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溃

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溃

战场就好像是跷跷板,一方利好,自然有一方利空。

如今虽然吴瑾从后面杀过来的,不过一部人马,不到五千人,甚至明军后面的骑兵全部赶过来,也不过五万多人,未必石亨所部多上多少。

但是此刻给瓦刺各部带来的冲击,却是前所未有的。

特别是对哱罗。

哱罗见状,立即问身边的人说道:“太师他们都撤出去了吗?”

左右纷纷说道:“已经撤出去了。”

哱罗也不去管是真是假,立即说道:“我们也走吧。”

随即二话不说,向西北方向而走。

哱罗所在的地方正是瓦刺的帅旗所在。

帅旗一动,本来还不能维持的军心士气,顿时崩盘了。

Wωω▲t tkan▲CΟ

无数部落亲瓦刺的也好,不亲瓦刺的也好,纷纷回刃相交,不是与明军做战,而是去抢一条逃走的路线。

吴瑾自然是看见了瓦刺的帅旗移动方向,二话不说,就带着本部人马追了过去。

只是石亨却没有那么好的胃口了。

这一战,石亨所带的海西辽东各部伤亡惨重,与瓦刺精锐鏖战数个时辰,每时每刻都在死人,李大川以下战将,战死十几人,连身娇体贵的石驸马,也是杀得浑身是血,差点就让公主成为寡妇。

所以将瓦刺退走,石亨翻身下马,瘫倒在地,双脚已经不能合拢,一直在马上奔驰厮杀,两腿从酸楚到麻木,从麻木到失去知觉。

在马上还没有感觉,一下马,顿时觉得两腿到腰部好像有无数针扎一般。

石亨翻翻了身边水囊,却发现根本没有水了。但是剧烈的厮杀之后,石亨不知道多少次汗透重衣,浑身上下都结满了好像是盐霜一般的东西,他不仅仅感觉喉头冒火,而是全身上下每一个地方都冒火。

更本忍不住了,却见地面上有一滩水,毕竟这个山谷都附近比较低的地方,而今又是秋季,雨水比较充沛,这样水坑,水潭却是很常见的。只是此刻不知道多少血水流了进去,水都呈红色了。

他也丝毫不顾,好一阵猛河,这才缓过劲来。

“将军,我们接下来怎么办?”却是焦聚毕恭毕敬的说道。

对于常年上战场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能打胜仗更能证明一切了,之前焦聚对石亨夺了他的位置,还觉得耿耿于怀,而今却毕恭毕敬,甘心位列下僚,却是这一战是绝对的大胜,是一场,即便是太宗年间也少有的大胜。

毕竟太宗皇帝虽然五次扫北,但是真正遇见恶战大战的,也没有几次,后三次,那一次战果都不如今日。

不管石亨是莽到了的,还是心机深沉,暗有算计,都不妨碍他这一次胜利的成色。

石亨一手抓住焦聚的手臂,站起身来,说道:“老焦啊,对面的应该是在咱们的征虏大将军保定侯孟瑛,他可是当今之心腹,咱们开了一个好头,接下来就不要参与了,而且你看看身边的兄弟们,恐怕也没有力气了。咱们就去拜见一下大将军吧。”

焦聚毕恭毕敬的说道:“愿听将军号令。”

于是石亨留下一部分照顾伤员,整顿各部,大约有两万多一点骑兵,越过整个战场,去见孟瑛。

此刻当时拼尽全力也不得寸进的地方,已经没有人了。

或许还有一些瓦刺的伤员,已经被留下的倒霉鬼们,石亨只是一示意,立即有人上前,将这些人的人头,换成了军功,挂在马下。

一路走过去,居然也捡了数百人头。

很快他们就看见数万骑兵下马休息,他本部人马留在外围,他带着几员将领,进入核心之处。

却见一个小山坡之上。

孟瑛居中而立,远远的眺望战场。而身后文武将领默默而立。

石亨上前立即行礼说道:“末将见过大将军。”

孟瑛回头一看,立即走进几步,扶住石亨,展颜大笑说道:“好,果然大好男儿,这一战,大破三十万瓦刺,为成国公,已经宣大百姓报仇,你是首功之臣,陛下也说过,宣大诸将之中,不过一杨一石而已,只是惜哉,杨洪稳重,石亨轻佻。”

石亨听了,说道:“陛下还念着末将。”

孟瑛说道:“如何不念,天下将才,陛下都是有心的,今日之战,石将军恐怕今后就要称作石侯了。”

石亨听得满脸通红,再次下跪说道:“谢大将军吉言。”

孟瑛说道:“你带来多少人?”

石亨说道:“共四万骑,只是刚刚大战后,伤员众多,我留他们修整,仅仅带来两万骑兵。”

孟瑛说道:“这就够了。”孟瑛声音一肃。说道:“诸将听令。”

哗啦啦的甲胄撞击之声,所有将领躬身肃然而立。

正如石亨一般,孟瑛也用这一场痛快淋漓的大战,竖立了自己的权威。不管在战斗之前,对孟瑛有怎么样的怨言,此刻他们都不敢多说一个字,多露一个表情。

孟瑛说道:“武兴,孙镗。”

两人立即出列说道:“末将在。”

孟瑛说道:“你们各带本部人马,守住这几个山口,将瓦刺后队封锁在这一片地域之中。不用管小队人马,只有封住大队让马就行了。”

两人见孟瑛在地图上所指。顿时明白,孟瑛的想法了。

孟瑛要一口气将瓦刺后队给留下来。

诚然,这个位置距离出山,只有几十里,不管是向东北,还是向西北。但是山势的余脉依旧在大地上蔓延,形成各种高低起伏的地势。

这种天然地势,只需封锁几个出口,就能让瓦刺溃兵进退不得。

孟瑛又说道:“骑兵各部立即出击,却追着瓦刺主力。只需逐走,无非交战,如同他们跑远了,就不用管了。但是他们硬赖着不走,就不用管了。”

“吴瑾。”

孟瑛喊了吴瑾的名字,却没有人应答。孟瑛问道:“吴瑾怎么没有到?”

孟元回答道:“末将只是看见他追着瓦刺大队而去。似乎没有听到旗鼓。”

孟瑛心中咯噔一下,暗道:“这孩子,怎么这么倔?”

孟瑛固然将吴瑾当一把宝刀来用,只要能冲开瓦刺阵势,这柄宝刀折断与否,他并不是太在乎的。

因为慈不掌兵,但是他除却一个将军之外,还是一个老人。吴家兄弟虽然交情不深,但是毕竟多年同殿为臣,再加上吴家兄弟因为是鞑将,身份尴尬,也没有在孟家落难的时候落井下石。

所以这一分香火情尚在。

为了打赢这一战,孟瑛是什么都能舍了,这一战之中,孟家子弟以孟元孟俊为首,冲在最前,也折了好几个。

他连自己家的子侄都不在乎,又如何在乎别人家的孩子。

但是此刻打赢了,下面的战事不过是收官而已。

虽然收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一战的收获。

说起来,无非是大胜与小胜而已,都是胜利,已经不需要拼命了。

而今孟瑛却希望麾下将士一个都不用死。全部能活着回京师领赏。

慈不掌兵与爱兵如子,两者之间,绝不矛盾,故而此刻的孟瑛见吴瑾这般求死的举动,忍不住暗骂。

却不想,孟瑛是多少年的老狐狸了,这心态转换,如行云流水一般。但是吴瑾是才多少岁,一个一心一意报仇的人,哪里是那么容易转化心态的。

孟瑛立即说道:“各部立即出动,骑兵不要管后面的溃兵,那是步卒的事情,你们一心一意去追瓦刺本部,将吴瑾这臭小子,给我逮回来。”

“是。”

第十一章 朝鲜靖难第六十章 一树梅花开第五十三章 中学教材第一百五十七章 岁月催人老第九十章 贝琳第一百三十七章 蒸汽机的窘境第八十九章 御前会议之余音第二十一章 卫河入海段第一百章 大明铁骑之威第四十一章 落子南洋第二百零八章 也先的尝试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盐产业链第六十六章 大疫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盐产业链第八十七章 对刘定之的安排第七十五章 第一心腹于谦第一百零五章 朝鲜延边之战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三十二章 跨过鸭绿江第一章 襄王金册第八十九章 太皇太后的考验第九十三章 考成法第一百一十六章 台湾置州第九十八章 平衡第一百五十八章 财政紧急策略第一百五十八章 皇后有孕第八十章 经筵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三章 都掌蛮第四十二章 树上开花第十三章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第一百零九章 麓川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马政痼疾第十九章 破朝鲜之策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四十二章 树上开花第八十五章 尚书们的疑惑第一百零八章 时间差第十四章 礼简而刑繁第一百一十八章 马文升在天津第五十五章 奴儿干都司第一百零七章 射柳二第六十六章 解决问题第三十三章 生吃蝗虫第九十二章 畜牧业革命第九十九章 定风波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瓦刺临边第二十二章 大明边军现状第二十三章 从直隶开始第九十六章 残破京都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臣杨荣第三十八章 李瑈之死第十八章 西域近况第一百一十七章 易知单的利弊第二百一十九章 卫所腐朽的背后第一百零八章 银铺第五十五章 诸将第一百零一章 困境第一百五十八章 杨荣离京第五十四章 吴士涟的绝望与希望第一百二十三章 旱情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单第二十五章 会试第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鳞开第七章 定国公的野望第八十九章 开海第八十八章 高阳伯李文第一百一十章 少府的工作第一百六十七章 内阁调整第六十七章 当年千里追异人第二十二章 大明边军现状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抚第八十二章 钱夫人之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钱第一百五十五章 瓦刺使团的到来第一百二十三章 黄河危局第六十九章 松花江水师第六十章 徐有贞的目的第一百二十九章 如鲠在喉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寿几何?第三十三章 有变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报传来第一百七十二章 张宗周孤身归北第六十八章 诸子第二十二章 天灾与人祸孰重?第六章 此祸已种萧墙间第三十章 宿卫宫中第八十四章 沙县民变第一百三十九章 杨溥的政治理念第九十九章 浔州城下第七十章 悬危之计第十九章 破朝鲜之策第一百三十一章 庆都公主驸马三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第二百一十九章 卫所腐朽的背后第三十四章 交趾战况始末第七十九章 北京的工业体系第七十一章 大朝会第四十八章 新任衍圣公第一百六十六章 战略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