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电影的黄金时代

试映会结束,林子轩拿到了调查结果。

这是他参考后世电影行业的惯用手法进行的一次尝试。

在电影放映前,被邀请的每一位观众都会发一张调查表,用来对这部电影打分评价,满分为10分,还可以在表格上写下自己的意见。

在这个没有网络大数据的时代,这种调查表很实用。

这些观众要么是戏院的经理,要么是报刊的记者,他们的意见很有代表性。

戏院的经理阅片无数,影片能不能大卖他们很有经验,媒体可以为影片宣传造势,不可或缺,只要能获得这些人的认可,这部电影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

目前的中国电影刚刚起步,从制作到发行都很混乱,看起来似乎是暴利,但隐忧明显。

这半年来,上海电影公司的数量急剧增加,从原本的五家激增到十几家,都是富商看到有利可图,投资成立的小公司,拍摄跟风电影,就等着收钱。

这些小公司没有什么竞争力,却会破坏市场。

明星电影公司想要继续保持领先,就需要专业化,在保障电影质量的同时,把握市场的需求,拍摄具有票房号召力的电影。

林子轩准备把这种试映制度持续下去,了解市场和媒体对于电影的偏好。

从收上来的调查表能看出外国人对《杀手李昂》的评价普遍不错,大多给出了8分以上的成绩,对于一部成本不高的电影来说算是很高了。

中国媒体则略显保守,以7分居多,恐怕不少都是人情分。

调查表不是实名制,分为中文、英文和法文三个版本,这样能够看出各国观众的反应。

还有人提出意见,外国人集中在电影要明确李昂和马蒂娜之间的关系,中国人在感情上的含蓄让他们看的不是很明白,他们不喜欢暗示。

中国人的问题集中在马蒂娜身上,一个小女孩应不应该自己报仇,还要学习开枪杀人。

虽然马蒂娜最终没有杀人,而是返回了女校,可这样的电影会不会在社会上造成不好的影响,宣传坏的榜样,到时候教育界的学者恐怕会攻击这部电影。

报仇这种事情应该交给大人或者警察,而不是由小女孩来承担。

还有电影中的剧情反映了上海社会治安状况的混乱,可能会引起政府部门的不满。

电影的结局同样不能让所有人满意,有人觉得好,善恶有报,小女孩没有走上歧路,也有人觉得李昂不应该死,观众不愿意看到主角死亡。

这就是中国,拍摄一部电影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

不能暗示这个,不能宣扬那个,各种条条框框。

如此一来,无论是题材还是思想都被局限住了,还谈什么发展,不解放思想,中国电影就没有出路,光靠那些低俗的喜剧片永远没有前途。

林子轩在拍摄《杀手李昂》之前就考虑过这些,这次试映会把问题集中了起来。

但他并不打算放弃在上海的公映,在这个年代还没有严格的电影审查制度。

1924年,北洋政府内务部发出通令要求进行电影检查,但北洋政府政权更迭频繁,根本没有能力对国产电影和进口电影进行全面审查。

中国真正的电影审查制度开始于1930年,民国政府颁布了《电影检查法》。

1931年组成了电影检查委员会,并于6月16日开始检查影片。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时代是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

当然,林子轩并不反对电影审查,毕竟可以过滤掉一批粗制滥造的影片,让电影市场呈现良性竞争,但审查制度是为了促进电影的发展,而不是局限电影的发展。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杀手李昂》获得了外国人的好评,相信在租界内放映问题不大。

在试映会的第二天晚上,这部电影就在夏令配克豪华影戏院公映了。

有了林子轩的名头,还有报纸上的宣传,吸引了大量观众的捧场,只是随后各人的反应不同,不喜欢的极为不喜欢,喜欢的则非常喜欢。

年纪大的观众对电影内容十分不满,不少人选择中途退场,而年轻人觉得这部电影合他们的胃口,那个杀手和小女孩实在是太有性格了。

报纸上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一种以成年观众和教育界人士为主,认为这种电影应该被禁映。

林子轩作为社会知名人士理当为青年人树立一个好榜样,而不是教坏年轻人,提倡以暴易暴的报仇方式。

另一种观点以年轻人为主,觉得这部电影不同以往,给人新鲜感,人物塑造很成功,有种看国外电影的感觉。

还有较为中立的观众,分析了电影中的故事,但也说不上这部电影到底是不是适合中国。

总之,电影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

不过有了年轻观众的支持,电影赚钱毫无问题,这些年轻人成了阮玲钰的影迷。

因为在电影中的精彩演出,阮玲钰一夜成名,成为媒体的焦点,只是因为她在中西女校里上学,记者无法采访。

在女校里,她同样成为风云人物。

似乎还没有从马蒂娜这个角色中走出来,在女校的时候,阮玲钰也是一副酷酷的模样,在收获女生嫉妒的同时,也得到不少女生的追捧。

这些女生把她作为偶像,还询问她有没有开过枪。

以往国产电影中的女性大多是悲情或者艳情的形象,也有黄蓉那种古灵精怪的角色。

阮玲钰扮演的马蒂娜太过与众不同,颠覆了电影中的中国女性形象,成了坚强和另类的代名词,获得了一些提倡妇女解放人士的支持。

与此同时,不少电影公司盯上了这部片子,准备跟风。

他们不会去拍摄杀手和小女孩的故事,林子轩被批判就说明了问题,不过他们可以拍摄杀手和年轻女子的爱情故事。

比如,杀手和舞女的爱情,杀手和大家闺秀的爱情等等。

不光是拍摄杀手,还可以拍摄帮派之间的内斗,在上海滩,这种片子一定会受到欢迎。

林子轩不得不佩服这些人的思维,这其实就是后世香港的帮派电影。

他在想要不要把《英雄本色》这类电影拍摄出来,至于古惑仔系列还是算了,那真的会教坏小朋友,明星电影公司还要树立正面的品牌形象呢。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段虚构的传奇故事第三百三十九章 名人的花边新闻第三百四十六章 白首同心在眼前第三百二十一章 千里姻缘一线牵第七十二章 法庭之外的手段第一百八十三章 逼我出绝招第三十四章 被差评的《笑傲江湖》第五十六章 《乱世佳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断转移的话题第九十八章 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发明第四十八章 侥幸之心第八十六章 如流星一般消失的作家第二百九十五章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第三十一章 电影圈的那些事儿第一百五十章 来者不善第二百三十章 儿童文学的发展方向第一百二十八章 诗歌的艺术第一次播音第一百八十二章 海宁观潮第七章 新派武侠小说第九十七章 未来国舅爷争风吃醋的手段第三百三十三章 不仅仅是文学第二百三十八章 首先把故事讲明白第二百二十章 要有专业精神第一百六十八章 神话剧的热潮第二百八十四章 谍影重重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棵开花的树第九十五章 女性文学的启蒙者第三十九章 诗霸是怎么炼成的第一百一十七章 新旧文学派系之间的交锋第一百八十三章 逼我出绝招第二百四十一章 战争爆发前的上海第八十四章 默默的情怀第一百五十二章 看过才知道第一百三十五章 曾经有这样一所大学第一百四十八章 我们的家庭生活第三百一十章 前来苏联的参观者们第一百七十二章 就是那种哀伤第三百三十八章 那一抹刺眼的红色第二十五章 开启流行音乐的新时代第六十五章 敲门砖和交学费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文学之我见》第二章 将剽窃进行到底第一百六十四章 笔名第三百七十一章 最重要的一场演讲第三章 大预言家第三百五十四章舆论战争第三十九章 诗霸是怎么炼成的第二十六章 杨康之死第三百三十四章 又火了一把第二百五十八章 你知道我在等你么?第三百五十六章收获的季节第一百一十章 红袖添香夜读书第一百九十五章 掌声响起来第八十七章 一个在中国的美国女人第一百三十章 未来显赫一时的家族第一次庭审第三百一十一章 这就是莫斯科第二百一十六章 在北平的是是非非第三百二十七章 挖帝国主义墙角第二百五十七章 人固有一死第三百三十四章 又火了一把第三十八章 一花独放不是春第九十七章 未来国舅爷争风吃醋的手段第一百零一章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第九十三章 猴戏第一次系统的讲述《红楼梦》第一百九十六章 这才是真爱粉!第三百一十三章 看来你已经有了灵魂第二百二十三章 地域文化的隔阂第二百零八章 一个全面的中国第六章 未来的路第二百五十八章 你知道我在等你么?第十三章 劣币驱除良币第二百九十二章 戏梦巴黎第九十八章 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发明第三百二十四章 就从我们开始做起吧!第二百四十九章 电影的黄金时代第三百六十四章与半个世界为敌第四十三章 好一场大《雷雨》第一百五十六章 祭祖第六十九章 有声电影的困境第五章 再见,康桥第一百五十九章 经济绝交第三百四十五章 别具一格的证婚词第二百五十章 城市所承载的文化第三百一十九章 动荡之年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三条路第三百三十六章 隐藏起来的剧情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能忘却的纪念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个不一样的林子轩第三百一十章 前来苏联的参观者们第二百六十三章 这一刻的上海第一百三十八章 什么是新文学?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能忘却的纪念第三百一十二章 哲学船第三百六十六章无声的中国第二百一十八章 传统文化的美第二百四十九章 电影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