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职权范围

吴宗睿来到漕运总督府的时候,已经是申时一刻。

首先引发吴宗睿注意的,就是府衙大门左右两边的亭子,分别是旌善亭与申明亭,亭子里面各自立了一块石碑,分别为旌善碑和申明碑,此乃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下令建起的亭子。

所谓申明,就是定期张贴朝廷告示、公布本地犯罪人员与犯罪行为的石碑,所谓旌善,就是公布本地仁举善行和孝子贤孙的事迹。

可不小看申明碑和旌善碑,在淮安府城乃至于江北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其次引发吴宗睿注意的,就是大门前方的一对石狮。

这是一对高达三米的白矾石雕刻而成石狮,通体都是乳白色,颜色柔和,一尘不染,石狮微微张开的嘴,展现出来百兽之王的威严。

吴宗睿记得很清楚,史书记载,这一对白矾石雕刻而成的石狮子,由元代的波斯进贡而来,全国仅仅两对,漕运总督府留下一对,另外一对运往了京城,可惜的是,几百年之后的一场浩劫,让这一对珍贵的白矾石石狮被砸碎了。

石狮体现衙门的官威,告知百姓这里不是等闲地方,无关人等不得随便进入。

左右两边的廊柱上面,书写一副对联,上联为:地居黄运中水,欲治漕,欲通千里,河流涓滴皆从心上过,下联为:官做群民主宽,以恩严,以法一方,士庶笑啼都到眼前来。

石狮内侧哥站立两名漕运兵丁,一人在石阶下方,一人在石阶上方。

下马之后,吴宗睿仔细看了看这对石狮,将手中的缰绳递给了身后的护卫,径直朝着总督衙门而去。

大门处守卫的漕运兵丁看了看吴宗睿,没有开口询问。

门房早就看见骑马而来的吴宗睿,知道此人身份不一般,待到吴宗睿来到衙门前面的时候,已经走出来,站在了台阶下面。

门房一般都是漕运总督府的吏员,负责通禀和上下联系事宜。

还没有等到门房开口,吴宗睿抱拳说话了。

“本官淮安府知府吴宗睿,前来拜见杨大人,还请通禀。。。”

“原来是吴大人,请稍候,小的这就去通禀。。。”

门房脸上带着笑容,鞠躬弯腰,后退几步之后,转身进入府衙大门。

门口守卫的四名漕运兵丁,不自觉的后退一步,他们可不敢得罪淮安府知府大人。

不到一分钟时间,一名官员匆匆走出来,门房跟随在身后。

“下官漕运总督府知事龙建宏,见过吴大人,请大人随下官来。”

从左边的耳门进入总督府衙,迎面依旧是照壁,绕过照壁,漕运衙门的公署大殿出现在眼前,大殿一层层的往后延伸,公署大殿左右两边都是偏殿。

整个的建筑看上去异常宏伟,绝非地方官署能够比拟的。

漕运总督府的官署同样设立大堂和二堂,后院则是大观楼。

漕运总督杨一鹏一般情况之下,都是在二堂旁边的厢房署理公务。

漕运知事龙建宏来到二堂厢房前面的时候,低声开口,让吴宗睿稍稍等候。

吴宗睿点点头,眼看着龙建宏走进厢房。

按照时间来说,申时以后为休沐的时间,吴宗睿来到漕运总督府的时候,总督衙门已经下班了。

不到一分钟,龙建宏走出厢房,示意吴宗睿跟随其进去。

进入厢房,居中一张桌案,桌案后面坐着的就是漕运总督杨一鹏。

杨一鹏是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崇祯元年擢升户部尚书、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

“下官南京督查院右佥都御史、淮安府知府吴宗睿,拜见杨大人。”

吴宗睿恭恭敬敬的稽首行礼。

杨一鹏是正二品的朝廷高官,手握重权,吴宗睿不得不放低姿态,再说年龄方面,杨一鹏年过五旬,比吴宗睿父亲还要年长,也是长辈。

“原来是吴大人,坐下说话吧。”

左首变有椅子,吴宗睿倒也没有客套,走过去坐下了。

其实杨一鹏很吃惊,总督府衙昨日才接到塘报,原滁州知州吴宗睿,以南京督查院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兼任淮安府知府,仅仅过去一天时间,吴宗睿就前来上任了。

作为朝中的户部尚书、右副都御史,杨一鹏当然知晓朝中的很多事宜,眼前这个年轻的有些过分的吴宗睿,前段时间所做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

“吴大人之前在滁州为官,本官因为事务繁忙,没有来得及到滁州去巡查,今日才有缘相见,吴大人一表人才,果然是少年俊杰。”

杨一鹏说完,吴宗睿连忙站起来来,抱拳开口。

“大人赞誉,下官不敢当,下官在滁州时间不足一年,没有做出多少的业绩,想来颇为惭愧,大人事务繁忙,下官在滁州为官,应该是要主动前来拜见大人的。”

杨一鹏略微楞了一下,看向吴宗睿的眼神,略有些不一样了。

“吴大人请坐,你是今日到淮安赴任的吧。”

“是的,下官进入府城的时候,申时已过。”

“这么说你尚未到府衙去。”

“下官尚未到府衙,第一时间来拜见大人,下官知晓,淮安府衙之主要职责,就是协助署理漕运相关事宜,下官见过大人之后,方能明白职责之所在。”

杨一鹏点点头,站起身来,绕过桌案,走到了前面。

“不错,刚刚赴任,就想到了职责所在,本官很欣赏你的敬业之心。”

吴宗睿抬头看了看前面不远处的杨一鹏,随即低头。

杨一鹏此人,在明末有一定的名声,万历三十八年高中进士之后,授官成都司礼,任期之内,播州一带出现动乱,朝廷准备派兵围剿,杨一鹏主张安抚招降,结果不动一兵一卒平定了播州的叛乱,尔后在四川采办黄木的差吏,敲诈地方百姓,杨一鹏毫不畏惧,出面制止,赢得百姓尊重,调任吏部郎中之后,量才授官,险些遭遇魏忠贤的陷害,升任兵部左右侍郎,同样秉公办事,得到了崇祯皇帝的赏识,被授予户部郎中、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

当然,杨一鹏最终的结局还是颇为悲惨,崇祯八年,农民起义军攻克凤阳,焚毁皇陵,皇上震怒,巡抚凤阳的杨一鹏被朝廷处死。

根据史书的记载,总体来说,杨一鹏还是清廉正直、有能力的,如此皇上才会让其总督漕运,赋予重权。

穿越的吴宗睿,当然不会完全相信史书的记载,史书的记载只能参考。

再次的抬头,杨一鹏已经站在了前方不足一米的地方。

吴宗睿连忙站起身来。

“吴大人,淮安府衙协助署理漕运,职责重大,本官相信,你一定能够做好一切事情。”

“敢问大人,淮安府衙的具体职责是什么。”

“一句话,漕运船队在淮安境内,所有运输和安全职责,皆是淮安府衙负责。”

“下官明白了,还有一事,下官斗胆询问大人。”

“说吧。”

“据下官所知,漕运钱粮征收,淮安府衙义不容辞,这安全事宜,概由漕运兵丁负责,淮安府衙恐怕力不能及,还请大人示下。”

杨一鹏看了看吴宗睿,微微点头。

“吴大人,看样子你对漕运事宜,知晓不少啊,既然你开口询问了,本官就好好说说。”

“京杭运河三千余里,漕运路线漫长,漕运之安全由漕运兵丁负责,沿途各级官府亦要协助,否则仅凭着漕运兵丁,如何能够保证漕运之安全。”

“当然,本官要提醒你,漕运兵丁概由漕运总督府调遣,地方官府无权调动,也不可调动,漕运沿途各级官府,皆有守备衙门,其主要职责,就是保证漕运之安全。”

“漕运关系重大,务必竭尽全力保证其安全,否则朝廷责怪下来,本官也保不住任何人。”

吴宗睿有些发懵,按照杨一鹏的说法,漕运沿途的官府,必须保证漕运钱粮的征收,保证漕运船队的安全,保证钱粮及时安全的运抵北方,乃至于京城,这看上去全部都是责任和义务,却没有说到丝毫的权力。

没有权力的保证,哪里来的责任和义务。

隐隐的,吴宗睿有些明白了,为什么漕运存在如此之多的乱想,沿途的地方各级官府,如果按照漕运总督府的要求做事情,恐怕穷的裤子都要当出去,他们不从漕运之中想办法搜刮钱财,一方面无法维持官府的开销,一方面也得不到任何的灰色收入。

看见吴宗睿没有马上开口回答,杨一鹏再次开口了。

“吴大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回禀大人,下官明白了。”

“那就好,本官希望你好好做,淮安一地,乃是漕运总督府所在地,亦是南北漕运集中之处,事情繁多,责任重大,日后淮安沿途的漕运,就要辛苦你了。”

“大人放心,这是下官职责所在。”

离开漕运总督府的时候,吴宗睿扭头看看廊柱上面的对联,暗暗摇头。

杨一鹏不可能不知道漕运存在的诸多弊端,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难不成漕运真的如同这廊柱上面对联所写,若是大明朝廷百官以及各级官府都能够按照对联上面的要求做事情,大明王朝怎么可能覆灭。

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遗留下来的问题,明末都存在。

第八百二十二章 不一定设伏第六百一十章 大势渐成(1)第七百四十二章 攻心第九十八章 远见卓识第四百二十一章 机会?第五十三章 干净利落第六百二十八章 闪电战(2)第三百零三章 声东击西(2)第五百章 下狠手第五百六十四章 整顿军务(2)第十三章 育苗第四百三十一章 命悬一线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末路(4)第八百六十一章 真正的信服(2)第九百二十五章 定鼎之战(9)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将计就计(1)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无毒不丈夫(1)第八百六十章 真正的信服(1)第七百七十一章 淮安陷落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新的指示第二百九十三章 灌醉你第七百零一章 掌控山东(6)第一百二十三章 统筹规划第九百七十八章 科举风波(6)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末路(1)第三百九十八章 善后事宜第四百四十八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1)第四百五十九章 共存亡第二百四十章 如何恢复元气第八百一十章 败着第四百零九章 家风第五百二十章 人选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摧枯拉朽(5)第五百二十三章 三方筹谋(3)第二百零二章 押司第六百零一章 也是智谋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四百零六章 捅破了一层纸第六百三十二章 值得庆贺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声叹息(2)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新年的部署第二百八十一章 商会第四百九十八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七百七十章 盲目的自大(2)第二百零八章 抓住机会第三百一十章 强大的自信第九百四十一章 议事第九百二十二章 定鼎之战(6)第三百七十一章 果断第七百六十八章 足够胆大第四百三十一章 命悬一线第九百九十六章 皇家日报(3)第五百八十一章 疯狂交易第九百九十四章 皇家日报(1)第七百九十三章 铁腕手段(4)第五百三十一章 三军协同(2)第二百二十七章 等待第六百四十八章 明事理第八百二十八章 各为其主第八百四十章 功亏一篑(3)第八百九十四章 原形毕露(1)第八十八章 漕帮第八百二十三章 另类的斗智斗勇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镇北关第九百三十二章 定鼎之战(16)第六十二章 殿试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攻心第六百六十一章 预感第二百二十七章 等待第二十一章 焦灼和忐忑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没有余地第九百五十一章 颇为艰难第四百四十二章 惊变第四百五十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3)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东(4)第八百零八章 忍无可忍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较量(1)第二十一章 焦灼和忐忑第六百六十二章 注定如此第七百零一章 掌控山东(6)第三十六章 直抒胸臆第五百六十三章 整顿军务(1)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摧枯拉朽(9)第六百五十五章 一头猪的威力(2)第一章 见性成佛第七百零八章 掌控山东(13)第七百七十二章 少有的愤怒第一百七十七章 动手了第五百四十八章 不敢说的心思第八百零二章 张东涛的机智第九十八章 远见卓识第四百零四章 狂欢下的冷静第三百九十四章 痛快(2)第七百七十九章 唇亡齿寒第五百七十六章 可悲可叹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末路(4)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定心丸第七百九十七章 济南大学堂第九百八十九章 余音绕梁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郑成功的惊喜