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情势越发急迫

bookmark

周正将一群人叫到登州,商讨目前的情势。

周正坐在首位,孙传庭,孟贺州,金国奇,张存仁,何可纲等人分列两旁。

孙传庭是周正的幕僚,一直扮演他的代言人,看了众人,与周正道:“大人,目前,我们有非常的多事情要做。第一,整肃军队,既要调兵,也要确保东江镇万无一失。第二,要摸清山东,河南等地的匪情,有针对性的征剿。第三,要对山东境内的民生进行恢复,需要梳理山东官场。第四,要筹措钱粮,做好剿匪的灾民、难民安置事宜。第五,我们要注意西北战场,决不能冒进,不能有大功。第六……”

孙传庭早有准备,慢条斯理的说着,众人则默默的听着。

现在的局势很复杂,剿匪迫在眉睫,偏偏他们不能放手去征剿,否则引起朝廷的注意,就会有言官疯狂弹劾。

周正看着众人的表情,微笑着道:“你们无需紧张,凡事我在上头,你们尽管放手听令行事。”

众人连忙倾身,道:“末将谨遵大人之令!”

这些人都是跟随周正日子不短,之所以愿意追随,除了钱粮等问题外,最重要的就是周正从不诿过于下,一力扛起责任。

这样的抚帅,谁人会不愿跟随?

周正又看向孙传庭,道:“我们眼下要做什么?”

孙传庭道:“我听说大人正准备建立军情处?可以命军情处尽快收集山东境内的匪患,豪强,以及与贪官污吏勾结等的情况,以待大军从容征剿。”

周正嗯了一声,看向孟贺州,道:“你即刻安排。”

孟贺州倾身,道:“下官领命!”

孙传庭继续道:“第二,大人以巡抚的身份,召集山东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三司,以及各级知府,命他们前来觐见大人,陈述山东匪患等情况,必要的,大人可以杀鸡骇猴,确立大人在山东的权威,为剿匪,民生等扫除障碍。”

孟贺州看了眼孙传庭,没有说话。

周正在永平府,河间府搞的那些,不能如法炮制的拉到山东来,山东涉及的官员,勋贵公卿,甚至宗室亲王不少,一个不好,绝对没有好下场。

山东不是永平府,现在的朝廷也不是当初的朝廷,周正也不是当初的小小的监察御史了。

周正沉吟片刻,道:“除去兖州府,其他的应该问题不大,我找机会,拿下一两个知府立威。”

兖州府,是鲁王的封地,鲁王的地位不一般,要是他弹劾周正,现在的崇祯,没那么轻易就会放过周正的。

孙传庭道:“是。大人是巡抚,拿下一两个知府问题不大。压制住山东的官场,大人可以分做两路清剿,动作要慢,不要争抢什么功劳,半年后出山东,清扫大名府,保定府,然后,再坐观风向,看朝廷的意思。”

周正是‘戴罪之身’,凡是都得谨慎,一个不小心,言官们翻旧账,朝廷以及皇帝,肯定不会客气分毫。

周正听懂孙传庭的意思,点点头,道:“我们不能不动,金总兵,你的一万人,分做三路,出莱州府,向青州府等做试探,主要清剿山匪等,大股的以及白莲教,先别着急动。”

国之将亡,必出妖孽。

大明现在各处风雨飘摇,装神弄鬼的东西到处都是,白莲教,是其中最为出名的。前些年,在北直隶河南交界,有一个白莲教头头甚至还公然称帝,拥众数十万,震动朝野,最后被卢象升给剿灭。目前,白莲教主要据点在山东,河南一带,人数零零散散依旧十数万。

金国奇出列,抱拳道:“末将领命!”

周正又看向孙传庭,沉声道:“以巡抚衙门的名义,传令山东三司以及各府,要求各级官员立刻来见我,商讨剿匪之策,凡是告假、推脱的,没有切实理由,让他们写好辞官奏本!”

“是!”孙传庭道。

周正站起来,道:“其他事项,交由孙先生统筹,务必尽速整顿军队以及钱粮各项,随时准备全力剿匪!”

一群人齐齐站起来,抬手道:“遵命!”

周正一声令下,登莱两府迅速动作起来。

山东三司以及各府官员收到周正的命令,态度各异,纷纷串联,窃窃私语。

周正的‘凶名’在外,永平府,河间府杀了多少士绅官吏,带兵也只打硬仗。现在巡抚山东,是他们最上级,不敢不理,却又害怕周正来永平府,河间府那一套。

不少人磨磨蹭蹭,不敢去登州府。

周正则不理会那么多,他有太多事情要做,单整肃军队,筹备钱粮,摸清山东的匪情就足够他忙的了。

周正这边正忙碌着,再次发生了一件大事情。

倒不是明朝,却也是明朝。

建虏大汗黄台吉囚禁四大贝勒中的中阿敏,彻底扫除障碍。与崇祯八年九月底,改族名为‘满’,改国号为‘清’,正式登基称帝,年号‘崇德’。

建虏的这一举动深深的刺激到了大明朝廷以及大明皇帝崇祯,据说崇祯在金銮殿上,怒吼不止,训斥百官。

‘满’?‘清’?又‘崇德’,这是何意?桩桩件件全都冲着大明去的!这是意图要吞下大明啊!

崇祯怒不可遏,朝廷百官自然更是愤怒。

崇祯,明廷接连下了十几道诏书以及命令,其中要求辽东继续北进,做好平辽准备,还下旨给周正,命东江镇不得抽调士兵,要持续威慑建虏,整军备战。

建虏正式建国称帝,列土封疆,真正的与明朝对峙,展露野心,深深的刺激了明朝。

但明朝无力平辽,注意力依旧在西北,尤其是中都凤阳。

崇祯接连下旨给卢象升,严令他限期收复凤阳。

卢象升调集重兵,从多路出击,准备进攻凤阳一带的流寇,乱匪。

整个大明都瞩目这件事,朝廷上下忧心忡忡,周正也接到命令,要他尽快率兵,进入河南,协助剿匪。

随着乱匪的不断获胜,朝廷失去掌控的府县越来越多,乱世征兆越发明显,明廷虽然依旧占据攻势,还是人心惶惶,惶恐难安,甚至传出崇祯皇帝日日以泪洗面,恐做亡国之君的流言。

第二章 打人啦第一百五十七章 盐的祸第三百七十六章 天不留人第七百章 你会做首辅吗?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用的棋子第三百八十三章 辽东之扼第一百四十章 荒谬之言第一百四十四章 吊唁第六百七十三章 安排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权旁落第三百零六章 奸诈父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安排第六百四十六章 混乱第五章 反转(求收藏,推荐~~)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权旁落第八十五章 我要反击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们也抓第三百三十八章 钦定逆案第一百五十一章 禽兽不如的东西(求订阅)第五百八十三章 宫外宫内的风第五百零九章 要结束了第两百四十一章 真的是狠第四百五十二章 无休无止的党争第三百八十章 刘六辙被打第两百九十一章 动手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这是要决战啊第一百四十八章 黄台吉要岁币第六百三十四章 比如第七百零五章 回京第两百五十章 还笑得出来第两百六十一章 见新皇第两百三十三章 八大皇商第两百八十章 服软第两百八十八章 抓盐商第六百零五章 翻供第七百一十章 边患第三百五十七章大胜之际第一百七十八章 全胜第一百六十五 不放!第十九章 算计周正第六百三十九章 交换第一百四十六章 安排第六百五十章 好风借力第四百四十五章 内忧外患第七百零四章 了局第一百四十七章 客栈被围第六百九十四章 晋国公第三百四十七章 白热化第五百九十五章 君臣相悖第四百二十三章 党争的龌龊第七十六章 第一次家庭会议第六十二章 我宰了你第五百四十八章 大闹户部第一百一十六章 我就是来挑衅的第六百九十二章 变化第四百七十章 诡异多变第五百三十八章 一分不能少第七百二十一章 无以为继第四十四章 破局第七十七章 风情一脚(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一章 最大的变数第三百四十六章 拼杀第六百七十七章 分化与集中第四百六十八章 民心第四百八十三章 决裂第四百二十四章 进攻莱州府第五百零二章 新格局第一百零一章 你要侍奉好信王第五百八十章 潼关第二章 打人啦第四百六十一章 对战高迎祥第一百零三章 被毒蛇盯上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家都是戏精第七百一十九章 胡言乱语第三百五十三章 置之死地第四百八十七章 哗然第两百七十一章 魏忠贤的家产第五百六十四章 宏图一角第四百九十八章 有骨气的范文臣第四百四十一章 叛逆到处有第三百六十七章 哭爹喊娘第三百九十三章 备战第两百三十九章 慌了慌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入城第四百六十七章 下马威第六百八十四章 钱第五百九十九章 突来的圣旨第九十一章 站出来第五百四十三章 权力划分第三百八十二章 票号第六百四十八章 京察第六百三十九章 交换第三百八十二章 票号第七百二十七章 奏效第三百二十四章 安定行动第六百六十七章 狗咬狗第两百三十一章 不知死活第六百二十三章 突围方向第五百四十八章 大闹户部第六百零三章 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