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妇女之友

徐至摩和这些英国的文化精英们相谈甚欢。

他本身有才学和风度,极为推崇国外的思想和文化,和这帮剑桥大学出来的文化精英在思想观念上没有隔阂。

他还讲起了林子轩游览剑桥大学的往事,并用英文朗诵了那首《再见,康桥》。

诗作中对于剑桥的描述和赞美无疑很符合这帮人的胃口,他们对林子轩的好感度大幅度的提升,觉得林子轩和他们在精神上是相通的。

艾略特请徐至摩转告林子轩,希望能把这首优美的诗歌发表出来。

事实上,他正在创办一本文学评论季刊,叫做《标准》,准备在10月份发行。

《荒原》这首诗作就会发表在《标准》的创刊号上,他希望林子轩的这首《再见,康桥》也能同时刊载在《标准》上。

徐至摩答应下来,会给林子轩发电报,获得林子轩的许可。

《标准》这本杂志从1922年一直发行到1939年,是艾略特从事文化批评的主要工具,它致力于古典欧洲基督教文化的复兴。

《标准》摆出的姿态是一种平静的超然,它只恪守阿诺德式的批评才智的自由游戏,是一本相对高端和专业的文学杂志。

曾经在《标准》上发表文章的有伍尔芙、劳伦斯、叶芝、阿尔多斯赫胥黎、福斯特,以及温翰刘易斯这样的作家。

同时也给普鲁斯特、瓦雷里、克科托和其他欧洲作家第一次在英语中露面的机会。

《标准》虽然是一本发行量不超过八百份的小杂志,却对英国文学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聚会结束,徐至摩离开,他仍然沉浸在兴奋的状态之中。

刚刚,他和英国文化界最顶尖的一群人进行了交流,获得了他们的认可,并接到了下一次的邀请,这是一种荣誉。

对于这个圈子而言,他们对新人的加入极为苛刻。

在第一次邀请之后,如果他们认为这个新人才华不够,跟不上他们的思维,或者不够有趣,没有那种天才式的想法,就不会有第二次邀请了。

徐至摩知道,他成功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冷静下来,想到了远在国内的林子轩,林子轩虽然没有加入这个圈子,却受到这个圈子里精英们的追捧。

而他还在为终于加入这个圈子而沾沾自喜,这就是差距啊。

或许我不应该继续留在英国,而是应该回到国内。

国内正处在新文学的爆发时期,我可以把英国的这种圈子文化带到国内,组建一个由中国顶尖知识分子组成的文学圈子,互相交流,用文学来影响世界。

这样想着,一个念头在徐至摩的脑海中渐渐成形。

后来对新文学影响巨大的“新月社”就这样萌芽了,这个名字来自于泰戈尔的《新月集》,“它那纤弱的一弯分明暗示着,怀抱着未来的圆满”。

林子轩接到徐至摩的电报非常诧异,电报的内容不多,但也足够他了解事情的始末了,他的诗集在英国文学界受到了追捧。

他的第一念头是,我是不是应该找一本英国名著来剽窃呢?

好吧,这是穿越者的自然反应,他其实对英国文学了解不多,除了《哈利波特》。

林子轩发回了电报,允许艾略特刊载他的诗歌,并对艾略特表达了谢意。

他原本以为这件事就这么结束了,没想到的是两个多月后竟然收到了一封来自英国的信件,写信人是弗吉尼亚伍尔芙。

伍尔芙出生于1882年,英国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

而且,她还患有严重的精神病。

她自1907年开始写作,1917年伍尔芙夫妇买下一架二手的印刷机,在家中的地下室建立了霍加斯出版社。

这个小作坊式的出版社可大大有名,该出版社后来出版了包括艾略特、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弗洛依德在内的作家作品,并且出版了伍尔芙的所有作品。

伍尔芙还是个女权主义者,她为了英国妇女的投票权而努力。

她批评《简爱》中的女性“总是当家庭教师,总是堕入情网”,夏洛蒂勃朗特没有塑造人物的力度和宽阔的视野。

她强调独特的女性意识,宣扬女性独特的价值,要求女性“成为自己”。

可以说,她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伍尔芙之所以给林子轩写信,是因为看了林子轩的《乱世佳人》,她认为思嘉的形象比简爱更加具有女性觉醒意识。

不过她也直率的批评《乱世佳人》讲故事的方式太过糟糕了,从通俗文学的角度看还不错,但却无法成为真正的艺术作品。

这其实也是英国人对美国人的看法。

英国人总觉得美国人建国时间太短,没有文学沉淀,太过粗鲁和浮躁,美国人则说英国人太过守旧和古板,没有开放精神和自由的观念。

伍尔芙对于中国很好奇,她对于能够写出《乱世佳人》的中国作家更好奇。

加上林子轩在她那个圈子里有了点声望,所以她才写信给林子轩,探讨文学写作和女性解放等诸多话题。

很多话题都非常的坦诚和尖锐,比如男人在床上对于女性的需求问题。

可以看出这个英国女人的思维不同一般,或者这就是天才的思维方式。

我这是成了妇女之友了。

林子轩有些莫名,他不是天才,不太了解天才的想法,不过作为穿越者,对于女性的观念要比这个时代的英国人更为开放。

探讨两性问题,他并没有什么尴尬。

再说,不能让一个英国女人给比下去吧,谁怕谁啊!

他写了回信,甚至预言了英国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女首相,这里指的是撒切尔夫人。

此时英国女性还在为了投票权而努力,在1918年,英国30岁以上女性获得选举权,到1928年英国女性才最终获得同男子同等的选举权。

伍尔芙被林子轩描述的未来所震撼和欣喜,觉得这个男人的思想比这个时代的人更为开放和长远,是一位真正有远见卓识的学者。

于是,两人书信来往不断,讨论的话题全面而广泛。

他们信件中讨论的内容被伍尔芙在布卢姆斯伯里集团的圈子里传播开来,林子轩的名字逐渐被英国文化界的精英们认可。

他们把林子轩当成了中国文化界和思想界的代表人物。

第三百七十章 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第二百九十三章 再见,我的爱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给世界一个警告第三百三十六章 隐藏起来的剧情第二百七十五章 两位女演员第一百九十三章 绯闻第二十一章 上海滩的明珠第一百九十三章 绯闻第二十章 给中国电影一个机会第二百五十八章 你知道我在等你么?第二百五十九章 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第二百八十二章 书稿的不同命运第三百一十三章 看来你已经有了灵魂第二百八十二章 书稿的不同命运第四十五章 联手炒作第三百四十六章 白首同心在眼前第二百八十八章 我爱这土地第一百八十九章 上头条第三百零七章 血色黄昏第十二章 文学和白话文第二百五十一章 人是矛盾的综合体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个英雄的诞生第二百四十二章 那些飞出笼子的鸟儿第三百六十五章这一刻,他是焦点第三百五十九章大家风范第三百六十四章与半个世界为敌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国制造的超级英雄们第二百九十章 你们在法国受苦了第九十章 两种不同的道路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文学杂志第九十四章 有中国特色的特效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位北漂文艺青年的人生路第三百一十四章 克里姆林宫的失败者第二百六十三章 这一刻的上海第九十四章 有中国特色的特效第一百零八章 不会剪掉的剧情第三百四十九章 穿越者就该这么骄傲第二百七十三章 我的中国心第三百五十八章林孟尝第一百八十章 文学真正的作用第二百九十二章 戏梦巴黎第二百七十章 结局肯定是光明的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合时宜的思想第二百六十七章 中国式英雄第二百零八章 一个全面的中国第三百二十七章 挖帝国主义墙角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只猴子的逆天之路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科学家和大文学家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文学之我见》第一百六十九章 法租界的新势力第七十四章 经典不需要续作第二百九十六章 在写与不写之间第二百零八章 一个全面的中国第二百八十九章 对待诺奖的态度第二百二十三章 地域文化的隔阂第二百五十三章 远和近第一百二十一章 小说家的想象力第六十四章 勇闯好莱坞第二百七十章 结局肯定是光明的第六十六章 提前出炉的奥斯卡第一百三十四章 那些年,我们听过的收音机第六章 未来的路第三百六十六章无声的中国第三百零九章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第二百九十九章 再穷不能穷教育第一百二十四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第三百六十一章名士和狂士第二十四章 冬皇第六十七章 如何逍遥法外第三百一十一章 这就是莫斯科第三百四十一章 两个凡是第三百零二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第七十四章 经典不需要续作第六十六章 提前出炉的奥斯卡第二百七十一章 给世界一个警告第二百四十一章 战争爆发前的上海第二百七十章 结局肯定是光明的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个逆时代潮流而写作的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有公足壮海军威第二百五十六章 先生,一路走好!第二百零一章 女孩的心思你别猜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们该度过一个怎样的青春第一百二十一章 小说家的想象力第七十六章 专业和业余的差距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版社的生意第三百零七章 血色黄昏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棵开花的树第二十二章 出名要趁早第一百一十八章 乡土小说的新方向第五十七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第三百二十七章 挖帝国主义墙角第九十章 两种不同的道路第八十五章 开讲啦!第二百八十二章 书稿的不同命运第三百二十章 泾渭分明的阵营第七十八章 贴近生活和粉饰生活第一百九十七章 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第七十六章 专业和业余的差距第二百五十四章 你究竟给多少女孩子写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