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泰戈尔在上海

下了邮轮,泰戈尔对欢迎他的人发表了一番感言:“朋友们,我不知道什么缘故,到中国便像回到故乡一样,我始终感觉,印度是中国极其亲近的亲属,中国和印度是极老而又极亲爱的兄弟。”

而后,他就在徐至摩的陪同下乘车前往静安寺路的沧州别墅休息。

沧州别墅在上海租界算是高档的住宅公寓,这是商务印书馆的安排,泰戈尔一行人住在23号和24号房间。

林子轩没有跟上去,而是和《时代周刊》的记者离开了。

这位西方记者拿到了想要的新闻素材,准备离开上海,前往北平访问吴佩浮。

这才是他中国之行的主要任务。

在这个时代的西方人眼中,打败了张座霖的吴佩浮是最有可能统一中国的强势人物,是这个古老国家的最强者。

对于这种说法,林子轩只是笑笑,不发表意见。

你们这些西方人怎么会知道中国政局的变幻莫测,云诡波谲。

他把这位记者送上火车,随后返回家中。

他的接待任务基本上完成了,最多是明天听听泰戈尔的演讲,象征性的交流一番,再把泰戈尔送往北平,就是这么简单。

在沧州别墅内,泰戈尔一行六人安顿下来。

他这次访问中国,率领着国际大学教授、梵文学者沈莫汉,国际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现代孟加拉画派大画家南达拉波斯等人。

他不仅想和中国的学者进行文化上的交流,还提出了一个“亚细亚”文化的概念。

也就是亚洲文化,在这个时代亚洲被称为“亚细亚洲”或者“远东地区”。

泰戈尔认为西方文明濒临破产,只有东方文化才能拯救人类的文明,所以,印度、中国和日本三个亚洲国家应该联合起来抵抗西方文化的入侵。

他意识到了西方文化对于东方文化的破坏。

青年人崇尚西方的文化,抛弃了本国的传统,长此以往,这个国家就会被西方同化,没有自己的文化可言。

他在1918年访问美国的时候举行了一场《什么是艺术?》的演讲。

他宣称:“东方艺术的伟大与瑰丽,特别是在日本和中国,就在于那里的艺术家们看到了事物的灵魂,并且相信它。”

泰戈尔想和中国文化界和思想界的顶尖学者交流,推行他的“亚洲文化”理念。

或许因为信息闭塞的缘故,他对于中国文化界的真实现状不是太了解,不知道此刻的中国正处在提倡复制和模仿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科学文化的热潮。

很多人认为只要学习了西方的一切,中国就会变得更为强大。

休息了一会,泰戈尔记起了在邮轮上和他握手的林子轩。

他经常在欧美进行访问讲学,了解西方人如何看待亚洲人,所以他对林子轩被美国记者专访很是好奇,便找徐至摩打听。

徐至摩作为诗人,见到泰戈尔后一直很激动,就像是后世的小粉丝见到天皇巨星一样。

对于泰戈尔的询问,他自然是知无不言。

他还把林子轩的几篇诗歌用英文朗诵了出来,不得不说,英文版本的诗歌缺少了东方语言的神韵,听起来并不怎么样。

泰戈尔在意的是林子轩写了在美国畅销的小说。

只可惜写的都是以美国为背景的故事,并不是中国的传统文学,但这也说明了林子轩对于西方社会的了解。

而且,林子轩在中国文化界的地位不低,或许会理解他的主张。

他觉得可以和那位年轻人好好谈一谈。

下午五点钟,泰戈尔在徐至摩等人的陪同下,来到了位于上海西南的龙华赏花。

那里有龙华寺、龙华塔等名胜,附近农家多种植桃花,风景绝佳。

第二天下午,泰戈尔先到闸北一家寺院出席印度人为他举办的欢迎会。

随后,由上海自治学院、讲学社、中国公学、文学研究会等四个团体发起,在公共租界的慕尔鸣路37号张军劢的住所举行欢迎泰戈尔的茶话会。

这次活动安排在室外举行。

在张宅的草坪上,正中央安置了一张红绒沙发,这是泰戈尔的位置,其他来宾坐在前排的凳子上,因为又来了不少学生,没有足够的位置,只得坐在草地上。

泰戈尔进行了来到上海后的第一次演讲。

晚上的时候,徐至摩把林子轩带到了沧州别墅,和泰戈尔进行了半个小时的交谈。

泰戈尔在交谈中推销自己的主张,谈了他对于东方文化的看法,认为只有复兴东方文化,像是印度和中国这样的古国才有出路,一味的模仿西方社会不会成功。

林子轩欢迎泰戈尔的到来。

只是他很想告诉这位印度诗人在目前中国这种大环境下,这种主张注定会遭到冷遇。

就算是梁启朝和徐至摩也只是借助泰戈尔为自己造势,而不是真的就相信他的主张。

两人的交谈不是很顺利。

林子轩重视东方的传统文化,却不愿意为泰戈尔的主张摇旗呐喊。

在这个时代的中国,一个较为扭曲的观点是宣传传统文化就是开历史倒车,会受到批判。

如果林子轩不遗余力的鼓吹泰戈尔的东方文化复兴,肯定会吸引批评者的火力,泰戈尔可以回到印度去,他还要留在中国继续生活。

“又一个信奉西方思想的青年。”林子轩走后,泰戈尔颇为失望的说道。

接下来,徐至摩带着泰戈尔前往杭州游览西湖美景。

从杭州回到上海后,4月18日下午,商务印书馆、《申报》等机构,以及印度、西方人士共1200余人,借宝山路商务印书馆的图书馆会议室,为泰戈尔举行盛大的欢迎会。

泰戈尔身着黑色长袍,戴着红帽,走了出来进行演说。

他演说的内容不是诗歌,而是《东方文明的危机》。

他为上海的工业文明和城市化担忧,他认为,在上海,由于西方物质文明的引入,已经看不到丝毫的中国文化精神。

演讲结束,众人在北京路功德林素菜馆设宴,宴请泰戈尔。

功德林素菜馆是上海最大的一家素菜馆,很多社会名流迎来送往都会选在功德林。

宴后有代表为泰戈尔演唱了京剧,弹奏了古琴。

忙碌了一天,半夜十二点,泰戈尔结束了他的第一次上海之行,前往上海招商局码头,踏上了北上之路。

第三百六十二章这一页的历史该如何书写第一百零一章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第三百一十七章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挖帝国主义墙角第二十四章 冬皇第二百章 超越时代所遭遇的尴尬第十二章 文学和白话文第一百零三章 和完美主义者较真伤不起啊!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走寻常路第三十二章 靡靡之音,席卷而来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只猴子的逆天之路第一百六十三章 我需要这里成绩最差的学生第一百五十二章 看过才知道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断转移的话题第七十五章 从《死水》到《荒原》第一百二十六章 有声电影的时代来临了!第一百七十章 没有人是世界的中心第三百二十七章 挖帝国主义墙角第二百八十一章 改变从不经意间开始第七章 新派武侠小说第三百零五章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合时宜的思想第三百一十二章 哲学船第三百零七章 血色黄昏第二百七十章 结局肯定是光明的第三百二十三章 以考古的名义第五十七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第七十五章 从《死水》到《荒原》第三百一十章 前来苏联的参观者们第一百六十四章 笔名第二百三十三章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第一次演讲第一百二十六章 有声电影的时代来临了!第五十一章 这一日,属于上海第一百四十八章 我们的家庭生活第二章 将剽窃进行到底第一百六十五章 社会风俗大调查第一百七十四章 如何创作小说第五十六章 《乱世佳人》第二百四十九章 电影的黄金时代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是猛龙不过江第三百四十五章 别具一格的证婚词第二百七十二章 故地重游第一百八十五章 泰戈尔与新文学第十七章 少女心思第六十一章 让黑人兄弟们行动起来第一百九十五章 掌声响起来第三百二十四章 就从我们开始做起吧!第三百一十二章 哲学船第二百三十四章 少女情怀总是诗第七十五章 从《死水》到《荒原》第七十九章 生活更像是一出戏剧第三百一十三章 看来你已经有了灵魂第三百五十五章黑名单第五十八章 美国第一位华人律师第三百四十七章 打擂台第七十一章 陪审团制度第一百九十章 小说改编热潮第二百三十七章 生活在历史之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有声电影的时代来临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再见,我的爱人第八十九章 一个有益于中国电影事业的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童星第十八章 《雷雨》第二百八十章 第一位读者第八十三章 群雄争霸第二百五十章 城市所承载的文化第一百二十二章 传奇人物第三百四十五章 封神之作第二百六十四章 5月30日第三百三十九章 名人的花边新闻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国制造的超级英雄们第三百六十九章 在美国三江感言第二百九十八章 又一个奠基人第二十六章 杨康之死第三百三十章 老大哥在看着你第二百零二章 连女装也不放过第一百零五章 和自己的过去告别第三百七十章 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甲午风云第二百一十一章 泰戈尔在上海第一百一十九章 文名之争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个人的舞台第二百三十九章 野心之作第三百五十八章林孟尝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科学家和大文学家第一百五十二章 看过才知道第九十八章 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发明第五十八章 美国第一位华人律师第三百二十八章 珍惜眼前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地域文化的隔阂第一百五十章 来者不善第三百六十六章无声的中国第三百三十六章 隐藏起来的剧情第八十二章 他拍的不是电影,是情怀!第三百三十九章 名人的花边新闻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三条路第八章 冯家有女初长成第一百二十七章 布卢姆斯伯里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