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九章 成功的开始

这时,耿植还不知道陆家中场换人了。

白天他和与冯芸芸一道去了法院,递交了针对十六家媒体发起的民事诉讼资料。

晚上回来,他早早吃了晚饭,然后搂着李琪一起看电视。

今天周五,《中华好声音》首播。

按照李琪的计划,本周连播两期,周五周六各一期。之后每周在周六播一期。

首周两期连播是为了引起观众的关注。

李琪做出那样的决定,是担心只有一期引不起足够的观众的兴趣。连播两期,今天是周五,明天公休日,看电视的人会多一些。如果第一期反响不错,她就让人炒一炒,周六就可以收获更多的观众。

这是鼎第一次自己制作自有版权的综艺节目。上次引进了美国创意,结果才播了三期,观众批评如潮,电视台做出无限期停播的决定。

李琪对同样高投资的《中华好声音》很期待。也有些紧张。鼎云在综艺这块,已经快要输不起了。要是这次投资数亿的节目像上次那样腰斩,以后鼎云再做综艺,就算再好宣传的成本也得翻倍。

“寻找最好的歌喉,展示最好的声音!欢迎收看《中华好声音》。”

那并不是主持人在说话,而是在节目片头的配音。

一只持着金话筒手旋转着消失,镜头从模糊变清晰。时间不过半秒钟。

掌声响起,然后就出现一个堪称华丽的舞台,舞台中间站着一个手持话筒的三十多岁平头男子。

他穿着的很熟悉的黄色马甲,那是一种送餐员的制服。

男子面前有四“面”红色的“墙”。在墙后之后,是数百个现场观众。

镜头给平头男子来了一个特写。

试看过的人都明白是怎么回事。

第一次看到的节目的观众,心里却是嘀咕着。这主持人怎么穿成这样?而且看起来不行啊。在台上还紧张?

终于平头男子抬了一下手,音乐响起。那是一首华国人都听过的歌曲,但极少人会去唱。因为那首歌实在太难唱。

据说,这首歌99.9%的人在副歌段根本唱不下去,能吼出来的也有99.9%的人在第二天就喉咙发炎。

而平头男子就开始了他狂野的表演。那嘶吼中嘶哑,颤动着人心。

观众欢呼,台前台后的镜头转换。“高墙”后的四个导师同时转身,终于露出真面目。

这时观众才反应过来,这个节目还真的节省啊。连个主持人都不上。

还有,导师只听声音不看脸的选择方式也让人觉得新奇。第一个表演者被四个导师争抢要收为学员也让人觉得有趣。

不管是因为什么,只要一个人对某个事物起了兴趣,在失望之前都会保持关注。对于节目来说,能给观众带来一个明确的印象,那就是一个好开始。

之后,陆续表演者上台。

有人被导师争抢,有人因为没有导师转身黯然离场。

不管表演者表演得如何,只要上台了,就给一首歌的表演时间。只要表演了,导师都会给出观众听起来比较中肯的点评。

导师点评只谈音乐,丝毫不给表演者说自己多努力或多悲惨的机会。导师没有毒舌,只有中肯,或者鼓励。

这样的导师或者搞笑,或者高冷,但比其它选秀节目的嘉宾团队更显温情。

“这个节目很纯粹。只玩音乐!”这是第一期给观众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而且观众对此也很买账。

【给一首歌的时间让你尽情展示自我。你敢吗?】

营销号已经在行动。

【那个送外卖的真搞笑,穿着外卖制服就上台了。不过唱得真好,不愧是顶着风都能唱歌的猛人。】

【果然是高手在民间,只有我觉得那些人唱得比某些所谓歌手唱得还好吗?】

【楼上开玩笑了,电视播出的声音都是经过处理的。】

但理智的评价并不能阻止这台节目炒作起来。

至于质疑那些表演者真实的声音的评论在观众看来,那完全是鸡蛋里挑骨头。

谁不知道现在所有综艺节目都是有台本的。看着好像是非常随机应变,但实际上都是按照剧本在表演。

那些歌手录制的歌曲,不也一样是经过处理的?而且还是一句一句拼接起来的。那些表演者在台上一口气唱完,如果没有一定基础,就算处理也处理不好。

再说了,那些现场观众难道是聋子?那些导师难道是瞎的?如果声音不是真的好,他们会抢着要?

看完这第一期后,耿植就拿出手机,登上虞城电视台的官网。看着不断跳动的评论数字,就将手机递给李琪:“成功了!”

收视率需要凌晨才能真正出来。但只要看那些评论就知道,这台节目是成功了。至少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一台节目播放后如果观众都不予置评,那就真是完蛋了。只要有评价,就不用担心那些恶评。没有恶评反而不正常。有讨论更容易引起其他的注意。

李琪看了一下评论,将手机还给耿植。然后拿出自己的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吴经理,节目播出了,效果还不错。可以按照计划进行宣传了。”

她说的宣传,其实就是炒作。

耿植笑着将她搂都怀里,笑着说:“现在不用担心了。只要我们自己不出错,这台节目只会越来越好。”

“我以为要等到第三期播出后才能确定下来。”李琪将脑袋埋在他脖子蹭了蹭。“谢谢你!”

她垂到肩下的长发搔得耿植有些心痒,没忍住将她摁在沙发里吻了一通才又抱住她,笑着说:“谢什么?我可是靠着鼎云赚钱呢。”

他顿了一下,又笑着说:“不过你找个首播的安排也很巧妙。今天引起了讨论,明天是周末,会有更多人看。”

李琪突然说:“你觉得,让电视台和花园网同时播放怎么样?”

耿植想了想,说:“你决定就行。不过那样做,会不会让电视台的广告费下降?”

网络和电视台同时播出,肯定是更多人在网络上看。如果电视台的收视率不高,广告费就提不起来。

李琪想了一下,点头说:“也对。网络版是没穿插广告的,就让网络版延迟十五分钟再播放。”

“现在是不是应该考虑将冠名权卖出去了?”

“你有客户?”

按照播放合同,《中华好声音》的冠名权可以是电视台找,也可以是制作方找。然后三方一起谈判。

选择的基本标准,是该厂商的产品档次要相对比较高。

总不能让买姨妈巾厂商冠名。那样的产品不仅让男观众尴尬,连用它的女观众大概都觉得尴尬吧。毕竟那是很私密的用品。

而选择的根本标准,是价高者得!

制作方和播放放一起与厂商谈判,可以避免有人卖人情让另一方出现损失。

但不管怎么说,这台节目现在可以初步判断是成功了。至于有多成功,明天看收视率才能知道。

第四四九章 手里要有武器第二五九章 必须赚钱第九十章 曲线救电影第四零五章 欧四的算盘第二九七章 察觉第一九三章 我可以给你们最好的第八十二章 狂化的耿植,很暴力!第三六三章 火力全开第三七六章 都想要出名啊……第三二七章 许胜不许败的电影第一百六十四章 演艺圈的草根很多第一八五章 努力想过章节名了,就是没想到合适的第三七五章 很耿直地无耻着第一六六章 《红尘》开机第二零四章 一次别致的炒作第二五九章 必须赚钱第四二零章 严逸挖墙角第一四二章 准备搬家第三七六章 都想要出名啊……第二四六章 娄筱云决定赌一次第四十三章 穷则思变:正义是蓝色的第三二一章 分“猪肉”第九十四章 抢热搜?第二六零章 可以有更高的期待第四四三章 要将娄筱云“卖”个好价钱第二三零章 连环炒作第二七二章 大鳄要入场第三二九章 为一鸣惊人而时刻准备着第三十九章 懵然不知第四二六章 我要的道歉呢?第四零八章 都是肉食动物第一二零章 共享艺人第十二章 还需要继续努力第三七五章 很耿直地无耻着第三二四章 要更加努力了第一零九章 所谓娱乐圈第四二四章 失措第三四九章 去李家将大白菜拱回家第二八四章 教你演戏第一五二章 炒作不能断第一三五章 找个传话的第一三八章 耿植:李先生,你女儿在我手里第三六七章 这是要密谋造反?第二五四章 今非昔比第二八一章 针锋相对第三六六章 其实,李琪是妥妥的霸道总裁第三四七章 即将到来资金危机第四章 一个很会笑的帅哥龙套第七十七章 水军发动了攻势第二三五章 挽救节目第四三六章 成事在天,败事在人……第三一四章 没想到是你(四千字)第一五三章 自我证明的唯一方式是赚钱第一三五章 找个传话的第两百章 ……宁子欣:一面当千第一四六章 有好消息,但没吃到肉第三十五章 也曾被美女觊觎过,三秒!第二七三章 塞到嘴边的软饭第六章 想要过好日子就别太要脸第四十八章 人不贵也事多忙(求票票)第二二三章 吃独食可耻第一四八章 忙中泡妞第二一七章 有一个……可怕的女人第二八三章 好像被人利用了第二六二章 下一步的计划第二十六章 做好自己就行第三七七章 你准备好了吗?第一五一章 主动让出主导权第四二二章 用心险恶啊第四二八章 耿植所反对的第七十章 “各单位就位……开始!”第九章 小心翼翼,全力以赴第一九一章 希望他们能硬气一点第三章 我要做经纪人第二二四章 “没心没肺”的宁子欣第一二二章 没话找话的李琪第三二三章 被李琪嫌弃了第二七一章 少谈女人,多谈生意第四三九章 他不是女人,做事就该主动些第一九零章 这只是开始第一四九章 至少看过二十遍的电影第九十章 曲线救电影第二百八十九章 没打算做傻瓜第三八四章 想做个好男人也不容易第三八五章 出人意表的大奖得主第二十七章 有了带头大哥的架势第九十四章 抢热搜?第二一六章 这次不会轻易就完了第二三七章 以炒养炒第三章 我要做经纪人第四三二章 二次资源整合第四百章 未雨绸缪第一百零四章 旁观者清第三八零章 春节里的一把火第十三章 准确自我定位第一百八十九章 史上最失败的男人第三六二章 人情往来(四千字章节)第四十三章 穷则思变:正义是蓝色的第九十七章 卖惨胜利法第四零九章 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