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 年鉴学派创始人

斯特拉斯堡市,隶属于阿尔萨斯大区,位于德国和法国边境。

这里的历史变迁很复杂,它原本属于神圣罗马帝国,后来并入法国,接着又被德国占有,一战后又被法国抢回来。

记性好的朋友,应该还对中学历史课本中的凡尔赛合约有印象,其中一个条款就是:德国把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割让给法国。

吕西安·费弗尔,此时就在斯特拉斯堡大学当教授。

他最近正在筹备创办一本杂志,叫做《经济社会史年鉴》。我们以未来者的视角来看,这份杂志开创了年鉴学派,改变了世界史学界的面貌,为现代史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好吧,说起来很牛逼,但此时的吕西安·费弗尔还属于“非主流”。

二十世纪20年代的欧洲史学界,主流派别为“新史学”——实证主义史学。

这种史学流派兴起于19世纪后期,当时自然科学爆发式进步,科学家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要成果。整个西方社会,都陷入对科学的无限崇拜当中,史学家们也不例外,

于是乎,有人提议把自然科学的方法,运用到历史研究当中。通过各种心理分析,以及对事物之间有机联系的关注,用来揭示隐藏在历史活动背后的规律。

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把所有历史都分为“地理时间”、“社会时间”和“个人时间”三大要素。史学家们利用自然科学思维,总结出一套“科学公式”,研究历史的时候往“公式”里套即可。

实证主义史学思想有其先进性,促使传统史料去伪存真,让历史研究更加严谨。但局限性同样很大,史学家们这么搞下去,导致史学朝着自然科学靠拢,忽视了历史研究的独特性。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整个欧洲的思想界、史学界、文学界,都充斥着颓废、迷茫和反叛,从而酝酿出多种多样的新流派。

质疑实证主义史学的声音越来越大,但暂时还无法将它推翻,吕西安·费弗尔就是反对者中的积极分子。

“杂志稿件还没收齐吗?”马克·布洛赫走进办公室问。

吕西安·费弗尔笑道:“还有一份在邮寄途中,可能最近几天就能收到。”

wWW⊕T Tκan⊕CΟ 马克·布洛赫苦恼地说:“我前后联系了五家出版社和发行商,没人愿意帮忙发行我们的杂志。”

“很正常,”吕西安·费弗尔比喻道,“实证主义史学是风车,我们就像不自量力的唐吉坷德,很难得到主流群体的重视。”

“那怎么办?”马克·布洛赫问。

吕西安·费弗尔说:“去巴黎吧,我跟阿歇特出版社的小路易打过交道,或许他能帮忙发行杂志。”

等到周末,两人把杂志创刊号的内容编好,拿着粗糙印刷的样刊结伴前往巴黎。

……

20世纪20年代,被西方世界称为“疯狂的20年代”。

特别是法国这边,一战的糟糕状况已经结束,经济在20年代全面复苏,呈现出耀眼的繁荣景象。

但战争带来的心灵创伤,却刻在每个人骨子里。于是有钱人尽情享乐,颇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意味。而艺术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们,则各种反叛传统,创造出乱七八糟的新流派。

穷人们也顾不上闹革命,虽然他们过得比以前还困难,但劫后余生让人更加珍惜生活。而且到20年代末期,社会经济的全面复苏,也让底层人民稍稍有了点希望。

这似乎是一个盛世!

吕西安·费弗尔与马克·布洛赫两人,行走在巴黎街头,看着那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心情变得好了许多。

由于阿歇特出版社在巴黎西郊,时间太晚赶不上,他们干脆在旅店住下。

此刻已是半下午,费弗尔闲得无聊,于是提议去逛书店,布洛赫欣然同意。

跟美国那边情况一样,20年代的法国出版业也正处于繁荣时期,每年出版的图书数量接近2万种。

由于是周末,逛书店的人特别多。

费弗尔直奔文史类的书架,刚刚走近,便看到一整排新书:《大国崛起》、《枪炮、细菌与钢铁》、《菊与刀》、《神女》、《狗官》。

整整五部,除了武侠小说外,周赫煊的作品几乎全在这里。

法国佬玩得够嗨啊,完全不怕卖不掉!

费弗尔对周赫煊印象深刻,他还把《大国崛起》的部分残篇,郑重推荐给自己的学生读过。

一看到书脊上的作者名,费佛尔立即惊喜地取下。

只见《大国崛起》的扉页上,有一篇《费加罗报》记者勒戈夫写的作者简介,甚至还配有周赫煊的半身照:周赫煊,中国人,1898年出生。童年时期流落东南亚,跟随美国传教士学习英文。少年时浪迹美国,在多所大学旁听。1916—1926年间,环游世界,出入各国图书馆、档案馆搜寻资料。现为中国高等学府北大的校长,以其卓越的史学和文学才华名震远东地区。

“噢,上帝!他居然才30岁,真是太年轻了。”费弗尔不由惊叹道。

“怎么了?”布洛赫走过来问。

费弗尔指着书架上那一排作品,笑道:“中国周的著作。”

“写《大国崛起》那个中国周?”布洛赫惊喜地说。

《大国崛起》的残篇早已流传欧洲,研究历史的学者或多或少都听说过。而这本书里表达出的治史观点,正好和费弗尔、布洛赫不谋而合。

两人开创的年鉴学派,主张融合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等各种科学,将这些糅汇在一起研究历史。

这不正是《大国崛起》的叙史方法吗?

所以在几十年后,世界史学界普遍认为,在费弗尔和布洛赫开创年鉴学派之前,年鉴学派就已经有大成之作,即《大国崛起》。

也因此,周赫煊被称为“年鉴学派先驱”、“年鉴学派奠基人”。

但也有不同的观点,许多历史学家就认为,《大国崛起》并非年鉴学派著作,而是成熟的现代史学著作,那是完全超越时代的作品。

费弗尔和布洛赫只随便翻了几页,就各自抱着一套周赫煊作品去结账。

费弗尔甚至决定修改杂志创刊号内容,加入一篇《大国崛起》的评论文章。他们创办杂志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推翻当下流行的实证主义史学,而周赫煊的《大国崛起》属于最强有力的武器。

404 一次预言,一场演讲779 人祸汗,更正一下689 推波助澜204 惨案524 新年的梦想860 犹太人的历史882 西南联大731 下棋与支招387 奉军入关117 轻啄864 招待宴950 教皇周赫煊032 二等二级中校副官周赫煊是也424 同道中人824 八月318 自杀潮370 可知少女心事?032 二等二级中校副官周赫煊是也967 金饭碗406 老徐的烦恼460 扒电车公司的黑底916 《黑土》出版1005 圣雄甘地371 缘分491 男人的占有欲879 周委员长602 开山祖师458 谈不拢啊166 讨薪536 东北史诗434 及时雨843 第一次轰炸重庆1044 冲突142 虚伪663 上海首富379 一场烂仗472 修身、治国和心理学925 大智若愚345 心腹关于汉奸的个人见解731 下棋与支招426 宣传836 政府内迁和美国人民抵制日货531 松花江上087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899 破译电码664 交易303 偶遇929 抓壮丁865 一个大汉奸的诞生017 法国领事夫人325 哥大邀请112 和平分手601 现代派634 真正的食腐秃鹫035 发酵654 负心汉251 悬乎1017 赌神周维烈219 除害707 先知周赫煊516 威尔斯与银英传328 中国文坛第一人960 黑哥们儿1024 贪腐995 朱绍良070 惨案1033 疏漏579 太虚大和尚304 豆汁儿1028 闭门读书395 麻将·市井993 大忽悠748 基建狂魔222 变天301 采访983 壁画738 性别错乱者732 请慢用221 买房1001 智如象头神107 一把火958 离英182 推荐你一本好书1027 周先生的明史初探750 打飞机看奥运077 避难166 讨薪609 救人939 采访与演讲675 被歧视的美国佬584 找不见人008 民国第一诗人118 抵沪376 大坑货586 电影皇帝和卖报歌565 逢场作戏1003 梵与道713 又是个特务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