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来者犹可追

第二百二十二章来者犹可追

如果英国公世子能同皇长子一起长大,将来皇长子登基,就是铁板钉钉的潜邸之臣,有这个身份在,英国公一脉的富贵权势,也可以保全了。

朱祁镇正中英国公的要害,英国公大半辈子什么没有经历过,唯独膝下艰难,唯有一子,对儿子的将来不很是担心。

英国公年事已高,不可能将儿子培养长大了。

有此安排,英国公也算是放心了。

英国公说道:“陛下,臣谢陛下隆恩,我这一把老骨头,就压在这一件事情上了,即便是拼了性命,也要将这一件事情办得妥妥当当的。”

朱祁镇说道:“朕自然信得过国公。”

其实这一个双赢的合作。

朱祁镇对长子其实也是按太子的标准来办的,自然要给他安排班底,虽然儿子还小,但是很多事情该安排的,就要安排起来。

但是又一点朱祁镇也是心有疑虑,他与儿子相距只有十几岁而已。

如果将来他还在位,儿子就羽翼丰满,对他们父子,都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什么也不安排,一旦他有什么三长两短的,儿子没有足够的班底提前接管朝政,到时候大权就不在皇室手中了。

而英国公张辅的儿子,张懋就是一个很好的安排。

首先年纪小,英国公年事已高,自然是活不到太子登上政治舞台了。但是张懋毕竟是下一任英国公,天然就要继承英国公的势力。

虽然不敢说英国公一脉在英国公死后,还有多少力量,但是最少太子在军中就了支持者。有这一条线,在关键的时候,就可以拉出一批想得从龙之功的将领。

就不会如当初朱祁镇登基的时候,简直是彷徨无顾之极。

而且张懋年纪尚小,权威不足,他与太子同龄,最大不过是牵线的,不可能有功高盖主。朱祁镇在一日,想来即便是有张懋作为太子死忠,也做不成什么事情来,朱祁镇根本不用担心他们威胁自己。

至于将来太子与他君臣如何,却不是朱祁镇可以看见的事情了。

英国公答应下来,自然立即去办事,去了内阁与王骥商议诸般事务,两个人拗起来,谁也不怕谁。

最后,花了两天终于得出一套方案。

虽然很简陋。很粗糙,但是最即便的雏形算是出来了。

王骥与张辅的意见结合,是征兵与募兵想结合的,首先凡是被选择的士卒,家中免役。这对百姓是极大的好处。

相比起赋税来说,徭役才是普通百姓最害怕的事情。

招募士卒这一件事情,被王骥分解开来,河北八府中大名与河间去年水灾,这一次征兵免了,剩下的天津府,永平府,保定府,真定府,顺德府,广平府,再加上顺天府本地,按人口数量比,每一个府县分摊几千兵额。

到了府里再由各县分摊,大抵是每一个县中征兵不到一千人。由各地衙门送到京师。

从这里都是文官系统,确切的是兵部负责的。

而张辅将通州一处大营腾空,让各处新兵在这里入伍,并派遣老将定西伯蒋贵主持训练,再加上京中一些能拿得出手的将领。还有武学学生一并训练。

到了这里,就归五军都督府负责了。

但是兵部会派一个侍郎常驻军中,负责供应粮饷。

双方权力相互制衡,整个框架是相当精密的。朱祁镇看了还有一些不放心,就刘永诚派过去作为监军。

虽然很多地方,朱祁镇还不大满意,比如如何退役。

历史上的征兵,都是一征就是一辈子,他并不想如此。更想让军队大部分士卒的年龄保持年轻。

所以退役制度,也必须要用。

“五军都督府职能不大适合了。”朱祁镇心中暗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处改动,很多制度都要修改了。”

朱祁镇心中虽然有后世军队的模本,但是他也知道,他终其一生,也未必能将大明军队建立成那个样子。

只能一步步的来。

此刻保定侯孟瑛已经带领军队出了居庸关了,与留在宣大的军队汇合。而瓦刺也先已经理清内部秩序,又开始进行新一轮的南侵。

但是真正爆发大战的地方,并非宣大,而是辽东。

准确的说,乃是辽河套熊山站。

之前说过,辽河以西大片土地都在辽东的边墙之外,是因为辽河套北边有一个巨大的缺口,与东北平原相连,无险可守。

鞑子骑兵可以长驱直入。

明军不好抵挡,即便驱除了兀良哈,或者瓦刺。也不好站稳脚跟,算得上是战略缓冲,或者说是两属之地。

但是在朱祁镇的支持之下,在木兰河卫之战前,曹义就将手伸进辽河以西,并在辽河以西建立城堡。

相比要人工建立起一道防线,将辽河河套一体纳入大明统治之中,这一片刻是可耕可牧,即便一时间没有足够的人手开垦耕地,也足以当一片马场。

而今日脱脱不花带兵攻打辽东,却选着了这里作为战场。

总体来说,脱脱不花进攻的时间比也先迟了大半个月。

倒不是脱脱不花有意如此,而是脱脱不花麾下都是兀良哈女真部落的人马,脱脱不花的本部人马少的可怜。

草原之上是最现实的。

脱脱不花没有实力,就是他是大汗也不会被人尊重。所以脱脱不花要理清上下,安抚各方,组织进攻,就要比也先慢上一拍却是正常的。

甚至之前,脱脱不花有意不与辽东大军作战,采用了牵制的方式。大军分成数支,在辽东,海西一带有神出鬼没之态,让明军不堪其扰,却又抓不住瓦刺主力。

这样情况让曹义有些抓狂,但毫无办法,毕竟马匹不如人,能有什么办法,只能被动防御。

但是在也先猫儿庄大胜,震动天下的时候,脱脱不花忽然改变了主意,不再用这种飘忽不定的打法,而是决议要攻下明军一座城池。

这一座城池,就是熊山站,或者说是熊山堡。

这熊山堡在几年之前,还是一个驿站,大明在边墙之外有不少驿站,即便是瓦刺人帮忙维护,原因和简单,瓦刺进贡的时候,也是要用到驿道的。

而因为熊山站在辽河套中间地带,东据辽河,西据广宁都有些距离。处于一个四边不靠的地理位置上。

虽然得到了加固,但也只有守军千余人而已。

进攻这里,各处明军的援兵,会持一些。

当然了,让脱脱不花突然改变想法的不仅仅是熊山堡的地理环境,还有麾下军心的变化。

面对瓦刺也先在猫儿庄的大胜,特别是也先分赏各部落的东西传来,更是让很多人眼红。

大明大败,丢下了不之多兵器盔甲,这些在草原之上,都是一等一的硬通货,真正好的铁甲,都被也先占据了。但是剩下的边边角角就足够很多部落兴奋不已了。

这也是为什么大明骑兵在对很多部落的时候,可以以一打三的原因。

这也让也先的权威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同样也让一直以来与明军来回做迷藏的各部,心中满腹牢骚。

他们觉得他们打了这么长时间,苦劳倒是不少,但是却没有什么成果,毕竟整个瓦刺联军,几乎就是一个强盗联盟而已。

对他们来说,抢到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有什么时候多死一些人也算不得了什么?在草原之上,人命从来不值钱。所以他们都眼红了,似乎觉得也先能大胜明军,他们也可以是的。

第十八章 陈纲案第三章 此长城非彼长城第五十四章 三边总督第九十九章 浔州城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九州志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盐产业链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七十一章 男儿自是重危行第四十三章 凭祥之战第六十五章 一条鞭法的问题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难题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一百五十章 重启遵化铁厂第九十七章 对大藤峡的决断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西残局第九十二章 畜牧业革命第一百三十七章 北京城中的税收第二百四十九章 杀俘第一百零六章 射柳第七十七章 日食将至第五十九章 故人相逢大江上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势第二章 大明九边考第五章 都是坏消息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仪第三十七章 逼战第一百八十章 登坛拜将第一百八十七章 兵疲将骄第一百二十九章 勋贵断尾第一百六十章 思机发之死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钱袋子第三十六章 老将不老第四十三章 石炭第一百二十四章 燕然大捷的转折点第一百二十六章 遗折第一百二十六章 宁化黄氏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宁之会第六十九章 太子回京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边的准备第四十章 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辈也第二十一章 太子南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周忱的坚持第三十二章 辟雍堂中第二十章 治水三人小组第一百二十六章 遗折第一百一十章 各自退兵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四十八章 南洋卫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荆关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宁化县现状第十章 大雪纷纷第一百零八章 时间差第五十四章 吴士涟的绝望与希望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镇守南京第一百零一章 细川胜元,死第一百四十章 刘定之请缨第二百二十八章 列车为城第六十三章 金蝉脱壳第九章 蹇公第二十七章 朱见濬的决断第八十三章 大破叶留宗第二百四十八章 报仇第五十一章 三级教育制度第一百四十五章 青年才俊第九十二章 坚持不懈埋子第十八章 陈纲案第二十七章 朱见濬的决断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入京城已忧心第一百三十章 太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满壁荒唐纸第十六章 朱祁镇心中的《大明会典》第五十五章 水利学堂的功课第一百四十四章 襄王监军第一百零五章 行猎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忽兰忽失温之战第二十五章 会试第一百一十七章 横绝大漠第八十七章 江南士绅家族第九十六章 广西土司第一百一十章 约期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一百五十八章 财政紧急策略第六十八章 征日本之问第七章 圣诞安排第七十一章 教子第八十四章 工业化的种子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银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刺撤退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南捷报第一百七十三章 脱脱不花赌赢了第五十六章 朱祁镇之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杨文正第九十六章 军工的发展第七十五章 于谦奏对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惊第五十八章 大宁第八十七章 对刘定之的安排第一百四十一章 锦衣卫的手段第一百零一章 定风波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