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找寻突破口

一大早起床的时候,吴宗睿感觉到神清气爽,昨夜的温柔和缠绵,依旧在他的脑海里面盘旋,难怪那么多人沉湎风花雪月之中,难以自拔。

柳隐早早就起床了,准备好了早餐,其实州衙里面也有早餐,只不过徐佛和柳隐都不愿意吴宗睿在府衙去吃早餐。

洗漱完毕,吃过早餐,眼看着就要到卯时。

穿着崭新的官服,吴宗睿来到了二堂后面的厢房。

虽然未做过主官,不过吴宗睿还是知晓为官之道,原则上知州每天都要到厢房去,安排部署一天的工作,接近申时的时候,诸多的官吏再次来到厢房,禀报一天的工作情况,不过明朝中叶以后,除开勤勉的知县每天如此署理政务,绝大部分的知县都不这样做了,知府和知州更是学会了偷懒,七天到十天左右的时间,召集府衙或者州衙的官吏议事,其余时间让下面的官吏自个忙去。

唯一例外的就是断案的时候,那是必须要升堂的。

同知苏平阳首先来到了厢房。

“大人,州衙的官吏洗漱在大堂等候,不知道大人。。。”

“知道了,告诉所有官吏,该忙什么就忙什么,不必在大堂外面等候,你将滁州县、全椒县和来安县三年以来赋税征收名册拿来我看看,州衙存银以及粮食库存的账簿,也拿来我看看,若是有什么疑问,我自会询问你的。”

“好的,下官这就去给大人拿来名册账簿。”

看着苏平阳离开的身影,吴宗睿没有多说一句话。

滁州的大致情形,吴宗睿还是了解一些的,这里的官绅家族的确不少,其中最为显赫的就是郭家与何家两家,郭家不用说,祖上是滁阳王郭子兴,郭子兴的义女马皇后,乃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皇后,可谓是对朱元璋影响最大的人,何家的祖上是天宁翼元帅何文辉,何文辉是朱元璋的义子,曾经被赐姓朱,为大明王朝的创立立下赫赫战功。

虽然过去了两百多年的时间,不过郭家与何家的威风不减,依旧是滁州最大的官绅家族。

至于说梅家,无法与郭家、何家比较,但也是滁州影响颇大的官绅家族。

其实滁州影响最大的郭家与何家,倒是低调很多,不参与官绅家族抱团的事宜,他们的祖上太过于显赫,只要不犯下大事,朝廷是绝不会为难的。

这倒是省去了吴宗睿很多的麻烦,如果滁州的士绅家族,真的以郭家与何家为首,他还真的没有太多的办法去应对。

昨日吴宗睿与曾永忠商议了一个多时辰的时间,拟定了对付滁州境内官绅家族的办法。

不客气的说,吴宗睿如果不能够拿下滁州境内的官绅家族,就不要想着做什么事情。

时间不能拖延的太长,刚刚上任的吴宗睿,可以找到熟悉地方情况的理由,暂时不召集州衙的官吏,也不去见下面的知县,可十天半月之后依旧没有动静,议论肯定就会出现,如果让南京的那些御史得知了消息,肯定会赶赴滁州,调查了解情况并予以弹劾。

时间还是有些紧迫的。

不一会,苏平阳抱来了一叠文书。

“大人,您要的文书全部都在这里了。”

“苏大人,将文书放在这里,你去忙吧。”

“好的,大人若是有什么吩咐,下官就在前面的官署。”

翻开滁州田赋汇总表,吴宗睿倒吸了一口凉气。

滁州所属三个县,黄册标明的耕地总数为七十五万亩。

明朝土地数量的变迁,其实就是大明朝廷一步一步走向灭亡的曲线图,明初朱元璋丈量天下土地,那个时候大明一共有八百万顷左右,到了万历初年,这个数字变为三百八十万顷,还不到明初的一半,万历年间,张居正大力改革,重新丈量全国土地,最终的数字是八百九十万顷,这个数字应该存在不少的水分,毕竟大明建国已经二百余年,开垦的土地是不少的,可惜张居正去世之后,耕地数量大幅度下滑,崇祯元年剩下不足四百万亩了。

耕地减少,意味着土地兼并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意味着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的下滑。

为了维持官府的开销,朝廷不得不增加赋税,明末战争频繁,著名的明末三大饷,就是在此等的情况之下产生的。

大量的土地被官绅家族霸占,他们不需要缴纳任何的赋税,而沉重的赋税落到了寻常百姓的头上,加上连年的灾荒,逼的百姓造反。

滁州所辖的三个县,大都是平原地带,而且处于南直隶核心地带,耕地肯定不少。

放下手中的文书,吴宗睿略微的沉思一下,站起身离开厢房,朝着文库的方向而去。

文库里面存有大量的文书,其中就有万历年间张居正测量土地留下的存根。

守卫府库的吏员,看见吴宗睿走过来,连忙弯腰了。

“大人需要查阅什么文书,属下帮忙去查询。”

“不用了,你在外面等候,我进去看看。”

走进文库,吏员在外面轻轻关上门。

吴宗睿回头的时候,看见门没有关牢,留有一丝的缝隙,他轻轻的咳嗽了一声,门瞬间就关上了。

微微摇头,吴宗睿朝着书架走去。

赋税乃是官府署理政务的重中之重,所以资料很好查询。

不过一刻钟的时间,吴宗睿就找到了需要的数据。

万历七年,南直隶推行一条鞭法,滁州重新丈量土地,土地总数为十四万顷,折合二百一十万亩,其中滁州八十五万亩,全椒县六十五万亩,来安县六十万亩。

看到这个数据,吴宗睿楞了好半天,一时间没有缓过神来。

放下卷宗的时候,吴宗睿隐隐的明白了,为什么大明王朝的灭亡不可避免,为什么东林党的真实面目那样的不堪。

万历七年滁州重新丈量土地,这里面肯定还有漏报,也就是说,滁州实际所有的耕地,至少在二百一十万亩以上,可是到了崇祯三年,居然只剩下七十五万亩耕地了,剩下的土地到什么地方去了,不言而喻。

更加关键的是,朝廷数次调整土地的赋税,譬如说万历四十六年,以辽东战事为由,加征辽饷,截止泰昌元年,辽饷数额达到了每亩九厘银子,天启年间,增加到每亩九厘五毫,而这每一次增加的背后,就是土地被大量兼并的事实。

崇祯三年,朝廷入不敷出的前提之下,再次增加田赋,每亩增加三厘。

应该说丰年的情况之下,农户尚能够勉强承担朝廷田赋,不过遭遇到地方官府的盘剥之后,就算是大丰收之年,农户也难以承受,这是因为征收田赋的过程之中,存在火耗,以前是在征收粮食的过程之中,侵吞农户的粮食,后来折合铜钱征收,地方官府明确的增加赋税,谓之地方开销需要的赋税。

想想也是,朝廷压根不管地方上需要的开销,各级官吏的俸禄少的可怜,无法维持家用,更不用说办公开销了,无奈情况之下,只能将手伸向了赋税。

而这一切的背后,东林党可谓是最大的推手之一。

崇祯元年,在彻底收拾魏忠贤之后,崇祯皇帝大力启用被阉党打压的官员,这里面绝大部分都是东林党人,这些东林党人掌握权力之后,废止了魏忠贤推行的所有政务,其中就包括征收商贸赋税等事宜。

魏忠贤出身贫苦,知道底层农户的辛苦,绝不增加田赋,不增加农民的负担,转而将增加赋税的目光盯准了商贾,应该说这个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可惜的是,东林党人与商贾几乎融合为一体了,朝廷大力征收商贸赋税,侵犯了他们的利益,当然要毫不留情的反对,于是商贸赋税不再征收,朝廷的银子不够用就向农民伸手了。

明末农民被逼的走投无路,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很大程度上面是东林党人所致。

走出文库的时候,吴宗睿已经下定了决心。

当然,这个时候的他,并未想到在滁州一地减轻农民的负担,这不是他能够做的事情,如果因为这件事情,彻底得罪了东林党人,得罪了朝中的权贵,他将失去立足之地。

不过趁着这个机会,壮大自身的实力,让信义帮护卫得到更多的钱粮,为今后大规模发展奠定基础,倒是可行的。

扳倒滁州的几家官绅家族,让其他所有的官绅家族听从州衙的号令,展现出来州衙与各级官府的权威,是眼下面临的最为重要的事情。

吏员依旧守候在门口。

吴宗睿看了看吏员,微微一笑,让吏员楞了好半天。

回到厢房,吴宗睿陷入到沉思之中,他必须想到一个完全之策,找寻到最好的突破口,名正言顺的打击个别的官绅家族,让滁州境内的官绅家族无法联合起来。

一直到午时,吴宗睿才离开厢房,往后院而去。

短时间之内,他不会在府衙吃饭,这也是避免与府衙的官吏有过多的接触。

言多必失,如果不小心透露出来自身的打算,消息会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出去,那样的情况之下,吴宗睿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第七百一十五章 悲歌(2)第四百九十一章 时间、时间第九百六十章 邢氏的睿智第四百八十九章 不理解也执行第七百三十七章 终于动手(1)第九百五十一章 颇为艰难第四百五十二章 被逼无奈第五百四十四章 做好准备第十三章 育苗第六百一十五章 抓住了机会第五百九十章 大散关之战(1)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协第九百八十五章 果真如此第八百三十九章 功亏一篑(2)第二百九十一章 还是要表功第二百二十二章 漂亮的伏击(1)第二十七章 实力第九百五十三章 意想不到第一千零八章 突破的开始第九百四十五章 特急圣旨第六百三十七章 朝廷的噩耗第九百四十三章 有些乱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隐性的危机第五百四十一章 长亭之盟(5)第二百五十七章 卢发轩的无畏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无毒不丈夫(3)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1)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立规矩(2)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誓死效忠第四百八十七章 辽东构架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从容应对第四百二十四章 猪队友第六百三十二章 值得庆贺第七百五十三章 虚虚实实(2)第一百八十四章 撑死胆大的第四百二十章 吴三桂来拜访第七百五十六章 临机决断(3)第三百八十七章 深谋远虑第二百九十四章 略微放心第二百二十章 从容第八百三十六章 残阳如血(7)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祸不单行(1)第四百一十章 大度第九十六章 太巧了第四百四十章 背后的高低(2)第二百七十五章 发展的速度第四章 围屋第一百零三章 打脸第九百二十五章 定鼎之战(9)第三百七十七章 末路(6)第九百七十三章 科举风波(1)第二百六十一章 毫不畏惧第九百六十九章 无法阻拦(2)第二百零八章 抓住机会第七百三十四章 自然入套第四十九章 消息第二百二十八章 于心何忍第九百三十四章 治国策略第七百八十二章 肺腑之言第一百六十章 漕运三千营第七百九十章 铁腕手段(1)第四百八十四章 适得其反第五百二十四章 未雨绸缪第四百六十八章 识时务第五百六十三章 整顿军务(1)第七百九十二章 铁腕手段(3)第三百七十八章 罪己诏第八百一十八章 没有闲着第八百四十九章 最后的挣扎(8)第七百五十三章 虚虚实实(2)第一百七十四章 隐患抬头第六百六十六章 下一步的筹谋第五百四十一章 长亭之盟(5)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祸不单行(4)第一百五十六章 豪宅第四百四十八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1)第三百四十八章 斗智斗勇第一百二十九章 滁州不太平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纳百川第九百九十五章 皇家日报(2)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鸟第九百三十二章 定鼎之战(16)第六百八十八章 需要收敛第一千零六十章 见风使舵(1)第二十九章 产量第一千零九章 融合第二百七十七章 考验智慧(2)第二百三十二章 接受任务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枭雄末路(9)第二百二十章 从容第八十五章 棘手第一百四十六章 也算是威胁第九百五十四章 不敢桀骜第二百零六章 不出所料第九百零八章 抛却怜悯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势渐成(2)第一百七十章 适可而止第五百四十六章 首辅易人(2)第六百二十一章 算计不错第五百二十一章 三方筹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