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北上

冒着大雪赶路,周正从京城出发,赶向山海关。

今年的雪格外的大,马车在路上艰难跋涉,几乎走不到一个时辰就要休息,不止是人,马匹等人也受不了。

到了永平府,周正等人暂时休息,接见永平府各级官员。

周正是从永平府起家的,这里的人几乎都是他的嫡系,一个个自然上赶着来拜见。

永平府知府周怀陂坐在周正身前,仔细的介绍着永平府的情况。

周怀陂也是出自九江阁,比张贺仪,寇槐壹等人晚几年,仕途发展也就慢了不少。

周怀陂能到永平府这个周正的大本营,本身也说明了关系。

周怀陂道:“大人,永平府的变法相当彻底,土地,吏治,兵改,赋税,农业,商业等等,进行的十分顺利并且彻底,下官有信心,五年之内一定能彻底完成变法,让永平府焕然一新……”

周正喝着热茶,点头微笑道:“巡城御史给我写了十分详细的巡视报告,你确实做的不错,再巩固两年。”

巩固两年,不言而喻了。

周怀陂立即笑容满面,道:“大人放心,下官尽心尽力,绝不给大人拖后腿!”

周正喝了口茶,道:“嗯。另外,永平府也是支援辽东最近的地方,明年开始,朝廷会着力打造,投入会非常的大,涉及方方面面,你有个心理准备。”

周怀陂没有惊喜,反而慎重的道:“大人,包括哪些方面?”

周正道:“第一,是对永平府的经济,包括农业,商业,工业等进行布局。第二步,是兵工,这个比较复杂,日后你会知道的。第三,是交通,会对永平府的道路进行整修。大致是这三点,明年朝廷会召你入京,仔细与你谈的。”

周怀陂被委以重任,神色肃然,道:“下官谨记。”

周正摆了摆手,道:“好好熟悉一下,日后入京了,地方上的经验也十分重要。”

周怀陂沉色点头,重重应声。

周正又与周怀陂聊了一阵子,便启程前往山海关。

到了山海关天色已经黑了,山海关里,辽东巡抚方一藻已经在等着了。

坐在山海关偏殿,周正与方一藻在聊天。

方一藻笑着道:“大人,辽东目前是一分为二,军事上归卢大人管,民事则归下官,倒也是配合默契,没有什么争斗。”

方一藻的话,显然是在表明态度,对朝廷的一些声音进行解释。

以往的辽东军政两界的官员多有不合,争来斗去,这简直就是一个传统,从万历年间就开始了,历代辽东巡抚,经略都是如此。

辽东主将主官的不和也是导致辽东败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周正点点头,道:“这个你不用担心,我心里有数。说说辽东的情况。”

方一藻这才心里放松,道:“大人,目前辽东在设府划县,登记人口,开垦荒地……大小凌河以北暂时没有动作,目前最大问题,一个是辽东极其不稳,二来是人口,臣等正在想办法。”

辽东是百战之地,从万历到现在数十年,想要正常化,无疑是艰难的。

周正默默听了一阵子,忽然道:“你觉得,明年大军北伐,可行吗?”

方一藻一怔,旋即道:“建虏确实是辽东最大的威胁,消灭建虏辽东才能发展。但恕下官斗胆,建虏并不那么容易解决。一来,辽东地广人稀,建虏经营数十年,正要决战,他们征召出十万军队臣也不惊讶。二来,他们也未必决战,若是不能一战尽全功,那辽东又会回到崇祯年间,大人多年苦心将付之流水。”

周正看了他一眼,端起茶杯。

方一藻所言,也是周正以及大明朝廷上下所担心的,建虏若是不决战,其实与当初朱棣五征大漠是一样,不能克尽全功,建虏迟早会再来,再弄出一个萨尔浒之战,明朝未必还能再来一次北伐。

周正喝了口茶,道:“嗯,我知道了,卢建斗回锦州了吗?”

方一藻道:“应该回了,卢大人之前去了广宁中前卫查探敌情。”

周正点点头,道:“之所以把你放回来,就是不放心,你在辛苦两年,等辽东稳定了,我便让你回京。”

方一藻晒然一笑,道:“大人说的哪里话,下官做事非为升官,这辽东有着几十年唯有的良局,下官怎能不尽心?”

周正眼神欣慰的笑了笑,道:“话我搁下,什么时候想回京,跟我直说就行。”

方一藻倾身,笑着没有说话。

周正在山海关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赶往宁远。

现在的宁远城已经不是几年前,城池扩大了一倍,城墙上都是黑洞洞的大炮,士兵们士气蓬勃,煞气凛冽。

周正在宁远休息了一阵,与驻扎在宁远城的满桂聊了半个多时辰,便前往锦州。

到了锦州已经是晚上了,周正安排一群人休息,带着刘六辙,周德悭进入偏殿。

卢象升与卢象观,曹变蛟等人陪着,众人围着碳炉,吃着火锅,随口说着事情。

卢象观吃着肉,哆嗦着嘴角,道:“定国公这东北太冷了,尤其是今年。我刚跟大兄从广宁回来,再往北,撒泡尿在地上都能结冰……”

众人几乎都是粗人,倒是没有觉得粗鄙,笑着看着他。

卢象观看着周正道:“定国公,从我跟大兄探查的情况结合军情处等的情报,建虏的情况肯定更不好。他们粮食,衣物都严重短缺,听说,还有不少人杀马充饥。”

建虏是渔猎民族,最强的兵力就是骑兵,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到了杀马充饥的地步,建虏的情况确实很不好了。

周德悭正吃着,闻言猛的抬头道:“那,明年能北伐吗?”

众人看过去,都知道是周正的亲侄子,倒也不以为忤。

卢象观看了眼一直默不作声的卢象升,摇头道:“我看不行,建虏再不济也不是说灭就灭的。定国公最清楚,打了多少次,死了多少人,建虏一直都没有伤筋动骨。”

这里,周正与建虏打的最多,也打的最凶,就是拿命去拼,与建虏换命的血战。

曹变蛟看了卢象观一眼,埋头吃着碗里的菜。

周德悭放下筷子,神色沉思,而后道:“那也不能等,等建虏熬过去,我们的麻烦更多,趁他病要他命!”

卢象升不动声色抬眼看向周德悭,目光又移到周正脸上。

周正端着碗,咀嚼着嘴里的羊肉,道:“咱们就是讨论,没有定案,什么话都可以说,百无禁忌。”

卢象观有些会意过来了,看着周正,试探性的道:“定国公,您,决定北伐了?”

周正给周德悭夹了块肉,目光从卢象升脸上滑过,笑着道:“没有。不是说了吗,百无禁忌,你们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

周德悭听着,心里越发激动,眼神都看着卢象升。

他知道,他二叔这次来辽东就是要听听这个蓟辽督师的意见。这个人的意见很重要,甚至左右他二叔以及朝廷的决定。

他说北伐,朝廷必然同意,他要是反对,朝廷肯定会迟疑。

第两百四十九章 不善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回京第四百六十三章 擒闯贼第三百七十六章 天不留人第六百七十一章 一朝两尚书第七百四十一章 人间惊喜第四百六十章 襄阳之战第六百零五章 翻供第两百二十八章 给你们送一根搅屎棍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网擒获第六百一十八章 攻略第四百三十四章 莅临东江镇第四百三十章 绝境第一百零九章 李恒秉出手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深夜来客第五百五十三章 还不够第一百四十五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第两百九十六章 漫天给价的手笔第两百六十二章 帝王大忌第一百一十八章 我嘴皮子贼溜第四百一十七章 官场大乱斗第四百五十六章 匪乱坐大第三百九十八章 防守反击第三百二十七章 本官让你坐了吗?第六百六十一章 利器在手第一百零九章 李恒秉出手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登莱巡抚第四百章 烈火之后第三百八十三章 辽东之扼第六十章 提督太监李实第三百九十二章 增援右屯第三百九十五章 劝降第四百八十九章 背后影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窥伺(求订阅~)第五百八十八章 乱上乱第三百零六章 奸诈父子第四百二十九章 攻入城内第一百零四章 与田尔耕的交易第六百二十一章 最后一战第四十八章 陡然来的热闹第三百三十七章 回京第六百八十五章 东风第一百七十八章 全胜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网擒获第四百零四章 自信第七百四十三章 临别之言第五百五十一章 沸沸扬扬第一百八十章 去见天启第一百六十七章 五彪拦路第三十二章 顾及池留下了第六百一十二章 软刀子杀人第三百五十七章大胜之际第四十五章 大手笔订单第四百三十一章 破贼第四百八十三章 决裂第六百八十七章 沸水难静第五百零八章 急剧直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似曾相识第六百章 杀意第两百三十五章 登闻鼓再响第一百五十八章 动了盐商的奶酪第五百四十章 周延儒的官场哲学第五百零八章 急剧直下第四十五章 大手笔订单第六百零七章 六科第九十二章 舌战群儒第一百九十四章 进攻了第六百四十三章 内阁的规矩第一百九十章 找打的盐商第一百八十一章 面圣第一百八十四章 最后的山海关第三百一十五章 剿匪第七十章 挡人官路胜杀人父母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料第四十四章 破局第六百一十五章 能屈能伸第六百六十章 十害第五百七十一章 反弹第两百九十一章 动手了第十九章 算计周正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君第五百四十八章 大闹户部第五十章 要小心他第六十三章 鲸吞第一百四十三章 城门逞凶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君第一百六十六章 攻势如潮第七百一十一章 北上第七百二十八章 北伐开始第五百二十六章 分赃大会第四百九十章 权钱在手第三百四十八章 杀人如火第三百三十九章 军器局第四百六十一章 对战高迎祥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君第三百七十八章 令人窃喜的包办婚姻第四十二章 奏效第一百一十四章 周正回击第四十九章 初露峥嵘(求收藏~)第七百零一章 惊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