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伯姓王名骥,正统年间,曾三征西南麓川,是有明一代,因军功而封爵位的三位文臣之一。
不过与其余两位——威宁伯王越、新建伯王守仁——相比,难免有点名不符实。
三次南征,虽然获得胜利,但始终没有将叛乱首领思机发抓住或斩杀,西南局势一而再再而三的糜烂。
被御史指责为劳民伤财之举,让西南一隅祸乱了整个天下,其间更动腐刑,用阉人,捉当地无辜土人献俘,眼看王骥就要被下狱问罪,得当时权阉王振庇护,这才脱罪。
之后被打发到江南应天做守备,去岁末回转京师,受人举荐,得了景帝欢心,被委任为南宫守备,负责看管曾经的皇帝,如今的太上皇朱祁镇。
只是王骥这南宫守备,却同阮浪厮混在一起,言辞间还有些谦卑,就显得十分诡异了。
“行了,都是自己人,争来吵去的有意思么?”阮公公苍老的声音再度响起,和起了稀泥:
“王伯爷,往事已矣,上皇从来就没有怪罪过你,你如今得了金銮殿上那位的信任,守备南宫,替上皇遮掩得甚好,这份功劳,上皇可是铭记于心的。
袁大人,过去的事儿,就别总纠着不放了,用心替上皇办事才是正经。”
“是了,听公公的。”袁彬回道,老太监的面子还是得给的。
他与身旁的哈铭都出身锦衣卫,土木之变时,俱被瓦剌掳去,随后也先将他二人安排去贴身服侍朱祁镇。
君臣三人在草原同甘共苦,感情深厚。
回转京师后,袁彬与哈铭俱被封了个无权无势的锦衣卫试百户,明里暗里为朱祁镇奔走。
除了他二人,在座的也都不满当今朝政,想要颠覆景泰一朝。
不过众人虽然目标一致,但品性也有高下之分,对于王骥这等金玉其外败絮其内之人,袁彬向来看不惯,逮着机会,就要奚落两句。
而每次到了最后,也都是由阮浪出来打圆场。
听了阮浪所言,知道自己在太上皇心里的份量,王骥喜形于色,又邀功道:
“阮公公,今岁为了拉拢各部臣工,送了不少古玩字画,大多可都是我捐纳出来的,还请公公和上皇莫要忘记才是。”
“呸!”一直没有出声的哈铭,同样看不上王骥这番事事争功的表现,吐出口中茶梗后,也揶揄道:
“怎么,王伯爷,你这是要找上皇索要财物不成?”
哈铭是归化中原的蒙人,精通草原和西域各部族的言语,在锦衣卫中,是个另类的存在,所做之事,更多的,偏向于通译一职。
他与袁彬一样,因为服侍朱祁镇北狩,深得信任,甚至还得赐姓为杨,只是眼下不敢声张,仍以哈铭为名。
王骥脸色一变,赶忙讨好地看着阮浪,“绝无此意啊,阮公公,你可别听他们胡说八道。”
袁彬终究没忍不住,又在一旁小声嘀咕道:
“这些古玩字画,还不是在应天做守备时搜刮来的,不知让多少人家破人亡,自己花过半两银子么?”
阮浪叹口气,“诸位,咱们还谈不谈正事儿的?”
曹吉祥也出来打哈哈,“诸位大人,何必为一点小事儿伤了和气呢,来,喝口茶,消消火。”
三人这才没了声音。
见压下争执,阮浪点点头,“王伯爷,你那些字画不会白白送出去的,等大事一成,定会补偿于你,放心就是。
咱们招揽人手,除了金银财货,古玩字画更少不了,你既然有这专长,今后还需多多费心才是。”
王骥喜形于色,“阮公公,在下必不负使命,放心好了。”
袁彬在一旁暗中叹气,这下王骥这厮,更有了搜刮字画的借口,也不知京中多少人会因此倒霉。
“好了,说正事儿。”老太监阮浪见杂七杂八的事情理清,总算能够继续正题,咳了声嗽后,肃容说道:
“去岁咱们按太后吩咐,于泰安伏击那人之子,想要绝其血脉,重立沂王(太上皇朱祁镇之子,废储之后被景帝封为沂王)为皇储。
未料功败垂成,反而折了不少人手进去,不得不蛰伏起来,另待时机。”
“正是。”仝寅接道,“不惟如此,此事还给了那杭氏借口,以太子年幼,受到惊吓,体弱多病,难以禁受路上颠簸为由,迟迟不肯回京,让我等无计可施。”
在座诸人听到这里,脸色都不太好看,泰安一役,他们全军覆没,事后更被景泰帝清除了不少人手,虽然筋骨仍在,但也损了不小的元气。
那皇后杭氏,更带着其子朱见济滞留泰安,迟迟不归,让他们再难施展其他计谋,要知道,京师一带才是他们的地盘。
杭氏与其子不归,他们就是狗咬刺猬,无从下口,复立沂王一事,就此搁浅。
“有鉴于此,”仝寅顿了一顿,“太后已下决心,不再理会泰安那边,直接釜底抽薪,让我等联络朝堂上的忠贞之士,复立上皇登基,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石亨此人,位高权重,督掌团营,若得他相助,大事可期。
曹公公,你替他说几句话,不但能换个真正的东厂厂公,还方便拉他下水,这买卖做得,你说呢?”
别看仝寅一介白身,但显见在这帮人中地位却不低,接过阮浪话头,也无人有异议,不知他是何时投靠的孙太后,能得此重视。
“仝先生说的是。”曹吉祥点头赞同,“此事我当亲自出马,料理好首尾。”
“嗯,”老太监阮浪满意地点点头,“这事儿能不能成咱们不敢保证,不过只要表露出足够诚意,相信石大人当会弃暗投明。”
“公公,”站在阮浪身边服侍,一直没有出过声的小太监突然插话,“上皇听说瓦剌故人之子来投,不是吩咐过,要咱们尽力结交,能引为助力最好,曹公公如此行事,岂不有违上皇初衷?”
“咝……”阮浪抽了口冷气,是有这么一回事儿,小太监不提,他差点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