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传国玉玺

第一百三十三章传国玉玺

边墙并不雄伟,甚至看起来有一些简陋。

原因很简单。

这一段边墙并不是防御重心,大明之前的防御重心一直在宣大。到了明中后期,防御重心才转移到了这边。

比如皇太极就从这一带破关的。

这一带边墙真正修整,要到明中后期了。

而现在,边墙外面数千里都是大明的地盘,这里的边墙更没有修整的必要了。为了大明或许还会有万里长城,但是决计与后世长城的路线不一样了。

在长城之内,人烟虽然渐渐变少了,但是总体上还是有的。特别是边墙附近,有大量的卫所屯田。

如果单单看粮食的种植面积。

很难想象,这些土地在朝廷账册之中,已经很多年颗粒无收了,还要朝廷拨款补给。

诚然,长城脚下,因为气候等原因,这里的亩产并非那么高,甚至很多地方,都要种高粱。

但是总体上来说,还不至于到这种年年绝产的地步。

不过,即便是修河北水利的时候,这一带也被下意思的忽略了。却也是事实。

只是这个局面,很快就能改观了。

在漠北大捷之后。

朱祁镇有大把大把的时间,来调整卫所之中的积弊。

出了长城之外,景色就变成苍茫起来。

不说别的,似乎所有的一切都是回到了大自然的本色,人类的存在,根本没有给世界带来一丁点的变化。

唯一的变化,或许就是这一条行进在山峰之间的驰道了。

即便是驰道也改变不了,大自然的侵蚀,大片大片的杂草,从驰道下面煮过的熟土之中冒了出来。

颇有欣欣向荣之态。

这也让朱祁镇注意到一件事情,那就是驰道的维护保养问题。

驰道修建了好些年了。

也有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维护保养的问题。即便是硬木在露天环境之下,腐朽的速度也是想快的。

“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用上铁轨。”

从喜峰口以北,山路虽然不是崎岖,但是一路上坡,。唯有翻过马盂山之后。就豁然开朗。

此刻正是秋高马肥之时。

大队大队的骑兵各种各样牲口,大概有几十万头,铺满了朱祁镇眼前的视线。

人一过万,无边无沿,牲口更是如此,草原之上视线很是开阔,依旧看不到边际。但是朱祁镇也能看得出来,来迎接的朱祁镇的人,分为两种。

一种是大明士卒,也就是在大宁的驻军,在方瑾的带领之下,来迎接朱祁镇,其中也端木瑞,以及和勇等官员。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声声高呼,声震原野,无数蒙古牧民全部跪到在脚下,朱祁镇一眼看过去,看不到一个抬头的人。

吴瑾却很是紧张。

朱祁镇身边数万士卒,都是由吴瑾带领着。

吴瑾虽然是蒙古人出身,但是朱祁镇却也信得过吴瑾,吴瑾已经用自己家族之中无数鲜血证明了他们对大明的忠诚。、

故而这一次北伐,几乎将京师,宣大,海西的兵力调空。留守京师的就是吴瑾。

朱祁镇却毫不在意,一挥手,令左右分开,朱祁镇纵马而前,令众人向前。

忽然有一个人拉着一个小孩子出来,跪倒在地面之上,说道:“蒙古大汗,太师拜见大明天可汗。”

朱祁镇目光一凝,看向方瑾。

方瑾立即说道:“陛下,这两人是这数日之内,带着千余部众来投,臣来不及分辨,只能请陛下示下。”

朱祁镇冷哼一声,没有说话。

他也知道方瑾恐怕也是有一点私心了。

估计是想给他一个惊喜,朱祁镇看着两人说道:“你们都是何人报上命来。”

这个老者说道:“臣乃蒙古太师毛里孩,他就是蒙古先大汗脱脱不花的幼子马克古儿吉思,黄金家族唯一的嫡系血脉。”

朱祁镇心中已经有了预感了。

这或许是这一次北伐的最大收获。

朱祁镇说道:“所来何事?”

马可古儿吉思,上前几步,跪在朱祁镇脚下,将一个包裹在黄布之中方块物双手呈上。

朱祁镇身边甲士,立即上前双手接过来,呈给朱祁镇。

朱祁镇打开一看,却是一枚玉玺,朱祁镇看了上面的文字,心中一动,却将这玉玺给了身边的李贤。

朱祁镇已经有所怀疑了。李贤更是颤颤巍巍的双手接过来,细细观看,却见上面有篆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还有一块金镶玉,乃至于正面侧面的刻字。

李贤上下左右,细细看过一遍,立即跪倒在地面之上,说道:“恭喜陛下,这乃是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这四个字一出来,朱祁镇身边所有人欢喜万分。

朱祁镇双手接过,细细摩挲,随即看向马可古儿吉思,以及他身后的毛里孩。毛里孩立即会意,膝行几步说道:“天地有置大皇帝,而今草原是您的牧场,天下是您的跑马地,成吉思汗的子孙,想请你的统治之下,有一席之地。还请大皇帝宽容。”

朱祁镇看着跪在下面的一老一少,知道他们也是形势所迫,不得不为而已。

对于蒙古人来说,在生存面前,背叛从来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如果不是孛来起兵反对也先,被也先打得落花流水,在也先的压力之下,毛里孩只能带着马可古儿吉思,东躲西藏。他们所有的千余部众,就已经是察哈尔所部仅有的人马了。

所谓察哈尔部,就是元朝怯薛军的后裔,从来是蒙古人大汗的直属部众,也就是黄金家族的铁杆部众。

愿意为黄金家族奋斗到最后一刻。

只是面对瓦刺强大的实力,他们是没有任何办法的,在明军北伐之初。

他们还有一些侥幸心理,如果这一次瓦刺与大明两败具伤,他们或许还能在草原之上立足,但是而今燕然山一战的结果,让他们彻底打消了在草原之上立足的想法了。

明军五万破十三万,并令也先身死,这个结果太骇人了

如此一来,他们只有一个办法了。

投靠大明。

别无他法。

只是当狗也有不同的当法。

为了争取最好的待遇,就把他们最大的底牌给交出来,就是这个传国玉玺。也未必是真的。

朱祁镇自然不在乎。

他在乎的仅仅是传国玉玺的政治影响。这东西到了朱祁镇手中,朱祁镇说他是真,自然是真的。

其实现在传国玉玺对大明的影响已经不大了,大明数代皇帝的经营之下,大明江山早已牢不可催了。

传国玉玺仅仅点缀而已。

朱祁镇说道:“好,李贤拟旨。”

李贤立即答应一声,有人将案几从一边的马车之上搬了下来,李贤铺纸淹研磨一气呵成。朱祁镇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封马可古儿吉思,为大明恭王,承元之后,世袭枉顾。”

此言一出,这个小孩子还不知道其中内情,只是按规矩磕头而已,但是毛里孩眉目之间失望之色,却是难以遮掩的。

如果在这里的是太宗皇帝,或许会答应下来,但是朱祁镇一直要郡县漠北,今后孛儿只斤家族就如唐代阿史那家族,未必不能成为勋贵家族,如果有什么非分之想的话,专司为大明皇家跳舞,也是可以的。

第一百三十章 谢家的家底第六十七章 魏国公入处州城第一百四十一章 锦衣卫的手段第十六章 大捷消息第六十七章 朱祁镇的后宫第六十五章 杨士奇与于谦二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为天第七十三章 矿业第八十四章 陈怀第一百一十章 少府的工作第七十章 杨士奇治水意见弟七十三章 大计第十五章 遗诏二第八章 修律vs修例第二百四十一章 失控的局势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兵堪战第一章 襄王金册第一百二十章 盐法开中法第八十七章 朗氏内忧第八十六章 乌斯藏第十七章 王恕的犹豫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三十五章 冷眼旁观新世界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东阳的手段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六十六章 大疫第一百二十章 盐法开中法第一百六十四章 太皇太后崩第六十八章 诸子第十六章 李瑈的应对第六十九章 多事之秋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兵堪战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国公的死讯第十章 老臣于谦第五十三章 粉身碎骨浑不怕第一百四十四章 襄王监军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南捷报第一百二十二章 地震第一百一十五章 罗伦之心第三十一章,祭大成先师第七十九章 歃血为盟第四十八章 南洋卫第二百一十六章 震动天下第十六章 大捷消息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彪到龙城第一百零三章 韩雍的手段第九十章 贝琳第十三章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第一百一十七章 易知单的利弊第一百二十一章 钱法第八章 断事官第一百三十七章 为大皇帝贺寿第九十六章 军工的发展第一百一十 章 议麓川第五十章 粮仓案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学的意义第一百二十九章 如鲠在喉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举天下工场事第四十四章 凭祥城下第三十七章 杨溥难题第一百四十九章 昆图的法会第六十章 辽东局势的漏洞第一百六十七章 内阁调整第八十一章 黄河水患第一百五十六章 尘埃落定大本堂第一百一十章 粮与银第二十六章 陈文的杀手锏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文数字第一百三十九章 分殊定理外王道第三十四章 黎思诚第一百零九章 谅山之战之构想第二十章 真相第九十五章 大云南第九十八章 李满住的决断第二章 大明九边考第二十一章 北方民生之多艰第三十七章 北京城的营造第八章 千秋万寿宴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东北战略第一百一十七章 横绝大漠第九十五章 大藤峡背后第一百七十四章 满壁荒唐纸第七十四章 郭登的判断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谋主第四十三章 石炭第十八章 河北营田第一百二十七章 将门虎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将死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单第十四章 礼简而刑繁第三章 灾年第五十六章 朱祁镇之心第三十四章 黎思诚第一百一十八章 西南定策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间再无亦失哈第六十五章 杨士奇与于谦二第十三章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第七十八章 大越皇帝第五十二章 南北之争第二十三章 从直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