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长乐未央不夜城

第十二章长乐未央不夜城

阅兵之后,整个北京城都陷入一种欢乐的气氛之中。

虽然北京是大明兵力最密集的地方。

但是还有很多百姓没有近距离观看过,大明的战争兵器。

这一次参与阅兵的军队,一共有一万多人,他们虽然在长安街接受校阅,但是要横穿整个北京城。

无数百姓沿街观看。

阅兵结束之后,更是无数欢颜的开始。

朱祁镇更是开放了半个宫城。紫禁城当然不能让百姓进入,但是三海子以西的西苑,却是可以的。

于是乎,在朱祁镇以身作则之下。

京城大家族纷纷开放了自己的园林,一时间整个北京城都处于欢腾之中,特别是宫城西门进入宫城的百姓,更是络绎不绝。人山人海。

要知道,这样的机会,一辈子未必有一次。

后世皇宫褪去了政治色彩,依旧是大部分中国人去北京的必去之地。而今的宫城更是所有百姓想去的地方之一。

大部分百姓扶老携幼,进宫城只为了沾沾皇帝的贵气。

大明中军,几乎全员出动,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沿着三海子将宫城东侧,包括紫禁城,南苑,万岁山等地方封锁起来。

不许百姓进入。

这样的欢腾,入夜时分才进入高潮之中。

天黑了之后,无数灯火明了起来。整个北京城,家家户户张腾结彩,在大街之上,还有大户人家建的大灯。

在长安街上,还有少府为主能工巧匠,营造出来的万寿灯山。无数灯火在一起,远远看上去,就好像是一座山都在发光一般。

而后有烟火冲天而起,九门齐放,整个北京城都笼罩在一片硝烟与烟火之中。

而团城之中,朱祁镇也与群臣痛饮。

团城在一个岛上。此刻以团城承光殿为中心,摆满了无数筵席,灯红酒绿,美味珍馐,次第罗列。

很多菜蔬都是少府用海运运到天津 ,用驰道飞驰而来。

而团城本身面积不大,承光殿之中,更是容纳不了这么多大臣,于是承光殿之中,都是国家重臣,也就是在承天城楼上的那一批,外围乃是普通大臣。

如果真正是小官,也只能在北海边上搭建帐篷,容他们用餐了。

虽然里面都安置了火炉了。但是在腊月初,在这种环境下吃饭,也不是什么太好的体验。但是对很多七品小官来说,这都是非常难得的体会了。

就好像刘长托了他几个同学的帮助,也加入这一场大宴之中。他们只能遥遥听远处的歌舞,根本听不真切。

但是这对刘长来说,也是非常难忘的事情了。

不仅仅是刘长,正统三十年这一场千秋万寿宴,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深刻的记忆。

太祖皇帝不慕奢华,太宗皇帝爱打仗,仁宗皇帝在北京时间太短,并没有在北京城之中留下太多自己的印记。

宣宗皇帝比起几位皇帝,是一个爱享受的。

但是他喜欢的不是欢宴,而是蟋蟀,书画。

朱祁镇登基以来,前期是太皇太后当政,太皇太后罢一切不急之务。

什么夜宴从来没有过的。

朱祁镇亲政之后,有忙碌于各种事情之中,生活虽然不能说是自苦,但也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

要知道这一场千秋万寿宴下来,就要花几十万两银子。

足够朱祁镇打一仗了。

这也是朱祁镇不愿意办的原因之一,只是有时候国家庆典,也是国家大政的一部分。这一场狂欢。

与其说是庆祝朱祁镇四十大寿,还不如说庆祝大明北收漠北,西并西域,南有交趾,东灭朝鲜。远迈汉唐,直追前元的武功之盛。

不过,承光殿之中真正气氛欢腾,却是在朱祁镇避席之后。

朱祁镇在的时候,各方行礼如仪,一唱一饮,都是按照礼官的节拍来。虽然庄重,但是却失了夜宴之趣。

朱祁镇也明白这个道理。

有领导大家玩不嗨。

朱祁镇避席之后,倒是听见里面声音大了起来。

不过,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风格,大明即便这样的夜宴,也不会如唐代花萼相辉楼极乐之宴那么放荡形骸。

不要说皇帝下去跳舞了。

所以即便朱祁镇出来了,也不过是彼此劝酒多了起来,或许有几个人酒兴大发,写下几首后世所有没有的名篇。

朱祁镇出来之后,一摆手,怀恩为朱祁镇披上一件后后的披风,就远远退后了。

团城之所以被称为团城,却是有一段地方是修建城城池的模样。

于是乎,朱祁镇拍着女墙一步步走在城头之上,仰天一望,漫天星辰交相辉映,远处一看,却见一道道火树银花冲天而起,在这一片火树银花之下,却是满城的灯火,似乎要经夜不灭。

朱祁镇一时间觉得,似乎这天地倒转了,这地面上的灯火就是天上的星辰,而四周环绕的烟花,就是一簇簇流星。不,不仅仅是流星,分明是流星雨。

朱祁镇一瞬间,居然有些贪恋这样的繁华。

是的。

大明而今再热闹,也比不上后世一个城市的夜景,而这一场夜景,朱祁镇要用几十万两银子才能有一次。而在后世很多的大城市,却是每天都有的。

但是对这每一缕光,每一束烟花,都是有感情的。

这是他三十年来,励精图治才有的景象。

没有他无数可夜里,将无数问题贴满墙,面对清冷的月光与烛光,缓缓的踱步,去思考这一个个问题的联系,已经解决的办法。

不是他将大明财政情况制成报表,每天去看看到底什么地方才有继续挖掘的余地。

没有他如履薄冰又大刀阔斧的改革军事,选拔一个个将领,并各安其所。

没有这一切的一切,就没有而今的局面。

不敢想象,历史上的成化元年。也就是而今的正统三十年。

历史上那一个朱祁镇死的时候,却将各种边患留给了自己的儿子,辽东女真,漠南,河套,乃至于青海的鞑子。

南方大藤峡,都掌蛮。

海上还有海盗。

而今朱祁镇手中的却是一番盛世景象。

美丽的让朱祁镇有些担心。彩云易散,琉璃易碎,世间的美好从不长久。

而今朱祁镇也不得不承认,他的身体虽然还没有太多感觉,但是他已经过了他一辈子最好的年华。

之前的路,还是有迹可寻的。

毕竟,朱祁镇虽然做得很多,但是本质上,并没有超过历史上很多明君做的。而今如果盖棺论定,朱祁镇并不觉得他的评价能高过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有本朝太祖太宗多少。

之后,他想要的事情。

成功了是千古一帝,绝对能超出这几位一个段位。如果失败了,估计要真正与汉武帝相提并论了。

毕竟汉武帝在古代评价是有亡秦之失,免亡秦之祸。

大明元气很足,即便他失败了,估计也不可能亡国的,但是会变成什么样子,就不知道了。

“陛下。”朱祁镇忽然看见一个人缓缓的过来了。

朱祁镇定睛一看,却是胡濙。他连忙上前,搀扶住胡濙说道:“先生,怎么出来了?”

胡濙说道:“我老了,怎么能与那些小子们疯疯癫癫的啊。”

胡濙这一句话说得底气十足,其实在筵席之中,年轻人很少,最年轻的也不会低于四十岁,更多是在五十六十岁。

这就是大明权力层的年龄结构。

但是对于今年九十一的胡濙来说,叫他们一句小子,绝对没有一点问题。谁让这位老先生是他们所有人的前辈,而且也是一位人瑞。

第十八章 令人头疼的孙太后第六十六章 突击兀良哈第一百四十六章 黄河改道第十六章 吾道成矣第一百零九章 倭寇出没第一百零八章 麓川第二十章 治水三人小组第三十九章 整顿九边第一百二十四章 杨士奇最后谏言第一十七章 皇后监国第一百一十二章 议麓川三第八十六章 大婚第四十章 思任发之死第二百零五章 希望的烟尘第一百零一章 思明府之变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预想第一百三十九章 分殊定理外王道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药苦口第八十一章 马政第六十四章 肇州攻防战第八十六章 大婚第一百一十五章 侍疾第一百三十三章 夺会昌伯爵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后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一百三十七章 北京城中的税收第五十二章 负担第三十八章 五世说第七十五章 白沙书院第一百零五章 朝鲜延边之战第一百六十九章 卢沟河水情第九十九章 定风波二第四十五章 安南之粮第五十七章 三省大震第一百三十八章 瓦刺退兵第八十五章 蒋贵第八十七章 江南士绅家族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围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难题第六十章 明浪第六十章 辽东局势的漏洞第十章 大雪纷纷第三章 西南风波起第一百四十三章 早膳第四章 都掌蛮之灭第七十章 肇州破敌第十八章 陈纲案第八十六章 合流第六十二章 肇州第八十章 冼景主持天理报第五十五章 诸将第九章 内阁增补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方铁都第一百四十章 瓦刺使团第四十章 武学派系的雏形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战后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定策第一百七十三章 脱脱不花赌赢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藩王危机第二百四十一章 失控的局势第五十一章 三级教育制度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余声第十五章 徐有贞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贤的机遇第一百二十九章 宁化巡检韩铁城第三十八章 杨溥请辞第一百七十章 东厂内第二十五章 会试第三十七章 汉城之战第八十四章 陈怀第五十八章 朱祁镇的执念第六十章 一树梅花开第八十六章 合流第一百零九章 谅山之战之构想第八十三章 日本两幕府第七章 对五军都督府的改造第二十六章 换讲官之意第十八章 陈纲案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国公的死讯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五十五章 斩尽天下不平事第三十八章 景东之战第二十九章 尘埃落定大藤峡第一百零四章 周忱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军对峙的开始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机的初应用第三十五章 精简少府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举天下工场事第五十七章 驰道利弊第一百七十章 海河方案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军对峙的开始第四十八章 广西战事第八十五章 更改方略第七十三章 试行天下第七十一章 教子第九十二章 百官条例之内阁第二百二十六章 屠城之后第一百四十一章 锦衣卫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