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代问

唐为天刚一说出“凉州”两字,铁鸷就猜出来这是谁的主意,他先是觉得可笑,随后觉得有趣,找来军中的秦州将士以及一些俘虏,打听凉州的情况。

凉州也正陷入混乱之中,据说羌人作乱,攻占不少城池,将凉州拦腰截为南北两部。

杨家主力在北边,经过数战之后,勉强拦住了羌人,南部却岌岌可危。

至于徐础所说的古道,的确有一条,位于凉州南端,已经中断数十年,是否能够通行,秦州人说不清楚,倒是有益州兵卒声称曾见过零星商旅从凉州古道入益。

铁鸷召集众将一同商议唐为天提供的“返益之策”,反响出奇的好,益州将领其实不太愿意再经过汉州,更不愿意留在秦州,能有另一条路回家,正中他们的心事,一名将领信誓旦旦地声称自己的父亲曾走过那条古道,一点问题没有。

即便古道没有问题,粮草也是问题,益州军带粮不多,顶多还能支撑十余日。

铁鸷派人回汉州查看情况,如果还有击败皇甫开的机会,他愿意原路返师,如果形势不妙,则留守汉中城的益州兵要携带全部粮草来与主力汇合。

与此同时,铁鸷又派人去与凉州杨氏联系,借路借粮。

唐为天也没闲着,带领数千人深入秦州,数日之后返回,既没发现贺荣人,也没找到粮草。

铁鸷长叹,他明明可以夺下秦州,可是后路已断,又没有粮草接济,他守不住这块地方,不得不带领将士返回益州。

又过几天,汉州与凉州都传回消息。

汉州郡县皆已叛益,皇甫开虽然不是汉州人,却颇受推崇,兵力与日俱增,汉中城的益州军已无退路,一见到铁鸷的使者立刻运粮进入栈道,边走边毁,宁可入秦,也不愿与汉州军交战。

汉州这头的退路彻底没了。

凉州传来的消息则含糊不清,益州使者分赴南北两边,南边的近些,最先返回,那里的凉州官吏盛情款待了使者,对借路之请却不置可否,只说自己做不得主,需要得到杨家的允许。

前往凉北的道路极不通顺,使者绕路前往,有惊无险地到达凉州,却没能见到杨家人,在边境就被打发回来——凉州虽是散州,但是杨家世代掌权,只认朝廷与同样的世家,对新兴的益州铁家全不当回事,要求铁鸷派一位可信的使者过去谈判。

铁鸷大怒,却又无计可施,从将领那里也问不出主意,只好让唐为天去将徐础请来。

“你的计策不好用。”铁鸷一见面就道。

“我的什么计策?”徐础明知故问。

“凉州借路之计。”

“是铁二将军不想走,还是凉州不肯借路?”

“凉州不肯借,让我再派一名可信的使者。”

“杨家乃是望族,且又正与羌人交战,自然要谨慎些,铁二将军再派人去即可。”

铁鸷盯着徐础,“对你来说,这条计策倒是好用。”

徐础笑道:“铁二将军又怀疑我了?”

“你想去凉州吧?从那里可以方便地前往金圣女的营地。”

徐础拱手道:“如果铁二将军派我去凉州,实不相瞒,我会一去不返,但是不会辜负所托,必然给益州军借得道路与粮草。如果铁二将军不愿让我走,亦无妨,凉州已遭截断,益州军不必非要取得杨家的同意,可以直接去往凉南,同时虚张声势,表示若不借路,就向羌人求助。以我揣度,凉南将吏十有八九会默许铁二将军通过,甚至会暗中送粮。”

“可那样一来,益州将会得罪杨家,埋下嫌隙。”

徐础点下头,“先除近患,再考虑远忧吧。”

铁鸷笑了一声,示意帐中其他人退下,向唐为天道:“放心,待会我还你一个完整无缺的徐先生。”

唐为天最后一个离去。

铁鸷起身走到徐础身前,“蜀王要将你交给单于时,其实我不赞同,也曾劝过他。”

“所以蜀王当时禁止铁二将军与我见面。”

“但我没想到徐先生如此记仇。”

徐础笑了笑,无意争辩此事。

“不管怎样,蜀王是君,铁家是臣,若不能为君报仇,枉为人臣。”

“嗯。”

铁鸷沉默一会,长叹一声,“可是大将军不许我动手,说你才华盖世,得一两句指点,足以稳定一方。”

“铁大将军过奖。”

铁鸷脸色微沉,“攻打汉州就是你的主意。”

“铁二将军觉得这个主意不好?”

铁鸷又叹一声,“是我失策,真不知道我还有什么脸回益州?”

“将益州子弟平安带回,就是最大的理由。胜败乃兵家常事,若是只能胜不能败,则铁二将军与庸将无异。”

铁鸷眉毛一扬,随即笑了,“我可以派徐先生去凉州,但有一个要求。”

“请说。”

“你告诉我实话,益州究竟是谁称王比较好?”

徐础正要开口,铁鸷马上补充道:“我知道这句话有不臣之心,但是……但是蜀王的儿子全都太小,难以服众,如果因此丢掉益州,蜀王地下有知,也不会原谅我们铁家。”

“这句话是铁二将军替谁问的?”

“我不能问吗?”

“是铁大将军?”徐础坚持问下去。

“不是。”铁鸷犹豫之后回道。

“是铁二夫人?”

铁鸷脸色微红,显出几分恼羞成怒,“徐先生慎言。”

“是铁二夫人。”

铁鸷脸色更红,生硬地说:“怎样?”

徐础笑道:“益州有张氏三女,当无大患,铁二将军不必忧心。”

铁鸷伸手握住刀柄,“请徐先生收回此话。”

徐础拱手道:“铁家得此贤内助,如虎添翼,必得长久。”

铁鸷仍觉得这些话像是羞辱,却无从辩解,手掌也没有松开刀柄。

徐础并无怯意,继续道:“回到铁二将军刚才的问题,我可以给你一个明确的回道:还是蜀王之子继位比较好。”

“可王妃生男生女还不知道,现有两子又都年幼……”

“王妃必生男儿,但这不重要,无论谁来继位,辅政重臣都是铁家,蜀王若得久立,皆是铁家之功,如果益州有危,不得不俯首称臣,亦是为蜀王保留血脉,非铁家之过。”

“嘿,你总是觉得我们铁家保不住益州。”

“与哪一家无关,铁二将军既然问计,我自然要从胜败两头考虑。”

铁鸷松开刀,低头想了一会,“荆拙与她的两个姐姐都以为……以为不如让大将军直接称王。”

这是张氏三女的试探,徐础差点说出实话,临到嘴边改口道:“王妃能有此心,是她谦让有礼,两位铁将军却不可接受。如果铁二将军顺利夺得汉州,甚至占据秦州,则铁大将军称王或可得到益州人以至天下人的认可,如今出师不利,尤其不利于称王。”

铁鸷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好,徐先生明日可以出发吗?”

“可以,但我不能一个人去。”

“需要多少随从?”

“三千精兵。”

铁鸷一愣,“徐先生是要做信使,不是打仗。”

“杨家正与羌人交战,益州军借路借粮,杨家必然借兵借势,一来一回耽误时间,不如我直接带去。”

“三千人能有多大帮助?”

“我自有办法让杨家以为这是一万人,让羌人相信是十万人。”

“嘿。”铁鸷相信徐础有这个本事,“这三千人估计不会再回益州,既然如此——我从汉州降世军当中给你调兵遣将,不能全交给你,只给三千。”

“足矣。”

“但是你不能带走唐将军,这是咱们早就说好的事情。”

“谁留谁走,全由铁二将军指定,我不提要求。”

“我这边多久能得到回信?”

“铁二将军不必在此等候,待汉中将士赶到,可以立刻向凉南进军,在交界处等我的消息。”

“好。”铁鸷终究觉得遗憾,“铁家运数不佳,汉州若是再能稳定几天,我就能攻占西京,或者贺荣人搜刮得别那么干净……可惜,真是可惜啊,总之是运数不佳。”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徐础敷衍道,即便是此时此刻,他仍觉得益州军仍有机会夺占秦州,但是士气已丧,多说无益,铁家兄弟二人都不是可劝之人。

铁鸷意兴阑珊,挥手道:“徐先生去休息吧,在我指派三千人之前,最好不要乱说话。”

徐础告辞,他仍然住在唐为天的帐篷里,静待消息。

天黑之后不久,随徐础出使凉州的三千将士选派出来,其实只有两千五百余人,其中还有一些是秦州俘虏,加进来充数——降世军早先要随徐础去见金圣女,乃是因为退路被断,一旦找到途径,他们还是愿意返回粮草充足的益州。

诸多头目当中,只有杜黑毛坚持北上,他断了一只手,在益州不得重用,宁愿另寻出路。

二更过后,唐为天气冲冲地回来,“我要跟公子走,铁二将军竟然不同意,我说我与蜀王有过约定,他不认!”

“你真想跟我走?”徐础问。

“当然,公子以为我在说谎?”

“如果我只选一个可信之人,肯定是你。”徐础笑道。

“不管了,明天我无论如何要跟公子走,铁二将军同不同意都无所谓。”

“我教你一招,可让铁二将军心甘情愿放你走。”

“公子快说。”唐为天面露喜色。

“明天等我上路之后,你去对铁二将军说,回益州可以,但是你与张氏三女有怨,绝不进金都城,要去别的地方驻守。”

唐为天一愣,“我跟她们有怨吗?”

“你曾在言辞上得罪过她们,记得吗?”

“那是误会,她们会记仇?”

“会。”徐础肯定地说。

唐为天点头,“那我更要跟公子走了。”

徐础不愿再让唐为天留在铁家身边。

(抱歉,今天只能发一章。)

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悔第五百三十二章 实之第五十三章 匕首第四百七十八章 病愈第二百七十九章 排场第二百九十三章 蛊惑第九十四章 请封第四百四十八章 奚家第五百零六章 没错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京第三百八十五章 兄弟第四百零四章 夺位第三百一十四章 怪罪第三百零三章 江东使者第十九章 大搜第二百四十七章 惊梦第一百六十四章 认错第五百零三章 遗落第三百九十五章 将计就计第二百四十六章 争强第五百二十三章 心坎第三百三十八章 欠酒第十四章 顺序第六十九章 关卡第八十五章 对质第五百二十二章 代问第二百一十三章 迎妻第三百一十四章 怪罪第一百七十章 难得糊涂第四十九章 酒意第四百零一章 霉运第六十四章 负累第三百零二章 乱出主意第七十一章 新王第三百七十七章 午时第三百八十八章 献刀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事第二百二十八章 父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抢先第三十六章 恣意之名第三百七十八章 守邺第三百四十五章 乘车第二百四十章 报仇第八十六章 讲和第一百八十章 良机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意第一百零五章 翻山第五百一十四章 失策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都督第一百五十章 城里城外第二百三十六章 无辜第二百四十七章 惊梦第四百五十五章 让王第二百三十五章 杀将第二百五十二章 将来第二百五十六章 罪过第一百七十六章 计中之计第三百零二章 乱出主意第四百零四章 夺位第一章 名实第二百三十五章 杀将第三百一十一章 贴符第四百九十二章 不难第四百八十六章 主使第四百零四章 夺位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都督第一百一十七章 百姓第四百五十六章 城主第十四章 顺序第二百二十章 歉意第三百八十六章 良药第二百八十三章 平常第四百一十章 存粮第一百五十三章 劝帝第四百一十六章 变脸第一百五十九章 釜底第二十六章 敌友第六十六章 偏居之计第六十一章 憔悴第五十八章 血迹第四百八十章 三名第四百三十三章 立断第四百二十二章 甩天第一百一十三章 两劝第九十三章 识人有术第四百二十二章 甩天第八十五章 对质第八十九章 牌位第五十八章 血迹第二百四十八章 老仆第二百七十三章 吊唁第五百零一章 信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太早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安第三百二十三章 养虎第一百五十三章 劝帝第二百四十二章 义军第二百四十二章 义军第一百三十五章 合营第二百零八章 各行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