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报传来

第一百二十八章捷报传来

首先,大明对燕然山以西,大片土地并不是太熟悉的。

要知道,即便是永乐扫北五次,也并没有深入西域,没有深入天山南北,所以不管是兵部,还是五军都督府的档案之中,这方面的地理资料,都是一片空白。

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困难。

而今趁着瓦刺大军还没有走远,冒险一击,未必不能大胜,但是等与瓦刺大军脱离接触之后,再想找到他们就难了。

一旦拖到秋天,漠北大雪纷纷的时候,那就是一场灾难。

漠北一带可以用兵的时机是很短的。

所以石亨很清晰的知道,杨洪的办法,其实是一种敷衍。

其实杨洪看似平静,但此刻也动了真火。

是的。杨洪不想打。

倒不是杨洪不想立战功,而是他最理解朱祁镇的战略意图。

朱祁镇的战略意图,就是步步推进,不求一两次大的战略会战的胜利,而是对漠北草原一寸寸的侵吞,并将草原上的牧民从游牧变成定居。

真正的将漠北纳入大明的管辖之下。

而燕然之战,已经漠北东部大片土地纳入明军的掌控之中,算算时间,大军在漠北活动的时间窗口,也不过几个月左右。

对于剩下来的几个月,杨洪更想修建出一座城池,为留守的明军做更多的保障。而不是去冒险进攻瓦刺。

取得一场在皇帝看来徒劳无功的胜利。

更让杨洪受不了的是,杨洪感受不到石亨对他的一点点的尊重。就算不说杨洪比他高上半截,单单说他们两人都是国公,也算是同殿为臣,石亨在面子上也要过得去。

但是石亨根本没有。

两人之间的空气凝固到了极点,只能让郭登来来回回做和事佬。

杨洪最后说道:“既然如此,就请圣裁吧,不过在圣旨下来之前,我作为征虏将军,大军行止要听我的,先行撤退。”

石亨冷笑一声,也不多说,扬长而去,说道:“好。”

如果石亨本部没有失去战斗力,石亨还敢独走的,但是而今石亨所部元气大伤,如果单单靠石亨所部的实力,即便是追了上去,也不打不过瓦刺大军。

杨洪所谓请圣裁,根本就是糊弄人。

这里去北京,一去一回,十天半个月已经算快了。等圣旨回来了,黄花菜都凉了,什么战机都没有了。

只是石亨能说什么?只能冷哼一声而已。

杨洪见石亨走了,也不在意。

经过这一事,双方的矛盾,几乎表面化了。

杨洪说道:“石亨建立奇功一件,损失惨重,之后的战事就不要他参加了,漠西那边,先不去管,我已经查明,瓦刺并没有将漠北所有人都带走,他们分别藏在北海一带。你就带本部人马去一趟吧。”

郭登立即说道:“末将明白。”

这对郭登来说,根本就是捡功劳。这些部落根本没有对抗大明之心,此一去,估计能俘获不少人丁,马匹。

杨洪说道:“速去速回,准备在漠北建城,这些都是有用处的。”

杨洪追石亨太急,但是也发现了在漠北草原之上,有很多残垣断壁,这就是元朝时期,富夸漠北留下的痕迹。很多城池的遗迹。

对于蒙古人来说,这些城池毫无用处,但是对杨洪来说,这些城池就有用的多了,如果不是因为和林距离东北有一点远,杨洪未必不想将和林城再次修建起来。

但是他已经在地图上选了一处水草丰盛之地,在他看来,这个地方,甚至可以开垦出一些土地。

这个地方就是元代的黑林行宫所在之地,在克鲁伦河上有,附近有一处分水岭,东边乃是克鲁伦河,西边的河流都流入北海之中。

好几道河流都在这里发源。

当时元代留下的痕迹,早就不能用了,必须重新修建城池。

但是大军人数不少,但是全部让士卒来做,士卒也是有怨气,正好抓来一些蒙古人,毕竟将来住在这里的也是这些蒙古人。

所以,杨洪让郭登快点。

杨洪的目光相当毒辣。

这个地方就是后世的库伦,现代的外蒙古首都乌兰巴托。想来在城市选址上,古代现代很多人目光都差不多。

于是这样大军缓缓的东去。

杨洪也上奏修建城池的事务。

而此刻,捷报已经传到了京师。

信使一入长城,就大声高呼:“燕然大捷,忠国公石亨斩首七万,也先伏诛。”

一瞬间欢乐的海洋从长城脚下一波波的向北京城而来。

正统十四年的战事之中,宣大地区是受到摧残最重的地方,听到这个消息,更让不知道多少喜极而泣,家家户户纷纷烧纸,将这个大好消息传给先人。

一时间呜呜的哭声,带着喜悦环绕在宣大地区之上。

但是捷报传到了居庸关之后,又是不一样的变化。

如果宣大地区,是欢喜之极,触及当初的悲痛,但是居庸关以南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即便瓦刺最猖狂的时候,他也没有打破居庸关。

故而居庸关南的百姓,虽然对瓦刺也是恨之入骨。但是总体来说,并没有切肤之痛,他们更多是欢喜。

毕竟京营士卒大多都是河北人士。

整个河北才数百万人,京营就有数十万,这个人口密度,细细算起来,几乎每一个人都扯出一个当兵的亲戚。

故而如此胜利,更让河北百姓感受深受。

在这种一层层的传递之中,石亨这个形象在百姓的心中建立起来,如果之前的石亨还是天下闻名的大将,而今石亨的名声一跃而起,似乎能与开国,靖难诸将相比了。

石亨就有了最大的本钱,与护身符,那就是名望。

足够让朱祁镇投鼠忌器。

虽然百姓心中所想的石亨,与现实之中的石亨估计不是一个人。

等捷报传到了北京城之中,更是所到之处,掀起了一阵阵欢乐的海洋。

自从永乐年间之后,朝廷再也没有遇见如此大胜,从百姓到百官都喜气洋洋的。

这个时候,朱祁镇正在批阅奏折,却是韩雍报捷,断大藤峡,深入大藤峡之中,打通了航道,但是大藤峡之中的侯大苟并没有与官军接战,而是一触即走,斩首不过一两百级。

同时,韩雍也报告了,似乎桂西土司在黄家之事后有些不稳

黄家的事情,朱祁镇已经令刑部给批了。

刑部给的意见是斩首。

不管是以子杀父,而是以弟杀兄,都是十恶不赦。

自然没有什么好下场。

朱祁镇也没有什么意见,已经批下了,人头早就斩了下来。

似乎桂西土司对朝廷的举动,未必是全部赞同的。岑家总体上是偏向朝廷的,但是有地方的土司并不偏向朝廷,对朝廷这种加大干涉土司内部事务,有些不满。

朱祁镇有些举棋不定。

是让韩雍以怀柔之策应对,安堵地方,在北方战事告一段落之前,不惹出大事来,还是继续以强硬的手腕镇压下去。

“大捷。”范弘几乎被门槛绊倒,扑到地面上跪下说道:“皇爷,燕然大捷。”

第一百一十四章 皇太后病倒第五十三章 于谦归来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寿几何?第五十五章 送别第五十八章 丰收第四十四章 李时勉到第五十一章 顿兵城下第三十七章 善后第一百四十章 刘定之请缨第二章 云南局势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阅武学第二十八章 朱见濬与权力第一次接触弟七十三章 大计第十章 大雪纷纷第七十八章 大越皇帝第一百四十四章 是天灾非人祸第一百零六章 足利义政第七十七章 于谦说太皇太后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晒盐法第一百三十章 庆都公主驸马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统十四年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东的灭顶之灾第四十九章 烟火群山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试探第八十五章 蒋贵第一百三十二章 庆都公主所求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六十五章 欲平安南,先定广西第一百九十五章 张辅的落幕第七十四章 三喜冲厄第一百二十三章 黄河危局第八章 辽东之战的战略规划第十二章 见义必为,非勇也第十九章 百姓苦第一百零五章 暗潮无声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捷之后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东阳的手段第一百三十八章 封爵风波第一百二十二章 地震第四十一章 石亨第七十三章 试行天下第二百五十章 京观第七章 对五军都督府的改造第九十一章 开海三第二百零一章 决战前夜第五十八章 朱祁镇的执念第三十三章 另外一扇门第五十四章 围剿之策第一百零七章 掀牌第一百三十九章 分殊定理外王道第一百一十四章 议麓川五第五十一章 弹劾曹吉祥第八十二章 西宁读书人第九十九章 西军脆败第一百六十六章 正统四年的大水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入京城已忧心第八十章 西宁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七十四章 郭登的判断第一百七十四章 满壁荒唐纸第三十三章 生吃蝗虫第九十六章 开海八第十四章 粮食危机第九十八章 李满住的决断第一百四十九章 黄河大工第七章 定国公的野望第七十二章 门头沟至京城线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贤的决择第六十二章 于谦入京第一百零九章 倭寇出没第五十五章 奴儿干都司第五十三章 五月政务第一百四十六章 黄河改道第三章 西南风波起第三十二章 辟雍堂中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本堂第五十九章 清丈土地的内情第四十四章 凭祥城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第二百三十七章 伤亡惨重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巡第五十九章 北方战略构想第三十一章,祭大成先师第一百三十九章 杨溥的政治理念第二十八章 江南重赋第一百二十一章 拜将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后的反扑第一百八十二章 吴瑾扬名第四十八章 新任衍圣公第一百四十章 刘定之请缨第一百三十章 太子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决定第二十三章 直隶省内部问题第一百二十五章 巡城第五十五章 斩尽天下不平事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北征兵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二十九章 武学开学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