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 发酵

七月底。

中国的主流报纸突然变成了两派,一派以《中央日报》为首,狠狠谴责周赫煊的私德问题;一派以《大公报》、《申报》为首,挪举出大量关于张达民的丑闻。

《大公报》自然是要帮老板说话的,从张达民如何败尽家产、如何哄骗阮玲玉的财产,再到他如何贩卖鸦片入狱,添油加醋写得极为详实生动。

大量跟周赫煊关系亲近的报纸,纷纷联合起来批评张达民,使得舆论风向瞬间反转。阮玲玉成为绝对受害者,张达民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败家子、负心汉。

《中央日报》则逮着周赫煊的私德不松口,在社论中如此写道:“蒋委员长发起新生活运动,是为扭转社会风气,提高国民素质。新生活不唯生活习惯之新,更包含道德品质之新。旧的陋俗一概要铲除,例如代表着封建旧习的一夫多妻。总管世界各大列强,其婚俗礼制皆为一夫一妻,未见有一夫多妻而跻身列强者。我国法律虽然废除了纳妾制,但实则未有太大改变,民间蓄姨太太、外室者不计其数……周赫煊先生身为国际知名学者,深受西方先进思想教育,然则他脑后的辫子仍未剪掉……”

《中央日报》只是批评了周赫煊的私德有亏,上海《民国日报》就更狠,直接点名列举孟小冬、婉容和费雯丽,说周赫煊表面上道貌岸然,实则私底下妻妾成群。

还有一些花边小报,甚至编出各种故事。比如有人说,周赫煊在给褚玉璞做秘书时,曾勾搭褚玉璞的姨太太,连床笫之事都描述得细节生动。也有人说,周赫煊曾诱骗女读者,致使女读者怀孕堕胎,最后不堪受辱投河自尽。

更有甚者,说周赫煊当初捐粮赈灾只为邀名,而且虚报了捐赠数额,他事实上只捐赠了两万吨玉米。周赫煊创立的希望小学,骗取了募捐者无数善款,这些善款只有一部分用来办学,其余全都进了周赫煊自己的腰包。

另外,一份叫做《东方学报》的学术小报,突然刊登周赫煊学术造假的文章。该报引用汤因比的论文,再对比周赫煊的相关文章,得出周赫煊抄袭汤因比的结论。

学术造假、虚假赈灾、侵吞善款、下流好色……周赫煊的私德被全方位攻击。

一时间,周赫煊、阮玲玉、张达民的三角绯闻传得沸沸扬扬,周赫煊的自私虚伪也尽人皆知。

周赫煊对此毫无防备,被整得有些懵逼了,三人成虎、积毁销骨,任凭《大公报》、《申报》如何解释也说不清楚。

同时,周赫煊也回过神来,知道背后阴他的人不是唐季珊,因为唐老板根本没有如此能量。

好在周赫煊朋友众多,包括徐志摩、胡适、沈从文、王国维、朱自清、陈寅恪等人在内,陆陆续续有20多位文化名人,主动站出来帮周赫煊说话,以人格保证周赫煊并非谣传中那样的人。

无数不明真相的围观者卷进来,在报纸上展开大讨论,搞得普通读者莫衷一是,不知到底该相信谁才好。

……

向哲浚整理好文件准备下班,刚走出自己的办公室,就听几个属下在悄悄议论——

“想不到周赫煊是那样的人,简直虚伪透顶!”

“我倒觉得没什么,才子嘛,哪有不风流的,更何况人家是真有本事。”

“呵呵,有本事就不会学术造假了。”

“你有没有脑子?周赫煊和汤因比是好朋友,两人还曾同游天津、上海。《申报》不是都辟谣了吗?那篇论文是汤因比先生和周先生联合署名的,《东方学报》纯属无端抹黑。”

“《申报》说什么你就信?”

“不信《申报》,难道该信花边小报?”

“……”

向哲浚听不下去了,猛地咳嗽两声:“咳咳!”

那几个属下立即问候:“检察长好!检察长下班了?”

向哲浚点点头,带着批评的语气说:“记住,你们都是检察官,一切要讲证据,莫学那些乡野村妇乱嚼舌头!”

一个下属好奇问道:“检察长,你对周赫煊的新闻怎么看?”

向哲浚想了想说:“我在北大教书的时候,曾经见过周明诚几次,他不像是那种卑鄙小人。再说了,不管他有没有虚报捐粮数额,人家好歹捐过,救活了许多受灾百姓。他创立的留学基金,每年资助的留学款已经增加到20万大洋,这也是有目共睹的。周先生是一个对国家、百姓有贡献的人,大家在议论的时候,最好还是留些口德。”

“检察长教育得是!”

“还是检察长明察秋毫啊!”

下属们纷纷拍马屁。

向哲浚掩藏着心中的厌恶,提着公文包很快下楼。他虽然是上海地方法院的首席检察官,但自己没有私家轿车,每天上下班都是乘电车。

在电车上找了个位置坐下,向哲浚又听到有人议论周赫煊。这些路人的档次明显要低得多,关注点全都集中在周赫煊的私生活上。

“喂,你听说了吗?周赫煊跟阮玲玉有一腿呢。”

“谁还不知道?早就传遍了。原来阮玲玉是有夫之妇,被周赫煊勾搭上了,两人一起侵吞了张达民的家产。”

“尽胡说,周先生一年要捐十几万大洋,他能看得上张达民那几个臭钱?”

“你还别不信,报纸上都说了!”

“报纸上还说张达民是个败家子呢,吃软饭的,骗了阮玲玉好几万拿去吸鸦片。”

“你们都没说到重点,今天我看《民国日报》,说是前清的皇后婉容,现在也成了周赫煊的姨太太。当时溥仪把周赫煊当朋友,周赫煊却把婉容拐跑了!”

“这事干得漂亮!”

“勾引别人老婆还漂亮?你什么人啊!”

“像溥仪这种大汉奸,就该妻离子散。别说勾引他老婆,就算杀他全家我都要鼓掌叫好。”

“说得对!我虽然不耻周赫煊的人品,但他勾引婉容这件事,实在是太解气了!”

“诶,你说前清皇后睡起来是什么滋味?肯定跟普通女人不一样。”

“龌龊下流!”

“嘿,你骂我干嘛?”

“……”

向哲浚无奈的摇头苦笑,为周赫煊感到深深的悲哀。一个利国利民的大学者,不应该受到如此对待。

回到家中,儿子正在乖乖看书,未婚妻周芳系着围裙出来,微笑迎接道:“一哥回来啦,快去洗手,马上要吃饭了。”

向哲浚也是民国吊丝逆袭的典范,他出生在湖南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靠自己的勤奋努力成为留美博士,现在还做了上海法院的检察长。他虽然丧偶,且有一子,但未婚妻却是白富美,未来岳父更是国党元老、民政委员周振麟。

吃饭的时候,周芳看出向哲浚有心事,关切地问:“一哥,遇到棘手的案子了?”

向哲浚终究没有忍住,倾吐道:“芳妹,你看这几天的报纸了吗?关于周明诚的。”

“当然看了,现在所有报纸都有他的新闻。”周芳说道。

“他是被人故意抹黑的,而且我知道是谁在搞事。”向哲浚说。

周芳虽然受过高等教育,还担任着小学教务主任之职,但她也是女人,女人天生八卦,连忙兴致勃勃地追问:“是谁在背后诋毁啊?”

“我的顶头上司杨肇熉,”向哲浚说,“我亲耳听到杨肇熉跟周佛海通电话,两人商量着如何搞臭周明诚,他们甚至还提到了汪兆铭。”

周芳倒吸一口凉气:“嘶,原来是汪兆铭,难怪《中央日报》也发表了相关社评。”

向哲浚询问着未婚妻的意见:“芳妹,你说我该不该去找周明诚,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他?”

“当然要去啊,周先生是个好人!”周芳不假思索道。

向哲浚突然笑了,握着周芳的手说:“得一贤惠妻,此生不复求。芳妹说得对,我不该顾忌太多,这种事憋在心里的话,一辈子都良心不安。至于什么杨肇熉,什么汪兆铭,管他那么多!”

730 辈分乱了201 电声杂文124 农村大地949 牛津讲座991 吹牛皮049 乔迁新居884 品烟如品人628 忽悠效果远超预期536 东北史诗951 淡墨社聚会628 忽悠效果远超预期005 千字一元552 商业运作451 闲谈813 英王加冕411 搪瓷流水线953 理想与现实412 建厂计划927 薄白学121 合作334 副馆长和设计师805 委员长的愤怒823 周赫煊能做的319 好生意341 强势714 又要发勋章368 写诗732 请慢用905 波兰覆亡和长沙胜利265 巴金390 北方教育界的破事013 惊天秘计596 狂欢晚宴979 抗战时期的教育503周赫煊百科资料601 现代派154 还珠楼主的处女作172 美国出版商216 借兵525 长城抗战365 巴金789 公审138 豪杰790 扒皮食肉838 史观121 合作702 元首的赞赏1002 不可接触者495 我心永恒410 共济会374 名人字画收割者467 青年党341 强势885 闻一多VS刘文典——真人PK1024 贪腐015 屠刀198 不识抬举742 舞会670 张恨水029 三成版税599 创作767 天府之国185 非主流美国将军986 甩锅763 我的民族400 汉语和汉字1024 贪腐315 完美演出591 遇事不决打麻将667 拜访538 磺胺的威力932 派出记者195 文明700 回程338 邀请582 难以解脱154 还珠楼主的处女作931 腐烂438 再劝782 妖道必须死022 乐不思蜀481 妖魔鬼怪884 品烟如品人423 收徒806 后话641 大萧条下的好莱坞302 丑儿144 翘家千金443 看破红尘的张二公子943 搅动天下1047 最好的四星营长022 乐不思蜀241 理想与现实869 攻占美国383 做事漂亮376 大坑货469 屁股歪了,脑袋也不好使787 自投罗网668 不是摹本,是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