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他拍的不是电影,是情怀!

林子轩打算把《西游记》打造成一部系列电影,从《西游记》里截取观众喜欢看的故事一直拍摄下去。

比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盘丝洞》、《女儿国》等等,足够拍上几十部。

这些电影连在一起就是一部电视剧了。

他相信,这绝对是一个票房大卖的系列,比《日出》那种文艺片更受欢迎。

虽然在这个国产电影接近荒芜的时代,只要认真拍摄,不糊弄观众,无论拍摄什么内容都能捞钱,可林子轩是有自尊心的。

他不屑于拍摄那种糊弄观众的电影,要拍就拍经典,否则对不起他穿越者的身份。

而且,他要把明星电影公司打造成中国电影的龙头企业,带着中国电影冲进好莱坞。

所以,明星出品,必属精品。

这是他对明星电影公司最基本的要求。

不过在拍摄之前要和郑证秋商量一下,导演在一部电影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郑证秋比较喜欢拍摄有社会教育意义的现实主义题材,也就是所谓的正剧,像是《日出》那种是他的最爱。

对于喜剧或者神话剧的兴趣不大。

当然,他不是那种不知道变通的人物,也了解目前的情况,掌握有声电影的拍摄技术才是重点,要在短时间内把道格拉斯希拉掌握的技术压榨干净。

道格拉斯希拉虽然在好莱坞只是个小人物,可怎么说也在好莱坞混过,就算没当过导演,也看到过别的导演怎么拍电影。

何况他妹妹还是个演员,他在片长混的时间比较长。

拍摄《西游记》要比拍摄《日出》的难度大,《日出》就是几个人在旅馆里闲聊,摄像机放在那里不动就可以了,主要看演员的表演。

而《西游记》需要出外景,还要有打斗的场面,这极为考验拍摄者和录音师的技术。

林子轩在和道格拉斯希拉的合同中有一条,就是他必须要在中国完成一部有声电影。

郑证秋对林子轩的想法没有意见,不过他对《西游记》这种神话剧没什么把握,因为剧中有些地方需要做一些特殊的处理。

比如腾云驾雾,比如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比如天庭的布景……

按照后世的说法,那叫做电影特效。

在这个时代可没有电脑后期处理,只能在拍摄的时候用各种道具进行弥补,像是那根能大能小,能伸能缩的金箍棒,就要用玩魔术的道具来演。

这样一来,拍摄需要的资金就会成倍的增长。

郑证秋提议能不能换一个拍摄难度小一点的故事,这样需要的资金较少,一旦拍砸了,或者观众不买账,损失也会小很多。

这么大的投资,他作为导演压力也很大。

但林子轩拒绝了,让他不要担心钱的问题,只要努力把电影拍好就行了。

郑证秋不明白,林子轩拍的不仅仅是电影,还是一种怀旧的情怀,那是后世童年的记忆,也是穿越者对于自身的一种怀念。

做出了拍摄《西游记》的决定,林子轩还有个问题要解决。

从好莱坞回来后,他就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电影公司离不开影院,你拍摄的电影质量再好,没有影院放映,就没有收入。

而且他要拍摄有声电影,需要改造现有的戏院,否则无法放映有声电影。

一定要把院线掌握在自己手里。

在此时的上海,豪华的戏院大都掌握在外国人手中,他们可以在租界内大肆圈地,修建戏院,比如西班牙人雷玛斯。

1908年,西班牙人雷玛斯在上海虹口海宁路乍浦路口用铅铁皮搭建了虹口活动影戏院,这是上海最早的专业电影院。

到现在,他拥有包括虹口大戏院、卡德、万国、夏令配克等众多豪华剧院,可以说是上海电影院线的龙头老大。

其他还有些外国人兴建的剧院,大多位于繁华街区,盈利颇丰。

在租界内,林子轩不能打外国人的主意,只能把目光放到国内商人兴建的戏院上来。

虽然这些戏院的地理位置不佳,院内的设施也不好,但总能放映电影,只要花钱改造一番,不会比外国人的戏院差多少。

这件事他需要和冯敬尧商量。

冯氏商行以经营大烟为主,垄断了法租界的大烟产业,还包括数家夜总会和歌舞厅,甚至几家小型的戏院。

林子轩劝说冯敬尧投资戏院。

不仅是自己手下的戏院,还有别人手下的戏院也收购过来,组成一个至少有几十家戏院的联盟,形成规模,才能和外国戏院相抗衡。

冯敬尧没有犹豫,完全支持林子轩的提议。

一方面,林子轩和冯程程有婚约;另一方面,林子轩此时的社会地位看涨,在国内颇有声望,特别是从美国回来之后。

最后是利益的驱使,冯敬尧也认为投资电影有利可图。

自从国产长片《阎瑞生》和《上海假日》放映后,高涨的票房刺痛了众多商人的眼睛。

特别是《上海假日》,在上海多家影院放映,至今还没有下档,这几个月来初步估算盈利在十万以上,这比大烟生意还要赚钱。

怪不得冯敬尧听到林子轩的提议后立刻同意了,他觉得林子轩不愧是他未来的女婿,有好处大家一起赚。

林子轩不去问冯敬尧用什么手段收购其他的戏院,想来不会是什么正常的收购。

但这和他没什么关系,只要能把法租界,甚至是公共租界的戏院联合到一起,明星电影公司就算在上海站稳了脚跟。

在上海,和冯敬尧一样想着进入电影行业分一杯羹的人不在少数。

有人有资金,有人有门路,只要有机会,就能做出一番大事来。

张时川就在等待着机会。

他去年办了股票交易所,没想到碰到了年底的信交风潮,赔了不少钱,还好他够机灵,看到形势不对,果断抽身而出,最后还剩下两千块钱本钱。

在他不知道该做什么好的时候,有人请他合资经营文明戏新剧社“笑舞台”,张时川任顾问和经理。

此人和他是同乡,都是宁波镇海县人,叫做邵醉嗡。

张时川原本经营过民鸣社,对此可谓是驾轻就熟,不过他不看好文明戏的发展,虽然《雷雨》在上海的确火爆了一阵,可不是长久之计。

他在报纸上看到了老朋友郑证秋的消息,这位老友去拍电影了。

由于《上海假日》的热映,他也萌生了重新拍电影的想法,只是苦于没有资金。

于是,他把主意打到了邵醉嗡的身上。

第二百三十一章 初为人父第一百五十八章 民族工商业面临的困境第五十五章 看,真的有飞碟第十八章 《雷雨》第二百五十一章 人是矛盾的综合体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段虚构的传奇故事第二百零五章 另一个世界的文学第二百二十九章 保持那一颗童心第七十章 一场来自南方的旋风第二百九十九章 再穷不能穷教育第四十九章 林氏汉语拼音方案第一百二十一章 小说家的想象力第二百五十八章 你知道我在等你么?第二百五十四章 你究竟给多少女孩子写过诗?第一百八十四章 关于诗歌的话题第三百六十一章名士和狂士第三章 大预言家第二百一十八章 传统文化的美第一百一十三章 这一切都是为了电影艺术第二百五十五章 等将来你就知道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要不要改变这个世界?第七章 新派武侠小说第七十五章 从《死水》到《荒原》第一百八十四章 关于诗歌的话题第一百四十二章 旁听生第二十一章 上海滩的明珠第三百四十一章 两个凡是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段虚构的传奇故事第二百零六章 过年第三百六十二章这一页的历史该如何书写第二百一十八章 传统文化的美第一百六十二章 奇怪的客人第四十八章 侥幸之心第三百一十三章 看来你已经有了灵魂第二百三十三章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第三百一十九章 动荡之年第二十九章 明月歌舞团第四十一章 鸡犬之争,渔翁得利第二百七十五章 两位女演员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们只有一个立场第二百五十五章 等将来你就知道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矣第一百七十三章 在牯岭第二百零三章 让文学归于文学第二章 将剽窃进行到底第二百一十章 握手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棵开花的树第二百九十章 你们在法国受苦了第二百零六章 过年第八十五章 开讲啦!第三百六十八章 世界级的骂战第二百八十八章 我爱这土地第二百九十九章 再穷不能穷教育第一百八十七章 我不会放弃的第十五章 射雕引发的热潮第一百七十五章 迷惘的一代第三十一章 电影圈的那些事儿第二百八十五章 各自不同的人生际遇第一百五十八章 民族工商业面临的困境第二百七十八章 偷偷改变世界的感觉第一百一十五章 跟风第七十五章 从《死水》到《荒原》第一百九十七章 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第一百零一章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诗歌的艺术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个人的舞台第二百三十三章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第三百一十六章 做一只有坏习惯的公鸡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断转移的话题第三百二十六章 作家的联合国第三百三十二章 千古大案第二百五十七章 人固有一死第七十三章 剧院里的新闻发布会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矣第四十二章 符合时代的节拍第二百零五章 另一个世界的文学第十七章 少女心思第二百零二章 连女装也不放过第三百五十一章 甲午风云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文学从来都是小众的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们只有一个立场第三百三十八章 那一抹刺眼的红色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版社的生意第一次庭审第七十六章 专业和业余的差距第三百四十九章 穿越者就该这么骄傲第七十五章 从《死水》到《荒原》第二百五十一章 人是矛盾的综合体第二百九十八章 又一个奠基人第十八章 《雷雨》第六十四章 勇闯好莱坞第二百九十一章 那一段法兰西岁月第一百一十三章 两位诺奖获得者在中国的不同遭遇第一百六十五章 社会风俗大调查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是猛龙不过江第十二章 文学和白话文第一百八十四章 关于诗歌的话题第四十五章 联手炒作第三百五十七章最为波澜壮阔的一页第六十六章 提前出炉的奥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