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鸡犬不留!

颖都的驿站是由原本大成国相国寺改来的,占地宽敞。

院子正屋内,

郑伯爷斜靠在椅子上,目光微垂。

在下面,坐着两个人。

一边,是瞎子;

一边,是野人王。

先前原本还有一个来自雪海关的教员,刚刚问完了话,现在已经退下去了。

颖都城内很多权贵都知道平野伯今夜入了城,入城后就进了驿站休息,他们在等着翌日去投上名帖再行拜访。

知道肯定会得召见的,已然在备着礼了;

不知道自己是否能被召见的,则在心里怀着些许忐忑之情在期待着明天。

眼下,只要眼睛不瞎的,都清楚这位伯爷日后的前途,自然不可限量。

有人一介白身,却自以怀才不遇,想着能靠这种方式入得平野伯法眼,以图一展心中宏图;

有人身有官职,却不愿意继续在这颖都浑浑噩噩,想逃脱这樊笼,得以鱼入江河。

在他们看来,郑伯爷是黔首出身,快速崛起必然意味着底蕴不足,没有充分的宗族亲戚去充实左右,自然给了他们这些人机会。

当然了,

如果他们看见眼前这一幕,

兴许就不会那么想了。

可能对于瞎子这位一直隐藏于郑凡身后的“北先生”,除了雪海关的人,没多少外人知道,但还有一个野人王,此时也是以幕僚的身份坐在下方,这就真的是足以吓死人了。

郑伯爷手里把玩着两个核桃,

开口道:

“说说。”

瞎子开口道:“主上,想来,这件事,应该是真的,不仅仅是我雪海关前来参加乡试的读书人,还有颖都外其他地方赶来参与的读书人,他们都没能拿到进考院的资格。

这次乡试,中者可为官,就算是落榜时,也大概率能为吏,近乎就是只要一只脚能迈入考院,那出来时一个皇粮饭碗就基本没跑了。

财帛动人心,但这皇粮饭碗,可丝毫不比财帛差;

一桶水和一个可以不断冒水的泉眼儿,哪怕那个泉眼儿很小很小,但后者的价值,依旧比前者大,大部分人,还是能算得懂这个道理的。”

治理地方以及行政体系的开展,需要官吏的填充,以前在大燕,是门阀和天子共治天下,天下泰半官吏出自于门阀,剩下的那部分里,还有很多也依旧是和门阀眉来眼去的。

所以燕皇以两位侯爷强兵入京,直接用铁骑马踏门阀,并不是他天生喜欢去赌,而是因为这样做的胜率,反而最大,若是想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改革以温和地方式进行集权,真当那些动辄百年以上的门阀全都是傻子么?

但马踏门阀之后大燕也出现了一个问题,比如现在雪海关内的一镇游击将军左继迁这种的,他这种门阀子弟,当初就被直接撸成了阶下囚,像类似这样的,还有很多很多,很多门阀子弟在前几年的战争中直接被打入了刑徒兵,送到前线去当辅兵或者去消耗。

而且,就算是他们后来能够靠自己的拼搏重新崛起,但这种家族出身和政治上的避讳,很容易在接下来遭受来自上方的打压。

所以,燕国一度出现了官慌,虽然燕皇早些年做了一些储备,但依旧不够,在马踏门阀之后甚至一度用“吏”转“官”去填补空缺,等到门阀清理之后,再以科举的方式以寒门填充朝野。

晋地也是相类似的情况,

原本赫连家、闻人家、司徒家,他们三家分晋,其实各自都有一套风格不同却运转了好几代人的官僚体系,但战争爆发后,赫连家、闻人家直接被灭族,所受牵连者,更是不计其数。

司徒家那边司徒雷在的时候本打算向大燕称属国,这样一来,整个晋东应该得以保全,但谁晓得司徒毅司徒炯二兄弟另立朝廷,外加野人入关,双方打了个热火朝天,而后燕国两次东征,成国也被打了个稀巴烂。

同时,如果原本是属国的话,那么多少要给足够的体面,允许其保留自家兵马和自家的官僚体系,但现在既然是燕军驱逐的野人,占领了成国,再傻乎乎地保全它的体系,那就是燕人自己给自己挖坑了。

所以,现在大燕和晋地,都出现了用“官”慌,科举制的迅速铺排,就是为了将这一块给赶紧补上去。

且因为需求量大,所以录取率就高,同时,还基本都包分配工作。

也无怪乎雪海关的那些教员们为此动心了。

按照瞎子的意思,大概就是指的是这些指标,因为诱惑力实在是太大,所以被人做手脚给“黑”了,原本朝廷下发的名额,应该是按照朝廷制定的区域规划,想来个“雨露均占”,结果想入仕的人实在是太多,就算是为“吏”,也能让人挤破脑门。

粥这次不少,但僧还是更多,依旧不够分,颖都里的人还好说,门路广,颖都外的一些人,本属于他们的名额,就这样被顶替了。

郑伯爷继续盘着核桃,同时道:

“是不是针对我们。”

这是郑伯爷的第一反应。

自己是被殃及池鱼还是被重点关照了?

瞎子开口道:“主上,属下觉得,特意针对我们的概率,不大。

其因有三:

一,科举选官之事,朝廷里一直是太子在负责,是,现如今六皇子风头正盛,压着太子喘不过气来。

而主上您和六皇子之间的关系,也是路人皆知。

但太子若是想要靠打击主上您从而达到打击六皇子的目的,这种程度而言,简直是隔靴搔痒中的隔靴搔痒。

太子不会如此不智。

二,因为战乱关系,所以原本成国的很多贵族士族,其实都早早地聚居在了颖都内外,在朝廷的区域划分上,虽然有县有乡有城,但不少地方,其实连人烟都没多少。很多名额,其实不想被顶替也难。

可能,在外人眼里,我们雪海关,也真的只是毗邻雪原的一处边关吧,都是一群丘八,除了军旅之人以外,哪里还有什么读书人?

这第三嘛,

真正的颖都权贵,或者是原本在晋地有头有脸的大族大望门,他们想要安排自己族内子弟入仕或者是安排个亲友子弟以及自己看中的某个士子,其实很简单,递个条子的事儿罢了。

朝廷在晋地,除了科举以外,本就还有举荐入仕的选项,为的,就是拉拢那些晋地大族好让他们坐到大燕这边,一起分羹。

而需要在考院,在科举名额上动手脚才能满足需求的人或者家族,说破了天,也就是些只有一点点权势的‘小门小户’,大概率是颖都的地方官或者颖都附近的一些小家族。

他们没有‘递条子’的资格,只能在科举这一道上刨食儿。

如果是那些晋地大家族或者有头有脸的势力,他们或许有着自身的需求,为人当枪为人出面,来恶心一下咱们雪海关,还勉强能说得通。

但这些地头蛇,小官儿小户的,他们忽然将矛头对准我们?

www ★ttκǎ n ★c ○

他们疯了?

所以,因这三点,属下觉得,这次我们雪海关的士子没能得入考院,被顶替了名额,应该是被波及到了,而非刻意地针对咱们。”

郑凡听了瞎子的话,微微点头。

随即,

将目光缓缓地落在坐在那边无比乖巧的苟莫离身上,

道:

“你说说。”

苟莫离先伏身,随即坐直,道:

“伯爷,狗子我认为,这事儿根本就不需要去分析到底是不是针对咱们。”

比起瞎子的长篇分析,野人王的话,显然更讲究个直接和“哗众取宠”。

郑凡继续转着核桃,

看着苟莫离投送向自己的目光,

道:

“哦?”

苟莫离仿佛得到了莫大的鼓励,

道:

“这取决于,伯爷是想让他们是在针对咱们,还是不想让他们是在针对咱们。

伯爷需要他们针对咱们,那他们必然就针对咱们了!”

郑凡微微坐直了身子,但依旧让自己的后背靠在椅子上,目光,扫向下方,道:

“那你说,我是需要呢,还是不需要呢?”

苟莫离马上道:

“伯爷需要!”

瞎子嘴角露出了一抹微笑,

郑凡则点点头,

道:

“详细说说。”

苟莫离端起面前的茶,喝了一口,砸吧砸吧嘴唇,

道:

“伯爷,若说在五年前,大燕真正的心腹之患是何?”

不需要郑凡回答,苟莫离完全是在自问自答。

他的说话方式一直带着一种极强的煽动性,

“是镇北侯府。”

苟莫离抬起手,

开始继续讲述:

“镇北侯府镇压荒漠百年,如果说一开始因为蛮族依旧对大燕有极强的威胁那它是中流砥柱的话,最近两代人,随着蛮族王庭的衰落,蛮族的威胁,已经不大了。

当原本需要面对野兽的刀,一下子没有对手之后,这把刀,就很容易伤到自己。

更何况,上一任镇北侯,还参与过皇子夺位!”

先皇还是王爷时,在斗争中失位,率领王府一众逃去北封郡镇北侯府,途中还被刺客刺杀,多亏了那位宫中太爷拼死保护才得以逃脱,那位太爷也因为那一战受了重伤,人根落下了残疾,成了一个太监。

“自那时起,镇北侯府,其实已经尾大不掉了,那三十万镇北军铁骑,不仅仅是让荒漠蛮族无比煎熬,对于大燕皇室,对于姬家,也是如鲠在喉。

你当初帮我夺位,我很感激;

但当我坐上龙椅后,再回忆过去,心里,就会很不舒服了,你居然能有帮皇子夺位的实力!

所以,五年前,大燕朝野上下,其实都觉得,有朝一日镇北侯府将分割整个大燕西部,近乎自治,甚至三十万铁骑东进,一举颠覆姬家取而代之。

而当今大燕陛下,依狗子我看来,是以自幼一起长大的兄弟情义加上对外开拓的家国大义,化解了这种对立。

世人一直觉得狗子我善于以三寸不烂之舌以手段短短十年间就整合了一大批野人部落最后南下入关,但小狗子自个儿心里明白,狗子我比燕皇陛下,可是差远了。

镇北侯站在了燕皇身侧,为了家国情怀,他主动放弃了可能争夺到的龙椅。

再之后,

伴随着镇北军拆迁,一半镇北军离开北封郡,而北封郡则被原本的禁军填充了许多进去。

再加上郡主入京待嫁,相当于是镇北侯已经主动将自己的家将自己手中的刀,给拆了。

就算是镇北军下的那群骄兵悍将,他们自己心里也清楚,自家侯爷,无意再去看向那张位龙椅了。

这是五年前,

那自三年前开始,

谁又取而代之,成为大燕的心腹之患呢?

是靖南侯!

原本,靖南军只有正军五万,后军五万。

一番借道乾国开晋之战,在靖南侯的率领下,连灭闻人赫连二家,由此,靖南军开始取代镇北军,成为新的大燕军头。

大燕第一次东征,为何是让大皇子姬无疆来坐那统帅位置?

还不就是为了压制靖南军的发展,压制靖南侯,想要扶持一个姬姓皇子出来压阵么?

只可惜,

大皇子是有将才的,也是有帅才的,但他碰上了狗子我,还有……屈天南。”

屈天南身为大楚柱国,自非浪得虚名。

事实上,屈天南最后的失败,真的是非战之罪,如果当时大楚不是内乱未平,如果能再支援他数万兵马,如果他的出征不是孤军深入而是带着粮草补给线一同前进……

只能说,屈天南的结局,是当时楚国国情的一种悲哀。

至于野人王,其水平自是不用多说了。

大皇子输给他们二人,其实不冤,且大皇子本身从率军入成开始,就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战略上,其实没出什么纰漏。

“大皇子败了,然后,朝廷不得不再请靖南侯出山,靖南侯爷确实用兵厉害,咱们伯爷,也是打得狗子我心服口服。

但也正因此,靖南军的坐大,彻底一发不可收拾。

再加上楚国在镇南关的虎视眈眈,更是使得靖南侯得以名正言顺地整合整个晋地兵马。

而这,是朝廷所不希望看见的。

然后,朝廷现在开始着手收取地方治权,这就是在收军中之权,一支军队,只要掐住它的补给,它就得瘫掉一半,屈天南就是前车之鉴。

朝廷现在做的事,就是当初对镇北侯府做的事的翻版。

同时,靖南侯爷确实不会反燕,他默认了朝廷的这种进程。

但,咱们,不能。

伯爷在雪海关所做的一切布置,绝对不能交出去。

先前阅兵时伯爷的姿态,其实就是借两个钦差的口,向朝廷表达伯爷您的意志。”

郑凡将一个核桃捏碎,伸手取核桃肉送入嘴里缓缓地咀嚼着,

道:

“靖南侯都默认了,本伯能怎么办?”

“靖南侯是不会反燕的,因为靖南侯为了大燕,已经奉献了自己的全族。

但伯爷应该清楚,吃进去的东西,再吐出来,没人会愿意的。

晋地的各路军头子,不仅仅是靖南军本身,还有其他各路兵马,他们原本或大城或据小城,军权地方治权都在各路军头手中,日子过得必然滋润,如今再将其吐出来,怎么可能甘心?

只是他们上头有靖南侯压着,所以军中无人敢放肆,只能默认了朝廷的举动。

然而,

整个靖南军中,不,是整个晋地军门之中,

只有伯爷您,

不会受靖南侯压制!”

郑凡捏碎了第二个核桃,没说话。

“所以,在这个时候,伯爷,您其实就代表着晋地各路军门的态度,同时,也代表着靖南侯的态度。

如果伯爷您也和那些军门一样,规规矩矩地从了朝廷,那靖南侯不会说什么,也不会做什么,就默认这种军权和地方的分割;

但若是伯爷您表现出了一种反抗的姿态,一可以保住雪海关不被朝廷染指;二可以成为晋地各路军门军头子的半个领袖,收获他们的支持和回应;

三,

狗子大胆揣测靖南侯爷的底线,侯爷的底线就是,他不会反燕,但他会保伯爷您!

和北先生一样,

狗子我也是这三点。

为了您能保住雪海关这片‘龙兴之地’,

为了您可以以雪海关为基石继续扩充您的羽翼,

为了您可以居东北而虎视四方,

狗子请伯爷您,

借着这次机会,

在颖都,

大开杀戒!”

很多时候,事情,并不复杂。

雪海关那群教员,在郑伯爷原本的规划中,就没想着去利用。

这一点,他和瞎子曾商量过,官场上有小六子的势力在,自己再另起炉灶,一是没这个必要,很难短时间内见到效果,毕竟自己以军功爵爷的身份也很难对文官形成足够的吸引力和向心力;

二是如果自己这么做的话,很容易会刺激到小六子。

但“就事论事”,只是想当然的情况下。

尤其是牵扯到朝堂时,

一件普通的事儿,可以玩儿出数不胜数的花儿活。

不能造反,

但必须得表示出自己的态度,

用自己的姿态绑架靖南侯的姿态,再汇同晋地各路军门的姿态,以此来向朝廷施压,以此来让朝廷投鼠忌器;

总之,只要朝廷继续默认自己雪海关的独立自主,哪怕将其他军门的地方治理权都收掉了,郑伯爷也是赚的。

最重要的是,

在这件事上,

甭管你是有意还是无意的,

老子,

本就是吃亏了,

老子,

本就是被欺负的!

“传我令。”

“属下在!”

两个核桃吃完,

郑伯爷拍拍手,

又对着自己掌心吹了几口气,

微微抬起头,

看向瞎子,

道:

“磨刀。”

……

翌日上午,

驿站外头,停了好多辆车。

最前头的,

赫然是成亲王司徒宇的马车,在其后面,还有颖都各个名门望族以及各大势力的马车;

再后头,就是鱼龙混杂了,毕竟,想要毛遂自荐来郑伯爷这里求一个机会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

而这时,驿站的大门,缓缓地被打开。

里面走出来的,不是驿站的驿丞及其手下,而是一群甲士。

所谓的“磨刀”,并非是指的是临阵找快磨刀石来磨刀,对于老卒而言,兵器箭矢这些,平日里的保养都容不得丝毫懈怠。

传这个令,意思其实是今晚好好休整,养足精神,调整好状态,明日要见血。

所以,

当这支亲兵卫队持刀而出时,当即,一股肃杀之气弥漫而出。

高毅所率的这一镇,人最少,只有一个营,但作为拱卫郑伯爷安全的亲兵卫队,自是挑选的全军一等一的精锐。

三百虎贲,当即让驿站外整条街面都安静了下来。

随即,

一身金甲的郑伯爷骑着貔貅,从大门内缓缓而出。

四娘曾提醒过郑伯爷,说这套金甲真正上战场时可千万别穿,郑伯爷自是记得,但这种御赐之物,在眼下这种情况下,却最适合不过。

而这时,

最前面那辆马车的车帘被从里面掀开,显露出成亲王司徒宇的身形,其父战死出殡时,他还只是个孩童,现在,已经是个少年郎了。

只不过,其脸上倒是没有遗传到其父的峥嵘棱角,反而透露着一股子书生文弱气息。

这应该和身处环境有关,毕竟,成亲王府虽然得以继续保留在颖都,没有和晋皇一脉那般被迁往眼睛,但司徒宇现在活得,也就是个泥胎塑像的模样。

“小王,见过平野伯。”

司徒宇向郑凡问好。

一个是王爷,一个是伯爵,差距很大,但前者却向后者放低了姿态,而且放低得,可不是一点点。

这就是亡国之人的底气不足了,可能,在颖都内外的晋人面前,他依旧可以维系属于自己的些许尊容,但在燕国真正的勋贵面前,他不敢有丝毫拿捏。

坐在貔貅上的郑伯爷对着司徒宇抱拳拱了拱手,

道:

“见过成亲王爷,成亲王爷福康。”

口中说的是见礼,但态度上,可没有丝毫见礼的诚意。

其实,一般情况下,这种虚礼,郑伯爷是不会计较的,搁在平时,踏踏实实态度端正地给人小成亲王行个礼,他也愿意,横竖没必要在这种小事情上给人挑出毛病不是。

但今日,他可不能落半分姿态。

“平野伯来到颖都,小王已命人在府内备下酒水佳肴,为平野伯接风洗尘,让小王,也尽一尽地主之谊。”

郑伯爷笑了,

在他的印象中,

似乎这位小成亲王所做的事情,就是一直在请吃饭。

当初,

大皇子率领东征军过来时,他设宴请大皇子;

靖南侯来了时,他设宴请靖南侯;

原兵部尚书现颖都太守徐广怀来了时,他设宴请徐广怀。

每个从燕地过来的贵人到了颖都,他都会出面邀请入府款待。

但,

大家都拒绝了。

郑伯爷甚至觉得,可能这位成亲王爷压根就没在家里准备什么酒菜,而是觉得自己应该也会拒绝。

设宴接风洗尘,已经快成他这个王爷必须要走的一套形式了。

“成亲王爷有心了,只是郑某现在有事在身,实在是不方便。”

“这………平野伯是为何事,若是需要小王,小王自可………”

“私事。”

郑凡目光环视四周,

大声道:

“本伯,为国戍边,与野人厮杀,与楚人血战,然本伯率将士为国而战之际,却有人敢在背后谋算本伯。

本伯倒想问问,

当真是欺我雪海关数万将士没得脾气?

当真是欺本伯没有脾气么!”

不管怎么样,先把自己的格调拉高,同时,将帽子给待会儿要杀的人脑袋上扣上去。

司徒宇脸上露出诧异之色,马上问道:“敢问平野伯,是何人敢做出此等残害忠良之事?当真是人神共愤,天地共弃,死有余辜!”

嗯?

郑凡这次认真看了司徒宇一眼,

自己刚刚开了个头,

结果这位小成亲王却主动帮忙接上去了。

这个司徒宇,

到底是司徒雷的种。

驿站大门内,瞎子和野人王并排而立。

瞎子开口道:“虎父无犬子啊。”

野人王不屑地“哼”了一声,

道:

“无非是打着借咱伯爷的刀来立自己威罢了。”

……

“敢问伯爷,是谁敢如此大胆?”

司徒宇继续问道。

有人愿意帮你搭台子,郑伯爷自然没有不配合的道理,开口道:

“我雪海关军民为保大燕疆域不受野人楚奴侵袭,抛头颅洒热血,幸得皇恩浩荡,赐以名额,使读书人得以参赴乡试,以期获一展胸中抱负之机遇。

然有奸佞作祟,竟使人替我雪海关之名额!

科举取士,乃我大燕皇帝陛下于永平元年所定之国策,望斩破门地之锢,为寒门子弟开一片新气象。

居然有人敢玩弄此等神圣之策,

目无我雪海关还好,

目无本伯还好,

但这其实真正的,

是目无君上!”

科举?名额?

成亲王马上想到了什么,当即道:

“小王这就差人去将学政司司丞喊来,其中缘由,必然给平野伯一个答复。”

郑凡抬起手,

道:

“不劳王爷了,事儿既然落在本伯头上,依照本伯的脾气,那就得自己去处置,让他们自个儿用脖子试试,本伯的刀刃,还锋利否!”

高毅举起刀,

喊道:

“开路!”

亲卫开始开路,街面上的一切马车和后方的人群全都被挡开,其实,根本就不用开路,在这群杀气腾腾的虎贲面前,没人敢拦在前头。

司徒宇见状,正准备示意自己队伍跟上去,却被身边曾侍奉过司徒宇的老太监拉住,

“主子,这是燕人自家的事儿,咱不能搀和。”

“我……我……”司徒宇有些慌乱。

“主子,您刚刚已经做得很好了,如果是别的家户得罪了这位当红的平野伯,咱们做个顺水人情,还能让这平野伯帮咱们王府立个威,但事涉科举,牵连干系重大,这,已经不是咱们自己能管的了。

且瞧这位伯爷眼下气势汹汹的,这分明……分明是想要见血的架势。”

司徒宇看着老太监,道:“但我们不能放任不管啊,如果颖都大乱,我们王府………”

考院的事儿,其实不是什么秘密。

自乡试以来,已经有好几波颖都之外的士子到城内各个衙门击鼓鸣冤了,甚至连成亲王府都有士子来跪过,祈求成亲王出面主持公道。

但这件事上,牵扯实在是太广了,虽然都是些中层家族和官吏干的勾当,但奈何他们一家家一户户地早就编成了一张网,就是成亲王府,也不愿意趟这趟浑水。

且眼下,看着这位平野伯的姿态,是要打算将这件事彻底闹大了,司徒宇心里本能地开始慌乱。

因为成亲王府现在仅剩下的这点体面,就是靠着这些中层家族和官吏支撑着的。

晋地的大家族,可以完全绕开成亲王府去抱燕国朝廷的大腿,但中下层的这些人,只能依靠成亲王府来出面,这也是成亲王府现在最大的价值体现。

若是此事闹将大了,引得朝廷注意,彻查科举案,那朝廷就有名正言顺地借口将颖都内剩下的还有着司徒家老印记的家族势力清除掉了。

当然了,这是司徒宇站在自己位置上想的东西。

老太监却道:

“主子放心,燕人其实比咱们更怕颖都生乱。”

燕人,需要维稳。

“是,是,是,是了。”司徒宇冷静下来,马上道:“快去派人,通知徐太守。”

原本,司徒宇只是以为郑伯爷要找个得罪过他的人出气,那他乐意帮这个忙。

但在看见郑伯爷这是打算开刀刃了,他的态度马上就变了。

……

等到郑伯爷的队伍行至水街巷时,前面,出现了一群士卒,拦住了去路。

水街巷后头,就是学政司衙门。

高毅抬起手,

周遭亲卫停下脚步。

坐在貔貅上的郑伯爷微微侧着脸,看向前方。

对方士卒中走出来一人,

对郑凡跪下行礼道:

“末将冉岷,参见平野伯爷!”

郑凡眼睛眯了眯,

道:

“本伯记得你。”

“能被伯爷记住,是末将的荣幸!”

郑凡伸手指了指前面这群士卒,道:“你要拦本伯去路?”

“伯爷,末将斗胆,您率亲卫入城,已然是坏了规矩,依大燕律,外军入城者,部曲不得过五十,余者都得宿于城外军寨。”

“哦,你是来教本伯规矩的?”

“末将不敢。”

“给本伯让开!”

“伯爷,太守大人正在赶来的路上,伯爷为何事发怒,末将也听说了,但请伯爷息怒,等太守过来,定然给伯爷一个满意的答复。”

“拿徐广怀压我?”

“末将不敢!”

“左一个不敢右一个不敢,但实际上你什么事儿都做了。”

“伯爷,一切有朝廷法度在,公道,必然会有的,伯爷切不可冲怒。”

郑凡“呵呵”一笑,

道:

“行,那本伯倒要看看,你今日,到底能不能拦得住本伯。”

“末将职责所在,还请平野伯爷恕罪!”

说着,

冉岷站起身,直起了身子。

同时,一挥手,道路两侧,又有一群士卒出现,完全拦住了郑凡这支人马前行的道路。

郑凡的目光,扫过这些颖都守城军士卒,这些士卒自然知道眼前这位坐在貔貅上的是什么人,当郑凡目光扫过来时,士卒们都下意识地低下了头,闭上了眼。

人的名,树的影。

郑伯爷的嫡系虽然在雪海关,但整个大燕军旅之中,他的声望,其实非常之高。

可以说,每个有梦想的士卒,他们在梦里,常常会做自己成为平野伯第二的美梦。

郑凡伸手摸了摸胯下貔貅的鬃毛,

道:

“进军。”

高毅抽刀向前,

高呼:

“伯爷有令,进军,敢有阻拦者,格杀勿论!”

“喏!”

所有亲卫,抽刀的抽刀,上弩的上弩,完全是呈战时下马步战的阵形,开始迈着整齐地步调向前推进。

冉岷就站在那里,他没有退。

但他不退没有用,

因为他带来的明显数目更多的士卒,他们,开始后退了。

哪怕冉岷没有下令,但这些士卒们,一是为郑伯爷亲卫的凛然杀意所慑,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勇气也不愿意向平野伯挥刀。

后退,后退,守城士卒们开始不自觉地让开了路。

冉岷依旧站在那里,

他的目光,

盯着平野伯。

郑凡也在看着他,目光里,带着一种让冉岷觉得森然的平静。

他在挣扎,

但当最前方的亲卫距离自己只有两丈距离时,冉岷身子向左边侧了过去,后退了好几步,让出了道。

这个曾跑过江湖,曾和六皇子在衙门堂前喝过酒,曾参与过远征军望江之战的汉子,在自己手下人退去后,其一个人,真的无法承受来自平野伯身上的压力。

郑凡骑着貔貅,从冉岷身前缓缓过去。

冉岷鼓起勇气,再度抬起头,却发现,平野伯根本就没有再侧头看自己一眼。

确切地说,先前自己站在正面以为平野伯在看着自己,其实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自己根本,就没被平野伯放在眼中。

有时候,他也会回想,回想着如果自己当初没有因缘际会之下被征召入了东征军,而是按照原本的发配,去往盛乐城;

自己若是跟随着这位平野伯,现在会是如何?

是已经战死了,还是,成为他手下的一名校尉?

不知为什么,哪怕如今的他,深得徐广怀器重,以刑徒之身坐到这个位置上已然是天大的造化,但他依旧忍不住会在夜里回想这个可能。

学政司衙门的大小官吏很多,尤其是前阵子刚刚进行了乡试,整个原本成国地界的士子都得来到颖都在他们的操办下进入考院,他们名义上是郡一级的学政司,但实际上,却是整个成国的最高学政衙门。

当郑凡在亲卫的护拥下来到学政司大门门口时,

可以看见在围墙里头,已经探出了不少脑袋。

平野伯在驿站门口因雪海关士子名额被顶替的事而大发雷霆,要亲自过来讨个说法,这事儿,已经被人及时传递到衙门里了。

这是郑凡故意的,他的队伍故意行进得很慢,给消息以足够的传播时间,否则,怎么能让更多人知道他郑伯爷的愤怒?

不过,

许是因为看见郑伯爷这批亲卫凶神恶煞的气势,学政司已经闭合了大门,甚至,没人敢出来应话,更别说招待了。

这种场面下,就是有理也得气短,更别说学政司里很多人心里其实清楚,他们确实是做了那事,他们没理。

“郑伯爷,郑伯爷!”

而这时,

太守徐广怀骑着马赶来,隔着老远,就已经开始呼喊了。

老徐是在中枢混过的且当过兵部尚书,如今在颖都,他其实才是真正的负责人,可谓封疆大吏。

他敏锐地从下面人的通报中,品味出了事情的不妙。

在政治上,

大家都是高手,

他已经预感到郑伯爷的突然发难,是想要做什么了。

尤其是在昨夜,张远山入城后,还入了他的太守府,和他详聊过雪原阅兵的事。

“郑伯爷,好久不见,风采依旧啊,真是让老夫艳羡,让老夫艳羡啊!”

徐广怀满面笑容,仿佛许久不见的忘年交老友重逢。

而郑伯爷也是满面笑容也极为热情地对徐广怀见礼道:

“徐大人,好久不见,依旧精神抖擞啊。”

“唉,老了,老了,这是真的感觉上了年纪了,比不得伯爷您年轻力壮,风华正茂。”

见郑伯爷和自己笑脸相谈,徐广怀心里松了口气,道:

“伯爷,事情本官已经知道了,请伯爷放心,本官必然会查出事情原委,为伯爷您讨得一个公道。”

“徐大人公务繁忙,这一郡之事,可全都压在徐大人身上,唉,郑某真的不忍心,让徐大人再为郑某的事而劳心劳累。”

“郑伯爷何须此言,科举乃国之重策,陛下极为重视,我等身为臣子的,自当精心于此,况且,这也是本官所治之地出了纰漏,本官自当有责来弥补。

请郑伯爷先去本官官邸稍坐,喝一杯茶,本官即刻命有司拿人审查,郑伯爷大可在本官身侧旁听。”

郑伯爷点点头,道:“有徐大人这句话,本伯就放心了,咱们边关将士苦寒守边,已经吃了很多苦,可不能再在心窝子上捅刀子了。”

“事实是,郑伯爷说的是。”

“算起来,本伯上次见徐大人,已经是一年前的事了吧?唉,这时间,过得可真快。”

“可不是嘛。”

“依稀记得上次见到徐大人时,徐大人还是钦差,是来玉盘城下组织和楚人和谈的,谈判桌前和那楚国使者据理力争,风采折人啊。”

“呵呵,是啊,没想到这都一年了。”

“哎,我当时在做什么来着?”

“伯爷当时刚从雪海关过来。”

“哦,对对对,您瞧我这记性,年纪轻轻的,就老爱忘事儿了,当时我是刚从雪海关急匆匆地过来,然后就替侯爷传了个军令,军令是什么来着?

嘶,好像是尽诛之………”

话音刚落,

高毅直接大喝:

“伯爷有令,尽诛之!”

“虎!”

“虎!”

“虎!”

“…………”徐广怀。

————

本来说早上发布的,但写得比预计中要久很多,写完检查好居然都中午了。

待会儿去睡觉,今晚大家就别等了,没睡饱的话设闹钟起来再赶个零点前更新实在是太痛苦,容我睡到自然醒后再码字。

抱紧大家!

第一百三十四章 破关第三十五章 密谋第七十二章 笑话第十四章 卸甲!第六百九十九章 杯酒释兵权第五百二十三章 往前一百年,到底谁是爹!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法,自在第七百一十四章 皇帝出京第四百八十七章 断它,百年国运!第六百九十八章 平西微服私访记第一百五十六章 封爵第三百零九章 演练第一百三十九章 扛旗第六百一十七章 足迹第643章 悲愤!第五百五十七章 哀伤第五百五十九章 进军!第七十六章 孤,请诸位仙家,归天!第五百零七章 传旨 调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封王!第三十三章 砰!第二百四十七章 赵公公引刀成一快,郑伯爷风雪见佳人第七百二十一章 破城!第三百六十二章 一起?第五百一十章 朕的江山第四十四章 主上,天赋异禀!第五百八十章 王八壳第五百一十二章 报仇第四百零四章 平西侯第一百九十四章 碾碎他们!第二百一十七章 心魔第四百九十章 黎明第一章 论功卷尾感言第四十五章 有点问题第四百二十四章 被刺第三百六十七章 杀奴!第二十七章 国战(二)第八十七章 樊力之威!第六十五章 一个大坑第二百八十六章 头面第二十五章 四娘第五百九十章 割以永治第六十二章 是个高手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很期待呢第三百五十七章 待客之道第七百零二章 好儿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复仇的凡第五百四十九章 请平西侯爷上山!第五百章 笑了第五十八章 太子第四十六章 一代天骄,饿死第三百四十一章 仙翁第七章 我瞎啊第七十三章 金蝉脱壳第六百六十九章 来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叫哥第六百七十八章 战利品第五百五十五章 你想要孩子?第一百二十章 京云第七十七章 噩耗!第六百零五章 黑甲咆哮第三百二十八章 侯府第二百零五章 姓姬第四十一章 半步九品!番外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破军!第二百六十三章 叫哥第三百六十三章 天灾第五百八十二章 倾覆!第二百七十七章 阅兵!第五百六十六章 归家见喜!第三百四十一章 薛三归来第二百八十七章 两只老狐狸第三百六十三章 天灾第七十六章 真不亏!第三百六十九章 反击,从现在开始!第四百六十九章 死人,会说话第654章 小侯爷第十一章 王诏小结一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也在?第653章 镇北侯府世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盛宴第635章 做事,做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开幕!第一百五十章 碾碎他们!第七百三十一章 君臣怒斥第四百八十八章 燕皇的死期第一百一十七章 马屁第五十章 血缘?第三百章 军算第四百八十四章 小六子的底牌第七百零一章 教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掏心窝子第三百五十一章 扬帆第八十六章 郑氏家风第二百七十一章 面圣第五百八十章 王八壳第二百零四章 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