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落日

15、一夜之盟

徐东与陈得水、林忠还有谭先生的会谈一直到天亮。当然吃饭是吃不了那么久的,为了进一步的加深联系,饭后的会谈是在林忠家继续。会谈中徐东被谭先生一直拉拢加入孙文的同盟会,但陈得水也劝说徐东加入华兴会。为此徐东只能说由于停留时间紧迫,各位好意都要。

为此两人各写一份介绍信,待徐东回国后,先遇到哪一党派的人员,就加入哪一党派。虽说有些不严肃,但都算是革命派的同志。至少在反帝上是一致的。

谭先生介绍的是上海大亨陈其美,希望徐东到达上海就去拜访。而陈得水介绍的人员,就没谭先生引荐那么知名,但是江南制造总局现任的海军军官,吴大雄。所以也各有所长,故达成先见谁加入谁的共识。

在当天夜里除了安排徐东的回国之旅,谭先生还谈论了孙文在日本的具体情况。并且详细介绍了孙先生的各种革命主张和人生轨迹。

着重讲述了近年来的事件:在1904年(光绪三十年)11月,孙中山重抵檀香山后。有20多名华侨青年接受他的倡仪,举行会议,成立了兴中会,选举刘祥(商店司理)、何宽(银行经理)为正副领导。孙中山起草了《兴中会章程》,强调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严重性,规定以"振兴中华"作为立会的主要宗旨。他还起草入会的秘密誓词,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

这是中国第一个以建立新制度为目标的民主革命纲领。兴中会成立后又在夏威夷一些地方建立分会,会员增至百余人。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兴中会曾组织会员进行军事训练,向爱国侨胞募集资金,以为反清武装起义作准备。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在比、德、法等国的留学生中建立了革命团体,在此期间也与国内的革命团体和革命志士建立了联系。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以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为基础,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他所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被采纳为同盟会纲领。

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同盟会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孙中山派人到国内外各地发展组织、宣传革命。他自己也在1905至1906年间赴东南亚各地向华侨宣传和募集革命经费,在一些地方创立同盟会的支部。

他广泛传播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使更多的人投身于反清革命。孙中山领导的对改良派的批判,为辛亥革命的爆发作了有力的思想准备。

从1906至1911年,同盟会在华南各地组织多次武装起义,孙中山为起义制定战略方针,并在海外奔走,为起义筹募经费。

而在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12月镇南关起义时,孙中山还亲临前线参加战斗。各次起义都因缺乏群众基础、组织不够严密而失败,但革命党人前仆后继,英勇战斗,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给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特别是1911年(宣统三年)4月27日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在全国引起了巨大震动。

这些故事在谭先生声如其境的讲述下,把不太清楚历史记载的徐东搞得热血沸腾。而陈得水在当时的氛围下,拉着众人就要结拜为兄弟。搞得徐东一愣一愣,好在那个时代义结金兰,交换名帖,是社会文人的一种常态。

比较有名的历史故事就是:蒋介石与其义兄冯玉祥、盟弟张学良,还有在上海滩混迹的杜月笙、黄金荣等人。

为了不打击年轻人的热血,林忠作为大哥,在谭先生见证下,陈得水由于年龄最小为三弟,徐东居中是二哥。

自此林忠、徐东、陈得水结为一心兄弟,这为此徐东未来的政治事业能够得到海外同胞,尤其是南洋侨胞的大力支持打下坚实基础。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目前的徐东还是一个待业的军官,看着天色见明,在众人的欢送下。徐东踏上了回国的巨轮。

一股股浓烟之后,汽笛声起。送别的人群挥舞着双手。徐东心中默念:再见了我的亲人,愿远行的游子,早日到达,愿他乡的亲人安康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