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 七人背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宁死不做亡国奴!”

周赫煊坐着黄包车,穿行在寒风凛冽的北平街头。街上数百学生组成的游行队伍,正举着标语高喊口号,沿途市民纷纷驻足围观。

北平这边的游行属于小打小闹,真正的大游行在南京那边。

月初的时候,北平各校数千名学生卧轨三天三夜,迫使铁路局往南京发车,与来自山东的数千名学生联合进行游行示威活动。

学生们抵达南京后,分化为“激进派”和“缓和派”。激进派借助在中央大学,缓和派借助在金陵大学,天天上街搞游行,把南京国民政府搞得焦头烂额。

但这时候的大学生都是天之骄子,不能轻易得罪。南京当局一边安抚,一边给予照顾:每人发两条军用毯,每餐二荤二素一汤,外加面包、黄油和饼干做点心。若有参观中山陵和游览市容来不及回校吃饭的,还可以凭餐券在全市任何一家餐馆免费吃饭。

刚开始,学生们把这些嗟来之食都扔掉,后来估计是钱不够用,只能勉为其难的接受。

就在常凯申宣布下野的三天前,他(九一八以来)第18次亲自出面与游行学生谈话。“缓和派”学生团体得到安抚,在南京当局组织参观游玩一天后打道回府,“激进派”还在继续闹游行示威。

两天之后,上海十几所学校的数千名学生赶来汇合,杭州、安庆、芜湖、苏州、无锡等地的中学生和大学生也陆续前来,示威学生总人数再次过万,全都住进了中山大学。

常凯申宣布下野那天上午,学生们首先来到外交部,把外交部的牌子、汽车、桌椅、门窗和文件柜砸得稀巴烂。接着学生们又前往国党中央党部,这里正在召开国党四全会议,学生们跟国党的诸位大佬碰个正着。

学生们叫嚷着要常凯申出面表明态度,老蒋坐在里头不动声色,一副看好戏的模样——他刚刚被逼得宣布下野,辞去国家主席和三军总司令职务,这种事情已经不归他管了。

京沪卫戍司令陈铭枢,以及教育界大佬蔡元培站出来,前者负责治安,后者负责劝说学生。

蔡元培没说几句话,就跟陈铭枢一起被学生们抓住,旁边的卫兵连忙朝天开枪警告。枪声把学生们彻底惹怒,一个叫薛讯的北平艺术学院女学生,照着蔡元培的脸就给了一耳光,其他学生也纷纷开始围殴。

打完陈铭枢和蔡元培,薛讯高喊着“活捉常凯申”的口号往党部冲,跟宣传部长张道藩、组织部长陈果夫等人狭路相逢。于是乎,国党大佬们就跟学生们在过道里打起来,桌椅板凳互相乱砸,玻璃、吊灯稀里哗啦尽皆碎裂。

这场闹剧众说纷纭,其中头绪很难理清。

但双方肯定都有不少人挂彩受伤,京沪卫戍司令被学生打晕,蔡元培被学生们当人质劫持,闹得最凶的学生也被抓捕。

周赫煊在北平看到这则新闻时,不由自主地想象常凯申当时的反应。老蒋应该是幸灾乐祸吧,让你们联合起来逼老子下野,老子现在不陪你们玩了,你们自个儿慢慢处理去。

“先生,到了!”黄包车夫提醒道。

这是北大和西山中间的一片荒地,周赫煊带着孙永振下车走去,立即有几个学生过来问候。

周赫煊笑道:“实验搞得如何了?”

“请周先生检验成果。”一个领头的学生高兴道。

这些都是北大科研部的同学,周赫煊凭借记忆弄出一些玩意儿,让他们帮着进行研发实验。

只见空地上放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有模具、有炉子、有木料、有木炭、有风箱、有火药……零零碎碎的,一看就是那种最低级的小作坊器物。

学生们很快动起手来,一个小型的化铁炉被竖起。炉子外壁由薄铁皮制成,炉衬主要由黏土拌水涂抹,里头还加了少许耐火材料。

两个学生互相配合,将化铁炉和风箱连接起来,然后开始点燃木炭生火预热。待炉底的木炭全红时,学生们开始往炉子里加废铁,每下一层铁,就撒上少许石灰石,这是为了增加铁水的流动性,并方便稍后的清渣工作。

大概15分钟最有,铁水已经烧成,可以开始进行浇铸了。

在烧铁水的同时,另有学生已经制造好模具。模具是混合砂模,由75%的砂、15%的黏土、6%的锯末和4%的水,均匀搅拌灌入砂盒当中,通过炭火烘干即可。

只见学生们先是对模具进行预热,接着又在模内涂油,最后把铁水灌进砂模中,一颗手榴弹的弹壳便很快成型。

与此同时,另外两组学生,分别在制作手榴弹的木柄和拉火装置。

弹柄是在自制的车床上进行加工的,这车床属于全木质结构,连脚踏板都是木头做的,只有部分关键性零件为钢铁。

等所有程序全部搞定,接下来便是装药了。用纸斗把黑火药装入弹壳,用木棒将火药捣实,再用木棒压出雷管室即可。

然后是安装拉火装置,连接好拉火绳和拉火管,将拉火装置放在弹柄内,从相应的一端引出拉火绳,再栓上拉火环。为使拉火装置固定,需要先在四周用纸或者棉花塞号,再注入固定剂(沥青或石蜡)等待冷却。

最后一步便是组装木柄和弹壳,如果需要长期保存,可用白蜡密封防潮。

前前后后,制作一枚手榴弹只需用时50分钟,人力足够的话,可以同时制造多枚手榴弹。

这一整套的手榴弹制作设备,在后世有个响当当的名号——七人背!

当敌人来袭时,七个人就能背着设备转移。而且用料极其粗糙常见,如果没有石炭和木炭,甚至可以用玉米芯烧炭代替。

这玩意儿是共和国某位民兵发明的,后来被印刷成册,大力进行宣传推广。

只要是识字的聪明人,就能依靠小册子上记载的方法,利用废铁、木料和黑火药,成本低廉的大批量生产土制手榴弹,非常适合敌后游击队使用。

“试试威力!”周赫煊说。

一个学生拉动火绳,手榴弹尾部迅速冒烟,在抛出去数秒后,“轰”的一声炸开。

周赫煊跑过去查看情况,发现这玩意儿的威力很小,甚至连弹壳都没彻底炸碎,铁壳分裂成四五块散落各地。

毕竟便宜无好货,交给游击队使用足够了。

周赫煊准备把“七人背”印刷个几百本,让人秘密带到东北去,那边的抗日义勇军应该会很喜欢。在日军的团团包围下,捐款捐物都很难运送过去,那些抗日义勇军最需要的就是这种土里土气的“军工技术”。

012 拆皇帝家大门066 褚二爷462 无计可施521 小胖墩儿845 统一战线模范省006 穿越者的茫然754 文章535 准备写小说971 过渡066 褚二爷317 心惊胆战022 乐不思蜀296 薛疯子677 崇尚和平的英国806 后话877 双枪老太婆087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830 故人329 巴黎532 二十九军984 鸡同鸭讲1057 新药298 剑掌无双周赫煊周赫煊百科资料327 导师170 明白人039 调职218 出逃乱象498 支招872 心灵鸡汤之父943 搅动天下868 反应794 袍哥救国会1049 1944大总结145 吃人757 追赶033 恶人自有恶人磨951 淡墨社聚会729 借刀杀人174 菊花般的爱情435 危局273 坏人才能当军阀066 褚二爷438 再劝204 惨案104 少帅的忧心496 实验成果429 名人拜访1045 再进警局612 三阳线决战论633 改变计划525 长城抗战192 新书127 搞个大新闻311 步步错327 导师312 科幻小说006 穿越者的茫然152 狗官073 又见情诗090 学霸太多602 开山祖师034 武当剑仙278 婚期将近854 整理资料521 小胖墩儿643 小白脸上位972 吃人事件018 沙龙赴约612 三阳线决战论476 讨论1008 文学论战1036 石牌保卫战659 捐飞机585 全新版本459 回应671 合作405 归化派翻译家878 又喜又忧的周至柔702 元首的赞赏981 西安094 小钱钱1021 灾情的背后180 留在身边141 夜袭411 搪瓷流水线205 退股828 内情130 热卖407 宁粤之争041 利益使然096 北大复课778 吃人135 荒唐名士240 教育部现状633 改变计划923 菩萨道155 画家和文物贩子714 又要发勋章073 又见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