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遴选精兵

“于大人,其实我觉得咱们还有一拼之力。”

周秦川忍不住打断还在喋喋不休说着话的于谦,从金知州口中得知石亨叛乱这一消息后,他就一直在想,如何才能尽快召集一只战斗力尚可的兵马北上勤王。

总算是穿越者的光环在身,还真被他给想出了妙招,虽然这妙招已然记不清是从哪里看来的了。

“狂妄。”金知州冷哼一声,不屑一顾。

他还不太清楚周秦川的背景,对这么一个外蕃王爷的纪善,并不太放在眼里。

于谦同样不相信周秦川的话,劝解道:

“周小郎,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情形比土木之变的时候还要糟糕。

我大明卫所废驰已久,精兵俱在团营和边军,想要靠卫所军兵勤王护驾,几无可能。

这些人疏于操练,不经战事,既保证不了能及时赶到京师,也远不是叛军对手。

辽东军兵虽然能与石亨所率人马一战,数量上也多有不及,与其耗在同叛军的对峙中,还不如护卫朝廷南下应天。

只有借着浩浩江水的势头,和复杂多变、河道众多的江南地形,方能迟滞石亨的攻势,然后趁着南北相持的工夫,咱们才有机会操练精兵,剪灭叛逆。”

周秦川摇摇头,解释道:

“于大人,卫所兵指望不上这我知道,我也没想过靠他们解京师危局,不过眼下就有现成人马,若有时日操练,则必成精兵,即便眼下情况紧急,没有磨练的工夫,但小子以为,这些人汰弱留强之后,也可堪一用。”

“胡吹一气。”金知州翻翻眼睛,“济宁、东平两州的情况我尽皆烂熟于心,哪有你说的这么一只兵马。”

“诸位请跟我来。”周秦川微微一笑,并不反驳,带着疑惑中的众人走出临时搭建的窝棚。

这里就是他们那日涉水而上的山头,早已是以于谦为首的治水指挥中心,周秦川指着山下兀自忙碌着干活的众多身影说道:

“于大人,请看,这些百姓在您的指挥下干活治水,已然一月有余,虽然还不通行伍进退,但服从指挥的态度已经成了本能,别说一般的卫所军兵,就是训练有素的边军恐怕也有所不及。”

周秦川的话里不伦不类地带着些后世的语汇,却不影响众人理解他的话中之意,“假以时日,若能好好训练一番,定然又是一只不弱于团营,甚至犹有过之的精兵。

只是眼下时不我待,咱们就只能裁汰一番,遴选出合格的士卒,编练成军,北上勤王。”

此次运河决堤,加上连日大雨,致使济宁、东平两州受灾的百姓约有八十万,于谦以工代赈,在运河沿线干活挣粮吃的人,大概在四十万上下。

刨去老弱妇幼,青壮男丁当有二十万左右。

这些人在运河边一个多月的时日里,为了挣一点吃食,任劳任怨,服从调遣,相互之间还要分工合作,已经初步完成了蜕变,从自由散漫的农夫成了令行禁止的河工。

而工人不但能服从命令,还善于协作,比起一般的农夫来可是要好得太多了,历来都是最好的兵源。

后世且不提,就说一百多年后的抗倭名将戚继光,他所遴选的兵源,主要就是江浙一带的矿工。

这些人只要稍加训练,把身体素质和作战技能提升上去,就是一只强军。

眼下时日不多,没有训练士卒的时间,但这些青壮男丁在这一个月内只能勉强吃饱,却也承担了繁重的劳作,体力不用担心。

哪怕把这二十万人都拉去京师,即便不能野战,但守城是没有问题的,再怎么也比京营那些废物和京师百姓要好得多。

从中稍加遴选,操练一二,见过血火之后,即成强军。

只要熬过最初的困局,让叛军不能速胜,一旦进入相持阶段,石亨最终的败亡就不可避免了,具体的例子可以参照安史之乱。

守住京师,肯定要比拱手让出北方大片土地要好得多,不但人心不会就此丧失,还能压缩叛军的活动范围,减少他们的钱粮来源,为最终的平叛奠定基础。

看着山下忙碌劳作的百姓,于谦若有所思,沉默片刻后,他忍不住问道:

“周小郎,这些人的确有成为精兵的潜质,只是短短时日,你要如何才能真正的汰弱留强,并让他们具备初步战力呢?”

周秦川恭恭敬敬地回禀道:

“于大人,咱们只需放出消息,就说朝廷要募兵,入伍后不但有安家银子,每月还会发放饷银,足够养家,这样一来,此地百姓定然会踊跃报名。”

“不错,接着往下说,周小郎。”

于谦微微点头,这一带因为遭了水灾,今年的收成肯定没有指望了,势必要另寻活路,从军既然能养家糊口,百姓自然没有放过的道理。

以募军代替原有的卫所兵,一直是于谦变革军制的方向,用发放饷银的引子吸引百姓,倒也与他的设想相符。

“接下来小子是这么想的,一开始但凡报名之人,咱们不管好孬,统统收下……”

“什么?你!你这算什么汰弱留强,你这是拿兵家大事当儿戏……”旁边金知州忍不住牢骚。

“别急,金大人,听我把话说完。”周秦川回了一句之后,继续说道:

“收下之后,咱们可以要求他们自行前往京师通州,只有在规定时日之内到达通州大营的,才能成为正式的大明军兵。

此地离京师约有千里,有马的五日,徒步的八日,以这个距离和赶路的劳累程度,只要能在规定时限内抵达通州的人,不论是体力还是毅力,都超过了普通士卒,募之为军,没有任何问题。”

大明的马户在鲁东为数不少,哪怕是在治河期间,周秦川也能经常看到百姓骑马而行。

马户就是养马的人户,由朝廷编佥在一起,共同完成养马的徭役,相应的,马户们可以免去部分其他的徭役和税粮。

第152章 也失八秃第221章 侥幸第351章 看戏第247章 进京第234章 为时已晚第323章 小段有礼第285章 搜寻第94章 又被傻了第247章 进京第297章 协掌千户第84章 甚都没有第260章 计议第9章 瘸了?第18章 争议第241章 同盟第15章 处境第297章 协掌千户第296章 整合第21章 缺药第245章 暗流(1)第256章 阻挠第208章 生机第192章 私白第254章 深夜来客第268章 铁证第155章 分田分地第160章 王八爷第202章 同行第46章 彼此彼此第337章 杭敬第248章 坏消息第320章 二虎相争第239章 来历第98章 出炉第353章 指点第149章 出关第250章 枯守第10章 兄长第347章 药王后人第217章 事泄第279章 教训第30章 打脸第88章 留做伙计第112章 来援第70章 千里相送(四千字大章)第249章 登门拜访第201章 求亲第162章 三教菁华第73章 天香阁第270章 长史第58章 傻大个第80章 目标第205章 逃逸第388章 南宫第388章 南宫第108章 销籍第110章 收账第3章 得救(四千字大章)第206章 马祸第104章 相撞第318章 相见第281章 沙洲卫第18章 争议第145章 失魂第190章 扫雪第233章 私章第66章 往事(1)第208章 生机第382章 大人第341章 底细第375章 离别第232章 附明第224章 争议第307章 入关第166章 西征准备第6章 屠狗第272章 离京第28章 上架鸭子第214章 烦恼第42章 帮手第141章 胎记第212章 出气第79章 虫宴第311章 布局第289章 渡河第43章 夜袭第311章 布局第213章 误会第178章 惊喜第245章 暗流(1)第275章 意外第41章 独行第356章 品茶第8章 被袭第207章 苦斗第299章 拜会第304章 丁口第149章 出关第91章 义厚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