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 不可接触者

bookmark

“当今的印度社会正出现着革命性变化,日暮途穷的反动势力为了延缓自己的灭亡正在疯狂挣扎,它们的毁灭是必然和不容置疑的……我们协会的目的是将文学和艺术从……反动阶级的控制下拯救出来,使文学接近人民,成为反映生活、建设未来的有效途径……”

——摘自《印度进步作家宣言》。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放诸四海皆准的道理,印度自然也不例外。

在英国殖民者到来之前,“印度”只是个地理名词和宗教名词。这片次大陆邦国林立,从未真正统一过,就更谈不上什么国家的概念。

正是英国的殖民统治,让印度人在精神和思想上渐渐凝聚,并开始自我认同“印度”这一国家和民族观念。

英国也是想分而治之的,比如刻意制造地区矛盾和宗教矛盾,让印度本地人互相仇视。但伴随着英国的残暴统治,民族矛盾依旧上升为主要矛盾,并兴起了一系列独立解放运动。

最滑稽的是第一次印度大起义,虽然有着各种各样深层次的原因,但直接诱因却是子弹上有牛油和猪油,士兵装填时必须用牙齿来咬开。这让印度教信徒和绿教信徒感受到侮辱,共有85名士兵拒绝使用这些子弹。而英国军官把他们捆起来,将子弹塞进士兵的嘴里,随即点燃了印度起义的烽火。

印度人也是尝试过多次武装反抗的,可惜都被英国殖民者摆平。双方实力的巨大悬殊,让印度进步人士感到绝望,于是就催生出以甘地为代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30年代和40年代的印度进步文学运动,跟中国近现代文学运动很相似,初期具有极强的革命性。这让英国殖民者如临大敌,两三年内逮捕了20多个知名作家,印度各地的文学革命运动就此陷入低潮。

二战的爆发,《联合国家共同宣言》的签署,日本在亚洲的急剧扩张,这些事件让印度作家又看到了机会,于是他们暗中串联商讨如何东山再起。

未来的印度、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此时统称英属印度。来自各地的十多位进步作家,悄悄齐聚加尔各答,也有些作家还没登上火车就被抓回去——他们被长期监视着。

聚会地点是加尔各答郊外的某个庄园,周赫煊和张乐怡坐了两天火车才到地方。

前来车站迎接的是一位仆人,名叫杜旺·帕蒂达。仅从“帕蒂达”这个姓氏,就知道他是印度四大种姓中最低等级的首陀罗,长得又黑又瘦。

帕蒂达弯腰行礼,用夹杂着孟加拉口音的印度英语说道:“伟大的圣雄阁下,我是高斯老爷家的仆人帕蒂达,请容许我为您引路。”

在印度,广义上的“圣雄”特指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周赫煊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被人称为圣雄。

“多谢了。”周赫煊点头微笑。

周赫煊牵着张乐怡的手,由帕蒂达领着他离开车站,不多时便看到了一辆马车。

帕蒂达低头屈膝道:“请上车!”

一个衣衫褴褛的瘦弱男子,扛着麻袋从他们身边经过。此时已经接近傍晚,日头偏斜,把人的影子拉得老长,那人直接踩着周赫煊和张乐怡的影子过去。

“站住!”

刚刚在周赫煊面前表现得谦卑无比的帕蒂达,突然像头发怒的狮子,指着扛麻袋的男人说:“你冒犯了一位圣雄,必须付出代价!”

扛麻袋的男人看看自己脚下,又看看周赫煊,突然扔掉麻袋噗通跪地,小鸡啄米一样疯狂磕头。

“怎么回事?”张乐怡吓了一跳。

“不清楚。”周赫煊也有些懵逼。

帕蒂达一脚将那男人踹翻,然后疯狂殴打起来,而来往路人都对此视而不见。

周赫煊连忙拉住,问道:“别打了,到底怎么回事?”

帕蒂达指着躺在地上的男人说:“圣雄阁下,这是个贱民,他刚刚踩到了您与夫人的影子。”

张乐怡心有不忍,劝道:“没什么的,只是猜到影子而已。”

“不,这是无法饶恕的冒犯,请容许我来惩罚他!”帕蒂达说着又开始一阵乱踢。

那男人抱着脑袋蜷缩在地上,嘴里不时发出痛呼声。但即便是这种痛呼,他也在忍耐着,似乎连呼叫求饶的资格都没有。

周赫煊实在看不过去,让孙永振把帕蒂达拉到旁边,随后又掏出一张10元英镑,放在男人身边说:“真是抱歉,这是给你的补偿。”

男人似乎听不懂英语,蜷在那里瑟瑟发抖。

“您真是太仁慈了,”帕蒂达恭维了一句,又对那个男人说,“今天算你走运,遇到了一位宽容的智者。”

直到周赫煊等人上了马车,那个男人才捡起英镑,跪着低头亲吻周赫煊刚才站立的地方。

一般情况下,低种姓对高种姓表达敬意的最高方式,就是跪下亲吻对方的鞋子或脚趾。但那个男人是贱民,是不可接触者,他只能亲吻地面来表示尊敬与感谢。

张乐怡坐在马车上,扭头远远望着那一幕,皱眉说:“印度这个地方真吓人,简直不可理喻。”

“是啊,不可理喻。”周赫煊点头道。

负责来接火车的这个帕蒂达,可是印度哲学家奥罗宾多·高斯的仆人,怎么说也该沾点文气吧,居然对贱民也是如此的粗暴歧视。

在印度,也有自学成才、改变命运的贱民。

比如“印度宪法之父”安贝德卡尔就是贱民出身,也是印度历史上第一个拥有大学学位的贱民。他天然成为了印度贱民的领袖,反对甘地保护种姓制度的立场,两人在1932年达成了妥协——即印度建国后允许贱民拥有选举权。

即便是身为“印度宪法之父”,本该拥有无限崇高的地位,但贱民出身的安贝德卡尔依旧被歧视。他在义愤之下,公然宣布脱离印度教,改为皈依佛教,并成为印度佛教复兴运动的倡导者。

223 美国脑残粉405 归化派翻译家264 文学少女198 不识抬举524 新年的梦想603 内山书店169 古怪的老头儿1023 征粮与杀人157 去他妈的张宗昌705 元首亮相065 再见840 美援派083 火种022 乐不思蜀739 成交758 元首的晚餐856 文人296 薛疯子971 过渡410 共济会187 万民伞480 薇薇安792 同监来访396 中国报业协会900 锄奸167 赚钱方案252 请媒人754 文章1006 一场闹剧而已222 变天114 厮磨724 第二篇文章492 周先生是语言学家254 订婚390 北方教育界的破事430 太太家的客厅1027 周先生的明史初探335 考察021 大贤遗野046 爱国教育176 一条好狗182 推荐你一本好书996 抗战期间的西北派系之争215 周先生,咱拜把子吧945 坚持妥协的丘吉尔336 蒋作宾744 江边的新家032 二等二级中校副官周赫煊是也367 香山旅游团1042 新年新困境795 商业计划479 日落西山331 纪念1028 闭门读书009 大帅有请359 空缺的普利策历史奖1016 向背928 孔父头顶露鸡儿1001 智如象头神333 风起1033 疏漏013 惊天秘计588 一哭二闹三上吊011 装逼过头573 留字059 我有一个梦想730 辈分乱了093 当官了026 天下大势472 修身、治国和心理学253 借势291 查贪207 赴鲁赈灾124 农村大地642 膨胀的电影皇帝216 借兵383 做事漂亮295 论战1041 短视131 女校演讲474 非战会议894 维烈——挂科一半的天才儿童1024 贪腐269 算账813 英王加冕477 工党领袖265 舆论攻势423 收徒589 封杀1007 学校814 偷酒喝的公主913 文艺报国958 离英769 比想象中严重164 千里示警1001 智如象头神311 步步错990 土匪窝075 侯七VS马六609 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