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脱身换影

暹罗武者并不吃惊,剑也好,刀也好,比武中互相碰撞是很正常的事情。

他以为,王洪这是在试探,便左手刀一格,右手的刀就挥了过来。

这是双手短兵器最经典的动作。

拳术上想实现这一点,要考虑的动作细节非常多,身形、步法、卸力的同时如何发力等等。可手持长刀,却因为兵器自身的特性,刃口一迎,就可以解决拳术苦恼的多数问题。

王洪手中的钢剑没有走剑的剌、击、抹,没管暹罗武者右手挥来的刀,手腕一翻,剑呈平面,在暹罗武者手中的双刀交错的一瞬间,一个寸劲,‘拍’了上去。

他这是拿剑当锏用,或者当个铁棍子在用。在长剑拍在双刀上,‘啪’的一声中,王洪的身形矮了下来,长剑还半压在双刀上的时候,后脚一蹬,蹿到了暹罗武师的近前。

这暹罗武师见刀被拍了下去,有些出乎意料,又见王洪冲了过来,就猛的把双刀拽到怀里,那膝盖就冲天而起。

暹罗兵器就是这个特点,并不局限于手中的武器,在格杀中,身体任何一处都是他们的武器。如果距离合适了,还可以丢掉兵器,用暹罗拳近身攻击。

这一式冲膝,看似寻常,却是泰拳中一招杀手。

王洪迎着这膝盖却扣了一下外脚,身子一拧,与暹罗武者站成了一排,那暹罗武者在膝盖还没落地时,左肘已经横击了过来。

却见王洪换脚后又是一个大扣步,脱身换影,转到了暹罗武者的身后,这时,暹罗武者的肘刚擦着王洪的肩头,王洪的剑却随身横了一圈,轻抹了下暹罗武者,然后,走出两人交手的范围,向裁判示意了一下,就往场下走去。

全场观众目瞪口呆。

从他们的角度,只看到王洪拿剑砸了过去,在暹罗武者身边原地转了一圈,人就下场了。

这是什么比武?

跳舞一样?

怎么就结束了?

不是生死决斗吗?

为什么血都没流,就结束了?

观众们一肚子问题,却没有人说话,都摒住呼吸,眼神在王洪的背影和主裁判之间来回走动的,想知道,这是什么样的结果。

主裁判的角度刚好能看到王洪手中的钢剑抹在了那暹罗武者的背肋处,可是,他也不理解王洪的做法,起码再补上一剑,见血才分输赢吧?

他愣了几秒钟,突然想到观众还在等他的结果。立刻站直了身体,大声喊到:“王洪,胜!”

暹罗武者也傻站在原地,王洪手里的钢剑在他肋背出游动时,那一刻,他已为自己已经死了。

从武者的角度,他决定在临死前,回想一下王洪是怎么在他身边走动的。

于是就在脑子里回想着王洪从拍击他的双刀后,身形的变化。

却没等他想明白,主裁判的声音响起,让他从“死”前的深思中醒了过来。

接着,他就听到了全场观众一同深吁出来的气,“哗~”。

他这才发现,自己身上没有感觉到痛,再低头看看,身体上也没有伤,衣服都没有破。

这暹罗武者,不由的跪在了地上,开始感谢家乡的神灵。

这场生死决斗,就这样有些诡异的结束了。

观众们都不愿意离场,比武实在太快了,又没流血,只看到王洪奇怪的一招就下场了,这,回去怎么向人吹嘘啊?

都站在原地,喧哗的声音越来越大。

倒是有一个很有文化的老文人,大声用中文喊着:“这是禹步。”

可惜,全场多是外国人,为数不算多的中国人都没听明白,他喊的是什么意思。

这时,观众们看到一个暹罗武者向裁判提出了什么。

很快,大家都静了下来,心道:会不会再比一场?

那英国裁判就走到后场,跟王洪说:暹罗武者说谢谢王洪的手下留意,只是这个比武时间太短了,能不能再举行一场拳脚的交流?

王洪愣了下,怎么又回到了拳脚上?

那英国裁判也觉得剑术决斗的时间太短,再比一场又觉得没什么意思,不由的就对王洪说:“要不,就比一场拳脚?”

王洪又愣了下,这英国人怎么回事?拳脚有什么可比的?

稍一细想,他心里也有些生气了,就对英国裁判说:“我真象马戏团的猴子?”

英国裁判也理解王洪的不高兴,对剑术而言,决斗是为了名誉,战斗是为了荣誉。亚洲这种为了输赢而不计生死的比赛,他也不太理解。

就说:“好吧,我去宣布决斗到此结束。”

不知道暹罗人在场地间说了什么,王洪突然听到暹罗华侨们一齐叫喊着:“打!打!打!”

不用问,王洪立刻明白了,暹罗人把要比拳脚的事情跟这些华侨们讲了。

很快,场地间的老外们,也跟着喊了起来。

王洪真的生气了,心里骂了句:猪一样的队友。

就喊回了正要宣布比武结束的主裁判,这一场拳脚比赛,做为加场,只交流。

主裁判微笑着,看着王洪。

王洪一肚子火,无处可发,却想了又想,决定给全场的观众玩个花梢的东西。

拳脚真的,只能比赛。

如果计较输赢,那就成了烦人的事情。

象打倒那鹰爪拳的暹罗拳手,怕是没想到,对他而言,只是比赛了一场,中国人就一次又一次的找来国术高手、名家,跟他没完没了的比武。

好象赢了他的暹罗拳,就是国术的胜利,就是暹罗拳的失败,就是中国人的胜利一样。

说白了,中国人在这个时期,还是处于被世界各国看不起的的时期,不管做什么,都有自卑的心理,很想从某些方面找些回信心。

可国家不能当后盾时,国术怎么可能完成这种功用?

况且,这种比赛,也不公平。

比赛,是在同等条件下,以运动员为主体,最大化规则的对抗。

以套路、杂耍和江湖手段为主的国术高手,有几个人针对这个规则训练过?

王洪没考虑到这个规则,却为了能达成自己的想法,就对主裁判提了个要求:就在这场地上,双方只要空手,不得有任何限制。

主裁判对暹罗武者说王洪的要求时,暹罗武者还不同意。

他们提出为了保护双方,要戴上拳套,不能穿鞋子这两点要求。

主裁判摆了摆手,只说了一句:“Yes?No?”

暹罗武者有些心虚,几个人商量了一下,最终还是选择了同意。

------

每章一说:太极拳的技击理论,是基于搭手模式。在理论上非常的完美,如果双方都按照这一类型练拳,那些本能的习惯动作意识,是会产生蹦蹦跳跳的样子。但是,这只能在自己的圈子里玩,不能出门,要是与其他拳种的练习者玩这些,就是找打。所以在民国时,太极拳就不以技击打人出名,哪怕是手上有打人的能耐,身法也跟不上。

第180章 家人到番外2第四十三章 烟袋锅子抽贼筯第173章 英国军刀第五十七章 我缺钱,不缺德第155章 反狙击第162章 大刀队背后的故事第86章 正面生死第69章 大连的拳馆第四十六章 被拍花了第205章 比武第178章 麻烦番外1第97章 亲日派第84章 取消少林武当第143章 河北太极拳第125章 点穴第65章 活捉第137章 劲力交错第十七章 单破杀手的刀法第95章 拜师第144章 三皇炮捶第十章 亲见通缉令第174章 剑术学校第133章 京城八卦掌三第81章 杀手之王第五十九章 让警察凑钱买单第70章 船上第146章 热河开打第166章 东西方剑术二第144章 三皇炮捶第200章 反狙第三十三章 嘚儿、驾、喔、吁、稍第189章 贴近狙击第五十二章 练枪第六十章 练国术好找工作第187章 丁丑年第133章 京城八卦掌三第98章 大战第五十三 见血与继嗣第136章 我的规矩第五十六章 拎包的偷儿第五十六章 拎包的偷儿第100章 收获也大第137章 劲力交错第117章 内斗第118章 敢杀人的小芸第三十八章 有经验的好处第99章 干就干场大的第八章 有家难回第四十二章 老满人的武艺第207章 死士第78章 报复第80章 战阵与游场第149章 溃兵第111章 马车行第104章 哏都第九章 说一声娶我第88章 四剑一鞭第196章 炮弹雷第164章 我的拳,我的剑第205章 比武第74章 假王洪?第78章 报复第65章 活捉第102章 薛颠第三十三章 嘚儿、驾、喔、吁、稍第十章 亲见通缉令第183章 脱身换影第108章 烧村庄第五十一章 中国人的地盘第四十二章 老满人的武艺第140章 灭寨第169章 东西方剑术五番外3第122章 何守泰安第200章 反狙第203章 进城第161章 选择第五十四章 流氓一族第158章 两个眼睛瞄准第121章 毒针第117章 内斗第一章 比武第189章 贴近狙击第193章 中第二十八章 红樱枪第143章 河北太极拳第173章 英国军刀第三十五章 江湖百宝囊第187章 丁丑年第134章 刚劲初成第198章 被狙第202章 老熟人上场第86章 正面生死第153章 压力第175章 东方魔术番外3第168章 东西方剑术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