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战鼓擂

第407章 战鼓擂

最终,赵延洵决定让陈玉和负责转运粮食。

陈玉和手下的侍卫足够精锐,他们运送粮食安全有保障,即便敌军强攻也能抵挡。

况且,运粮的侍卫也能用去作战,可谓是两不耽搁。

对这一结果,陈玉和其实不太情愿,他更愿成为攻坚的利器,可惜赵延洵不给他这个机会。

但一想到留守元阳的徐宇,陈玉和心里就松快了不少。

如今的元阳,只有四百新兵负责守城,另殿前卫负责王府安危。

而徐宇和部下侍卫们,则负责处置元阳各县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主要是镇压大批丧尸聚集。

下午议定了作战方略,赵延洵又让三位千户细化方案,最主要的是可执行方案。

往白山县进兵,具体如何进兵,遭遇尸群如何应对,遭遇敌军又如何应对,互相之间如何引为援……这些都需要细细论证。

若无周全计划就去白山县浪,领盒饭的几率可不是一般的大。

作战计划制定完善后,当天晚上便对三军进行传达,因为第二天就要执行计划。

太安二十年五月十二,天空飘来大片云朵,把天空遮得严严实实。

玄学一点儿来说,这绝对算不上是好征兆,但客观来讲这却是一件好事,没人喜欢顶着大太阳行军。

除此之外,春耕之后的地里,也需要一场雨水来浇灌。

虽然天气阴郁,但定好的作战计划还是得执行。

咚咚咚……

急促的战鼓声,在最前线的营地响起,传达的是集合的信号。

士兵们早就在军官的指挥下起身,此刻只有动作稍慢的士兵,还没来得及把手上的馒头啃完。

粮食绝不能浪费,而且要吃饱了才有力气作战,余下的士兵便胡乱将馒头塞进了嘴里。

从战鼓响起,到最终集合完毕,只用了三分半钟。

站在简易搭建的“点兵台”上,赵延洵扫视着下方士兵,下方士兵也满脸崇敬的看着他。

此刻赵延洵身着铠甲,腰挎佩刀,

方胜一路小跑过来,在点兵台前参拜道:“启禀王爷,全军集结完毕,请王爷训示!”

微微摆手示意方胜退下,看着眼前集结的七百余名士兵,赵延洵朗声道:“将士们……刚才本王在想,这个时候搞集合,要是贼军骑兵杀过来该怎么办?”

“现在看到你们军容严整,本王的心一下就落进了肚子里,那些贼军真要是来了……就凭你们这气势,也能吓得他们人仰马翻!”

本来表情严肃的士兵们,听了赵延洵这番话,个个脸上都扬起了笑意。

他们是全脱产的士兵,他们有铠甲有武器,他们还是替天行罚都得队伍,又岂会惧怕区区流贼。

对面是骑兵又如何?那位崔副千户,不就带着少量步兵,全歼了贼军一支骑兵。

“本王秉承天命拯救苍生,你们是王府精锐,是本王手里最快的刀,贼军残害百姓,天怒人怨……本王秉承天命,要你们替天行罚,剿灭贼军!”

打仗讲究个师出有名,赵延洵对本次北伐的定义便是替天行伐,所以他在此刻再次强调。

事实上,士兵们也很信这一套。

一年多的反复宣传,加之实打实的“神技”显现,让军民们都信赵延洵是天命所归之人。

那自然他就能以天的名义,对任何个人和势力进行讨伐。

“打垮贼军,你们能不能做到?”

面对这个问题,下方士兵尽皆高呼道:“能!”

“到底能不能?”赵延洵再次发问。

“能能能……”

这一次,下方爆发了更为浑厚的呼喊声。

赵延洵背负双手,语气严肃道:“那本王就等着你们,凯旋而归!”

就在这时,只听前面站着的方胜高呼道:“剿灭贼军,凯旋而归!”

后方士兵跟着高呼道:“剿灭贼军,凯旋而归!”

紧接着方胜高呼道:“雍王殿下,万岁……”

这句口号,是士兵们平日里喊得最多的,此刻自然熟落无比。

“雍王殿下,万岁!”

声音排山倒海,透露了出这支军队坚不可摧的抑制。

“出征!”

随着赵延洵下达命令,方胜就按预定方案,开始命令军队开拔。

由每名百户带队,所有人军队列为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依次从点兵台前通过。

每通过一个方队,下方都会传来朝圣般的“万岁”声,而赵延洵要么挥手致意,要么直接出言勉力。

当所有队伍离开后,方胜再度返回点将台前,禀告道:“王爷,臣也去了!”

“去吧,一定要小心谨慎!”赵延洵还是忍不住告诫。

“臣谨记!”

随着方胜带着军队远去,原地便只留赵延洵和一众侍卫。

但这里的安宁不会维持很久,因为一会儿就有汪成帅军赶来,再过一会儿则是高正安所部。

三支军队依次向前开拔,相互之间距离不过三五里,一旦有事他们可以快速支援。

再说赵延洵也不会闲着,他会交替监督大军行进,关键作战更会亲自督战。

之所以是督战而非指挥,是因为赵延洵很清楚,自己不一定比这三位千户更在行。

再说方胜一行,他们在往前行进时,保持了严整的阵型。

速度慢点儿无所谓,但务必要维持队形,以备任何时候都能投入作战。

整个队伍,只能沿着官道前行,别的地方杂草树木丛生,其中蕴藏着危险。

事实上,在他们行进过程中,几乎随时都会遇到危险。

他们的队伍实在太大,闹出的动静也大,招来丧尸很正常。

但只要不形成尸潮,丧尸来多少就死多少。

关于行军中对丧尸的击杀,他们有成熟的处置步骤。

外围士兵举着大盾,内测是训练有素的长枪兵,一个主防一个主攻而已。

说起来简单,最关键在于配合,还牵涉到平时训练,以及士兵之间的信任。

就这样一路磕磕绊绊,方胜一行缓慢向前行进着,今天他计划先前行三十里,之后再决定是否直接围城。

当然了,这一想法的前提是,他们行进过程中不会遭受阻击。

事情走向,本就是难以预料的。

(本章完)

第922章 决战前第386章 捉拿2第241章 本王此议如何?第95章 拉开帷幕第846章 田埂上第394章 田间地头第350章 辽平府第634章 摧枯拉朽1第936章 丧尸乱5第215章 亲自前往第278章 交易第555章 无力第253章 袭击第298章 送行第129章 王府兵马司第888章 布防第240章 西向第309章 城德下第392章 爆炸2第24章 惊变第589章 谈判第775章 蓉城外第66章 冲撞第908章 矛盾第197章 入夜第523章 柳山驿2第119章 城内权贵第21章 刺客第393章 行刑第295章 告密之人第85章 王府闲言第284章 辱王者死第244章 桐昌县城第744章 王者归来第414章 各自安排第899章 坞堡驻军第451章 城内乱1第301章 万岁第264章 开天眼第529章 刺激第642章 飞石第697章 朝中有奸第512章 小朝会第276章 想法变第393章 行刑第840章 勿谓言之不预第923章 大决战1第60章 邀请函第921章 大庆第531章 前线2第249章 迎接第734章 剑指京城第672章 半年第727章 朝廷有几个卫所?第425章 没有败第717章 毁苗第706章 城内外第719章 朝廷乱了第112章 开城门第413章 头破血流第598章 就藩第513章 潜入城第531章 前线2第146章 赐酒第910章 宴会第504章 返乡第674章 西南第33章 和泰月下留承平第310章 跪着要饭第287章 我要追随雍王殿下第316章 冬狩3第47章 石塔之内第882章 马惊第161章 悍将第459章 滋事第241章 本王此议如何?第675章 御前会议第940章 离元阳2第700章 震而憾第656章 道德大旗第883章 动心第269章 刑罚第812章 世道第945章 群情愤2第654章 渡河第529章 刺激第186章 山水道观第145章 喝酒第214章 不一样的丧尸第899章 坞堡驻军第892章 军国大事第407章 战鼓擂第607章 逃跑者第384章 鸡飞狗跳第469章 激战第706章 城内外第116章 孤之过矣第71章 怪物第764章 林全的鼻血第793章 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