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收获也大

干场大的,收获果然也大。

王洪回到了北京,就到孙禄堂的家里辞行,他准备躲回山东练拳,现在的局面已经没办法继续学拳了。

孙禄堂把小张军阀张六少要找他的消息告诉了他,却伤感的没有多说。

他极看得上的一个学生,承德海桂元(号海魁三),时任张作霖的秘书,并与之一起命丧身皇姑屯。

这让孙禄堂伤心不已。

也许是得道之人皆有隐痛,孙禄堂算是比较早明白拳学正道的人,似乎家人就比别人家多了曲折。长子三子英年早逝,次子孙存周眼眼有伤,女儿终身未嫁。其实孙辈年长者也多磨难,孙存周的一个儿子抗战时从军,被日军炸死。

至于孙禄堂的徒弟徒孙们,折损更多。

这里的原因也很简单,民国习武的,都是财力敦实人家的子弟,指望一般家庭的孩子不学习不工作,专门学武,付几十大洋的拜师费,掏每月的学费,还有自己的生活费营养费,一练数年,几乎是没可能。而这样人家的子弟,立场就放在那里,往往会主动被动的站错了队。

还有很多人,是进山取宝的,并不以武为名的。象收个王洪,却也只是个好拳趣的,也不知道多少年后,才可能会象他这样,琢磨拳中道理去。

由不得孙禄堂不伤心。

此时,张六少任北平绥靖公署主任。

张六少现在就是个大烟鬼。他为人本性不错,却因为一系列的事件打击,不敢相信任何人,凡事都自己独断。

其实哪,换谁到他的位置也差不多这样。

他爹张作霖,专列发车时间不定,上车后还换了车厢,保密又保密的,就这样,还是被日本人直接炸到了所在的车厢,谁给日本人提供如此精确的情报,直到后世也没有定论。他最信任的恩师郭松龄,又干净利索的叛变,给他的伤害更大。

身边不是间谍,就是有目的的人。可间谍他找不出来,那些人他还得捏着鼻子用下去,他这时还能相信谁?只能靠吗啡麻醉。

九一八,是他这个靖绥分子造成的,现在又变成了北平的绥靖主任,人却躲在了天津,也是挺有意思的。

王洪看孙先生只说了这一句话,寻思了半天,孙老师这意思是见一下?

他犹豫了一会,就跟张六少派来的人见了面。

来的人也是人精,先把大洋给了,就说:“少帅想见你一下,他说:再怎么着,也是他对不起你”。

王洪想了想,还是见一面吧,以张六少的地位和为人,也不会设什么鸿门宴把他交给日本人,就同意了。

几个张六少的人,开着车把王洪夫妻二人送到了火车站,陪着二人直接上了火车,赶到天津。

张六少见了王洪也没说几句话,这时的他,一针吗啡只能顶20分钟,他没那么多精力。

第一句话是:“兄弟,老张家欠你的,你过来帮六哥打日本人吧”。

这话说的王洪心里是五味俱全,不等他有什么感慨,张六少就给他一个委任状:军训处少将副处长,做东北军的拼剌刀、短剑、大刀、红樱枪这四兵培训。就这样,王洪与朱国福一南一北,成了中央国术馆出身的两大将官。

没等王洪看完这个委任状,他跟王洪说了句:“好好整,一个人杀不了几个,大家一起杀”,就结束了谈话,回里屋打针去了。

张学良给了王洪的职务,自然也会让人向南京打了份报告。

一句为国出力之侠义之士,岂能献首敌倭?

这话说的常凯申也有些郁闷。

常凯申的想法是与日本人不断交,局部该打还得打。王洪这种做法,他虽然不喜,却也符合他的习性,何况王洪的事情在他们眼里还真不叫麻烦。

南京考虑得失后,立刻在交涉中取消了对王洪的事项。

日本人得知南京变卦,不再缉捕王洪时,暴跳如雷,催促着进攻的日军努力一下,可进攻的日军却反过来催给养和兵力,他们现在连陪东北军练兵的子弹都不多了。

没办法,日本人只好继续交涉,不提王洪,却让南京方面对被袭人员财物给个说法。可这又在常凯申的暗示下,北平、天津突然结案了,定论是私仇相报,却又说查不出是谁干的。

说是王洪,也有可能,因为那传单上有王洪的名字,但没王洪在场的证据。也可能是别人,甚至可以是日本人陷害王洪。

这年代讲证据,几乎是句玩笑话,说你有就有,说你没有就没有,人都不给见,自然什么都没有。

这些人,就是一群赖皮。

张六少的副官给王洪送了套衣服,还带着他进了趟军营。

王洪却发现,这时的东北军已经没有那种大集中的编制,他这个副处长都找不到地儿办公,更别提去哪去给人训练。

他转了一趟,便明白了张六少的意思,呵呵一笑,副官也是呵呵一笑,回去,就把他们夫妻二人,安排到张公馆附近的一个大饭店里,做为座上客。

随后,半个月多的时间里,张六少又两次招见,却都是问他具体的事儿。

一个是问他,这军事四兵,能提高多少战斗力。

王洪据实而答。

国术,不是无知小民中的仙侠之术,而是日日锻炼的健体之术,练了就比没练过的强。

每一次格杀,都是积累经验,却也是从零开始,不可能只许你杀人,不许人杀你。哪怕是王洪自己,也没把握次次全身而退。

在战场上处处都是意外,不说流弹,哪怕一个小水坑小石块,就可能让人丢了性命。

王洪要是遇到津田野那样的高手,同归于尽是最好的可能,活下来只能说是侥幸。因为谁被战场上的地形地势、各种因素干扰了一下,就可能导致失败丧命。

张六少吐了口气,他也练过一些,更是上战场用过,总听人说王洪如何如何厉害,就觉得有些不现实,才有此亲口一问。

另一次是私下问他,孙禄堂先生那里有没有能禁毒的办法。

王洪听的目瞪口呆,孙先生是国术大家,可不是医生。

张六少听到没有什么办法,便悻悻离去。

他现在已经想戒毒了。

九一八爆发时,张六少正在住院,当时的他已经被吗啡掏空了精气神。有人写过一首打油诗形容那时的张六少:“夜半军书告急来,难熬毒瘾正相催。国恨家仇且休顾,快将吗啡打一回。”

------

每章一说:清朝皇帝的侍卫,分一二三等。一等侍卫三品,二等四品三等五品,最低的是蓝翎待卫六品。都归侍卫内大臣统管。武进士初充侍卫的,大都在乾清门外戍守。另有御前侍卫,是皇帝的贴身护卫,除从乾清门侍卫(值宿于门内者)中选拔外,王、公、贝勒、都统、国戚亦得轮值。以上这些武职,除少数是由荫生或有军功的人充任外,大都是由武进士出身的人任职。引以上这段话,就是说,民间,根本没有不走武举之路的大内高手。

第140章 灭寨第171章 留学第87章 君子剑?第202章 老熟人上场第二章 东洋刀法第190章 300米番外2第十四章 跑山刀第72章 大律师第188章 又见狙击手第141章 射界第147章 监军第82章 宴席第201章 以少打多第五十六章 拎包的偷儿第168章 东西方剑术四第七章 炮制通缉令第208章 传说第145章 大刀术第195章 撤第67章 有经历就有经验第五十五章 谁置谁的死地而后生?第二十一章 三种架子第194章 换番外2第四十七章 庶民之剑第三十五章 江湖百宝囊第132章 京城八卦掌二第101章 天津的混混第89章 小报记者第165章 东西方剑术一第125章 点穴第175章 东方魔术第二十二章 刘保长之死第120章 青岛国术馆第66章 凤凰三点头第二十五章 一连串的进攻第179章 一剑第四章 亡命狂奔第116章 到家第十七章 单破杀手的刀法第201章 以少打多第150章 截汤第139章 直觉第二十章 花郎道第四十三章 烟袋锅子抽贼筯第195章 撤第61章 筷子剑对半步崩第132章 京城八卦掌二第191章 大佐第143章 河北太极拳第128章 认识票第148章 枪杀逃兵第86章 正面生死第五十三 见血与继嗣第十九章 那算谁赢了?第101章 天津的混混第三十三章 嘚儿、驾、喔、吁、稍第四十三章 烟袋锅子抽贼筯第180章 家人到第二十六章 女人不蹲马步第174章 剑术学校第147章 监军第十五章 学生团第一战第145章 大刀术第127章 空手夺刀第162章 大刀队背后的故事第六章 生死之间有大机遇第187章 丁丑年第五十六章 拎包的偷儿第八章 有家难回第142章 受伤第167章 东西方剑术三第149章 溃兵第三十六章 剌杀与告密第二十九章 江湖救济第五十三 见血与继嗣第61章 筷子剑对半步崩第五十九章 让警察凑钱买单第七章 炮制通缉令第77章 先施百货的枪声第111章 马车行第156章 会动的草丛第99章 干就干场大的第68章 豆饼第122章 何守泰安第八章 有家难回第71章 崭露头角第156章 会动的草丛第122章 何守泰安第十四章 跑山刀第六十章 练国术好找工作第四章 亡命狂奔第89章 小报记者第二章 东洋刀法第174章 剑术学校第五十七章 我缺钱,不缺德第83章 师父有了第74章 假王洪?第161章 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