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们只有一个立场

林子轩回到家中,心情沉重。

此时公共租界已经进入戒严状态,抗议的人群被驱散,巡捕们荷枪实弹的在各处巡查。

这是他回来时见到的景象,他坐在书房里,想写一些什么。

比如像“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或者“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他拿起笔,又放下。

他不是鲁讯,写不出这样的句子,也不愿意这样写。

人死不能复生,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忘记。

林子轩拿起电话,打给平禁亚,让万象书局旗下的记者打听一下今天被枪杀的人员名单,刊登在明日的报纸上,举行吊唁。

最好能打听到他们的详细信息,包括籍贯和亲属。

把这些信息留存下来,放入1925年的年鉴中,就算是到了后世,也能够供人查阅到。

他让旗下的报纸和广播电台把消息播报出去,抗议公共租界当局对平民的屠杀。

做完这一切,他稍稍松了口气,这件事才刚刚开始,明天还会有更大的风暴。

相比于报纸需要排版和印刷,广播传播消息就快捷很多。

万象广播电台是最早把发生在南京路上的惨案传播出去的媒体,广播覆盖整个上海,甚至辐射到上海周边的多个地区。

5月30日下午6时,惨案发生两个小时后,数千名听众从收音机中得到了惨案的消息。

很多人不敢置信,纷纷打电话到万象书局询问情况。

这一夜,无数人不能入眠。

林子轩接到不少文化界和报界朋友的电话,相互商量应该用什么基调来报道这件事。

上海的报馆大多集中在公共租界,在报道上虽说言论自由,但那是相对的自由,一旦牵扯到公共租界当局的利益,就要慎重对待,否则将面临被查封的危险。

万象书局设在法租界,或许能避免被查封,可谁知道呢,西方人一向共同进退。

对于采用什么基调,林子轩的态度很明确。

那就是强烈抗议和谴责公共租界当局的罪行,一定要把华人媒体的强硬态度展现出来。

在这一刻,没有党派之分,不讲利益关系,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只能有一个立场,绝不能被分化瓦解。

他不知道自己能影响多少人,只是尽力而为。

在上海,不少报馆都有外资背景。

比如《新闻报》的大股东就是美国人,在报道的时候难免具有倾向性。

林子轩来自后世,清楚舆论和宣传的重要性,既然事情已经发生,那么就只能团结起来,继续抗争下去。

5月31日,上海各家中文报纸大多都报道了惨案,有些周报甚至出了号外和特刊。

外文报纸则称这是一次中国人敌对外国侨民的事件,请求派兵进入租界保护侨民安全。

《北华捷报》在报道中说:“应该命令”那些卷入这一事件的学生“返回自己的教室,从事那些他们这些羽毛未丰的年轻人应该干的正经事”。

这家报纸是上海最早的英文报纸。

报纸在政治上站在英国在华商人的立场上,其新闻、言论反映英国在华商人的利益。

31日下午3时,几千名学生、工人和小商人汇集在上海总商会,举行各界联席大会,一致敦促总商会发布罢市令。

经过紧急磋商,晚上7点,总商会副会长方椒博签署了总罢市命令。

《北华捷报》在报道这次会谈时用了这样的大标题:“中国商会要求清单;极端分子全面掌权;无法接受的建议;在这种基础上不可能进行任何讨论。”

表明了公共租界当局强硬的立场,完全不愿意进行道歉和谈判。

公共租界当局于6月1日宣布在租界内戒严,禁止学生集会和演说。

他们还请求外国领事馆建立一支两千人的登陆部队,保护各种公共设施,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动员和召集上海“万国商团”。

这支部队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组建。

到1925年,“万国商团”拥有国籍各异的约两千名平民,其中英国侨民占绝大多数,他们都由英国提供武器,并由英国现役军官指挥。

6月1日,工人、学生及市民聚集在南京路散发传单,进行演讲时,遭到巡捕的枪击。

6月2日,工部局万国商团在新世界游艺场用机枪向行人和游客扫射,制造了第三次流血事件,短短几日,已有几十名中国人被枪杀。

到6月4日,装卸工人已全部离开码头,外国俱乐部和旅馆的仆役也全部离开。

仅公共租界一地就有七万四千多名工人举行罢工。

上海公共租界的局势陷入恐怖的氛围之中,大街上到处是持枪的外国士兵,任何出格的举动都会遭到无情的枪击。

罢工、罢课和罢市,导致上海就像是一座鬼城。

这时候,林子轩遇到了麻烦。

6月4日,法租界的巡捕查封了万象广播电台和万象书局。

前两天林子轩就接到了警告,不允许在广播中播报不利于租界当局的报道,相对于报纸还需要购买,广播的接收更为方便。

只要有一台收音机,在上海的每个角落都能听到最新的消息。

林子轩开通了热线,所有人都可以通过电话把消息传递到万象书局,然后由广播播报出去,万象广播电台的消息最准确和快捷。

这引起了公共租界当局的极大不满,不少外国人都有收听收音机的习惯。

他们向法租界公董局施加压力,以煽动和破坏租界治安的罪名查封了广播电台和书局。

林子轩对此早有预料,法国人虽然没有参与其中,却和英美等国的利益一致。

这次罢工给外国工厂造成极大的损失,还包括他们的日常生活。

华人仆人的罢工让西方人的生活一团糟,他们极为讨厌这种混乱的状况,想要尽快结束。

但公共租界当局一直采取强硬的姿态,以美国、英国和日本三国的态度最为坚决。

他们从各处调派军舰前来上海,美国在上海不仅兵力最强,军舰也最多,在危机达到高潮的时候,上海总共有三十三艘外国军舰。

与此同时,由五卅惨案触发的乱局正在到处蔓延,全国各地都在声援上海。

北洋政府的外交部则在和各国的公使们进行调停,调查真相。

6月13日,奉军代表张学梁率卫队千余人乘专列南下到达上海,调处五卅惨案。

第九章 穿越流的鼻祖第二百七十二章 故地重游第五十七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第二百五十六章 先生,一路走好!第五十六章 《乱世佳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经济绝交第六十一章 让黑人兄弟们行动起来第二百四十一章 战争爆发前的上海第一百九十六章 这才是真爱粉!第五十章 战况升级第七十一章 陪审团制度第三百五十四章舆论战争第三章 大预言家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通电话引起的风波第三百零六章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第一百四十六章 婚礼第二百六十七章 中国式英雄第三百二十五章 文化散文第七十六章 专业和业余的差距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个人的舞台第二百零一章 女孩的心思你别猜第一百一十九章 文名之争第三百二十一章 千里姻缘一线牵第一百二十二章 传奇人物第一百二十八章 诗歌的艺术第二百二十五章 合影第三十六章 明星电影公司第九十七章 未来国舅爷争风吃醋的手段第一百三十章 未来显赫一时的家族第二百九十四章 冬天里的一把火第三百二十章 泾渭分明的阵营第三百二十三章 以考古的名义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海滩风云第一百一十五章 我也一个都不宽恕第三百一十一章 这就是莫斯科第四章 阴差阳错第四十二章 符合时代的节拍第一百六十二章 奇怪的客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中国式英雄第三百二十六章 作家的联合国第一百三十四章 那些年,我们听过的收音机第二百九十五章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第二百零三章 让文学归于文学第二百九十章 你们在法国受苦了第三百零九章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第二百六十章 超级英雄的新伙伴第三百四十三章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个不一样的林子轩第一百六十六章 新感觉派小说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三条路第二百九十四章 冬天里的一把火第二十三章 为艺术而献身第三十一章 电影圈的那些事儿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个逆时代潮流而写作的人第三百零六章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第十七章 少女心思第四十六章 包罗《万象》第二百二十二章 幸福来的太突然第一百四十六章 婚礼第三百四十一章 两个凡是第一百一十九章 文名之争第二百二十二章 幸福来的太突然第二百二十九章 保持那一颗童心第三百一十八章 永远不要低估一位小说家第三百一十八章 永远不要低估一位小说家第二百零一章 女孩的心思你别猜第二百七十九章 钻法律的空子第三百四十七章 打擂台第一百九十一章 所谓知己第三十二章 靡靡之音,席卷而来第十三章 劣币驱除良币第三百六十一章名士和狂士第一百六十五章 社会风俗大调查第三百三十八章 那一抹刺眼的红色第二百七十七章 心照不宣第一百三十四章 那些年,我们听过的收音机第二十一章 上海滩的明珠第九十六章 这个时代的饮食男女第一百零七章 新时代的女性第三百五十五章黑名单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个英雄的诞生第五十七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第一百四十三章 这个时代离开家庭的女青年第三百五十七章最为波澜壮阔的一页三江感言第三百零五章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第二百九十一章 那一段法兰西岁月第三百四十章 一场电影行业的战争第一百八十五章 泰戈尔与新文学第二百三十六章 中国文坛的怪现状第一百二十一章 小说家的想象力第二百九十六章 在写与不写之间第二百八十三章 寻找失落的世界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个英雄的诞生第二百零七章 女性的权益第九十九章 来自童年的情结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个逆时代潮流而写作的人第三百零一章 觉醒之年第一百三十五章 曾经有这样一所大学第九十六章 这个时代的饮食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