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张秋

“一二三,起!”

一声大喝,一块巨大的条石在左右各三人,共六人的齐心协力之下,用扁担和绳索抬了起来,随后有人大声喊着号子,众人抬着条石缓缓前行。

同样的情形,周围望之皆是,号子声此起彼伏,还有人赶着骡马穿插其中运送沙土,人声鼎沸,热闹异常,一派繁忙景象。

远处一条大堤赫然在目,这里是鲁东张秋沙湾堤的工地现场。

滚滚长江东逝水,说的是华夏大陆江河的一个普遍特点,多以西为起点,向东汇入大海。

作为华夏第二大河的黄河也不例外,黄河,时人称之为大河,其在下游异常的暴躁不安。

宋元之后,时常溃堤改道,有时向北,夺海河、大清河入海。

有时向南,夺淮河入海,严重时甚至长江都受过它的袭扰。

更有甚者,分作几股,各自注入大海。

此时的大河就是这种情况。

洪流浩浩汤汤分三股,主流向南由颖河入淮,时人称为“大黄河”。

循道向东流至徐州后向南入淮的支流水量很小,称“小黄河”。

而由曹州(今菏泽)、郓城漫安山入会通河(会通河是运河河段的俗称,北起鲁东临清会通镇,南至应天徐州)的支流,则为大运河注入活水,保障了漕运的通畅。

阳谷张秋镇沙湾一带,就是这道黄河支流汇入运河的地方。

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五月,沙湾再度决堤,会通河水渐绝,漕运断绝,京师物价一日三涨。

漕粮不得不改走海路,幸好此时永乐年间的海船仍在,虽然没了当时的鼎盛气象,不过沿着海岸线运运粮还是可以的。

只是用海船运粮,需得出动朝廷水师,耗费甚巨,治理运河、黄河,恢复漕运就成了迫在眉睫之事。

当时的右谕德(明代辅佐太子的一个官职,掌规谏太子,从五品,不少是挂名虚职)徐有贞经过实地考察,认为应采取设置水门、开凿支河、疏浚运河等手段,以疏塞浚通并举的方法平息河患,在得到兵部尚书于谦的首肯后,终获景帝批准。

景泰四年,朝廷升迁徐有贞为左佥都御史,全权治理运河、黄河。

随后徐有贞入驻张秋,亲自督治,在张秋到黄河、沁水之间开凿沟渠(即广济渠)、修建水闸(即通源闸)。

凡营建工程,明廷的惯例是“兵部拨军,户部支粮,工部止于办科”。

也就是说,兵部调拨军士充当役夫,户部向当役者提供口粮,而所有物料均由工部筹办。

不过出京前徐有贞拒绝了拨调五万京军劳役的建议,改为在当地征发民夫。

因而此时的张秋亟需壮劳力,但凡有些气力的汉子,到了这儿都能混口饭吃。

这些民夫干活卖力,不会偷懒,实则比京营里的那些老爷兵要好用多了。

夜幕降临,沙湾堤附近陆续燃起了火堆,嘈杂声却不减分毫。

民夫们一边忙着整治吃食,一边吹牛打屁,享受着一天辛劳后的短暂悠闲时光。

一匹快马穿过空地,“嗒嗒嗒”地向一座大帐奔去。

“哟,小七回来啦!”

民夫中不时有人向马上骑士打招呼。

小七微微点头,以示回应,神情傲然。

想当初,他也是这些民夫中的一员,苦哈哈地卖笨力,赚辛苦钱。

多亏有些身手,被大人看中,收为手下,总算脱离了苦海,与这些汉子们不再在一个锅里舀食吃了。

“吁...”

到得大帐前,小七飞身下马,在门口站定后,喊了一声“大人”。

“小七罢,快进来。”

里面很快有了回应,声音谦和,温润如玉。

小七得了首肯,这才一掀门帘,钻了进去。

“怎么样?那里有消息了没有?”

大帐正中,有一案一几,案后坐着一个中年文士,五绺长髯,算得上个美男子。

身上不是儒衫长袍,而是与民夫一般的短打扮,头上还有顶草笠未摘。

“大人,那位娘娘似乎还没有结束省亲的意思,仍赖在泰安不肯走。”

小七恭谨地答道,待徐有贞示意后,方才继续道:

“不过那位殿下年岁虽小,倒是活跃异常,经常带着护卫在泰安附近跑马遛狗,看他那性情,要不是年纪实在太小,恐怕早带着人进山打猎了。”

“嘿嘿,看来咱们这位新晋的正宫娘娘,是铁了心要在泰安呆下去了。”

徐有贞冷冷一笑之后,又问京师的情况如何。

小七知道他想问什么,答曰:

“大人在京师的都察院同僚,已经有人上书,说太子年岁渐长,已经到了开蒙的时候,不可再任性在外了。”

徐有贞听了,手捋长须,暗自得意。

这种事儿他都不用出面,自然有人友情助攻,只要有人开头,其后自会有人不断跟进。

这种占据大义,绝无后患的柬议,文臣们哪有不愿意发声的,且看这位娘娘还呆不呆得住。

“小七啊。”

“在,大人。”

“明日休息一日,然后还是回老地方,给我继续盯紧泰安,见机行事即可。”

“是,大人,若无他事,属下告退。”

“嗯,歇着去罢。”

待小七退出大帐,徐有贞从几上站起,背着手边走边寻思。

他觉着宫里的孙太后不会安分,早晚要出手对付这位正宫娘娘,逼其携子北返京师。

毕竟泰安州太远,孙太后鞭长莫及,回到宫中,能做文章的地方就多了。

那位虽然登临大宝,但皇宫中,还是这位立了两任皇帝的太后说话更算数。

而且在那位娘娘的北返途中,太后同样有施展拳脚的地方。

至于自己,只能静观其变。

可惜啊,原先一直想找门路投靠孙太后一方,惜乎无人引荐,或者说是自己还没有得到信任,始终不得其门而入。

如今若是能暗中出把力,想必能得到太后青睐了罢。

别的也不多求,只要能把金銮殿那位,还有执掌兵部的那个人搞翻搞臭搞下台就行,否则自己这一辈子,始终要因为南迁之议而遭人耻笑。

哼哼,以为给个治河的职司就能让我善罢甘休么。

第207章 苦斗第256章 阻挠第86章 留不留?第289章 渡河第353章 指点第232章 附明第242章 交易第357章 飞贼第28章 上架鸭子第136章 张秋第277章 平息第163章 发愿第257章 机密要事第160章 王八爷第222章 有敌情第284章 对峙第126章 平安无事第91章 义厚云天第29章 纷争第134章 事毕第30章 打脸第66章 往事(1)第282章 挑衅第94章 又被傻了第2章 二哈?第379章 各有盘算第144章 毁尸灭迹第10章 兄长第316章 晨袭第331章 弹劾第367章 皇亲第66章 往事(1)第362章 上火第300章 夜谈第24章 故事第222章 有敌情第212章 出气第30章 打脸第220章 火起第218章 拿下第59章 独行第180章 再病第202章 同行第198章 咏雪第222章 有敌情第231章 大同第60章 火光第1章 被坑第323章 小段有礼第281章 沙洲卫第320章 二虎相争第143章 走为上第84章 甚都没有第115章 算账第106章 厨艺刀功第371章 商社第379章 各有盘算第202章 同行第61章 再会(上了个推荐,四千字大章答谢)第340章 克扣军粮第377章 卖地建房第71章 美丑第35章 想法第62章 掌掴第25章 行乞第334章 道左相逢第173章 邻居第209章 喘息第344章 面圣第324章 更进一步第72章 听书第30章 打脸第398章 搦战第314章 地头蛇第270章 长史第224章 争议第98章 出炉第297章 协掌千户第156章 逃离第168章 天赐之物第141章 胎记第213章 误会第30章 打脸第85章 佛性东家第327章 遇刺第109章 龙胆泻肝第235章 不可力敌第192章 私白第165章 太师也先第199章 春耕第238章 赔罪第220章 火起第212章 出气第321章 闯阵第123章 报官第96章 面包第90章 住手第104章 相撞第171章 会餐第136章 张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