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平衡

“浇水不忘打井人!”

墨刊头版头条大肆宣传十六卫官兵抗旱救灾的光辉事迹。

有的官兵奋战两昼夜,累到在地;有的官兵正好分配到自己村庄,坚持将自家田地排到最后,优先给其他村民抗旱,再大灾面前,人性的光辉显现,一个个英雄事迹震撼人心。

以前的百姓对官兵的印象并不好,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就是形容官兵最恶毒的词语,但是十六卫官兵完全颠覆了关中百姓之前对官兵以往的印象。

不吃不拿,不卡不要,累了席地而卧,不扰民,全力赈灾,不得不说李世民的确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家,墨顿稍微一点拨,李世民瞬间就领会了其中的精髓,而且做的更好。

“仁义之师呀!”

无数关中百姓感恩戴德,这样的官兵从来没有华夏这片土地上出现,以前关中百姓都说好男不当兵,但是现在墨顿相信,只要是振臂一呼,积极参军的关中子弟可以从高陵排到长安城去。

李世民的威望瞬间达到最顶峰,此时此刻,关中百姓再也不记得李世民杀兄囚父的黑历史,他们只知道在他们危难关头,李世民拯救了他们,谁要是敢再黑李世民,这些人二话不说就上前语气拼命。

“浇水不忘打井人!这条标语说得好!”

三原县外的田地上,李世民看着手中的墨刊,再看看满上遍野的打井士兵,听着百姓感恩戴德的感激声,露出享受的表情。

“这都是陛下英明,心系百姓,这是我大唐百姓之福气。”墨顿跟在身后拍着马屁道,墨顿这一次的任务依旧是押送打井工具,顺便再给承包三原县抗旱的程咬金画像,刚刚完工准备回去,就发现墨家子的

李世民自得的一笑,这次抗灾尽收关中百姓之心,让李世民长久以来的心病一扫而空,他的皇位得来不正,所以他拼命地想要做的更好,证明自己当皇帝才是大唐最好的选择。

所以他勤勤恳恳、虚怀纳谏,北击突厥,开疆扩土,努力成为一个明君证明自己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抗旱之秀,让他再一次证明了自己,让那些阴暗中的小人闭上嘴巴。

“陛下!”

程咬金匆匆赶来。

“知节!百姓的旱情可曾得到控制!”李世民问道。

“陛下放心,我老程到三原县也有三天了,可以保证每户百姓至少打了三口井,足够保住六亩田地。”程咬金保证道。

李世民制定的抗旱政策很简单,那就是无论你是高门世家还是小门小户,都一视同仁,轮流打井。

哪怕你的土地再多,也只能等下一轮打井轮到你再说。这样一来最大程度的保证了小户百姓的利益。

这样一来那些土地多的地主就不满意了,可惜并没有什么用,那些官兵根本不听你的,想要自己打井连个铁匠都找不到,都被朝廷征用了,只能干瞪眼。

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六亩田地的庄稼丰收,足够一家老小渡过这场旱灾,至于那些地主们本身抵抗旱灾的能力就强,一部分水田早已经浇灌,再不济不还是有五六亩田地保本么。

“将军!将军!”

一个锦袍老者喊着程咬金,想要靠近,却被暗中保护李世民的士兵死死地拦住,锦袍老者不认识李世民,还以为是这是程咬金的部下!一个劲的低声哀求,想要过来。

“让他过来!”李世民沉声道,他想知道这个锦袍老者想要做什么。

士兵这才稍微松开锦袍老者,简单的搜查一番之后,这才放行,依旧有两个士兵跟在身后,以防万一。

“老人家,你有何事,可是没有士兵帮你家打井?”李世民和气的问道。

锦袍老者看看李世民又看看程咬金,有点不知所措。

“问你你就回答!”程咬金没好气的说道。

“回贵人的话,小民的土地已经打了三口井,但是小民的田地较多,想向将军买一套打井设备!”锦袍老者快速的将来意说明。

“这不可能!打井工具那是官府专供!现在是不可能卖的!”程咬金断然拒绝道,这可是皇上惠民之举,要是卖出去了,岂不是自砸招牌。

锦袍老者焦急道:“请将军垂怜,小民家中的土地都是旱田,三口水井根本是杯水车薪,眼下小民的土地要再不及时的浇灌,今年大半的土地都要颗粒无收,而且小民发现官兵分配的打井设备已经稍有多余,还请将军大人垂怜,匀给小民一套。”

锦袍老者乃是周围最大的地主刘世明,家中的土地众多,三口水井被他用到了极致,才仅仅浇灌了十亩田地,剩下的大片土地也就无能为力了。

按照官府的这种分配打井方法,想要浇灌刘家近千亩田地是不可能的了。所以刘家所有的希望,只有寄托自力更生之上了,自己拥有一套打井工具才是当务之急。

官兵手中的打井设备他是不敢染指,所以他一直关注打井设备的数量,发现有多余之后,立即就来找程咬金。

“打井设备已经有了多余?”李世民诧异看着程咬金。

然而程咬金也是一头雾水,他这几天一直在第一线,有打井工具就立即使用,根本没有数过。

墨顿低头算了算,点了点头道:“墨家村每一次送来打井设备都会多送来两套作为备用!以防出现误差。这么算来,加上小子最近送来的,如果没有损坏的话,三原县应该有六套打井工具剩余。”

“对对,就是多余六套,其中两套已经损坏,应该还有四套是完好的。”刘世明如数家珍的张口报来,显然是已经盯上很久了。

“四套!”李世民不由得沉吟起来。

大唐说到底还是地主阶级的统治,这一次官府借助旱灾,已经最大限度的照顾了小农的利益,如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照顾一下地主利益也不是不可以。

想到此处,李世民大手一挥道:“四套设备,一分为二,两套可以卖给地多的地主,另外两套就地组织青壮继续打井。吩咐将作监继续制造打井工具,以后多余的工具就按这个方案执行。”

“皇上英明!”程咬金点头道,

这样一来既能保证了打井队伍继续壮大,又兼顾了地主的利益。

“皇上!”

刘世明心头一颤,几乎瘫软在地,他没有想到眼前之人竟然是当今皇上。

“关中大难!还请老人家和朕齐心协力,共度难关!”李世民实在是天生的政治家,短短几句话,就让刘世明感动得热泪盈眶,之前因为无法灌溉心底的埋怨早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就是李世民的政治智慧,平衡之道用的是炉火纯青。

第二十五章 墨家村大喜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足鼎立第八百四十九章 谁最有钱第一百三十五章 满朝震惊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大唐不败神话第六百九十三章 公正墨家村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长孙皇后薨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太子的手段第六百四十八章 西域商会第三百六十一章 炭毒之源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地圆说第一百六十四章 细盐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迟来的正义第六百六十六章 夜尽天明第五百零七章 八轮马车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承乾归来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百家共治第五百六十六章 伏允伏诛第二百八十章 治理黄河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最后通牒第五百零一章 情敌们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天下英雄 尽入吾毂第八百二十七章 子钱家第三百四十四章 悲惨墨家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墨理》出世第六百七十章 选秀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长乐的担心第二百六十六章 农家复兴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薛延陀高句丽结盟第六百八十一章 众说纷纭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御下之术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丝绸泄密案第一百九十七章 义利之争第七百零八章 后宫争锋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一人灭一国(中)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超级大铁矿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突厥复辟势力第三百二十六章 财大气粗式修路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外十道计划开始第三百七十二章 钢笔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公输家俯首第二百三十章 舐犊情深第五章 鱼活村活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郑充华的野望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太快了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长安令信箱第五百六十一章 指南针一千零八十八章 西突厥出兵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少年行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拒门外第六百六十三章 没钱了(二合一)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千夫所指第七十五章 热销第八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尘的驿站(下)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百家震动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晋王选妃第八百二十七章 子钱家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天圆地方第一百零七章 梭梭树第七百八十八章 百家反应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变法的勇气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解题(三)第四百五十四章 登徒子墨家子第二百三十六章 墨家收粮。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水车救急第九百四十章 医佛之争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罢免长孙冲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儒家新大一统理论第七十五章 试验田第四十四章 美食生意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蓝田人化石第九百四十三章 曲折的试药第六百二十一章 论功行赏第九百三十章 墨顿谈诗经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秘史》现世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自私贪婪侯君集第三百六十二章 束手无策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叛军溃逃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一个秋千的时间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高下立判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家用版摆钟第一百八十六章 反墨联盟第五百九十章 唐吐一家亲第五百三十六章 五月初一到了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热气球的威力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师墨长技以制墨第七百六十章 名花魏紫第二百二十八章 抓捕第三百五十三章 报仇不隔夜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长安欢迎你第九百八十四章 价格战第三百三十九章 卖地模式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墨理》出世第九百二十四章 贞观九年年末大朝会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墨家子归来第七百七十四章 轮渡第九百四十八章 留一手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田地城破第八百二十二章 验桥之争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吞并突厥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