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贴近生活和粉饰生活

说实话,林子轩对话剧这种艺术形式的兴趣不大,他也记不得太多的话剧剧本。

《雷雨》和《日出》都是曾经出现在后世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不过是节选。

当时,语文老师为了增强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就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找来《雷雨》和《日出》的全文看一看,这才让林子轩记了下来。

他还看过《原野》和《茶馆》,只是没有耐心看完。

外国的话剧他记得一个《等待戈多》,据说是戏剧史上真正的革新,也是第一部演出成功的荒诞派戏剧。

林子轩在后世就是冲着这个名头去看的,果然不愧是荒诞派戏剧,荒诞的他完全没看懂。

他没有把《等待戈多》写出来的打算,在二十年代演出荒诞派戏剧,这是作死的事情,会被观众骂死的。

所以,林子轩决定以后不会再写话剧了,他有时间不如多写写小说。

就是这部《日出》,他也犹豫过。

他原本是不想写《日出》的,因为这部话剧和他的生活太像了,他是个银行家,身边也有《日出》中那些类似的朋友,很容易被人对号入座。

要是被身边的人知道了,他还要不要在金融圈子里混,还要不要在上流社会生活。

这是自绝于自身阶层的事情,他又不是热血青年。

《雷雨》触碰到了大家族的隐痛,《日出》则揭开了这个残酷社会的伤疤。

林子轩最终决定写出来是有多方面考虑的。

首先,是因为大家闲聊的时候话赶话赶上了,要是不写一部话剧的话有损他未来文豪的形象,特别是陆小蔓在旁边看着的时候。

其次,林子轩察觉到洪慎对他有点不服气,所以就稍微打一下脸,刷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说到底是男人的面子和虚荣心的问题。

他又不是老头子,年轻人就应该有点小个性。

面对季鸿明的低头认输,他可以大度的原谅,对于洪慎不经意间的挑衅,他也不介意稍微给这位哈佛大学戏剧班的专业人才一点小压力。

当然,林子轩对洪慎的才华比较欣赏,他想邀请洪慎到明星电影公司来。

在这个年代,拍摄电影和排演话剧差别不大。

中国的电影人才大多都是从话剧行业转型而来的,比如郑证秋和张时川。

也有从绘画和文学方面转型来的,比如但杜予和周瘦绢。

想要邀请心高气傲的洪慎加盟,就要能有让他心折的地方,林子轩相信《日出》的剧本应该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再次,这部话剧其实可以拍摄成电影,而且剧中的陈白露很适合殷明竹来演。

殷明竹本来在上海滩的社交圈就颇有名气,对于《日出》中的生活环境并不陌生。

不过她家境殷实,不需要依附其他男人生活,所以才能活的自由,不像陈白露那么可怜可叹,最终走上绝路。

想把殷明竹拉进明星电影公司,需要一个能打动她的好剧本。

《日出》和《上海假日》一样,都是突出女演员的电影,其他人都是配角,只要发挥的好,殷明竹会成为中国最红的电影明星。

“我总算是知道你为什么不愿意承认自己写过《雷雨》了。”郑证秋看罢《日出》,一脸同情的说道,“看来你也不会承认自己写过《日出》了。”

戏剧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郑证秋明白这个道理,他以往写的剧本也是取材于身边的事情,有些是在报纸上看到的,有些是自己所经历的。

写出来也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和欢迎,说明剧本没有脱离生活。

这是他较为欣慰的一面。

然而,他从来没有写过像《日出》一样如此贴近生活的剧本,这已经不是贴近生活了,这就是真实的生活。

林子轩把真实的生活拿出来写成剧本,这需要极大的勇气。

戏剧高于生活的部分,说的高雅一点是从繁琐的生活小事中提炼出主要的情节。

其实就是为了粉饰生活。

观众看戏,一方面想要在戏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这样才有代入感,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想看到真实的生活。

因为真实的生活太残酷了,他们不愿意接受。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戏剧喜欢大团圆的结局了。

观众既有了代入感,又有了生活中不曾有的幸福感,于是,他们在戏剧中得到了心理补偿,得到了满足。

这是他们喜欢一部戏剧的原因所在。

这和后世的读者看网络小说是一个道理。

读者在看网络小说的时候总是强调代入感,这个代入感就是要在人物设定和故事情节上符合大多数人的经历,也就是贴近生活。

不过,读者又希望网络小说中没有现实生活中的郁闷情节,想要爽起来。

主角不能被打脸,不能受委屈,女主角不能死,不能有外遇,不能有任何不爽的情节,否则读者为什么要看网络小说。

这就是在粉饰生活。

所以,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人的共同感情需求是相同的。

当然,这其中还有另外一种艺术形式,那就是悲剧。

比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男女主角都死了,照样是经典戏剧。

中国的《梁祝》也是男女主角都死了,可最终他们竟然化作蝴蝶双双飞走了。

经过对比,就能发现西方人比较能接受生活化的戏剧,东方人则会对生活进行粉饰,留下一点希望,很难脱离大团圆的结局。

《日出》和《雷雨》这两部话剧都是悲剧,一点都不给人留下希望。

在网文上属于虐主,不对,连主角都死了,那就是虐观众了。

但这样的话剧更加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郑证秋看《雷雨》的时候觉得压抑,他为两家人的悲惨遭遇而痛心疾首。

他看《日出》的时候更加压抑,他为整个社会的黑暗扭曲而深恶痛疾。

《雷雨》是人生的大悲剧,《日出》是社会的大悲剧。

这是郑证秋佩服林子轩的地方。

他和林子轩的家世差不多,但他绝不可能像林子轩一样对自己,对这个社会进行如此深刻的剖析。

这或许就是一个文学家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第二十八章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的一年第六十一章 让黑人兄弟们行动起来第一百二十四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第六十六章 提前出炉的奥斯卡第一百六十八章 神话剧的热潮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个英雄的诞生第三百五十二章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第十四章 通俗小说周刊第九十七章 未来国舅爷争风吃醋的手段第三百一十一章 这就是莫斯科第三百五十一章 甲午风云第二百七十一章 给世界一个警告第二百四十九章 电影的黄金时代第二百九十章 你们在法国受苦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模拟计划第一百八十三章 逼我出绝招第二百三十二章 高朋满座,客似云来第一百一十二章 中国容不下的泰戈尔第一百八十二章 海宁观潮第一百七十五章 迷惘的一代第三百六十一章名士和狂士第一百二十四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第九十四章 有中国特色的特效第十章 对文艺女青年的攻略第七十三章 剧院里的新闻发布会第十一章 一场通俗小说之间的内斗第一百六十二章 奇怪的客人第一百零七章 新时代的女性第三百五十八章林孟尝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文学从来都是小众的第二百八十九章 对待诺奖的态度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走寻常路第二百八十章 第一位读者第三百四十二章 文坛新势力第二百四十四章 要不要改变这个世界?第八十七章 一个在中国的美国女人第二十八章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第三百五十五章黑名单第三百四十一章 两个凡是第四十五章 联手炒作第一百七十三章 在牯岭第一百一十二章 中国容不下的泰戈尔第一百零八章 不会剪掉的剧情第八十六章 如流星一般消失的作家第三百一十二章 哲学船第四十五章 联手炒作第二百二十三章 地域文化的隔阂第六十章 彼得逊律师的日记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国制造的超级英雄们第二百三十八章 首先把故事讲明白第四章 阴差阳错第九章 穿越流的鼻祖第四十章 文坛论战的兴起第二十章 给中国电影一个机会第二百八十六章 文人的操守第三百六十八章 世界级的骂战第六十六章 提前出炉的奥斯卡第九十六章 这个时代的饮食男女第九十九章 来自童年的情结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步走错,便是一生第十六章 诗坛新风向第三十四章 被差评的《笑傲江湖》第六章 未来的路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海滩风云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文学从来都是小众的第一百五十八章 民族工商业面临的困境第四章 阴差阳错第二百八十八章 我爱这土地第六十五章 敲门砖和交学费第二百零三章 让文学归于文学第八十三章 群雄争霸第五十章 战况升级第三百一十一章 这就是莫斯科第八十四章 默默的情怀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们该度过一个怎样的青春第二百八十三章 寻找失落的世界第二十章 给中国电影一个机会第二百七十八章 偷偷改变世界的感觉第三十二章 靡靡之音,席卷而来第二百零五章 另一个世界的文学第一百三十章 未来显赫一时的家族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能忘却的纪念第三百六十九章 在美国第四章 阴差阳错第三百一十一章 这就是莫斯科第五十章 战况升级第四章 阴差阳错第三章 大预言家第二百八十章 第一位读者第三百一十六章 做一只有坏习惯的公鸡第一百六十七章 创造社的困境第二百六十章 超级英雄的新伙伴第一百一十二章 中国容不下的泰戈尔第七章 新派武侠小说第三百三十六章 隐藏起来的剧情第五章 再见,康桥第三十八章 一花独放不是春第一百二十章 踢皮球第二十二章 出名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