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画家和文物贩子

新明戏院,客流如织。

周赫煊和张乐怡联袂而入,身后跟着李寿民、郑证因和孙家兄弟。朱湘不喜欢听戏,沈从文又要在家写文章,因此两人都没来。

婉容就更厉害了,人家约好跟几个漫画迷聚会。自从《三毛流浪记》受追捧后,她整个人都自信了许多,开始主动结交一些新朋友。

几人坐在靠前的位子,不多时张学良和赵四小姐也到场,随行的还有两个男性青年。

赵四小姐如今的处境很糟糕,虽然做了少帅的情人,却因正妻于凤至不接纳,根本无法出入张家。甚至两人顾忌影响(赵家也是望族),他们都不敢单独公开约会,只有张学良约见朋友时,赵四小姐才敢陪着出来。

“六帅,四小姐,”周赫煊笑着介绍,“这是我未婚妻张乐怡。”

赵四小姐惊讶道:“你跟张姐姐居然真的走到一起了?”

张学良问赵四:“你们认识?”

“去年大姐夫开舞会,是冯五哥把张小姐带来的,”赵四小姐兴致勃勃地说,“我记得那天晚上,周先生还当场给张姐姐写了一首情诗呢。”

张学良哈哈笑道:“赫煊的诗才,我也是有所耳闻的。”

张乐怡举止落落大方,略微点头笑道:“六帅好,四小姐好。”

“赫煊,你跟张小姐结婚的时候,我肯定要送上大礼,”张学良说完才开始介绍新朋友,“这位是画家张大千先生,他是一荻的国画老师,这位是日本古董商江腾涛雄。”

张大千与周赫煊握手道:“周先生,久仰大名。前些天才刚拜读过你的《狗官》,本人崇拜之至。”

“难得张先生厚爱,我也很喜欢张先生的画。”周赫煊笑道。

张大千如今在南方小有名气,但在北方却并不出名。他前段时间来津,偶然结实了张学良,画作受到张学良的大加赞赏,并且被介绍给赵四小姐当国画老师。

张大千的一生也是风流啊,一位正妻,三位姨太太,三位情人(分属中日韩三国),两位婚前恋人,还有一个为他终生不嫁的名门闺秀——女方家里是宁波巨富,不方便给张大千做姨太太。

今年二十九岁的张大千,前额已经有些发秃,留着长髯大胡子,一看就是那种搞艺术的。

至于日本古董商江腾涛雄,则是张大千的至交好友。他过两个月就会邀请张大千共游韩国金刚山,而张大千的这次旅行,也将认识他的韩国恋人迟春红。

嗯嗯,迟春红此时只有15岁,放后世可能初中都没毕业。张先生估计喜欢小萝莉,他的二太太嫁进门时,也才刚满15岁。

“周先生,久仰君之大名。今日一见,三生有幸!”江腾涛雄直接给周赫煊鞠了个九十度的躬,汉语说得极为标准,而且成语用起来也很溜。

“你好。”周赫煊微微点头,不想理会这个小日本。

像江腾涛雄这种古董贩子,不知道从中国弄走多少文物,甚至有可能还带着点间谍性质。

众人坐下等待好戏开场,张学良对周赫煊说:“你这次干得不错,居然说服洋人用关税来兴建水利,实为天津百姓之福。”

“用中国的关税修中国的航道,最大受益者却是洋人,而且我们还得感谢洋人帮忙,这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周赫煊苦笑着摆手。

“时局如此,总有一天会变好的。”张学良毫无底气的说。他最近过得很不好,在前线被猪队友拖累,不得不放弃河南地盘,回到天津又因赵四小姐的事,跟正妻闹得不愉快,可谓战场、情场双双失利。

“锵锵锵锵锵~~~”

台上鼓锣声响起,众人皆不再说话。

周赫煊经常观看孟小冬唱戏,久而久之,倒是领悟了一些妙处,此时也看得津津有味。

孟小冬压轴出场,她一现身,只往前迈几步,都还没开口,台下便已经轰然喝彩。

“好!”

听着四周热烈激动的喊声,张乐怡居然感到些压力,低声问道:“台上唱戏的,就是那位孟小姐?”

“嗯,是她。”周赫煊点点头。

张乐怡心想:看这情形,竟还是一方名角,并非普通戏子,。

整场表演结束后,张学良做东要请客吃饭。

众人等待片刻,孟小冬换好衣服出来,她见到张乐怡稍微愣神,随即笑道:“这位就是张家姐姐吧,小冬有礼了。”

张乐怡本想给孟小冬一个下马威,但伸手不打笑脸人,面对孟小冬的主动示好,她只能微笑道:“小冬妹妹好。”

张学良在旁边看得直感叹,若他家里那位,也像张乐怡这般识大体就好了。他的二夫人谷瑞玉,如今还安置在外面呢,赵四小姐更是连张家的门槛都不敢踏入。

众人来到酒楼,张乐怡挨着周赫煊坐下,抬眼看向孟小冬。

孟小冬抿嘴微笑,非常自然地坐在张乐怡身边,并没有选择靠近周赫煊。

两女一见面就在暗中较劲,张乐怡摆出家中大妇的姿态,想要“教训教训”孟小冬。孟小冬却不接招,在张乐怡还没“发威”时,便主动退让认输。

她们就好像擂台上的拳手,张乐怡主动进攻,孟小冬一味躲闪。张乐怡空有一身力气,但每次出拳都打在空气中,心里着实憋闷得慌。

赵四小姐观察片刻,感觉蛮有意思,可见二女“打”起不来,顿时兴趣缺缺。她主动帮周赫煊解围道:“小冬姐姐,你戏唱得真好。汉卿经常提起你呢,说你的老生乃当世一绝。”

“六帅过誉了。”孟小冬微笑道。

赵四小姐又对张乐怡说:“张姐姐,你喜欢跳舞吗?现在天津新建了好多舞厅,改天咱们约出来耍子。”

“行啊,我也好久没跳舞了。”张乐怡道。

被赵四小姐左一句又一句的搭话,张乐怡和孟小冬之间的关系稍微融洽了些。赵四小姐偷偷地朝周赫煊眨眼,周赫煊举杯致意,算是敬酒以做感谢。

男人们聊男人话题,女人们聊女人话题,饭桌上的气氛很快热烈起来。

江腾涛雄突然问:“周先生,你有想过去日本吗?”

“暂时没有这个打算。”周赫煊道。

“那真是太可惜了,”江腾涛雄道,“你的《大国崛起》在日本广受赞誉,内藤湖南先生称之为‘世界史学之旷世杰作’。上次我回日本见到内藤先生,他就希望能和你当面交流,还拜托我说,如果有幸在中国遇到周先生,就一定要请周先生去京都大学讲学。”

周赫煊不屑笑道:“就是那个鼓吹‘文化中心移动说’的内藤湖南?那可是你们日本京都学派的创始人,恕我才疏学浅,没资格跟他讨论学术问题。”

江腾涛雄笑道:“周先生不必过谦,如果有机会的话,还是希望你能去京都大学走一趟。”

张学良好奇问道:“内藤湖南是日本的大学者?”

“何止大学者,人家把自己当做帝师级人物呢,”周赫煊解释说,“内藤湖南最有名的观点,就是‘文化中心移动说’。他把中国历史分为几个阶段,认为东方的文化中心最初在长安,接着转移到燕京,后来转移到江南,现在就该转移到日本了。他觉得日本做为东方文化中心,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中国解决困难。六帅,你在东北应该感觉到日本的‘帮助’了吧?”

张学良顿时没了兴趣,讥讽道:“呵,原来是个鼓吹侵略战争的疯子。”

周赫煊说:“他没有鼓吹战争,相反,内藤湖南认为日本的军事动作必须止步于鸭绿江,对中国应该从政治和外交上一步步蚕食。”

“岂有此理!中国的问题,关他日本人什么鸟事?”一直没说话的郑证因,突然拍桌子大骂,这暴脾气。

江腾涛雄连忙解释:“周先生你误会了,内藤湖南先生对中国一直是善意的,他曾前后多次来中国考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推崇备至。”

“是对中国的古董推崇备至吧。”周赫煊冷笑。

“周先生说笑了。”江腾涛雄尴尬道。

内藤湖南晚清时去过一次东北,他请日本军方出面,强行购买国宝级文物《蒙文大藏经》和《满文大藏经》,这两部经书后来焚毁于关东大地震。

辛亥革命后,内藤湖南又跑去东北,从奉天故宫搜刮走不少珍贵史料。而江腾涛雄做为古董贩子,他和内藤湖南唯一的交集,就是为其物色中国的珍品古籍。

周赫煊之所以这么清楚,是因为他本科读的历史,而内藤湖南被后世誉为“东洋史巨擘”,在中国史学圈子里也很有名。

饭桌上出现争执,张大千显得最为尴尬,因为江腾涛雄是他的好友,现在扯上两国仇怨,他夹在中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江腾涛雄不想闹僵,他还要在中国买文物呢,绝对不能得罪张学良,连忙举杯赔罪道:“周先生,是我唐突了。如果你跟内藤先生有什么学术冲突,最好还是能够当面辩论。我们今天不谈国事,只谈私人交情。”

“好说,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会去一趟日本。”周赫煊也到此为止。他懒得多费口舌,就算把眼前这个文物贩子打死,也对国家没有丝毫帮助。

011 装逼过头288 诺贝尔候选人330 华工763 我的民族968 顺风船649 王安石与法西斯236 党即是法813 英王加冕820 英雄叱咤,壮士骁骁866 圣诞节921 未来的国学大师093 当官了721 北边儿的委员长276 论宗教435 危局956 神棍周的第一次算卦880 空军大捷771 霜刃未曾试767 天府之国341 强势564 怕死和不怕死的124 农村大地554518 严峻的问题1018 落难公子275 会面1029 评古026 天下大势364 一猜就中220 故事964 摇滚鼻祖544 喂狗047 刀妃革命913 文艺报国441 七人背176 一条好狗394 影坛一姐275 会面146 泛淤938 飞行员周赫煊538 磺胺的威力988 家国246 机器和人力的比赛983 壁画107 一把火376 大坑货626 美好的明天299 战火再起863 中国人和犹太人的交易999 去印度1036 石牌保卫战059 我有一个梦想598 祥符文会之二1021 灾情的背后383 法国总领事也是书迷829 人才046 爱国教育705 元首亮相463 国难?900 锄奸333 风起382 脑子是个好东西373 批发字画489 大忽悠414 海军与胖子529 少帅下野181 美国推销员493 伟大的段子手154 还珠楼主的处女作616 交易800 黑龙会787 自投罗网083 火种912 青年367 香山旅游团后记 四450 文章806 后话197 电台开播710 比划161 作大死850 可爱的美国人民448 义勇军出征213 熟人782 妖道必须死757 追赶924 四川首富197 电台开播531 松花江上750 打飞机看奥运136 青帮百相046 爱国教育333 风起220 故事465 扯淡会议288 诺贝尔候选人047 刀妃革命895 周明诚的缺点735 喝咖啡542 应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