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 预言者

bookmark

此时的汤因比虽然已经39岁,但他的学术思想还处于早期阶段,对中国的情况也了解得并不深入。所以,在关于中国的问题上,汤因比很容易就被周赫煊说服和驳倒。

直到中晚期,汤因比两次游历中国后,才真正对中国有了系统了解,并最终变成一个“中国粉”。

1974年时,汤因比和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有过一次交流,谈话内容被整理编撰成《展望二十一世纪》。

汤因比大胆的预测:人类将发展形成为单一社会,武力征服的传统方法,在原子能时代很难再起作用。如果世界能够和平统一,必定是以地理和文化为主轴,不断的结晶扩大起来。这个主轴不在美国、苏联和欧洲,而在东亚。而中国则是统一世界的核心,中华民族有着在政治、文化领域的优势,具有着无与伦比的经验,中国在21世纪将取得主导地位。

汤因比说这话的时候,中国还没结束十年特殊时期,当时根本没有人会相信。

甚至当池田大作问汤因比,如果能够重活一世,希望降生在哪个国家时,汤因比不假思索地说愿意出生在中国。

当然,这是晚年时期的汤因比,他对西方文明抱有悲观态度,所以才认为东方文明将主导世界。

中年时期的汤因比,还不是悲观主义者,而是浪漫主义者。

两人没有在纠结宗教问题,汤因比说:“文明的发展,在于面对挑战、克服挑战,每战胜一次挑战,就是这个文明的一次进步。”

“我很赞同这个观点。”周赫煊笑道。

台下的学生非常惊讶,因为汤因比所说的文明挑战,前段时间周赫煊刚给他们讲过,两位大师的理论居然出奇一致。

周赫煊又说:“西方的工业革命,就是一次挑战与应战的过程。西方文明战胜了挑战,所以获得质的飞跃,并且带动整个人类文明在进步。而中华文明如今也在面临挑战,只要能迈过这道坎,中华文明就将迎来新生。”

汤因比笑着说:“从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来说,它肯定能战胜挑战的,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中华文明属于全世界最独特的文明,它已经具备战胜各种挑战的内核,前提是要修复大一统状态。”

“中国正在等待一次机会,”周赫煊笑道,“比如再来一次世界大战。”

“很有可能,”汤因比黯然地说,“如今欧洲的形式不容乐观,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隐患层出不穷。未来20年内,欧洲不是要爆发大革命,就是要爆发一次规模巨大的战争。现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必须进行改良,否则将会一步步滑向深渊。这种改良,必须通过革命,或者战争洗牌后才能顺利进行。”

我草!

周赫煊感觉极为震撼,大师不愧是大师,特么的能看穿历史啊!

汤因比不仅是历史学家和国际问题专家,还对经济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说:“包括亚当斯密在内的经济学家认为,实现国民财富增长的唯一有效道路就是自由。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工业革命的本职,就是自由竞争取代了控制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使得生产力获得极大的释放。但自由也并非完美的,自由放任可以打破垄断和管制,却会诞生出新的垄断形式,然后酝酿出激烈的社会矛盾。这个时候,就需要控制的力量来介入,把过度的自由拉扯回正确有序的轨道。”

国家资本主义思想?

周赫煊还没来得及说话,汤因比就笑道:“我非常喜欢中国的阴阳理论,这可以用来阐述资本主义的发展。中世纪管制下的经济制度,就是极阴状态,而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就是极阳状态,它会转化成阴。这个时候就需要阴阳调和,嗯,用中国传统思想来说,就是中庸之道。”

“汤因比先生,你对中国文化理解很深刻啊。”周赫煊好笑地说。

汤因比摇头道:“我不懂中文,更不懂中国的文言文。我所了解的关于中国的一切,都是经过朋友翻译转述的。说实话,中文太难学了,我没有那个经历去深入研究了解。所以,我的论著关于中国部分,很可能存在疏漏和错误,多谢你之前的纠正。”

周赫煊笑道:“说起中国,汤因比先生似乎不认同夏商周的存在?”

汤因比道:“我认为夏朝属于传说,商和周确实存在,不过有可能并未形成有效的政治实体国家。”

“汤因比先生请看。”周赫煊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叠照片,那是《大公报》记者拍的。

汤因比兴致勃勃地仔细观察,问道:“这是最近山东那个考古现场照片?”

“对,”周赫煊指着图片上的玉器说,“这是璋,这是珪,这是璧……这些都是从上古时代,一直延续下来的中华文明礼器。它们有很多作用,比如下聘,比如外交,最重要的作用是祭天和祭神。礼器是礼乐制度的物化表现,有礼器出现,就证明已经形成政治制度。这些礼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说明从那个时候起,中华文明就一直延续至今,它的核心精神依旧保留着。”

“那也不能证明夏商周是政治统一的国家啊,只能说明中华文明的超长延续性。”汤因比说。

周赫煊笑道:“我们前面说了,中华文明的核心是天人合一思想。周朝的统治者被称为天子,意思是代天牧民,天和人是统一的。大统一思想也萌芽于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凡当时使用这些礼器的部落和民族,从理论上都是要信奉天子的。即便权利没有统一,但周朝在文化和政治上是肯定统一的。”

“不不不,你的说法太牵强了,”汤因比连连摇头,“我有研究过周朝的分封制,就相当于欧洲的封建制。打个不太形象的比喻,周天子就像哈布斯堡的皇帝,名义上代表着正统,可也只是摆设而已。你能说失去权柄的哈布斯堡皇帝,能够统治西欧和中欧吗?当时的西欧和中欧,又能称为一个国家吗?”

周赫煊无奈苦笑:“好吧,我们终止这个争论,因为谁都无法说服对方。”

这真没法辩论,因为中国和西方考古界的标准不一样。西方的标准就是要有神庙、有城墙、有青铜器,而中国则更重视玉器的发现,因为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

汤因比和周赫煊两人漫无边际地聊着,一会儿是人类文明,一会儿是欧美政治,一会儿是东亚文化圈,偶尔还扯一扯经济。

学生们听得眉飞色舞,负责记录谈话内容的罗家伦,同样也心潮澎湃。

两人的谈话内容,有许多都是猜想和推论,也有各种学术思想突破。这些东西对后世而言,可能一个初中生都能说出来,属于常识性的问题。

但如今可是1920年代末期,他们之间的交流,充满了令人惊叹的先进性、预言性和突破性。

可能随随便便一句话,在好些学生听来,就宛如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他们对历史、对文化、对世界的认识都产生了改变。

俗称,刷新三观。

第二天,清华的校办学刊,便全文详细的刊载了两人的交流过程,新闻标题叫做《东西方两位大师的思想碰撞》。

这份学刊被学生们争相传阅,甚至连北平的其他大学也拿去转载,在北方文化学术界造成极大反响。

直到80年后,这篇报道被人从故纸堆中翻出,全文贴到网络上,立即引发轰动和热议。因为里面预测到二战,预测到资本主义改良,预测到中国的崛起。

网友们开始恶搞,把周赫煊和汤因比的照片做成各种表情包,戏称他们为“大预言者”、“律令法师”。

633 改变计划352 才女1019 脑子被驴踢了833 鸡犬不留264 文学少女894 维烈——挂科一半的天才儿童980 家访556 小人暗算158 冯庸大学622 中美民间文化友好交流团548 悲哀的体育事业275 会面479 日落西山262 科幻小说1049 1944大总结694 慈善家族744 江边的新家570 南下888 吃肉007 变天414 海军与胖子381 青帮三大佬920 作家宣传养鸡1006 一场闹剧而已176 一条好狗1032 新书反响738 性别错乱者001 初到津门223 美国脑残粉826 死字旗210 红粮问题767 天府之国877 双枪老太婆362 我爱这土地985 得讲法律1032 新书反响809 诗歌朗诵699 文物751 国术惊艳全场825 安排1017 赌神周维烈774 周神仙的传说1035 老蒋的惊世大作611 发酵193 吸引火力236 党即是法068 杀心起226 说客968 顺风船468 孙子891 离开361 完颜立童记142 虚伪230 新合伙人754 文章865 一个大汉奸的诞生376 大坑货303 偶遇514 看电影242 扯着蛋023 策问675 被歧视的美国佬867 放映880 空军大捷649 王安石与法西斯527 北平分会成立958 离英199 息事宁人1047 最好的四星营长429 名人拜访907 超级抗日英雄的诞生932 派出记者038 少帅377 红颜薄命739 成交280 爱面子的阎部长780 狼狈为奸912 青年815 七月331 纪念1051023 征粮与杀人后记 三369 诗与情1022 屁股决定脑袋734 周先生请295 论战519 女管家665 荒诞世界428 庐山别墅010 惑乱军心379 一场烂仗798 副使855 无意间做出的漂亮决定615 赌徒982 西行612 三阳线决战论415 范哈儿535 准备写小说382 脑子是个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