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禁足

第279章 禁足

咸福宫,佛堂之内,端妃依旧敲着木鱼。

这已经是推举储君结束的第四天,虽然此刻敲着木鱼,但端妃的心明显不在这里。

她在等待,等待前朝掀起波澜。

赵惟隆和她已经达成合作,条件之一是对方上奏朝廷,请求追封赵延庭和赵延洵为太子。

只要赵惟隆一上奏,端妃这边就将准备发力,顺势将赵惟恒给压下去。

这里存在一个问题,追封赵延洵为太子,意味着确认他死了。

虽然端妃无法确认,但一想到了丧尸的恐怖,以及派出几十批人找寻亦无结果,端妃自己都觉得赵延洵存活的机会渺茫。

在这种情况下,为死去的儿子正名太子,端妃觉得是值得的。

一想到赵惟恒被打压下去,皇后一切苦心都付诸东流,端妃就觉得心里无比畅快。

就在这时,外面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却是灵素快步走了过来。

“娘娘,长孙殿下已经上奏,另有十多名大臣联名上奏,请旨追封两位殿下为太子!”

木鱼声顿时停下,端妃深吸一口气后,便道:“准备一下,本宫要觐见皇上!”

“是!”

自从一个多月前,端妃被皇帝逼问后,皇帝本人便再未来过咸福宫。

端妃知道,皇帝虽然当时被他说服,但后面还是怀疑她的。

所以说这事儿复杂得很,既有怀疑却不调查,这本身就证明了皇帝与端妃的特殊感情。

而今天,端妃就要利用这份感情。

干安宫内,包含皇长孙在内的十几名官员上奏,将赵永铖的心搅起波澜。

“请求追封老四和小九为太子,这究竟是搞的什么名堂?”

上奏这些人,如果说是端妃挑唆的赵永铖能理解,但这次却是皇长孙赵惟隆。

难道说,这两伙人联手了?

不得不说,赵永铖具有极高的政治敏锐,轻松就猜到了可能性。

推举储君已经结束,推举的结果只能用作参考,赵永铖本人还得多方面了解这些后辈。

所以近几天,赵永铖都在调查这些后辈以往的事迹,正准备在接下来的几天当面考教。

等着两个方面的考察结束,再结合朝臣推举的情况,赵永铖就可以决定储君人选了。

大殿之内,赵永铖叹息道:“老四殁了多年,追封他为太子,也算了却朕的一桩憾事!”

一旁的陈长河听了,顿时点头不已。

三十多年的主仆,赵永铖做皇帝之后的所有经历,陈长河本人都是旁观者或参与者。

“但是小九……”

追封赵延洵,这让赵永铖有些纠结,因为他不愿相信这个儿子死了。

此刻在赵永铖脑海中浮现的,是半年之前的那个下午,赵延洵亲口拒绝争太子位的情形。

当时边关告急,国事糜烂,朝臣紧逼,正是赵永铖焦头烂额之际。

赵延洵主动请退,替赵永铖消除了大麻烦,所以在那一刻才对这个儿子有了特殊感情。

除此之外,更让赵永铖对赵延洵格外看重的,还是其本身带有的神圣光环。

若非是他梦见了神仙,若非是他临行之前的告诫,赵永铖绝对不可能在丧尸爆发之际快速反应。

那样一来,整个大晋都亡了。

如此说来,赵延洵虽然人已不在,却连番救了两次江山社稷。

所以此刻在赵永铖心里,真正有资格继承这个江山的,只有赵延洵一人。

以至于此刻,赵永铖感到十分后悔,当初他要是再强硬一点,拖延一下就藩的时间,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皇上,端妃娘娘在外求见!”

听到外面的禀告声,赵永铖并不感到意外。

“让她进来!”

没过一会儿,端妃从殿外走了进来,然后向皇帝行大礼参拜。

“臣妾叩见皇上!”

“免礼!”

随即端妃起身,目光看向了眼前的皇帝。

此刻在她眼里,皇帝双鬓又斑白了许多,这让端妃没来由心头一酸。

于是端妃语气更温柔了几分,随即说道:“皇上,您可要注注意休息,保重龙体!”

或许只有端妃说出这话,赵永铖才会觉得暖心,其他人说在他眼里都是“别有用心”。

“爱妃此番前来,是有何事?”赵永铖明知故问。

“皇上,臣妾听说……有人上奏追封老四老九为太子!”

“没错,是太子家的老大起的头!”赵永铖直言道。

“皇上是何想法?”

“爱妃是何想法?”

两口子的对话,颇有些针锋相对的意思,这让一旁的陈长河很是尴尬。

“臣妾作为他们的母妃,心里自然是十分愿意!”端妃丝毫不加掩饰自己的目的。

“这倒让朕奇怪了,为何会是太子家的后辈,上奏追封老四和小九!”赵永铖反问道。

这一刻,大殿内一片死寂,这非常考验端妃的应变能力。

“臣妾是个老四老九的亲娘,他们没了,给他们求一个名分,臣妾自然是愿意!”

所以你就愿意,和曾经的“敌人”合作……这是赵永铖脑补出来的。

只听赵永铖语气阴冷道:“太子家的老大替你说话,所以今天你过来,想必也是为了他说话!”

事实上,这些话都非常沉重,也只有端妃此刻才能泰然处之。

“臣妾虽有私心,但更多却为公心!”

端妃说的这句话,直接让赵永铖笑出声来:“那你倒是说说,你是怎么个公心!”

对此,端妃来之前已有腹稿。

“臣妾虽居于深宫,但并未隔绝内外消失,如今国事艰难,更赖长君,皇长孙年纪更长,宜为储君,此其一!”

“正如皇上所说,臣妾与太子一脉势同水火,但皇长孙却能放弃成见求助于臣妾,足可见其懂取舍,知进退,有胸怀,此其二!”

“臣妾积怨本深,皇长孙却能说服臣妾为之进言,亦能表现其多智,此其三!”

“皇长孙有群臣拥戴,长处显与其他皇子皇孙,此其四也!”

端妃一番话,可谓毫不保留的表明了自身想法,虽直白但却真实。

不得不说,这话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她并未是依靠宠爱向皇帝施压。

条条款款,有理有据,赵永铖自然信服。

“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前朝政事,当真是牝鸡司晨,举止无度!”

说到这里,赵永铖森然道:“传旨,端妃狂悖无礼,着禁足咸福宫一月,反省自身!”

事情突然发展到这一步,是端妃完全没想到的,此刻她飞速思索着对策,以及导致此祸的可能性。

“退下!”

(本章完)

第615章 延峰县第437章 乱起2第148章 经验池第157章 去侯家第459章 滋事第566章 故人相见第616章 码头上第208章 作坊第81章 软禁他第803章 年号之争第93章 变异第618章 胆寒第499章 炸死第872章 议事第882章 马惊第406章 定略第645章 十万兵第651章 抄家第430章 采购还第883章 动心第769章 情分第583章 夜动第137章 谈判第450章 劝降2第503章 离别第524章 柳山驿3第844章 吸收第721章 西北事第937章 刘家堡1第601章 表彰大会1第806章 登基大典1第497章 官员到第875章 大单于的礼物第878章 得靠学生第561章 “轰隆”一声第882章 马惊第87章 问话第63章 雍王要反?第730章 天下于我何加焉!第748章 殿下圣明第517章 周家事第505章 探照灯第91章 亲眼见第802章 衮冕第352章 箭至第397章 来报信者第548章 祈福第186章 山水道观第139章 朝见第501章 承天大典2第159章 三阶系统第850章 都难第777章 北上者第923章 大决战1第575章 战争号角第701章 言必称九叔第270章 凌迟处死第434章 王府内第567章 凶巴巴的第242章 扬帆第809章 皇帝的衣服第574章 君子也动手第173章 无罪第410章 遇尸群第388章 忠心不可鉴第322章 除夕夜2第445章 南边情况第651章 抄家第878章 得靠学生第133章 一级兵第926章 功爵第272章 暗流第452章 城内乱2第69章 慎重对待第284章 辱王者死第403章 老鼠肉第822章 矛盾第407章 战鼓擂第223章 那里来的官军?第597章 雍王万岁第564章 暂且歇兵第882章 马惊第272章 暗流第268章 虽远必诛第285章 军威第289章 朱逆第579章 热闹的码头第879章 勾决第891章 静观其变第889章 王庭有变第471章 有孕第311章 表彰大会第308章 皇太孙第427章 天马堡外第206章 靠岸第490章 三阶系统第246章 接触第474章 西北的消息2第189章 雍王殿下万岁第121章 夜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