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归义王

“颉利死了!”

李靖也不禁恍惚,说起来,颉利可汗有如此下场,李靖也有一份功劳,贞观四年,是他李靖带领大军攻破突厥牙廷,俘虏颉利可汗而归。

甚至可以说,李靖的荣耀,就是从颉利可汗身上得来的。

“沙场之上,各安天命!”

李靖心中慢慢坚定起来,当时他和颉利可汗乃是敌手,颉利可汗败了,还能保全性命,若是当时他李靖败了,恐怕落到了颉利可汗的手中,恐怕下场更加凄惨。

李世民仰首望天,心中不知道是喜是悲,颉利可汗没少给大唐带来威胁,和大唐简直是不共戴天之仇,但是人死如灯灭,随着颉利可汗去世,所有的仇怨都将一笔勾销。

弘义宫中,李渊一头刚染的黑发,带着老花镜,惬意的看着墨刊,听到了颉利可汗去世的消息之后,顿时惊呆,手中的墨刊落在地上,却没有丝毫的察觉。

对颉利可汗,李渊同他的恩怨更深,几乎在李渊在位的期间,一直饱受突厥的威胁,尤其是颉利担任可汗期间,更是频繁侵犯大唐,当时李渊一心统一全国,没少对颉利可汗妥协,二人争斗一生,李渊一直处于下风,甚至可以说屡遭羞辱。

“没有想到你还是先走了一步,这一次是我胜了!”然而,李渊语气之中,没有丝毫兴奋之情,反而有着无尽的落寞,不到五十五岁的颉利可汗就已经过世,而他距离那一天恐怕也不远了。

顿时,李渊一阵萧索,心情郁郁寡欢。

一时之间,颉利可汗的去世的消息传遍了整个长安城,不少百姓到处都在议论纷纷。

“依我看,颉利此人可谓是罪有应得,当年在我大唐边境没少犯下血案。”

“也就是陛下仁慈,留其一命,否则他岂能苟活到现在。”

………………

对于颉利可汗,长安城的百姓可是一点也不陌生,无论是贞观二年颉利可汗带领二十万大军,兵临长安城下,当时贞观四年,李靖俘虏颉利可汗,那盛大的献俘场面,犹如在昨天一般。

墨刊趁机做了一期颉利可汗的特刊,讲述颉利可汗从崛起到败落的详细经过,并将将颉利可汗和大唐的恩怨一一的列出,效果出奇的好,立即在长安城畅销。

“但凡犯我大唐者,颉利可汗就是先例!”

众人看了墨刊,无不解气的道。

……………………

“令狐爱卿!颉利的丧事可曾准备妥当。”大朝会上,李世民出言问道。

颉利可汗客居长安城,被封为右卫大将军,但毕竟是俘虏,依旧是归礼部管辖。

令狐德棻起身道:“回禀陛下,右卫大将军的丧事礼部已经在操办,只不过其谥号还请陛下定夺。”

颉利可汗毕竟是一代雄主,按照规矩,理应按照帝王的葬礼进行,追封谥号。

“颉利可汗乃是我大唐的俘虏,留其一命已经是陛下的恩典了,依微臣看,谥号不封也罢!”一个官员高声反对道。

“不错,而且颉利在我大唐也不过是右卫大将军的职位,按一将军之礼下葬即可。”

顿时不少人随声附和,颉利可汗和南陈后主,南唐后主不一样,此乃异族,追封谥号,乃是华夏帝王的规矩,颉利可汗岂能按照华夏帝王的规矩来办。

见到群臣反对,李世民不由得犹豫起来。

长孙无忌见状,出列说道:“依微臣看,颉利虽然为异族,但是帝王之礼不可失,不过诸位同僚此言也是在理,颉利可汗在我大唐官位仅有将军一职。不若陛下追封颉利为王,如此一来,即可两全其美。”

长孙无忌乃是李世民近臣,最能揣摩李世民的心思,当年虽然颉利可汗侵犯大唐,双方在渭水签下盟约,双方约定互不侵犯,但是仅仅过了两年,李世民趁着突厥内乱,和天灾,在突厥最虚弱的时候兴兵北征,报了一箭之仇。

虽然站在大唐利益上,李世民做法明智至极,一举为大唐消灭一个最强大的的敌人,但是从道义上,的确是李世民失信了,自从玄武门之后,李世民对自己在道德上的要求可谓是苛刻至极,这件事情在李世民心中一直耿耿于怀。

“而且陛下被天下尊称为天可汗,颉利也曾为可汗,微臣认为即为可汗,应当以天子之礼厚葬之。”房玄龄也是出声说道。

颉利可汗毕竟已经去世,追封为王,惠而不费,这对朝廷来说,并无影响,没有必要在这方面纠结,显得小气。

“李爱卿认为如何?”李世民向李靖问道,毕竟击败颉利可汗最大的功臣乃是李靖。

李靖毫不犹豫的躬身回答道:“微臣赞同以帝王之礼厚葬颉利可汗,以安草原诸部之心。”

虽然颉利可汗失败。被俘虏在长安城,但是在草原中,依旧有不少死忠的部落,颉利可汗乃是病逝,并帝王之礼厚葬,如此一来,定然能够让草原各部归心。

朝中三个大佬都集体赞成追封颉利可汗,李世民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道:“颉利虽然无道,但是礼不可废,追赠颉利为归义王,谥号荒。”

“谥号荒!荒可汗!”满朝大臣顿时心中一动,此谥号可谓是巧妙至极,

此谥号既然承认了颉利可汗帝王的身份,同时又打击了颉利可汗在突厥的威信,可谓是一举两得。

“启禀陛下!除此之外,归义王之子上书,归义王留有遗愿,想要其子扶棺北上,依照突厥礼节,葬于草原之上,还请皇上定夺。”令狐德棻道。

“葬于草原!”李世民顿时皱眉道。

“陛下万万不可,此乃不亚于放虎归山。”李靖连忙阻止道。颉利可汗虽然已经过世,但是其余威犹在,若是其子回到草原,定然会得到草原各部的拥护,也许不出十年,会有另一个颉利可汗出现在大唐的北方。

李世民嘴角冷笑道:“既然归义王有此遗愿,那就诏令其国人来葬,以突厥之礼,火化,葬于灞水之东。”

“陛下英明!”群臣顿时齐声道。

灞水之东乃是颉利可汗当年纵兵到达大唐最深之地,李世民将其葬在这里,可谓是寓意深远至极,可见李世民虽然大度,但是在他的心中,渭水之盟从未忘记。

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

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扫黑除恶令第二百四十章 经销商制度第五百零四章 祖名君的决定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帝王医闹,抄家灭族第八百五十三章 三十万贯存款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解题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满朝薅羊毛第七百一十八章 公主嫁妆第九百七十章 过招八百一十八章 木尺之争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杀墨家子第九百七十四章 儒墨第二次合作第一百零七章 墨刊风波第六百四十二章 大唐丝绸体系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儒家首败第二百八十三章 关陇之议第五十五章 无人可赏第四百八十六章 自由恋爱观第八百三十七章 银票盛行第五百四十九章 苦难的南路军第九百二十七章 墨家村征婚第六百五十一章 围剿墨家村第四百六十七章 舆论战第九百一十章 一家独大的儒家第四百九十六章 提亲第七百七十九章 染血的慈悲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羽绒服第六十六章 人工孵化技术第七百八十九章 佛家应对第一百三十章 冲突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阉割阴阳家第五百八十八章 游牧、定牧之争(二合一)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改革军制第四百七十五章 力学第六百九十一章 墨家村到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喷雾器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火器军扬威第一千一十一章 潜水症第六百九十八章 治村之才第一千零五章 满月礼第六百六十六章 夜尽天明第七百四十九章 新婚誓言第九百五十章 最大的阻碍第五百五十章 欢庆的长安城第四百二十三章 天下第一村第五百零七章 八轮马车第三百一十九章 太上皇李渊第八百四十八章 年息六厘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四有工人第八百二十章 卷尺第八百六十章 破产制度第八百四十五章 阴阳子钱第九十三章 昂贵的铅笔第九百五十三章 倩女幽魂第十章 城门刁难第二章 贫穷的墨家村第九十一章 像与不像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吃肉和喝汤第九百九十四章 墨家江南合作第二十四章 报复第四百七十章 墨技展开始第一百五十六章 伤口缝合法第五百二十九章 压缩干粮第四百八十三章 满城热议第八百二十二章 验桥之争第九百六十六章 高楼平地起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忠心最重要第一百九十五章 有铁自来第五百七十五章 收缴铁甲(第二章)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足鼎立第三百七十九章 四科一甲第二百五十七章 西域盛会开始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吐蕃困境第二零九章 墨道合作第三百六十五章 追捧的染发秘技。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太极阴阳图第五百七十四章 党项震恐第九百零八章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第七百一十四章 以银为镜第四十九章 请教算学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火器监凯旋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糊涂‘仗’第八百六十二章 子钱家二东家武元爽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输家来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武媚娘的自由第三百三十五章 空手套白狼第三百三十七章 立竿见影第六百五十五章 郑充华第二百二十七章 报官第一千一十一章 潜水症第九百二十二章 雅州已定第七百七十二章 夺回公主第九百七十二章 墨家村银行绝境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捉拿归案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宠臣称心第七百三十六章 百姓日用即道第四百八十七章 岳父和女婿第二百一十二章 天下第一庄第五十三章 东窗事发第九百四十四章 长孙皇后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