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梅津美治郎

王九龄知道战事肯定会一触即发。所以拼命的运送武器弹药过去,同时傅作义的工厂可是全部开足马力生产,铁路没有修通就是不方便,王九龄太怀念铁路了,还在绥远现在可一生产轻武器所有的子弹还有一部分轻武器,火炮也可以生产105毫米的火炮,傅作义心里可是乐开了花,他们军队的装备可是了不得的,除了没有装备白起式轻重机枪,其他的轻武器跟秦军的一模一样。突击步枪的子弹生产线也是被立即运往绥远,不过这次不是让傅作义负责生产,而是王九龄的人全程生产,其他人是接触不到的。

同时秦国也在紧急的扩大生产线,生产突击步枪,另外还有重型坦克和中型坦克,李辉冼部将会编三个装甲师,王九龄争取九月底将李辉冼的第四集团军换装完毕,然后调到东北参与作战,另外还有单翼飞机终于设计出来,并且试飞半个月了,虽然不是很完美,但是对付现在的双翼飞机足够了,王九龄也顾不了那么多,没有致命的缺陷就先生产他800架,不过这个可能要到明年2月份才能完成,生产线都还没有出来。

王九龄在准备的同时,关东军也在准备,虽然他们被秦军的战斗力吓唬住了,但是国内强烈要求,他们也不好说不,何况关东军内部也强烈要求再战。

此时原本关东军有四十多万人,不过经过热河一役,现在只有三十多万人,不过关东军已经从日本和朝鲜抽点兵力过来。

历史上南次郎于二月份下任后,本来是植田谦吉,不过这老鬼子已经被王九龄干掉好几年了,所以接人的是历史上有名的梅津美治郎。

1931年8月,梅津美治郎任日军参谋本部总务部长,负责拟定陆军编制和主管参谋人事工作。一个半月后,日本关东军突然在中国东北沈阳策动“九;一八”事变,梅津对关东军参谋石原莞尔发动事变的谋略不满,认为这违背了日本军部《满蒙问题解决方策大纲》中“约以一年时间做好准备,于明春以后实行”的侵略方针。日军侵占东北后,军事压力陡增,梅津与军务局长小矶国昭及梅津部下第一课长东条英机、军事课长永田铁山协商,制定出军备改革方案,以满足应急军备的需要。

梅津是日本典型的军国主义分子,旧职业军人气味很浓。他没有多余的爱好,就是考虑问题彻底而周密,冷静细致的搜集情报,关注事态的发展,他非常崇拜军人的尚武精神,认为军人不能为政治所左右,军人的最大愿望就是当大将,而不是当首相;如果想当首相,就是歪门邪道。他极其厌恶军人介入政治,自己也从不参加任何派别组织。

1935年5月,梅津借口中国当局援助东北义勇军孙永勤部进入滦东“非武装区域”,天津日租界发生两名亲日新闻记者被杀事件,向国民党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提出“驱逐东北系及中央势力出华北”的无理要求,并从东北调遣日军入关,进行武力威胁,6月9日,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向国民党政府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提出“觉书”,并限三天答复。由驻屯军参谋长酒井隆与驻北平公使馆武官高桥坦会见何应钦,(主谋其实就是这两人)强迫他接受要求事项。

同年7月6日,在日本军事、外交威压下,何应钦被迫以打字函的形式承认日方的要求,签订了所谓的“何梅协定”,主要内容是:1.取消河北省内一切国民党党部;2.撤退国民党驻河北省的东北军第51军、国民党中央军及宪兵三团;3.解散国民党军分会政治训练处及蓝衣社、励志社;4.罢免河北省主席于学忠;5.取缔一切反日团体及活动。该协定使中国丧失了河北的全部主权,为日军向华北地区发动全面进攻打开了方便之门。此后,华北危机日益严重。

1935年8月1日,梅津调任仙台第二师团师团长。1936年2月26日,日本发生了皇道派军官企图杀死首相冈田启介及有关元老的军事政变。事变发生后,梅津在仙台立即给陆军省发去电报,强烈要求对叛乱实施镇压,并表示本师团已经做好随时出发讨伐叛军的准备。当时,日本局势非常混乱,在17个师团长当中,只有第2师团的梅津中将和第6师团的谷寿夫中将向陆军中央机构表示了明确态度。梅津的明确态度,对陆军中央处理二;二六事件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梅津也由此深受陆军省的赏识。1936年3月,梅津被任命为陆军次官,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担任了关东军司令官。

梅津美治郎此人老奸巨猾,年龄上面差不多是于汉的一倍,可谓是吃过的盐比于汉吃过的米都多,他在得到日本军部的授意后派大量的谍报人员渗透去热河,要刺探秦军的虚实和装备情况,不过任何才六百多万人,秦国亦有大量的间谍在热河监视,当然最重要的是六百多万人很轻松的就甄别完毕,虽然不能保证里面没有日本的间谍和汉奸,但是秦军实行军管,严格限制民众的自由行动,至于物资秦国则运送了大量的粮食和各种生活必需品过来,热河民众的生活比过去还要好,大多数人都没有说要出去的意思,就算是在要出去,去了就不能回来了,另外政府部门和军人出入也要有严格的审查制度,所以说日本间谍很难渗透进来,追为秦军争取了时间,似的日军发动攻击的时间一再推迟。

梅津美治郎对于秦军能在一个一个星期就歼灭那么多精锐的关东军很是忌惮,不肯轻易出兵,要再次出兵必须要三十万人以上,甚至还不够,秦军一个集团军有20万人他们都知道,宋哲元部的兵力他们也知道,加起来就有四十万人,留下十万人防御,至少还有三十万人作战,所以日军也必须有同样多的人数,或者更多的人,否则没有把握取胜,还很有可能使得关东军向热河的关东军一样消亡,日本可没有那么多精锐跟支那人消耗。

,.?,

第362章 拜见王九龄第327章 御前会议(一)第385章 外星人入侵地球第175章 抵达欧洲第123章 风云变换第120章 谈判第408章 中东乱局第226章 闪击暹罗(一)第361章 罗斯柴尔德的疯狂行为第39章 谍影重重(四)第159章 金融改革(一)第71章 密谋(三)第7章 高桥中队覆灭第133章 反分裂国家法的诞生第81章 土匪来袭(七)第355章 av风靡世界第115章 张文昊与夏小希第368章 陈绍宽航母梦第441章 巴西投降第126章 再次扩军第14章 基地组织第108章 王九龄结婚第138章 没有封面的时代周刊第256章 横扫恒河第135章 驱逐舰争夺战(一)第139章 再见张治中第167章 华北局势(二)第150章 要建铁路(一)第114章 法国卢梭第454章 灭亡日本,称霸全球第338章 夺取平津(三)第122章 扩大地盘第289章 南海风云(四)第349章 日本的野心第94章 建基地第369章 制海权第61章 冻冻僵第396章 轴心国第323章 19日作战第57章 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第206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179章 中正式与毛瑟98K第95章 建设基地第165章 电台开播第432章 阿拉斯加之战第262章 巴基斯坦建国第83章 统一装备第317章 英、日记者单挑第432章 阿拉斯加之战第251章 进攻印度第225章 硝烟弥漫第454章 灭亡日本,称霸全球第11章 人欲两失的饭岛(四)第173章 愤怒的小鬼子第307章 北进派在行动第141章 纳粹来人(一)第381章 清算印尼猴子第230章 闪击暹罗(五)第138章 没有封面的时代周刊第296章 阿比西尼亚战争(二)第95章 建设基地第167章 华北局势(二)第394章 太平洋局势第274章 终结者第224章 对暹罗的政策第55章 举起手来第335章 朝鲜大屠杀第217章 西康空军第15章 基地效应第106章 中国军魂第254章 穆盟主席真纳第448章 非洲独立运动第181章 纳粹阅兵(一)第60章 夜泳第93章 买地发展第27章 红军怎么不斗地主第432章 阿拉斯加之战第267章 新德里扬汉旗(四)第237章 帝国崛起(四)第415章 日本的威胁第331章 夺取东二省第399章 世界末日第154章 炼钢第419章 绝望的苏俄第51章 收网(六)第95章 建设基地第52章 矢野小条的逃亡之旅(一)第264章 新德里扬汉旗(一)第46章 收网(一)第422章 苏俄覆灭第87章 要剿匪了第156章 英雄本色第133章 反分裂国家法的诞生第258章 可笑的意大利人第314章 申奥(四)第103章 聂耳到来第318章 对决第221章 天朝的文化入侵(三)第240章 秦国海空军整编第45章 谍战风云(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