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孤注一掷

第一百八十八章 孤注一掷

“好了,别说了。”吴克忠说道:“我那爵位此早是你的,你没有仗打,安安分分为朝廷守边便是了,还委屈你了。少废话,说说,你与瓦刺骑兵作战感觉,这一次我和你二叔要与他们对上了。”

吴瑾说道:“是。”

他闭目回想片刻,当初一战的刀光剑影再次浮现在眼前,他沉吟一会儿,说道:“我觉得瓦刺本部骑兵,并不比三千营差。”吴瑾对自己父亲与叔父,自然不会隐瞒,一五一十的说了,更是不厌其烦。

从布阵,倒是厮杀,乃至他印象之中,瓦刺骑兵战法,所用的武器风格等等,细细到来。

吴克忠听得听得,嘴角微微勾起来。却是他心中暗暗欣慰:“孩子长大了,不能将他当小孩子了。”

不管读多少兵书,训练多少次,都不如实实在在打上一场。

吴克忠此刻仅仅听吴瑾将自己打过的一战,条理分明的讲出来,就知道吴瑾已经今非昔比,如果之前还是靠着武勇打仗,此刻已经到了另外一个层次。

可以算得上一个合格的将军了。

这样他也放心了。

吴瑾毕竟伤势没有痊愈,讲了小半个时辰就累了。

吴克忠与吴克勤这才离开。

回到营地之中,兄弟两人相对而坐。

好一阵子没有说话,吴克勤说道:“如果按照侄儿所言,这一战事一场硬战,成国公有孤注一掷的意思?”

吴克忠缓缓拔出自己的马刀,掏出一块手绢说道:“成国公在赌,也先不是也在赌?否则也先做这么多多余的事情,做什么?”

吴克忠此刻想起也先写给杨洪那一封看似赞赏,实际上是离间的信。落在吴克忠手上,吴克忠读过之后,直接给烧。

就当不知道存在过。

但是这样也让吴克忠明白了也先的意图。

无他,也先做的事情太多了。也先这么多事情,都有一个目的,引诱大军北上。其实很多人都看明白了。

只是明白又如何,不明白又如何?

索性草原上,很少有埋伏下数万人的地形,对于十几万骑兵来说,几千的伏兵又算得了什么?

所以,这个战场大家都是默许的。

吴克勤深吸一口气,说道:“这是一场豪赌。”

吴克忠说道:“老二,你也看见,你侄子已经能支撑家门了,而今我也没有别的念想,不过是拼命而已,你我兄弟那一次上阵,不是拼命?”

“难道你怕了?”

吴克勤说道:“不怕,只是有些激动,正如侄儿所言,这一战的规模恐怕比太宗北伐的时候还要打,要是太宗皇帝在就好了。他老人家一定很开心。”

吴克忠说道:“废话,他老人家在,给也先三个胆子,也不敢南下。”

太宗皇帝对蒙古最发愁的事情,就是找不到蒙古主力,只能带着大军在草原上与蒙古人做迷藏。

如果十几万骑出现在边关,太宗皇帝做梦都会笑醒。

两兄弟又说了一阵子话,就早早睡了,天虽然还没有黑,但是他们也知道,这一出兵,他们下一觉在什么地方睡觉,还不一定的。

自然要多休息一会儿。

而就在大军出大同的时候,大同奏本也到了北京。

成国公朱勇并不是第一担任这样的职务,很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管多累,每天有一件事情,都不可以忘记。

那就是给北京上奏。

每天都做了一些什么?有什么问题?他是怎么办的?

一封接着一封飞向京师。

朱祁镇登坛拜将,似乎将军国大事,都交给了成国公。但是成国公如果真当真,当时或许不会有事,但是将来却未必了。

所以,成国公多汇报多请示,特别是他这种身在嫌疑之地的大臣,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不过,朱祁镇也很懂事。

除却接到成国公第一封奏疏的时候,朱祁镇下令,重申对成国公的信任,要成国公不用事事汇报,可以自己决断。

成国公一口答应下来。但是每天一封奏疏还是连忙不绝的。

朱祁镇却没有再下旨了。

朱祁镇好像神隐了,即便北京有什么需要与问题,也是通过兵部,内阁,五军都督府的名义发给成国公的。

因为朱祁镇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什么军事奇才。

而今战事,他觉得他干预的越少,就是对成国公最大的帮助了。

但是看似什么都不管,并不是朱祁镇对大战不重视。而是太重视了。

重视到关于成国公大军的任何奏疏,都是第一波处理的奏折,不管什么时候到了,就必须投递入宫,立即将他叫醒。

朱祁镇也将整个内阁班子都留在文渊阁。反正文渊阁之中,每一个阁老都有值房,空间不大,但是也是内外两间,里间还是能摆下一张床的。

一副北方大战没有结束之前,所有内阁大臣都不要想出宫的样子。

因为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朱祁镇再派人叫内阁大臣深夜入宫,一来耽搁时间,二来惊动太大。

毕竟没有内阁的附署,朱祁镇的圣旨只能算是中旨。不具备法律效力。

很多重大决策上,没有内阁意见,朱祁镇也不敢轻易决断。

没错,这个重大决策,在朱祁镇看来只有一种,就是前线战败。如果胜利可以慢慢处置,失败了,就要争分夺秒了。

朱祁镇不希望遇见这个情况,但是黄河的问题,让朱祁镇有一种感觉,似乎很多时候,都是怕什么,来什么。

朱祁镇只能做好准备。

而且内阁诸位阁臣也忙碌之极。

几十万大军出动,户部,兵部,工部,少府,等等,大明不知道多少不部门都在联动,内阁想做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

他们也没有空回家休息了。

即便是最空闲,最没有事情的张辅,此刻也承担起一个重要责任,那就是安抚朱祁镇。为朱祁镇讲解前线情况。

一般来说,朱祁镇下朝之后,就会立即召见张辅。

将锦衣卫,东厂,九边自己上报的,各地方衙门上报的,还以成国公军中的消息,汇总起来,让张辅看。

然后询问张辅前线情势如何?

朱祁镇以为对军事够了解了。此刻真打起来,朱祁镇才发现,他以为的了解是他自己以为。在他看来,很多战事都有些莫名其妙,听了张辅所言,才恍然大悟,哦,之所以这样做,成国公的用意在这里,瓦刺的用意在这里。

这一日,张辅也如同往常一般,看着这些奏折,他先看成国公的奏本,本来轻松的神色,忽然变得凝固起来,随即又淡淡的融化开来。

并不是张辅已经不惊讶了,不担心了,而是张辅作为一员老将,控制自己的情绪表达,是最基本的基本功。

他刚刚一瞬间情绪外泄,立即被他弥补过来了。

他心中暗道:“朱勇是怎么回事?这仗怎么打的?”随即他将其他刚刚渠道的消息汇总在一起,一个清晰且完整的战略布置,在张辅心中浮现出来。

此刻也先的战略意图与朱勇的战略意图,张辅都已经明了了。

只是他更明了的是,这一战不确定因素太多了。

最重要是两个。

第一,就是瓦刺兵力问题。从各地情报来看,瓦刺主力到底有多少人,一直是一个估计数字。而范围很大,十万也能说十多万,十九万也能说十多万。

但是在战场之上却差别大了,更不要说,瓦刺骑兵机动性很强,附近的瓦刺骑兵会不会迅速回援?

第二,张辅担心就是朱勇的指挥能力。

第一百三十二章 庆都公主所求第七十六章 于谦说太皇太后第四十章 武学派系的雏形第二百零七章 明军步骑vs瓦刺骑兵第二百四十五章 撤退的开始第一百四十三章 早膳第四十八章 关山飞渡第一百零二章 六部现状第一百七十一章 束水攻沙第三十三章 有变第十五章 预修大典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攻伐总战略第八十五章 日食不至第九十三章 开海五第五十章 金山银山第七章 对五军都督府的改造第九十九章 亦失哈最后的演出第二百零七章 明军步骑vs瓦刺骑兵第八十七章 江南士绅家族第九十六章 广西土司第五十三章 中学教材第二十一章 北方民生之多艰第十四章 粮食危机第四十五章 孔府案第七十九章 歃血为盟第八十章 沿途所见第九十二章 坚持不懈埋子第三十七章 汉城之战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明的金银流向第六十四章 田制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元重光皇帝第二百二十五章 宣大战局第八十九章 于谦的西北政策第九十四章 征麓川余波第一百一十 章 议麓川第一百零九章 麓川二第二十一章 北方民生之多艰第九十九章 浔州城下第一章 瑞雪兆丰年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东的灭顶之灾第三十三章 一道德而同风俗第二十一章 青贮第七十四章 缓与急第四十二章 树上开花第四十九章 三湖五河总方针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谦的隐患第四十二章 风云会聚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溃第一百二十七章 扬州谢氏析产案第一百零六章 足利义政第六十六章 突击兀良哈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溃第一百一十九章 马文升断案第一百一十一章 铮铮铁骑鸣第五十四章 于谦的身体第一百四十四章 是天灾非人祸第一百七十六章 瓦刺消息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六十六章 突击兀良哈第二十六章 京城飞报第四十二章 举步维艰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儿赌胜马蹄下第六十四章 平越策第七十八章 祖孙尽释前嫌第七十六章 安南vs占城第二十五章 封滹沱河神第二十四章 海运现状第三十章 御前带械第二百零一章 决战前夜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心思第一百一十四章 皇太后病倒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将军第一百一十 章 议麓川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臣杨士奇第三十章 风云暗藏第二十章 治水三人小组第七十二章 大朝会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经筵vs大本堂第二百零四章 杨洪vs阿刺知院第九十四章 内外新结构第二十一章 青贮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利派的崛起第一百二十六章 遗折第一百一十三章 北伐第七十三章 三道关大捷第二百三十七章 伤亡惨重第四十七章 铁壁镇南第一百二十四章 地震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庆都公主驸马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先死了?第五十六章 亦失哈第七十五章 郭登的应手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后第八十六章 西北乱局第九十三章 考成法第三十二章 辟雍堂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京卫武学第一百二十八章 杨文正第六章 新天子第一章 海内老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