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福王妃

“起香!”

“跪拜!”

一身蟒袍的赵元年站在最前方,其身后,是宗族亲眷以及一众滁州城的官员。

乾国每年有一日,是宗室的礼节。

在这一日,无论是上京城的官家还是各地的藩王,都必须肃穆以待,认真祭祀。

因为这一日,是乾国的官祭。

乾国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是亲兄弟,官祭之日,乃是两位皇帝的父亲祭日。

太祖皇帝黄袍加身夺了社稷,按理,追封往前三代,其父,也得皇帝尊号。

太宗皇帝以皇太弟的身份继位后,一是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二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正统,故而将其父的祭日,嵌入大礼,设为天下公祭。

这意思是,将乾国的正统,提升到了他父亲的那一辈;

简而言之,就是虚化了其从哥哥手里拿下天下的“违和”感,尊奉的是起家的是“父亲”,自己和哥哥是平等的,正统从父亲那里传承下来,从哥哥手上转交到自己,礼法上,就名正言顺得多了。

当今大乾官家的祖父大乾仁宗皇帝,削减了这一日的国祭奢靡,改为宗室之祭。

这位仁宗皇帝在乾国史书上,留下了极为“靓丽”的一笔,他在位时间挺长,且素来节俭,任用贤臣,有容人之度量,开创了大乾众正盈朝的时代,为士大夫所称颂。

但也就是在他这个时代起,

太宗皇帝北伐失败后所建立的马政之策,开始逐渐废弛,一度稍显充盈起来的乾国骑兵,其数目,也就是真实存在的数目和战力,开始下滑。

同时,西南土司之乱出现,糜烂数十载;

北羌开始叛乱,为祸一方,一度自立为王;

沿海海匪成患,以吴家为代表的一众大海商近乎成为乾国南海的无冕之王;

乾国爆发了自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由地方教派所掀起的农民起义。

据说,

燕国的三皇子曾上折子给自己的父皇姬润豪,希望能以乾国“仁宗”为标杆,以立大燕新纲;

彼时,大燕门阀林立,皇权受压,忠心于朝廷的官员也都在想方设法地去尝试破除这个局面,三皇子只是将自己这个折子呈送了上去。

燕皇姬润豪收到折子,很快就对三皇子下发了赏赐。

但魏公公可是记得,当晚在御书房,看完三皇子折子的皇帝,只是很随意地摇摇头,笑道:

“仁宗之仁,仁在读书人;仁宗之德,德在士大夫。

可惜了,我大燕,读书人少啊。”

魏公公记得,皇帝将折子缓缓地掰断,发出一声脆响。

在日后,

当魏公公来到皇子府邸亲眼目睹了只是一个守备将军的郑凡拿起刀鞘对着三皇子胯下砸下去……

“咔嚓!”

魏公公脑海中,马上就浮现出了御书房那一晚的一幕;

或许,

有些事儿,早早地就注定了。

现如今,

福王府的身份和地位,并未削减,甚至比先福王在时,还拔高了许多。

先福王在位,一方面,故意骄奢淫逸,将自己当猪养,也确实是把自己养成了一头肥猪,和朝廷以及官家的折子里,朝廷和官家一直在劝诫福王爱惜身体,切莫福禄过厚。

但,真的只是担心你的身体么?

赵元年记得自己福王曾对自己说过,

这世上,除非你的家人,其他人说你太胖劝你减一点点的,你以为是在关心你,实则,是在瞧你的笑话。

福王是战死的,死因有些玄奥,因为那一晚的绵州城,没有被攻破,但福王还是被人削去了脑袋。

后来,

据说是一位守备将军,拿下了福王的脑袋,还去找了靖南王邀功;

再后来,那位守备将军一路攀升,最终,成为了大燕的军功王爵。

很讽刺的是,因福王死于他手,所以,福王的死,伴随着那个人的水涨船高,其死的价值,也在水涨船高。

甚至流传出了一种说法,福王本可以活下来的,但看见了那位守备将军后,感应到其日后必成大乾心腹之患,故而冒险想要除去他,可惜,失败了。

先福王的故去,给福王府留下了一笔政治遗产,毕竟,先福王是奉旨落脚绵州城的,官家和朝廷心里多少有点愧疚,谁都不愿意担责苛刻宗室与苛刻亲戚的名声。

不像是大燕先皇帝和现皇帝,对宗室的苛刻,已经近乎做到不要脸了。

而现福王,在燕军攻破滁州城后,恪守了“礼节”。

温家卖国,还随着燕军举家搬迁去了燕国,有对比,才能更好的凸显,福王府,可谓经受住了诱惑,恪守住了底线。

再之后,

被册封继承爵位的赵元年,开始主动向朝廷请求,削减自己的俸禄和待遇,以求为朝廷减少压力以练兵图强。

他这样带头了,其他藩王也就不好意思不跟着一起上表。

接下来,还有一连串其他的事儿,赵元年都是以宗室的名义,不惜出卖自身阶级的利益,以换取来自朝廷和官家的好感。

不仅仅是福王的位置,稳如泰山,连带着权力,也被不断地拔高。

朝廷需要他这个懂事的藩王,来向宗室开刀,为此,必然会舍得给一些甜枣。

现如今,

滁州城的福王府,下辖的护军编制,提升到了五千。

当年滁州城外围本有两个大营,当初燕军打进来时,有一个大营是被调往了三边,留守的一个大营被燕军直接冲垮了。

现如今,滁州城有三个大营,往外还有福王府的护军卫队。

燕人当年的南下,将乾国的面皮给撕了粉碎,为此,乾国上下在战后确实是扩充了军备,也尽可能地剔除了不少账面上的水分。

尤其是乾国的北方,因为意识到纯粹靠三边无法真正阻拦燕人铁骑的南下,故而在各个州府重镇之间,进行了扩军。

其目的就是希望日后燕人再要南下时,可以在这里就被拦截住,不能再被一马平川了。

祭典结束;

赵元年转身,向一众到场的宗室以及官员谢礼,众人回礼。

可以看得出来,众人的神色,都有些肃穆;

这并非是在这种祭祀场合所要刻意表露出来的神情,而是因为自北面,尤其是东北方向那里,不断的有坏消息传来。

这些日子,城内也开始逐渐流传出一些谣言,说燕军,又将打到滁州城。

没办法,当初曾来过,现在一听燕军好像又打进来了,自然而然地就会认为燕军还是朝着自家这边过来。

百姓们如此,

滁州城的这批老爷们,心里自然更为忐忑。

“孤累了,劳烦诸位稍待,本王去后宅见问一下母妃再来与诸位大人会晤。”

“王爷自便。”

“王爷自便。”

赵元年微微欠身,走入了后宅。

他长大了,也成熟了,胡须也已经蓄起,蟒袍在身,伴随着步履轻微摇摆,自有一股子宗室藩王的气派。

经历了当年的事儿后,他仿佛变了一个人。

走到后头,他先停下脚步,叹了口气。

随即,又重新整顿好自己的情绪,走入自己母后所在的后宅。

外头的宦官和女婢在赵元年挥手之下,蹑手蹑脚地散去。

赵元年跨过台阶走了进来,看见自己的王妃和两位侧王妃,正陪着自己的母亲跪在蒲团上。

她们,也是宗室的一份子,男人在外头祭祀,女人在里屋也是一样的。

赵元年看向自己的母妃,岁月,似乎不曾在母妃身上留下丝毫的印记,她依旧是那么的知韵,那么的柔和。

“你们都先下去,孤与母妃有话要说。”

“是,王爷。”

“是,王爷。”

两个侧妃搀扶着王妃一起下去了。

摆着祭奠之物的厅堂内,就只剩下这对母子。

赵元年走过去,搀扶着母妃起来。

福王妃起身,坐下。

赵元年奉茶,福王妃接了。

福王妃开口道:“听说,今日来的官员们,格外多呢。”

赵元年点点头,道:“东北那边传来了很多消息,一会儿说是燕军主力打进来了,一会儿又说是一支燕军偏师脱离了战场,一会儿呢,又说那支燕军打着平西王的旗帜,说什么的都有。

前些日子,说兰阳城被燕人打下来了,但最新得到的消息,是兰阳城已经被官军收复,燕军被击退了。”

福王妃看着自己的儿子,道:“我儿觉得是怎样?”

赵元年摇摇头,道:“不好说,祖大帅在三边,孟帅领军在梁地,三边那边也不安稳,还抽调出了好几只兵马去了梁地,孟帅那边想及时回来也不可能,燕人可能声东击西,孟帅肯定会为此考虑。”

福王府和孟珙之间的关系可谓极好;

当初孟珙因父辈之事被拖累,人到中年却郁郁不得志;

是老福王赏识了他,推荐了他,最终,孟珙入了老钟相公的法眼,得以在军中崛起。

当年,楚军在年大将军率领下犯边,是孟珙组织军队拦截下了年大将军,那一战,奠定了孟珙在军中的地位。

逢年过节时,孟珙和福王府也是有礼物人情往来的。

“娘的意思是,你觉得,他来了没有?”

赵元年会意,

道:“他现在是王爷,母亲,燕国的王爷和咱乾国的王爷可不一样,不对,我这是藩王,嘶……不是,他也是藩王,那个……”

先前在外头祭祀场合下,仪态端庄的现任福王,忽然间舌头和思绪都打了结。

因为其母妃,在他面前提到了那个人。

当那个人的形象,从所谓的“燕国平西王”变成一个具体的人时,那种尘封好些年的记忆,似乎一下子又涌现了上来。

“唉。”

赵元年叹了口气,

道:

“他在燕国,现在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乃至是燕国的皇帝,都得哄着他让着他,燕国的太子,更是被送到他身边去抚养。

自古以来,只有藩镇送质子去京城的道理,到他那儿,却反了过来。

儿子觉得,他没必要这般拼命的。”

“不,他不一样。”

福王妃开口道。

赵元年愣了一下。

“娘这般说他,我儿是否会生气?”

“儿子不会,儿子懂得娘的牺牲,若是当年没有母亲,莫说儿子能否承袭福王的爵,就是这福王府到底还存不存在,都难说。”

在赵元年的认知里,

自己的母妃,可是曾亲自伺候过那位平西王一晚的。

但他并不会为此觉得母亲放荡,因为当时之局面,如狼似虎的燕军涌入滁州城,破家灭户了不知多少,福王府能保全,都靠母亲。

他要恨,应该恨的是那个男人,因为那个男人曾提着自己父王的首级去邀功,那个男人曾让自己的母亲去侍奉;

在这一点上,赵元年的认知很正。

至少,比那些因自己无力保护导致身边女人被侮辱,结果却辱骂憎恶女人自己不检点的男人,要爷们儿得太多太多了。

只是,

赵元年并不晓得的是,平西王并未真的和自己母亲发生什么。

自己的母亲,当时是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但奈何,人家不上套。

福王妃每每想到这里,

早年,是暗骂那个男子不知好歹,自己都那样了,却竟然还拒绝装个清高。

女人的心思,不,确切地说,是人的心思就是这样,剥离了大是大非之后,在自己心底绝对安全的地方,往往会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想法。

只是后来,听到那个男人在晋地一路打仗,听到那个男人在燕国如日中天;

福王妃有时候也会忍不住地去想,

那个男人当初的“矜持”,

是否在其心底已经笃定,他日后必然飞黄腾达。

真要按照现在双方地位论较的话,她是宗室老王妃,那位,是正儿八经的异姓军功王,自己就算明目张胆的自荐枕席,在外人看来,大概会认为是自己在高攀?

当然了,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那家伙虽然当初没真的要自己,但豆腐,可没少吃,还奉劝过自己多吃点儿,可别憔悴瘦下了,这瘦下了,手感就不好了。

这个误会,

当娘的自不会去对儿子解释的,总不能开口对儿子说,那个男人当初没睡我;

儿子也不可能开口去问,那个男人当初是如何睡您的。

母子二人,各怀心思和思绪,就这般坐着。

福王妃抬起头,看着自己的儿子,道:

“这几日,娘睡觉时总做梦,心绪不宁得很。”

“儿子这就去请医者来,母亲不必为外面的事担忧,母亲得好好保重身子。”

福王妃咬了咬嘴唇,开口道:

“他要来了。”

“母亲是从哪里得知?”

福王妃伸手,指了指自己的胸口,

道:

“感觉。”

“……”赵元年。

福王妃见状,自嘲地笑了笑,道:“儿,别怪娘不自重。”

赵元年马上跪伏下来,

道:

“儿子绝无此意,儿子绝不会这般去想,母亲,以前父王在时,儿子有些荒唐,不务正业。

后来,燕军打进这滁州城后,儿子更是被吓坏了,丑态百出。

全靠母亲转圜,才得以保存王府。

自那之后,这几年,儿子一直在反思,在思过,儿子长大了,也成熟了,儿子不是个混账。

母亲既然对儿子说出这话,

意味着母亲是真担心儿子会来不及作出反应,是母亲为儿子着想,不惜损害自己的颜面,儿子感激,感念。”

“我儿……”

福王妃也跪伏下来,抱住自己儿子的脑袋。

“行,母亲说他来了,那就证明前方传来的那些消息里,那一条关于平西王亲自率军南下我乾国,八九不离十了。

甚至,很可能和前些年上次一样,燕军,还会经过我滁州城。”

“我儿当真信了娘的话?”

赵元年道:“一回生二回熟。”

福王妃的脸上,当即显出了红霞。

赵元年继续道:“行军打仗,是凶险至极之事,每一步都不能给出纰漏,既然上次成功过,这次,为何不继续走那一样的路?”

福王妃这才意识到,自己误解儿子的意思了。

“我儿欲如何?城外的军队,能守住滁州城么?”

赵元年摇摇头,道;“母亲有所不知,官家赐下了恩典,我王府护军扩充至五千,更是提领我担当了部分滁州城之防务;

但这些年来,儿子不敢越雷池一步,护军名义上归我王府,但除了逢年过节儿子会去赏赐之外,并未真的安插任何一个人。

这些年,朝廷编练了很多支新军,更是从其他部里,调拨过去了很多将领老卒。而地方兵马,看似编制扩大了,但兵额粮草军械,并未能及时跟得上。

滁州城外的兵马,比当年是多了不少,但其实眼下还是个花花架子,真要打起来……而且还是那位亲自领兵的话,其部下必然是真正的燕军精锐,儿子认为……”

赵元年对自己的母妃摇了摇头。

福王妃马上开口问道:“那该如何是好?”

“好办。”

母子二人同时一惊,抬起头,发现房梁上居然倒挂着一个侏儒。

三爷“蹭”的一下,后空翻接转体三周半平稳落地。

“是我们家主上,提前派我来的。”

赵元年在惊愕之后,马上反应过来,

道:

“父亲大人身子还好么?”

————

求一下月票,我继续码字,抱紧大家!

第四百七十章 野望与茶凉第五十七章 心胸狭隘的王爷(大章!)第三十八章 短命老师第八十七章 樊力之威!第六十三章 真正的……强者第六百零八章 谢第一百零八章 刺激第一百零九章 大侠第六百二十四章 郑老弟,哥哥我第四十八章 一节更比六节强第四百一十四章 西行第八十一章 我家有兵三十万第六百二十八章 出征!第七十章 滚第五百章 笑了第二百零七章 老太君第二百七十一章 面圣第三百五十四章 宴!第两百六十二章 舔狗第三百九十八章 龙椅第二十章 升官!第四百零八章 帝心第一百五十八章 中第四十章 大体老师:阿铭第五百二十四章 二王齐聚,马踏王庭!第三十章 国战(五)第六百七十章 剑圣之怒!第六百五十六章 雷雨第八十八章 二品!二品!二品!第七百三十章 王爷入京第一百二十一章 接旨第一百五十四章 孤烟直第十一章 土兵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剑第660章 侯爷问罪!第一百九十四章 碾碎他们!第十章 入城!第九十三章 乌拉!第七十五章 鸡肋第三百六十章 打酒第一百一十六章 侯爷召见第三百八十六章 魔临!第三十三章 砰!第五百四十三章 上吧,儿子!第一百零七章 刺杀!第五百二十六章 不封刀!第四十九章 迎敌第三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六百二十一章 爹来了第六百二十九章 造反第二百一十七章 心魔第四百九十五章 孤,赌她善良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胜!第一百四十三章 立命!第六十三章 江水第三百二十七章 第一镇!第九十章 上路第三十四章 抓老师第三十章 国战(五)第三十六章 北封刘氏!第六百七十九章 杀第七十二章 尸变!(上)第六十五章 杜鹃花开第三十一章 破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靖南侯出征第六百二十六章 该咱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点将第四百二十八章 跪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马屁第一百一十四章 浪花淘尽(四)第十四章 你,也配?第一百五十四章 孤烟直第四十六章 一代天骄,饿死第三十三章 大恩第六十二章 封印,开!第一百九十一章 方略第六百四十三章 王爷驾临!第三百六十章 打酒第六十八章 跪!第三十章 职业经理人第四百零四章 平西侯第七百二十九章 剑道之峰,自郑氏出!第三百九十二章 立局第四百五十九章 揭露身份第四百二十四章 被刺第六百一十章 靖南军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忙第五百八十二章 倾覆!第一百零三章 支援第一百五十一章 绝望第四十三章 大侠第三百一十八章 卷风第633章 完美!(求订阅)第三十三章 铁骑踏山河第四百九十一章 大朝会!第一百九十章 出兵!第九十四章 破城!第三百九十八章 龙椅第一百一十章 江湖险恶第二百三十五章 美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