱第二十章 真相第九十一章 历法的背后第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鳞开第四十九章 贡品第三十六章 南方卫所第八十三章 弊政第一百五十八章 杨荣离京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报传来第一百三十五章 武学新三甲第九十一章 开海三第八十二章 南浦溪之战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来临第九章 通报,内参,与明报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一百八十章 登坛拜将第二百一十四章 周忱的坚持第二十一章 北方民生之多艰第四十三章 凭祥之战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药苦口第七十一章 大朝会第五十四章 水利学堂第一百三十三章 传国玉玺第一百三十八章 瓦刺退兵第一百五十八章 皇后有孕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攻伐总战略第二百五十章 京观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兵堪战第一百二十九章 勋贵断尾第一百三十八章 襄王之心第四十四章 石炭二第六十五章 一条鞭法的问题第一百四十八章 十二渠图第十三章 老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