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无毒不丈夫(2)

吴三桂看着孙可望,冷冷的开口了。

“大西军的整顿已经开始,明日我会派遣专人,带着你到京城去,你想着留在成都府城是不可能的,四川行省的其他事宜,都由登莱新军直接处理,至于说四川行省的官吏事宜,同样由登莱新军处置,就不劳你操心了。。。”

孙可望看着吴三桂,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内心却已经快要气炸了,不管怎么说,他都是大西国的皇帝,登基之后主动归顺大吴朝廷,按照道理来说应该要得到大吴朝廷的优待,谁知道这个登莱新军副将吴三桂,一点不在乎他的身份,也丝毫不给面子,来到成都之后,做的任何事情,都戳中了他的心窝子。

孙可望面无表情,没有大火,吴三桂脸上的神情也愈发的不好看,内心也急的要冒火。

挑衅孙可望,是吴三桂主动为之,其目的就是让孙可望发脾气,说出大逆不道的话语,或者是做出对朝廷不利的事情,那样吴三桂就可以公开动手,置孙可望于死地了。

率领大军来到之后,吴三桂一点都不客气,首先就开始大规模的整顿大西军了。

留在成都的大西军军士接近十五万,这么庞大的军队,养活的难度太大,所以不管这些军士的战斗力如何,其中三分之二的军士都会遭遇到遣散的命运,其中极少部分人还可能被毫不留情的斩杀,其余的三分之一军士,经过严格的甄别和训练之后,可以进入到登莱新军之中,成为其中的一员。

至于说大西朝廷的官吏,吴三桂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律暂时扣押起来,这些归顺流寇的官吏,在吴三桂看来就是害群之马,不值得同情。

如何稳妥处置地方上的事宜,这是吴三桂的弱项,他喜欢军旅生活,很少关注地方事宜,让众人觉得奇怪的是,吴三桂这样一个标准的武将,居然单独率领登莱新军将士进入四川行省,去处置更多看起来是地方上的事宜。

绝顶聪明的吴三桂,当然明白其中的意思,背锅他不在乎,只要能够将事情做好。

一天之前,吴三桂接到了皇上的密旨,这份密旨让吴三桂的眼泪都流出来了,原来他吴三桂的心思,包括卢发轩的想法,以及准备做些什么事情,皇上都是清楚的,皇上在密旨之中完全承担了责任,让吴三桂放手去做事情,只是不要杀戮太重。

吴三桂恭恭敬敬对着京城的方向,给皇上磕头三下,尔后思索了整整一夜,既然四川发生的所有事情,皇上和朝廷都承担责任,那么吴三桂反而要更加谨慎了,要认真思考哪些事情可以,哪些事情不能够做,尽量少给皇上和朝廷增加麻烦。

“孙可望,如果没有什么想法,你回去准备一下,明日就可以离开了。。。”

眼看着孙可望没有发脾气,吴三桂不再坚持,准备放一马了,这也是因为皇上的密旨,如果换做以往,吴三桂才不会善罢甘休,会继续触动孙可望的底线。

“吴将军,能否容我说几句话。。。”

孙可望最终还是没有能够忍住,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都没有开口说话,眼看着明日就要离开,再不开口说话,怕是没有机会了。

吴三桂的眼角跳动了一下,看着孙可望,冷笑着开口了。

“哦,你还是有话要说啊,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你,不要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不能说,还是要清楚。。。”

孙可望沉着脸开口了。

“吴将军,我归顺大吴朝廷,是自己的选择,心甘情愿,父、义父张献忠已经阵亡,我听闻义父的尸首没有能够很好的下葬,是否能够让我将义父的尸首带回陕西去安葬,都说入土为安,义父已经死了,若是能够回到家乡去安葬,也是对义父的安慰。。。”

吴三桂楞了一下,他没有想到孙可望会提出来这样的要求,按说这个要求不算过分,不管张献忠生前做过什么,反正人已经死了,能够安葬在老家也算是不错的。

张献忠的尸首,埋葬在黄州府城的城郊,与其他阵亡的大西军分开安葬,单独一个坟茔,这是吴三桂专门安排的,不管怎么说,张献忠都是一代枭雄。

略微的思考了一下,吴三桂点点头。

“孙可望,你提出的要求我记住了,不过这件事情不需要你来做,明日你离开成都之后,直接前往京城,我会派遣军士一路护送,保证你的安全。。。”

孙可望点点头,再次开口。

“吴将军,成都那么多的官吏和军士,还请您善待。。。”

孙可望还没有说完,吴三桂的脸色就趋于平静了,他已经感觉到,想要挑起矛盾之后斩杀孙可望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了,孙可望此人异常的圆滑,审时度势,知道什么能够说,什么不能够说,而且能够忍受屈辱,面对这样的人,除非是不讲任何缘由斩杀。

吴三桂也略微的放心了,孙可望这样的人不可能掀起多大的风浪,到了京城之后,能够享受荣华富贵就会满足,会老老实实的做人。

“孙可望,你说的事情我都知道,刚刚我已经说过了,如何处置大西军的军士,以及如何处置大西朝廷的官吏,那是登莱新军的事宜,你不需要多操心,你就想着平平安安抵达京城就可以了,好了,我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处置,你先去准备吧。。。”

孙可望不再坚持,对着吴三桂抱拳行礼之后,转身离开了。

吴三桂看着孙可望的背影,微微的叹了一口气,看样子想要斩杀孙可望的可能性不存在,人家刚刚登基成为大西国的皇帝,就马上归顺朝廷了,明显是想好了所有的退路。

。。。

斥候进入厢房的时候,吴三桂正在仔细看着桌案上面的地图。

“禀报大帅,驻守石柱县的秦良玉,不愿意归顺朝廷,派去的斥候遭遇训斥和痛打,差点丢掉性命。。。”

吴三桂的眼睛瞬间眯成了一条缝。

秦良玉在大明朝廷的名气很大,与皇上之间也有一些交集,当初皇上剿灭流寇的时候,曾经指挥过秦良玉作战,相互之间的配合也不错,所以吴三桂进入四川之后,首要的就是如何面对秦良玉。

张献忠盘踞在四川的时候,最为头疼的就是秦良玉,四川地方上有诸多的反对力量,隐隐就是以秦良玉为首的,毕竟秦良玉是大明的四川总兵官。

张献忠已经被斩杀了,孙可望也归顺了朝廷,如何稳定四川的局势,责任落在了登莱新军的头上,具体说就落在了吴三桂的头上。

秦良玉是四川是否能够稳定的关键。

四川、云南以及贵州等地,有着很多大明朝廷的宣慰使,说白了也就是土司,这些宣慰使的地位并不高,在大明朝廷强盛的时候,宣慰使仰仗朝廷的恩惠生存,不过当大明王朝走向没落之后,这些宣慰使仗着特殊的身份,开始不断的集聚力量,成为地方上的中坚力量。

大明王朝覆灭之后,这些宣慰使嘴上喊着光复大明王朝,遥相呼应隆武朝廷,暗地里却在不断的壮大自身的实力,他们或者直接操控地方官府,通过征收赋税来扩充自身的实力,或者是公开的驱逐官吏,自身成为地方上的统治者。

皇上对大明王朝的这些宣慰使是很重视的,曾经在朝会的时候说过,务必要征服或者是感化这些宣慰使,朝廷绝不会给任何宣慰使特权,地方上的任何官吏,都要服从朝廷的统一管理,而这些宣慰使地处偏僻和穷困的地方,若是稍微不注意,就很有可能遗漏。

其实在地方土司管辖之下的百姓,生活更加的困顿,这也是因为地方土司世袭,其中很大一部分没有多大的学识,完全依靠祖制来管辖百姓,压根就没有考虑到百姓的死活。

“知道了,马上派遣斥候,前往石柱县侦查,我要知道秦良玉的一举一动。。。”

吴三桂的神情,再一次变得冷酷。

秦良玉此等的作为,明显是不将皇上和朝廷放在眼里,既然如此,那吴三桂就不会客气了,秦良玉麾下的白杆兵,战斗力不错,也是四川地方上最为主要的武装力量,一旦登莱新军彻底打败和剿灭白杆兵,则四川其他的土司和反对力量,一定会心惊胆战。

到了那个时候,吴三桂就可以逐渐的收复这些土司了。

不管秦良玉有多大的影响,只要是影响到了皇上和朝廷,吴三桂就会毫不客气的动手。

吴三桂清楚,四川和湖广境内,马上就要开始推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事宜,丈量耕地的事宜也要全面铺开,如果不能够快速肃清四川境内的反抗力量,很多事情就无法很好的推行下去。

吴三桂的手敲向了地图上面的石柱县,他有着充足的信心,彻底打败秦良玉,白杆兵最擅长的是在山林之中作战,登莱新军之中也有擅长在山林之中作战的将士,而且这些将士配备了最为先进的撞击式燧发枪,他们打败山林之中的白杆兵,水到渠成。

第四百五十一章 叹服第一百七十五章 顶上去第二百一十章 羽翼渐丰第二百四十八章 农业为本第三百九十九章 伏笔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胆的分析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杀人第十一章 县衙第七百四十二章 攻心第一百一十三章 完美收官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腥之夜(2)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的任务第七百一十三章 暗地里的变化第二百一十五章 暂时忍住第二百四十章 如何恢复元气第一千零七章 不能说的秘密第四百六十五章 残阳如血(2)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撞铁板(1)第六百五十二章 情报司在行动第七百六十五章 生不如死第三十六章 直抒胸臆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较量(5)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改变部署第五百五十六章 教育理念第一百零九章 很关键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声叹息(2)第一百六十六章 女儿好第六百六十一章 预感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一百六十四章 自找的第七百五十一章 被迫出击第九百八十五章 果真如此第二百五十四章 京城第六十八章 想不到第四百九十章 暂时的奔波第八百零七章 不一般的心思第二百章 善意的提醒第八十六章 烫手山芋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后的安排第六百二十二章 代善的建议第一百零八章 多说无益第四百四十二章 惊变第八百六十一章 真正的信服(2)第六百零八章 都不简单第一百零一章 不期而遇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鸟第九百二十七章 定鼎之战(11)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末路(4)第七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决定第六百零六章 真正的壮大第一百八十九章 用人不疑第十四章 酬谢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北进北进第七百六十章 灭顶之灾(4)第四百零三章 针尖对麦芒(2)第六百八十八章 需要收敛第一百八十五章 关键的关键第一百三十八章 精准分析第八百七十六章 豁然开朗(2)第七百八十九章 卢发轩的手段第七百五十四章 临机决断(1)第一千章 微服私访(1)第八十八章 漕帮第五百八十三章 史可法的担忧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杀人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可死拼第四百四十章 背后的高低(2)第八十二章 有意思第七百一十七章 悲歌(4)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枭雄末路(2)第六百二十一章 算计不错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兵部的干涉第一千零三章 微服私访(4)第三百七十七章 末路(6)第六百五十九章 为时已晚第八十章 低调的麻烦第六百八十二章 明目张胆第四百三十五章 不是害怕第三百三十章 可持续的问题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摧枯拉朽(4)第五百三十二章 睁一眼闭一眼第一百九十四章 妥善的安排第五百零六章 死心塌地第五百八十九章 杨嗣昌的办法第五百二十七章 取舍之间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杀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府衙第四十二章 布置第七十章 预感第二十三章 富贵险中求(2)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雨欲来第二百四十八章 农业为本第三百三十章 可持续的问题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枭雄末路(6)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摧枯拉朽(5)第五百三十七章 长亭之盟(1)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赴山东第三百七十八章 罪己诏第九百零六章 大明悲歌(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